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世纪帝国 第二卷 鹰击长空 第一百零八章 奥运风(下)

第二卷 鹰击长空 第一百零八章 奥运风(下)

目录:世纪帝国| 作者:星空漫游者| 类别:都市言情

    第一百零八章 奥运风(下)

    游泳比赛,尽管面临着中国海军现役专业游泳运动员发起的强有力的挑战,英国选手亨?泰勒还是获得了400米,150米自由泳金牌,而100米自由泳金牌则被美国的查?丹尼尔斯获得。

    不过,尽管由于先天肌肉群和运动神经的缘故,中国选手难以在自由泳项目上与欧美白人抗衡,却在蛙泳上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亚洲人腿部先天的侧蹬优势,支持了他们将竞争对手远远甩在后面。

    在射击赛场上,各国的神枪手很多出身军队,美国的业余射手兼职业艺术家沃?怀南斯在“跑鹿”双发射击中获得冠军,而六十岁高龄的瑞典人奥斯卡?斯瓦恩在“跑鹿”单发射击上力压群雄获取金牌更是让所有观众为之叹服。

    -----------------

    散手赛场。

    座无虚席。

    尽管欧美人普遍人高马大,肌肉发达,却并不妨碍中国观众对自己的选手寄予信心。

    在他们心中,老祖宗传下来的拳法,掌法,内家拳,以柔克刚,点穴……就算受规则所限使不出来大部分,但只要拿出一点来,洋人就得出洋相。

    但真正代表中国方面出战的拳手们却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他们已经领略了外国拳脚的可怕。

    早在一年多以前,主要由军队选拔出来,并接受了严格格斗训练的军事运动员们就与只接受了简单规则训练的“武林人士”进行了多次散手对抗,结果“武林人士”惨败。

    虽然众多成名已久的武术大师并没有上场,但代表他们参赛的也都是年当少壮,学有所成的弟子。

    这些大师们很清楚,虽然自己武学根底深厚,但论起实际肉搏,这些弟子未必逊色于自己— 终究是“拳怕少壮”。更关键的,由于要戴拳套,还限制了各种技法和部位,自己的“绝活”,“重手”,绝大部分都无法使用。

    对抗的结果让代表队和武林大师们都充满了信心。

    紧接着他们就遭遇了迎头痛击。

    在和朝鲜以跆拳道为主,日本和琉球以“唐手”为主的代表队比赛之时,中国方面都占据了上风,甚至随着套路越来越熟悉,优势也在扩大。

    但当与暹罗代表队比赛之时,中国队员几乎全面落败。

    这个时代的暹罗,流行的正是后世所谓“古泰拳”,也就是最野蛮,最实用,训练最严酷的杀伤性拳法。泰拳手的训练严酷无比,几乎可以被认为是先伤己,再伤人,而习惯以药物辅助训练,逐渐失去了很多神经感觉,肌肉如铁的暹罗拳手,面对中国人的打击,也有着惊人的抗力。

    尽管作出了很多限制性规则,但暹罗人凌厉凶猛的打击,凶残的力量和超凡的抗击打能力,都让中国方面苦不堪言。

    比赛之后,中国方面紧急闭门总结,最后决定“与暹罗方面合作,全面改善技法,改革训练方法,提高训练强度”。

    另一方面,中国国内的“国术研究所”也聚集了大批国术专家,开诚布公地讨论如何改进散手技法,从各家武术流派中去芜存菁,提取最为简单实用和杀伤力强悍的技法,以及特殊的训练方法,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散手体系。

    到了现在,中国方面与暹罗的对抗,在同等量级的水平上总算可以打到有声有色,甚至在很多场次上可以占据上风。

    但暹罗已经如此,这些人高马大如同野兽的西洋人呢?

