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重生之路过的青春 正文 第三十九章 夜谈铿锵三人行

正文 第三十九章 夜谈铿锵三人行

目录:重生之路过的青春| 作者:微醺的木桶| 类别:都市言情

    谈论的气氛十分之好,最关键的是路波虽然年少,但在长辈或者说学界权威面前,他表现得一点都不怯场。没有观点的争论,有些创作理论,其实都脱离不开当时的背景,尤其是小说创作主题的变化,在现代社会经济转型期呈现出的多元化趋向,李老以他一贯的严肃批判看待,既心喜于文学园地的遍地花开,又心忧于某些功利写作的苗头。

    路波则坦言,这些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必然,反映在文学创作,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相融,由此生发出各异的观点,看待的角度不同,理解以及得出的结论自然相异。其实李老的担忧未免有些杞人之态,所谓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于一个人、一个国家都是如此,当然文学也逃不出这个成长的阵痛过程。

    路波没有多少理论支撑,但他知道自己所说的一切,都是经过时间证明了的事实,当然其中也少不了他个人的理解。于是在李老为他的表述思考的时候,李明生很是以一种惊喜的眼光灼灼地看着路波,为这孩子视野的开阔、思想的深远佩服不已。

    “呵呵,路波说的很有道理啊。可惜我们有些专家总是看不到事物的两面性,不是极度夸大,就是极力掩饰,实在不可取啊。”李老慨叹着,有些人竟然连一个孩子都不如。不过看到路波能思考到这样的深度,让他很有种后继有人的满足。

    “明生啊,在这点上,你得学学路波。《少年文艺》虽说只是面向少年读者,但要知道,正是现在的少年,将来才是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眼光要放得开,兼收并蓄也未尝不可,谁规定儿童文学就不能有力地推动社会了。”

    对于父亲所说,李明生自是记在心间,那是老人一辈子累聚的经验,还有期望。不过路波却是觉得没必要这么严肃,只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总不觉间带上忧国忧民的思想,深重,也过于沉重。当然,他也不会傻傻地说出来,一个时代的烙印,如何轻易改变。

    说着说着,李明生半开玩笑地问起路波怎么想起从去年夏天开始创作的,因为他的出现实在很突兀,于同一时间投出多篇稿子,让他无法不奇怪。

    “这个呀,说出来李叔叔还有爷爷可不要笑我。”路波笑呵呵地看着两人都点头表示鼓励,才接着说:“最开始就是为了赚点稿费。家里比较穷吧,看到老爸老妈每天那么辛苦,就想着能不能分担一些。可是年纪小,又没什么力气,想来想去才找了这么个法子,正好自己平时也喜欢写写弄弄的,就算投不中也不会有多难过,就是想试试。没想到还真成了。”

    真是一个出乎众人意料让人无语的原因,不过转念一想,什么样的环境决定了行为的可能,路波写作的出发点又正常无比,理所当然的事情。

    “那么现在呢?还是为了赚稿费吗?”李明生的表情由愕然到怜惜,从路波轻松的话语中,他眼前再次浮现出电视专题片中的镜头,一个小小的身影,却绽放出动人的强大的生命力量。

    “现在啊,呵呵,稿费当然还是很重要的,所以,李叔叔以后给我开稿费的时候可不能少了哦!”路波的笑言让大家都笑了,接过何奶奶新泡的热茶,道谢后小心喝了一口。“其实吧,虽然想要依靠写作赚钱补贴家用的想法一直没变,相信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也不可能改变,不过真正写的时候,脑子里又哪里会想那些呢,最多就是写好后修改的时候,因此考虑读者的感受会比较多一点。但是,如果一篇小说能让读者产生愉悦的阅读感,那又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呢,我的写作可以说成是真情流露,因为不觉间已经赋予了文字以真实情感,但又可以说是有功利成分的,抱着的目的并不纯粹。”

    “路波,怎么这样说呢?你的小说我们都看过的,读者的喜欢也不是假的,稿费是对你努力创作的一种鼓励,是你应得的,和功利是不同的概念。”李明生连忙出声为路波辩解。不仅是他,在座的几位都不忍心听到孩子以这样的口吻叙说自己,太过鄙薄了。

    路波发现自己并没有很好地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倒让大家多虑了。“对,我知道那是不同的概念。其实我想说的是,关于写作的态度,我给自己下了一个定义:职业化。巴金在《真话集》一篇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作家不过是一种职业,一个工作岗位。作家不是一种资格,不是一种地位,不是一种官衔。虽然我现在还不是作家,但这样的姿态,我想自己在写作的过程是具备的,一种职业化的写作姿态,我把它归纳为素养、行为和技能。呵呵,我跑题了啊……其实,我想的也不是很系统,只是初略的一个概念轮廓呢。不说了,不说了。”

