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重生之路过的青春 正文 第五十三章 梦想与现实齐飞

正文 第五十三章 梦想与现实齐飞

目录:重生之路过的青春| 作者:微醺的木桶| 类别:都市言情

    剽窃之路,当初在进行文学创作伊始,路波便是以此为手中利器,敲开了文学的便捷之门。但后来他放弃了继续的念头。文学是他毕生的梦想,如此作为,即便终有一日可以站在辉煌的颠峰,可那又如何,都不是自己的东西,以此而来的荣耀,光芒愈是隆盛,讽刺的意味便更觉强烈。

    那已经不是一个写手的梦想,而是一个窃贼的疯狂。

    但除了文学,因为心怀崇敬不愿亵渎而谢绝染指外,其他方面的东西,路波就没有那些顾虑了。思想着曾经为赚钱大计所列的条条可能,无须什么资本便可一本万利的,写歌唱歌绝对是最佳选择。这二十年中有多少流行歌曲可供他选用啊,直如过江之鲫,俯首可拾!

    即使为免断人财路而只是一人用上一首,也已完全足够路波发几张专辑的量了。更何况,只要首张专辑发行销售情况良好,解决了目下的财政危机,后面的也没必要再录制。他又不准备真个成为大歌星,娱乐圈不好混,还是小富即安更为妥帖。

    一直以来因为没有自己写歌的理由存在,那么些的经典好歌便只能埋在了心底,本还有点可惜呢。还以为没机会一展“惊世才华”――嗯,主要是眼睁睁看着一堆金子却无法取得半分,心疼来着。主要还是不够积极,只是想着没有机会没有理由,便不做任何动作了。拿了点微薄的稿费后,总想着再过个几年,过个几年再说。看似考虑了很多,实际上呢?有些问题还是没能想得全面。

    这次施亮出去练球,自己跟着也去学学音乐,为将来出专辑做好准备吧。就学吉他好了,以路波有过几年古典吉他的弹奏经验,再学习起来应该会比较轻松。唯一的问题是现在手型比较偏小,也许得挑一把琴把窄些的,摁个和弦得费老大的劲。还得花上百多元钱买吉他,最近真是花钱如流水,眼看前面积攒的都快要见底了。

    手指不自觉地搓着,空空的,表情满是憧憬。还有点心慌吧,毕竟手无余钱再回解放前了。给了李叔叔明确的答复后,整理了心情把近期的课业复习一下,得空出点时间用来写作了。本打算在假期里奋发的,不过计划有变,既然要学音乐练吉他,肯定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怎么说都得把指法和演奏技巧给掌握熟练了,到时也好拿得出手些,不虞被人笑话。

    路波感到很庆幸,由于前阵子帮施亮出考题,他有把课本一页页仔细琢磨过,原本就比较有把握了,现在更是啃得很深很透彻,即便接下来不上课直接去考也不成问题。一饮一啄,还真是早有天定,让路波有了充裕的时间尽情爬格子了。

    《那个年代的幸福》,路波写下了标题,没做停顿,直接写将起来。因为早有过考量,算得是胸有成竹,下笔如有神助,一个礼拜天加上三个晚上,不停地写,几乎是一气呵成。

    这样的写作状态可遇不可求。并非依靠的灵感,主要还是路波心中早已熟稔所写的一切,记忆中铭刻了几十个春秋。因为,路波现在所写的,是关于他父母成长、相识、交往的故事。并非翻刻自张艺谋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因为电影讲述的故事虽然也是发生在农村,却基本上只是为交代一个时代的框框和生活背景,农村生活不过是个点缀,电影的重点是浪漫的爱情,也许章子怡充满活力热情的奔跑也算,不过那也是为了她的爱情。

    并非说张的电影拍得不好。怎么说那也是得了国际影展奖项的,老谋子对火候的把握又一向很有一套,尤其是电影画面,一直以来,路波认为他对于色彩语言的表达在全世界影坛都是数一数二的,比如《红高粱》中巩俐的红头巾红棉袄装束,同姜文这个东北大汉在一片火红高粱地间的翻腾,比如《英雄》中棋亭雨战的银灰,还有那片黄叶纷飞的桦树林,精致至极的画面,美不胜收。虽然他的电影在中后期一直因故事情节的薄弱而饱受诟病,但每逢电影上映却总是观者如潮,路波也是从不落下的一个,即便只作异地风景的观赏也差不多值个回票价了。

    路波这篇小说,可以讲是完全以他生活的百森村为原型,父母各自的成长经历以及组建家庭后的生活,都是他最为熟悉的,写起来自是酣畅淋漓,极少带卡的。只有时候关于父母年幼时的一些情况,比如劳动计工分、大锅饭、大跃进等,路波还是与父母作了些探讨,以便尽量的贴近现实,不偏离那个时代的特色。