    不过,到了比赛场上,这种担心逐渐烟消云散。

    这个时代的欧美,还没有后世空手道柔道等传入之后发展起来的各式各样的自由搏击技法和比赛,搏击比赛还是拳击。面对可以利用拳脚膝肘甚至头肩的中国散手,临时演练的欧美拳手显然很难适应。面对中国方面的组合技法,神出鬼没的摔法,近战中借鉴泰拳发展起来的肘击和膝盖攻击,西洋拳手远攻打不到,近战又吃亏,而这些明显也是经过大运动量和科学饮食训练和抗击打训练,身体强健的中国人,在同样量级之下,身体素质本身也并不逊色于白人太多。

    一些猝不及防的欧美拳手甚至在对方诡异的组合打击之下被直接“ko”。

    最后的决赛,基本变成了中国和暹罗的对抗,或者是两国内部的对抗。

    最终结果中国略占上风:五个级别中获得三项冠军,暹罗获得两项。

    尽管如此,这也是暹罗小国取得的前所未有的荣耀。消息传来之后,曼谷沸腾。

    在中国方面,激烈的对抗和精彩的胜利,随后将竞技性散手热潮推向全国。原本以“强身健体”等为目的的武术,开始分出了一个讲求竞技实战,以简单高效为原则的流派。

    这些散手参与者抛弃了传统武术中华而不实的表演性套路,追求更加实用的技法,采取科学的训练和饮食,并逐渐发展出了各种不同的技法和流派,衍生出了地方性和全国性的比赛制度,也具备了越来越多的商业价值。业余性质的演练和竞技在十几年后变成了俱乐部制的联赛,也出现了职业俱乐部和职业拳手,乃至更加复杂的拳手排名体制。

    后来,在东亚出现了第一个国际性的常设搏击大赛:世界自由搏击大赛,并逐渐被公认为世界上水平最高,比赛最激烈的搏击赛事。

    这是后话。

    ----------

    这一次的奥运会,按照中国的建议增加了一项新的综合性比赛,而且从一开始就激起了全世界体育爱好者的狂热:铁人三项。

    这一比赛,正如中国方面的提法,是“全新的,年轻的和充满活力的”,同时也是“艰苦的,苛刻的和筋疲力尽”的。

    对于渴望挑战自我的欧美白人精英们来说,这一比赛注定有着无限魅力。

    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荷兰,奥地利……各国精英荟萃,摩拳擦掌准备“摘下奥运奖牌中的奖牌”,成为“世界第一铁人”。

    仿效后世的规定,这一次的铁人三项包括了游泳一点五公里,自行车四十公里和跑步十公里。比赛安排在了风景如画的北戴河,众多观众乘坐火车前往观战。

    比赛异常激烈。

    在游泳项目上,欧美选手依然有着明确的优势。美国的年轻军官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和英国海军陆战队军官爱德华兹一马当先。

    但到了自行车比赛上,最引人注目的主角却是那些造型流畅简洁,速度感极强的赛车- 清一色的中国制造。

    作为世界自行车使用最为广泛的大国,中国在自行车开发制造领域的领先优势维持了整整二十五年,并且依然看不到有任何衰落的迹象。在北京奥组委创造性地将“体育比赛器材标准化”引入奥运会之后,铁人三项赛的专用自行车,即所谓“铁人车”也成为了各大自行车公司角力的舞台。

    各国代表团也第一次享受到了赞助商免费提供体育器材的福利,并且从未担心中国方面会在这些比赛器材上动手脚- 任何一个体育用品公司如果敢于这么做,在全世界面前自掘坟墓。

    就这样,清一色的中国产自行车在公路之上狂飙而过,成为最为靓丽的风景线。

    领先的第一集团,占据绝对优势的依然是中国选手- 主要由来自海军陆战队的现役军人组成。

    不过,这个时候,来自芬兰的铁人科勒麦赫宁显示出了超群实力。尽管这位运动员刚刚参加了五千米长跑并获得金牌,但这位另一时空的1912年奥运会上连获5000米,10000米和越野赛三项冠军的芬兰铁人,毫无疑问在耐力方面有着超人的天赋。

