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重生之路过的青春 正文 第六十一章 跑往不远的前方

正文 第六十一章 跑往不远的前方

目录:重生之路过的青春| 作者:微醺的木桶| 类别:都市言情

    二百多页、标价6.90元的作品集,能卖出去多少本呢?

    不要奇怪路波有时候痴痴呆呆的表情,他正努力盘算着自己能从书的出版销售中获得几多收益呢。因为坚持把版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每本书的销售分成都不足一元,想来那也已经是李叔叔帮忙的结果,否则怕是更要低的。

    依靠文字过活的人,总这般不容易。不管什么时代,纯文学书籍的市场终究是小,声名卓著的倒还好些,定价稍高些也不愁没人理睬。一个作者的文名,虽然说起来挺虚的,但绝对可以影响到最实际的柴米油盐。

    路波通观这前后几十年里,纯文学的阵地基本谈不上如何扩张,各种期刊往时尚新潮的方向跑得飞快,有限的那几本权威老牌,为发行量愁苦,举步维坚。五花八门的杂志,挑选的范围实在多了,还剩下多少个愿意静静捧读一个午后,整个夜晚?

    网络的盛行,文学在愈加精英化,也在愈加平民化,看似矛盾的两个点,却并行不悖,而且两者都有加速的趋势。

    一方在标榜数字的胜利,煌煌百万,字数、点击,当然还有相当冲击力的薪酬。

    一方在抖擞精神的高点,俯瞰众生,把寂寞调入酒杯,一杯杯灌进心怀,却始终拉远距离。

    还有无数人在后方奔跑追赶,或为数字,或为精神,托举着各自的神祗。相互攻歼,鄙薄的眼神四处乱飞,却未曾看见远处的远处,横亘的橄榄枝。每一种坚持,都有它最初的一份纯粹,但到得最后,是否坚持的就是最希冀的呢?

    也许脚步依旧,但目光却在时不时地瞟往他方。

    当然,很多都只能是路波的一意揣测,毕竟他未曾到过那样的地方,无从真的体会那样的风景和心情。不过依照他现在的发展,将来很可能不会再去网络的圈子蹦达,但那都是两说的事情,做个资深的网虫,玩玩深度潜水什么的,也是不错的乐趣啊。

    手头总共十本的量,并且施亮已经当仁不让拽去一本,路波自己也要留一本作个纪念,还剩下八本书,分配起来比较有难度。

    一半一半吧,范校长、班主任、郭辰玉老师、还有当了自己四年班主任的小学语文老师,都应该奉上一本。另一半,路波很不负责任地想着,带过去让袁洪兵分配吧,铁定有他的份,那么也应该很乐意分担烦恼才是。

    转眼间,暑假已只剩下半月多了。日子是最作践的东西,想抓紧着分秒都珍惜的时候,它总溜滑得比个老贼还窜得快;无聊烦腻指望它快些过去的时候,却又死皮赖脸地撵两步退一步。

    路波最近的吉他练习渐入佳境,那份选定的歌单,仅仅有了歌名当然不行,如何通过记忆把曲子还原出来,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反复地弹奏,反复去甄别每个音符。毕竟,路波当年只是通过听CD和唱KV熟悉的歌曲,特别是前奏和间奏部分,尽量地贴合原来的模样。既然路波将它们据为己有,总不愿将心仪的东西毁在自己手里。

    也只怪当初自己过于懒散,没有在吉他上多花些时间,给李云飞的两首歌,也只是为了参加单位的活动才特别练的。若不然,现在也不用这般辛苦。当然,辛苦的过程,也未尝不能成为愉悦。每敲定一段契合的乐句,那样的满足感,也足以当作一种骄傲。

    因此,在施亮挥汗如雨练习投篮技巧的时候,路波断续的弹奏、在本子上写写划划,一两日后渐趋完整流畅的曲子,坐实了路波的“原创”功力。路波又不好多解释,只得讪笑着默认了。就这么把厚脸皮多练练也好,省得将来他人问得勤快,脸面上搁不下来。

    在南京的一个月,不光路波有极大的收获,施亮的进步也是相当显著。路波听李明生私下说起过,他那位当体育老师的堂弟对施亮很多夸奖,说是肯吃苦,练篮球是块好料,体能更是好得跟野兽似的。看起来,为了将来能进江海中学,施亮的确下了决心狠心了。

    为了更好地锻炼效果,施亮硬是找了根细钢条,一榔头一榔头地敲打成了圈状,而且是标准的45厘米内径。光这一个篮圈,施亮就忙碌了几乎一整天。主要是内径的尺寸不好掌握,每次返工修改都得“叮叮当当”好一阵。篮网是张美兰帮忙编织的,本来施亮说用旧毛衣拆下的毛线,不过被斥太过浪费,后来找到红色油纸绳按三股编成辫子状,非常结实耐用。还别说,钢圈下红色的篮网既醒目又十分漂亮。