    路卫国和刘美芳也没有想到路波会把他们作为小说创作对象,只是略有些奇怪,儿子最近怎么突然对以前的事情兴趣大增。不过那都没有啥值得好保密的,就是路波有时问得比较细致,连房子墙上刷的什么标语都想知道,都这么多年了,需要思考一下才能完全记起。

    在小说中,路波尽量真实地还原了当时的生产生活,特殊时期的阴影相对较少,可能是地处偏远乡村吧,而且一帮穷老百姓为辛苦生存还来不及,哪有什么闲心搞那些玩意。据说乡上革委会倒是有的,不过与他们没啥搭界。主要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地里庄稼收成不好,自给自足的生活链被打破,真是穷苦得紧,吃糠咽菜,饥饱不定。

    这些,路波都没有回避。他也不担心会有人说给社会主义抹黑啥的,伤痕文学的出现也有一阵了,大众对苦难的认识,因为远离而不再惊惧。隔了时空的回望,每个人眼中多少都更见清明。

    便是在如此的背景之下,一个无心向学的少年开始了他的极富农民特色的成长,还有一个女孩,带着江风海韵搬迁而来,无钱上学的她,学起了针线、纺织,在低矮的草屋里,纺织机的“咯吱”声中慢慢长大……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每天都能吃饱穿暖,是猪羊渐肥、禽蛋渐丰,是一手整饬的庄稼出苗分叶早、抽枝拔节快、开花结果多,是挖了一天河泥极疲累的时候有人送来的关心,是结婚时红烛下床沿上即将相伴一生的女子,是产房外焦急中听到了那一记亮堂的哭声,是每天晚上的一盏老酒一碟蚕豆……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迎着江风望见远处舟楫上的伟岸身影,是背负行囊远离家园的一路扶持,是乡亲帮忙搭建起草屋煤油灯下的第一顿晚饭,是过年时穿起的父亲一针一线缝制的棉袄,是偷偷攒下零头碎布第一次为父亲纳的鞋底,是媒婆说项时想起的那个傻傻的老实人,是厂子里姐妹笑谈时脸上羞涩的笑容,是那一句憨憨的“我会对你好的”,是每个日子扒掉苦涩的果肉后剩下的那一点果仁的甜……

    幸福是什么?路波并未给出答案。也许物质的丰厚才最实在,但他还是固执地相信,幸福一直藏在每个人的心间,不分贵贱,无论贫富。需要开垦与呵护,而无须再到别处寻找。

    就像路波现在坚持的,只要老爸老妈,还有关心他和他关心的亲友都永远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就已足够。就像最近两次,当把稿费交给老妈,看到他们骄傲自豪的表情,心便盛满温暖。那些因小说带来的各种评论,一点都未出路波的意料,甚至有批评指出“创作不是闭门造车,小说严重脱离现实,作者带有个人严重的偏见和臆想”,说不打击就太过欺人,心里不可能不挂碍。但那些,路波一点都没有提起。那样的不愉快,还是自己一个吞咽了事。

    相信一直有好的结果,路波转动着一点点小心思,那样会让自己行动说话更有说服力呢。

    也因此,当路波向父母说了这个暑假的打算,没费太多口舌便取得了外出许可。说不担心当然是假,但一直以来路波的表现还是比较让人放心的,而且两个人出去也是个因素,有施亮在,路卫国夫妻也不怕他们会受欺负。只能说,施亮比较让人有安全感。何况听说到时李明生会去车站接,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至于路波说的假期里不能为他们做家务准备饭菜,刘美芳笑着说:“以前你不会做的时候,爸妈也没饿着啊!你一个小孩子,管那么多干啥!”

    似乎路波对做兼职厨师上瘾了呢。

    施亮那边的情况恰好相反。本来听说施亮去南京一段时间,张美兰还真不敢答应,毕竟小孩子的脾气她最是清楚,就怕出门在外没个人管着,好不容易变好的孩子又学坏了。倒不是说不信任,这样的担心也是因为关心所起。尤其是经过了这些日子“和平友好”的相处,虽谈不上母子如何的亲密无间,但与以前相比已经好了许多许多,所以也是倍感珍惜的。

    正发愁如果说不同意可能让回暖的气氛重陷冰冷,路波过来说会和施亮同去同回,而且那边也有大人关照,张美兰是彻底放心了。本就是路波的功劳才有了施亮的转变,对这个寄子,张美兰比对自己还有信心。

    计划已定,剩下的就是为初一整个学期的期末考试冲刺了。如果再能有一份漂亮的成绩单,无论大人孩子,都是件锦上添花的喜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之路过的青春》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路过的青春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