起点小说网 炼炼器修修仙 第一百四十七章 禅经崖

第一百四十七章 禅经崖

目录:炼炼器修修仙| 作者:玉庄园| 类别:网游动漫

    第一百四十七章禅经崖一路向南飞行了约三万里远,眼前便出现了一座巍峨的高山。此山高耸入云,灵气充沛,乃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宝地,想来应该就是普罗山。向此山深处望去,只见有一处山峰隐于白云之中,显得格外神秘。汪一山脚踏灵山宝剑,向那山峰飞去。飞至半山腰,汪一山便收起了灵山宝剑,徒步向山顶走去。汪一山猜测的不错,此峰便是灵隐峰。走到山顶,便看见一座宏伟的庙宇,庙宇中传出阵阵诵经之声,使其显得格外的庄严神圣。庙门之上,一个大大的佛字分外的显眼。庙门前,一个小和尚正在打扫。汪一山走上前问道:“小师傅,这里可是佛宗?”小和尚说道:“此处正是佛宗,不知这位道友有何事?”汪一山将信取出,说道:“我是五行宗的客卿,我这有一封田仲长老写给法慧大师的信,请小师傅交给法慧大师。”小和尚接过信,说道:“道友请稍等,我这就将信交给掌门。”小和尚进入庙内,汪一山则在庙门外等候。不多时,小和尚便返回,对汪一山说道:“掌门有请,道友请随我来。”汪一山跟着小和尚走进庙内,庙内只有几个小和尚在打扫庭院,其他人却是不曾看见。汪一山跟着小和尚来到正前方的一座大殿,殿门之上的牌匾上写着四个大字:明王宝殿。进入明王宝殿,便看见一座高大宏伟的佛像,佛像前坐着五人,主座一人,想来应该就是佛宗掌门法慧大师。下首四人,而其中一人,正是法正大师。汪一山上前说道:“一山见过法慧大师。”法慧大师说道:“一山道友不必多礼。这四位是我的师弟:法申、法正、法心、法明。”汪一山说道:“久仰佛宗四大神僧之名,今日相见,实在是一山的荣幸。”这时,法正大师说道:“一山小兄弟,我们又见面了。不过,我每一次见你可都是让我大吃一惊啊。”汪一山问道:“法正大师为何如此说呢?”法正大师说道:“第一次见到小兄弟,小兄弟年纪轻轻便当上了缘洞派的客卿长老,让我大吃一惊;第二次见小兄弟,小兄弟就已经达到大成期的修为,又是让我大吃一惊;今日是我第三次见小兄弟,小兄弟不但修为达到了归仙期,还当上了五行宗的客卿长老,怎能不让我大吃一惊呢?”汪一山说道:”一山能够当上五行宗的客卿长老,都是陈掌门和田仲长老看得起一山,而一山能有如今的修为,法正大师可是最清楚的,一山当初曾误食仙丹,并侥幸不死,不然怎会有如今的修为?“这时,法慧大师说道:”一山道友不必太过谦虚,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一山道友既然可吃到仙丹,就是因缘,又何必太过谦虚呢?田仲的信我已经看过,信中所托之事我自会帮忙。“汪一山说道:”谢法慧大师。“法慧大师说道:”一山道友不必客气,我和田仲已经认识四十多年了,我们可是老朋友了,这个忙我自然是要帮的,况且此事也不算什么大事只是我有要对道友说,一山道友请随我到房中说话。“汪一山跟着法慧大师来到法慧大师的房间,法慧大师说道:”一山道友请坐。“汪一山坐下后,说道:”法慧大师有话请讲。“法慧大师说道:”田仲信中提到,一山道友会炼器,并且可以炼制出上品灵器,一山道友真可谓是人才呀。“汪一山说道:”法慧大师谬赞了。“法慧大师说道:”一山道友不必谦虚,我像你这般年纪的时候,若是能炼制出一件下品灵器,那可是要高兴好几天的。如今一山道友想观看我炼器,我自然不会拒绝。只是我的炼器之法需要使用佛宗秘法,因此,一山道友在观看我炼器之前,最好要在禅经崖前坐禅学经,不知一山道友可愿意。“汪一山说道:”一山听从法慧大师安排。“法慧大师说道:”一山道友一路辛苦,我已经为一山道友准备好了房间,今日就早些休息,明日我会带一山道友去禅经崖。“之后,便有弟子将汪一山带到房中休息。次日,汪一山被请到法慧大师的房间,法慧大师便带着汪一山前往禅经崖。汪一山跟着法慧大师出了房间,走过偏殿,又穿过一片塔林,便来到一处悬崖绝壁。只见一块几十丈高,十多丈宽的石壁,其实是一处悬崖,经过佛宗弟子的修整后,便将佛经刻于石壁之上,便成了现在的禅经崖。法慧大师说道:”一山道友,这便是禅经崖,上面刻了许多种佛经,一山道友如果可以将这些佛经学懂,对你一定会有帮助的。“汪一山说道:”一山一定会尽力去学的。“法慧大师说道:”一山道友若是觉得自己已经学懂了,便可以去找我,我自会当着一山道友的面炼器的。“汪一山说道:”法慧大师请回,待一山学懂后自会回去。“法慧大师离开后,汪一山便坐在地上的一个蒲团上,学起佛经来。禅经崖上刻满了各种佛经,汪一山仔细的看着。《增一阿含经》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华严经》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佛说八大人觉经》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大宝积经》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阿弥陀经》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楞严经》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杂阿含经》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造塔功德经》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六祖坛经》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明王宝殿中,法明大师说道:”掌门师兄,不知你为何要让一山道友在禅经崖前坐禅学经?“

    <hr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炼炼器修修仙》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炼炼器修修仙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