    新独立的芬兰民族意识高涨,十九岁的芬兰铁人在如此激情的感召下,发挥了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实力,逐渐赶上了中**团。

    最后的万米长跑,尽管中国的参赛队员全部是海军陆战队精挑细选出来的优胜者,经受了严酷的训练和死亡的磨练,为了这次比赛也进行了堪称残酷的集训,但后来被称为“波罗的海怪兽”的科勒麦赫宁依然如同永不停歇的机器一般奋勇向前。

    中国方面,按照军方的一贯作风,早已在赛前广泛收集了主要竞争对手的情报,对这位波罗的海怪兽给与了重点关注,也制订了相关预案。但这位怪兽的临场表现,依然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中国方面也不得不使出杀手锏- 轮换领跑战术,以节约体力。

    中国方面真正的杀手锏,是队内实力最强的李战敖。

    李战敖出身于军人世家,从小就被施以严格的家庭教育,从九岁开始就不得不在早晚兼职送报赚取零用钱,外加补贴家用。到了十二岁,李战敖换上了新装备- 用自己的积蓄购买的一辆自行车,以便承接更多的任务。

    进入军校之后,李战敖很快就进入了军方的体育运动队,成为一位半专职的军事运动员。为了这一次的奥运会,他和队友们经受了长达九个月的专门集训。

    一直以来,他都是信心十足。

    直到那一个人,那一种感觉的出现。

    压迫感。

    如影随形。

    李战敖早已不是120%的状态,而是150%。

    他确信,这一刻他不仅仅是自己,他代表了陆战队,代表了中国海军,代表了这个国家和民族。

    他不能接受失败。

    在这最后的万米跑之中,他已经完全是在狂奔,如同一道闪电般划过赛道。

    如影随形。

    那一个身影就如同永动机一般,以令人绝望的稳定,如影随形。

    最终,中国海军陆战队的李战敖与科勒麦赫宁几乎一同跑过终点线。

    到底谁是冠军?

    全场寂然。

    “经裁判组裁定,冠军是……芬兰选手科勒麦赫宁!”

    巨大的叹息。

    李战敖的身子剧烈地颤抖了一下,缓缓坐倒,双手抱住了头,泪水刷地流了出来。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选拔,残酷的训练,一心希望在赛场上为国家赢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国民对自己寄予厚望……

    一切都没有意义了。

    战争中的失败者。

    失败者!

    正沉浸在痛苦和悔恨之中的李战敖,感到一双手抚在自己的肩头,抬头一看,却是那个年轻而强壮的芬兰对手。

    “你是好样的,“科勒麦赫宁用结结巴巴的英语说道,”中国人,芬兰的朋友。我们,是朋友。”

    李战敖看着这位顽强的对手,许久之后终于坦然地笑了起来,两个人起身,紧紧拥抱,一起对着观众挥舞手臂。

    体育竞赛,是战争,但失败者失去的只是一次机会。

    四年之后,我们赛场见!

    全场掌声雷动。

    这就是体育精神-。

    在这一场鏖战中,还有一位失败者引起了欢呼。

    一位二十三岁的美国陆军军官,第九个到达终点,最后一段路程几乎是爬过来的:一次又一次地摔倒,又顽强地手脚并用。

    抵达终点之后,这位顽强的青年只来得及说一句“我胜利了”,随即直接晕倒被送往医院抢救。

    他的名字叫做乔治?史密斯?巴顿,为了证明自己的“武士精神”,请假自费参赛。

    看台上的美国陆军驻中国武官潘兴上校,在第二天看望了这位令他很感兴趣的青年军官,而更加令人震撼的,是中国皇帝郑宇听说了这一事迹之后,在奥运会后亲自召见了巴顿,相谈甚欢。