    施亮的动手能力绝对没的说。他给院子里那棵轻度歪斜生长的老杨树来了次美容手术,距离地面3米内的枝蔓都修剪干净,成就一个别具一格的篮球架。

    每天几乎雷打不动的四五个小时的高强度练习,没点毅力是绝对坚持不下来的。尽管挑阳光不是太强烈的上午和傍晚,但终是炎夏八月,不消多会就是一身的汗水。路波是真正见识到了什么叫做勤奋与刻苦,热浪滚滚之中,不停地运球,不停地投篮,罚球线、边角线、三分线,从各个角度的跑动中的投篮,据施亮说,这是老师为他定制的训练计划,虽然没有明说每日必修,他却是在心里给自己许下过誓言。勤能补拙,“手熟”的境界,需要每一次拍球、运球、投掷的累积。

    路波也曾试着玩上一会。没有邀请进行什么一对一的比试,别说是今非昔比的施亮,就算以往,路波的水平也根本不够看啊。单是身高和力量就差得海了去,玩对抗的话,纯粹是自己找罪受啊,路波才没那种自虐的嗜好呢。

    再说他也只够几分钟的能量,运动一下出身臭汗还行,太过大量就免了,也省得被大太阳晒成人干。路波对自己的运动细胞是不准备做什么加强了,除了每日必要的力量和伸展锻炼,其他都只是浅尝则止。

    每次看到晒得黑实的施亮好像不知疲倦的样子,路波对“怪兽”的理解也加深了许多,真的不好比呀。

    两个孩子当然也没忘记学习,没有本末倒置了。对施亮而言,做习题倒成了一件享受的事情,与练球相比,实在轻松舒适许多。有电风扇在旁边吹着,再吃着张美兰买来犒劳他们的赤豆冰棍,连解题思路似乎都顺畅起来,笔尖走得飞快。

    路波抽空去了趟小学班主任龚老师的家,把自己的书送过去。

    如果说路波喜爱文学并心心念念地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最大的功臣绝对非龚老师莫属。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写作文,龚老师手把手地带领路波领略到了文字的迷人风采。遗憾的是,在小学那几年,路波还仅有去喜欢的资格,参加的几次作文竞赛,连个鼓励奖都没能得到。阅读量太少、视野的狭窄,对路波最初的写作局限很大。环境使然,在农村小学,除了必要的课本,课外书是很稀罕的。阅览室之类就更不用说了,听说是很久以后才设置的,而且学校也没钱,让每位同学捐了一本组建起的。

    龚老师的家境不比路波家强多少。虽说有份稳定的工作,早晚和休息天也能兼带些田间劳作,但毕竟有限。而且他还有个十多岁的弱智儿子需要照顾,生活极为清苦。

    路波到的时候,龚老师正在屋前的地里劳动呢,穿着大裤衩,一件破旧的白色背心松松垮垮的,皮肤被晒得发红,挂满了汗水。看到路波来了,龚老师很高兴,连忙摘了个大西瓜,用井水洗了切开,热情地让路波多吃点。

    路波看着老师细心地剔去瓜瓤上的籽,一块块地递给他儿子。不知怎的,路波感觉鼻子有点酸涩,也许是因为想到老师艰苦地生活吧。但也知道这样的情绪此刻并不合适,路波赶紧控制自己别再多想,就这么看着,听着老师的询问,再说说自己初中一年来的情况。

    听到路波说起小说发表的事,龚老师抑制不住的兴奋,为自己的学生感到非常骄傲。一直以来,他对路波这孩子就十分喜爱,作为班长的路波总是最让他放心的一个。虽然他对于路波的将来很看好,但还是没料到仅仅一年的时间,路波就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

    “好,路波,老师有你这样的学生,真是无比的自豪啊!”龚老师真心地夸奖自己曾经的学生。

    “都是以前老师教导的。没有老师你过去几年来的培养,我哪会喜欢上写作,更不可能发表什么文章了。所以啊,老师更应该多夸奖你自己才是。呵呵!”在敬爱的龚老师面前,路波的态度很谦虚,也相当诚恳。

    “龚老师,这是我一年来发表的一些小说,刚好集了一本,我想给老师一个纪念。”

    接过路波递来的书,龚老师翻开封面,看到路波在扉页上写了这么一行字:“给我最敬爱的龚为民老师。”

    “路波,好,真好!老师当年也很喜爱写作,可惜这么些年过去,早没了那股子热情。不过老师现在一点都不遗憾,真的,看到你能有今天的成绩,老师就像自己出了书一样高兴!”

    那一刻,路波分明看到了老师眼中闪着的泪光。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之路过的青春》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路过的青春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