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仙来仙往 正文 第二十三章 梵若寺

正文 第二十三章 梵若寺

目录:仙来仙往| 作者:铁木鱼| 类别:都市言情

    (仙来仙往读者交流群:119612610)

    靖州西陲,割山境内。

    割山主峰为圣主峰,乃全境最高峰,陡峭入云,三宗之一梵若禅寺便坐落于此。割山乃佛门祖庭,历来佛法昌盛,以传数百年之流。梵若寺先祖尚未开山立派之始,山上即有比丘、比丘尼参禅,研习佛法,后来聚集一起,形成了院舍(小寺庙)。割山原先不叫割山,有这样一个传说,靖州出了个凶兽,嗜食人,好杀戮,无数人因此丧命。靖州最有法力的人也死在了它的血盆大口之下,全境陷入一片死寂,坐等灾难袭来。是时,梵若寺先祖竟学佛祖“割肉喂鹰”的典故,割下大腿之肉,伺于那兽。仙界大恸,派下天人除出那凶兽,还人境以安康。先祖参悟玄机,得道升仙,是以,梵若寺名声大震,再靠百年荫庇,才成就如今基业,成为三宗之一,靖州的中流砥柱。

    世人为了祭梵若寺先祖舍身成仁之善举,将此山名之“割山”,梵若寺永驻最高峰――圣主峰,以示褒奖。

    割山不似若祗霞山那般宏伟广大,要比之小得多,却也小得精致。有一特色,满山皆是翠竹与曼陀罗花,放眼望去,满眼鲜绿,期间整齐划一,好不规整。青翠山林间,泉水叮咚,曼陀罗花点缀其中,红若朝霞、白若皓月、橙如蜜桔……一簇簇串联起来,仿佛是花仙子起舞,淡淡的幽谷之香,迎鼻扑来,沐之春风,沁入人的骨子里去,好不惬意呀!

    梵若寺便坐落于这青翠欲滴之中,走近些,会听到几声晨钟暮鼓;再走近些,会听到僧侣吟诵的梵音……

    有梵若寺的所在,一切便是那样静谧无声,如遁世的老者一般,不谙世事,不问名利,只是窝在深山中,钻心己见,堪研佛理,青灯黄卷,在所不惜。只求的内心一分恬静、释然!

    只管心中一点佛,莫念凡尘万两金!

    梵若寺内,一古拙木屋。

    所见陈设极为简单,甚至用简陋来形容为之不过,几张竹椅、一张四方竹案,上面摆着一鼎三足香炉,里面燃着香,青烟袅袅,炉子的造型也是一般,称不上档次。靠边是沿墙砌起的一个石床,上面一蒲团,蒲团上坐着一个老和尚。

    观那老和尚,红颜白须,怒目微睁,全身披黑色袈裟,双手置于下侧,呈半圆形状。乃是在打坐参禅,老和尚神色凝重,给人以不怒自威之感,到底是佛门中人,金刚化身,果然乃有大道加持,非同凡响!

    老和尚已坐了一伙,竟是一动不动,禅功已然是到了极致了。道家也讲究坐下论道,但一动不动者,实属罕见,佛家讲究个“静”,从静中悟、从静中破,失了静,一切便变得无理起来。只要是入门沙门,第一项修炼的功夫便是入定,这样是梵若寺修炼体系的初阶,必由之路。入定即禅定,乃五分法身(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之一,抛却杂念,全身心进入修炼悟道状态,封闭六识,参研佛理和修真练道根基所在。道家讲究启智,乃开启灵智之意,没有佛家那般死板,初修者可以有旁念杂想,但必须领会道法精粹,进入状态,也非易事!寻常修真,进“入定”或“启智”境,少则旬月,多则半年,视资质不等,时间略有差异!

    佛道本一家,都是有先祖受惠于仙境,只是后世钻研前世古法,加之今人的领会。创出了现在的修炼体系,分佛、道、剑三大主派,还有更小流派,散布于人境之内。虽各家技法迥异,但殊途同归,便是要参悟天机,得道升仙,成就万载金身。不过纵观人境,得尝者,仅三宗创派先祖,仙路飘渺,人境众人上下求索之,不畏艰难。

    梵若寺在三宗中最是隐逸,绝少与世人露面,不同于气宗的大包大揽,气势如虹。它以小门寡派自立,不与其他两家争执,能避锋芒便避,在三宗里名声不如气宗、剑脉,不过只有气宗和剑脉的主教心里最是清楚不过,梵若寺乃佛道传人,根基深厚,源远流长,门下佛修高手不计其数,其主持念空大师,乃其寺百年不出的大领袖。双十年纪便参悟小乘境,要知道旁人练此境,需要几十年光景,佛法精深,乃大智者。上届“天地人”榜,指教气宗、剑脉两位后学,十招之内,完胜于斯,功法已然到了出神入境地步,据传已修炼至法身境后期,离涅?大道,仅一离,修为甚是骇人。

    念空坐下,还有三大弟子,掌禅、武、戒三堂,分为主持,也俱是一等一的人物,佛法自不消说,都是金身后期的高手。三堂各辖百号僧侣,人不算多,但贵在精,梵若寺选徒不仅看资质智慧,还看一个缘字!

    “缘起缘灭,吾道日昌。阿弥陀佛!”

    老和尚发出佛号,如枯枝被风刮过一般,声沉如磐石,掷地有声。老和尚徐徐睁开双目,走下蒲团,稍整理一番,冲着门外道:“行嗔,在门外盘桓作甚,进来叙话罢!”

    门外原来站着一个人,那人一怔,被屋内老和尚一语道破,他还有些吃惊。这进也是,不进也不是,脚踏出去了,略一思考,又收了回来。也是奇怪了,平日,自己不是个优柔寡断之人呐,今儿怎么了?

    门外之人,甚是纠结。

    “怎么,行嗔,许久不见你,倒是慎行不少。”

    行嗔听的所言,才最终踏出那一步,入得内堂。见那老和尚,双手合十,大鞠一躬,佛号:“阿弥陀佛!主持,扰您清修了!”

    行嗔既然称呼那老和尚为主持,那定当是当今天下领袖之一――梵若寺主持念空大师,可曾想到,这位名动天下的佛道领袖,居然居住在如此简陋平常的房舍之中,实在叫人匪夷所思呐!

    “想来你也有急事寻我,说罢!”

    行嗔神色一紧,徐徐向前一步,示意附耳。老和尚低下头,行嗔凑上前去,呐呐细语一番,说话时候神色慌张,显然这是一件十分紧要之事。不然不会打扰正在闭关清修的主持,梵若寺有一不成文之规条,主持每一季要参禅坐定一次,少则七八天,多则半月,据主持所误所思,自行调节。一般,若非大事要务,不得搅扰主持清修,违者交戒堂罚之,重者废去修为,削僧籍,赶出梵若寺,永不许踏上割山半步。规定森严,足见梵若寺上下对主持参禅一事,重视非常,不得有半点差池。

    念空听完,脸色微变,心中一沉,人境从此多事了。略一思忖,道:“吩咐下去,封锁消息,严禁走漏,违者重罚。递我拜帖,知会气宗,此事要与正一子商榷,再下定论。”

    “主持,您忘啦,恰逢‘三宗会武’,您可一同前去。”

    老和尚一拍脑袋,随即想到,如此正好,省了不少麻烦!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仙来仙往》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仙来仙往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