    这让巴顿在美国声名鹊起。

    当然,这也是后话。

    --------------

    日本国代表队也并非全无收获。

    继已经身为移民,并正在申请入籍的井上成美海军少尉跟随中国海军舰队代表队获得赛艇集体金牌之后,日本棒球队力克群雄,获得了棒球比赛的冠军。

    这支球队的全体成员登上了《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新日本》等报刊杂志的头版头条,成为日本的国民英雄。

    在国战中败北,逐渐沦为附庸的日本,很难得地扬眉吐气了一次。

    但面对中国方面的压倒优势,日本人依然坚定地把自己定位到了“东亚成员”。

    中国的荣耀,就是东亚的荣耀,也是日本的荣耀。

    日本人如是说。

    ------------------

    朝鲜方面一直申请的跆拳道,由于只有朝鲜人自己会,只被允许作为表演项目。

    琉球和日本方面申报的“唐手”也是如此。

    最后日本和朝鲜联袂申请,特地增加了一个项目:对抗表演,跆拳道对唐手。

    但看着两国的代表选手打得你死我活,被裁判拉开还要试图再补两拳三脚的模样,实在没有人会相信这只是“表演”。

    ------------------

    拳击赛场上,从世界第一体育强国直线跌落的英国终于找回了面子。

    各个量级的赛场上,发了狠的英国拳手,依托自己作为近代拳击发源地,以及第一个制定出现代拳击比赛规则,拳击运动高度普及的优势,淋漓尽致地发挥了水平,不但打得技法相对生疏的中国和暹罗拳手甘拜下风,人高马大的日耳曼人,营养良好的美国人也只能退避三舍。

    五个量级,英国人独揽全部金牌。

    正如《泰晤士报》中国首席记者莫里循所说,“看来如果按照英格兰的规则,绅士们还是可以获取胜利的”。

    -----------

    马术比赛,依然毫无悬念地属于英法骑手的天下。

    近代马术运动起源于资产阶级革命之后的英国,并且随着博彩业的介入,在英国发展成为了一项产业,甚至获得了英国王室的公开支持。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赛马运动向科学方向发展,乃至出现了《英国赛马年鉴》这样划时代的专业刊物,直接对知名赛马,马场,骑手等进行集中测评。

    尽管中国方面在二十年前,通过与英国方面联合,成立了中国马术协会,并以此刺激骑兵发展,但专业马术方面,受限于马种,技术等多种因素,中国方面依然难以望英国项背。

    英国绅士包揽了盛装舞步赛的个人金牌和团体金牌,障碍赛和三日赛的个人金牌,但三日赛的团体金牌被德国人获得,障碍赛团体被法国人获得。

    另一位之前虽然失败,却已经小有名气的选手在障碍赛中获得铜牌。

    他的名字,是乔治?史密斯?巴顿,美国骑兵少尉,他还获得了击剑比赛的第四名。

    -------------

    马球赛场上,争夺却是异常激烈。

    现代马球运动,与波斯和中国古代的马球一脉相承,后来通过蒙元传到中国西藏,又在18世纪从西藏传入印度,后来又借助英印这个纽带漂洋过海来到欧洲,再辗转传入美洲。

    从镇**时代开始,郑鹰就在骑兵部队中大力推广马球比赛。亚洲战争中骑兵立有殊勋,战后马放南山,意犹未尽的骑兵们更是只能把一腔热血撒到马球赛场上,马球联赛在各骑兵军团内部搞得热火朝天。

    清一色骑兵出身的中国马球代表队,和士气高昂,矢志复仇的俄国马球代表队联袂打入决赛。这场比赛打得跌宕起伏,双方你来我往精彩纷呈,甚至发生了几起骑手落马的危险事件,但双方却毫不为所动,为了本国荣誉奋不顾身拼搏到了最后。