    主动停了下来,路波悠闲地喝起茶来。可是,他只开了头的寥寥几句,对李老和李明生的触动却是巨大的。对于路波而言,那不过是后世被广泛运用的一种理念,甚至在不少领导的报告中成为一种口号式的宣传语,但现在,超前是事实,震撼也就成了必然。使得李老和李明生一时间都没反应过来对路波如何能有这番理论产声疑惑。

    后来还是何奶奶催促,三人才停了下来。一看时间都十点多了,现在回去的话……没等路波说呢,何奶奶便安排他住下了,说一来一去的省得折腾。路波倒也从善如流,只是给住在招待所的范校长打了电话通知一声,便让何奶奶拉进原来她孙子的房间。

    让路波比较诧异,这位在校大学生的房间竟极富有青春特色,与客厅的布置完全是两个世界。墙壁上贴的BobDylan、Sting的大幅海报,让路波甚感亲切,而门后那张王祖贤的长发白衣图,更是令他好一阵激动。那独一无二清冷的寂寞容颜,何止是齐秦一人在为她神魂颠倒!想起《倩女幽魂》中的聂小倩,幽怨、哀艳,风拂青丝,衣袂飘然,摄心动魄的眼神释放出隐隐的杀机。还有她在《青蛇》中塑造的白素贞形象,路波认为那是所有白蛇中“最美”的一位,她从诵经、捧茶、熨衣到打伞、背剑的每一个姿势和背影,齐聚了仙的缥缈和妖的艳媚,路波曾如痴如醉地看过不下是遍!所以,偶然发现这里有位同好,顿时让他对李叔叔的儿子好感倍增。

    看看书桌上相框里的三人照,路波仔细认识了一下不曾谋面的李某人――他没太在意,也就根本未记住这位小帅哥的名字。若是以照片观照,明显是遗传了李明生夫妻的优秀基因,只要身高再过关的话,得带走多少少女的水晶心啊。好在现时的大学校园还保有一定的严谨传统,不然铁定难保金身。不知道他是否有意演艺事业,路波想着,那样的话,将来倒是能够推动一把。

    房间书架满满的书应该并非只是摆设。毕竟有着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外名著占了很大的比重,而且都有翻看过的痕迹。从书架挑了一本,路波半缩在被窝,舒适地翻看起来。一本在后世非常出名的小说,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以往他是在十年后才买来看呢。

    可以说,村上的小说风格,一向是情节比较平淡,笔调也是极为舒缓,然而字里行间却鼓涌着一股无可抑制的冲击波,青春的荷尔蒙气息,极易激起阅读者的心灵震颤与共鸣。小说中的人物,身驱动作是随俗的,而心思念头则显得空灵,说话的方式特别,常常可抽离出来而成格言,如“只有不完整的记忆和不完整的思念,才能装进一种称作小说的不完整容器里”,“我们一边把死当作微尘般吸入肺里,一边活下去”,“世界处处是驴子粪”……属于年青的谬思在书中比比皆是。

    即便不是第一次读,路波还是有点迷糊,小说究竟是在倾诉什么呢,生与死,死与性,性与爱,坦率与真诚?也许连村上也无法给出答案,只好让所有人都陷入各自的情感迷宫。似乎《1Q84》在表达主题上也没能走得多远,关于青春的记忆,村上无法赋予晴朗的艳阳天。

    “嘿,小家伙,怎么还没睡啊?”

    李明生本是进来察看下被子是否盖好,小孩子睡觉总不太老实,喜欢蹬被子。谁知路波竟然一直在看书。他走过去,把路波手里的书给收了。

    “小孩子家家的,这书,你现在看还早了点。”

    “有什么呀,不就是描写青春的迷茫还有残酷……”路波不服气地嘀咕一声。大人总是以自我的标准来审视孩子的感觉,其实很多时候,在不同的人眼中,一本书常常有相异的理解,大人也许觉得小说显颓废、太过放大青春期的各种问题,而孩子们,却更多关注了绿子、直子、渡边等小说主人公的情感世界,满眼都是哀伤盛放的花。又何须担忧?

    “还这么多话!快点睡了,都要十二点了,你明天还要领奖交流呢。”李明生监督着帮他塞好被子,口气不满地说:“躺着看书会把眼睛看坏的!”

    “知道啦!李叔叔,你罗嗦起来和我老妈有得拼啊。呵呵。”

    “臭小子!快闭上眼睛,叔叔帮你关灯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之路过的青春》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路过的青春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