    第八小节最后一分钟,眼看比赛要打成平局,中国骑手在激烈的对抗中奋不顾身地一记扫射,终于以一分的优势取得了胜利。

    他被狂热的队友们抛向空中。

    这位骑手今年二十三岁,名叫马占山。

    -------------

    燃烧了四十六个日夜的圣火,在盛大的闭幕式之后熄灭。

    最终结果毫无悬念:中国方面独得八十五枚金牌,总计一百六十五枚奖牌,双双雄踞榜首。

    按照顾拜旦的说法,“中国人一举成为了世界体育最强国”,这证明“东方同样有着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无国界”。

    而欧美报界不无酸意地提出,“在这支组织严密器械精良的军队面前,我们充其量不过是民团”,并且呼吁政府“重视奥运会的准备工作”。

    也是第一次依据商务原则主办的奥运会。

    中国发达的广告产业,把奥运会变成了一次商务盛宴。各式各样的指定合作伙伴,授权,冠名权,场馆广告位,户外广告位,流动广告车,飞艇广告,令人眼花缭乱。尽管广告费收入和北京总体的投入相比仍然只是九牛一毛,但相对于此前已经是天文数字。

    事后根据统计,从三月到十月,北京总计接待欧美人员共计八十万人次,总计接收欧美人员消费额超过一亿华元,而东亚工业博览会的出口签约金额高达十二亿美元,其他附带的潜在收益难以估量。

    传统体育强国英国的失败,让英帝国上下充满了一种“屈辱感”和“挫折感”,很多人甚至认为这是中国人“在向大英帝国发出挑战”,而帝国“必须给与回击”。

    在沙文主义的刺激之下,英帝国国会两院决定正式申办1916年奥运会,“向世界真正展示大英帝国的实力”,而英国王室则宣布组建“王家体育发展协会”,并全面扩大1891年开始的英帝国运动会,振兴英国体育。

    在中国,全部获奖运动员都被授予了国家荣誉,其中金牌获得者由皇帝本人亲自接见并颁奖。

    报纸上长篇累牍地报道这些运动员的生平事迹,电台的采访,数不清的荣誉,在中国掀起了一股“运动热”。

    正如之前中国政府提出的口号,“体育竞赛是和平时期的战争”。国战已经过去,如果还想捍卫国家荣誉,并为自己争得光荣,体育竞赛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奥运引发的热潮经久不息,各级学校,工会,农会,也都纷纷增加体育方面的投入,有定期运动会的加强,没有的开办。以此为契机,政府的《国民体育产业发展纲要》,《全民体育扶持纲要》陆续出台,以政府协调和资助地方公共体育场馆建设,资助各体育运动协会,鼓励民间成立体育组织,发展竞技运动比赛。

    更重要的是,皇室产业下属企业迅速响应,为各项体育赛事提供高额赞助,尤其是优胜奖金相当诱人,并直接刺激了一大批优秀业余或半业余运动员投身职业运动员生涯,而与运动相关的其他专业领域-体育运动教育,体育产业研究,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损伤康复……也逐渐开始起步。

    其他财团也很快窥到了个中商机,纷纷加大了在体育产业领域的投入。

    经济杠杆永远是最有效的刺激手段。

    京畿,江浙,辽东和广东先后宣布成立地区级别的足球联赛,篮球联赛和棒球联赛。在此基础上,在第二年又建立了全国总决赛体制。

    随着这些定期比赛的发达,各报纸也都开设了体育专栏,甚至开始出现了以体育和文艺为主的专业报纸。

    自宋之后一向以“文弱”示人的华人,经过民族主义思想启蒙,历次对外战争胜利的洗礼,亲身感受了奥林匹克精神的震撼,在国家的统一组织协调之下,终于逐步抛弃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之类轻视体能的陋俗。民间各类体育俱乐部如同雨后春笋一般设立起来,而“昊天教会”也按照郑宇的指令,宣布“募资在各地设立昊天体育会”以达成昊天的意志:作为昊天眷顾的宠儿,华夏民族要从身心两方面磨炼自我。

    对体育的热爱,终于走出了少数的精英学校,普及到了整个社会。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世纪帝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世纪帝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