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重生之路过的青春 正文 第七十四章 时光湮灭歌声起

正文 第七十四章 时光湮灭歌声起

目录:重生之路过的青春| 作者:微醺的木桶| 类别:都市言情

    如此好的形势,滚石公司自是不愿白白放过,浪费即可耻。其实也不光是滚石,内地几家唱片发行公司已经很有眼光的先行联系洽谈了。既然已经被证实了超高的品质,既然内地已经舆论先行了,既然歌手是个土生土长的内地人……真说起来,又哪里需要这些呢,只要确定这笔买卖有赚头就足够。

    所谓郎情妾意,不外如是。也许还得形容为什么的,因为这接洽的时机点太好了,连假装矜持的推搡两下都省了,直奔主题而去。

    如同一场元器件的拼接,看对眼的,却不一定能配对成功,一个萝卜一个坑。但是这里不需要忠贞,现在这时期好得如胶似漆,可下一站在哪里,谁心里都跟明镜似的,洒脱地道声“好聚好散”。什么时候梅开二度或者度,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次与滚石快速进入蜜月期的是上海声像出版社。这家成立于1983年的老牌企业,集音像制品的摄录、编辑、复制、出版和发行于一体,是国内数一数二的超大型综合类专业音像出版单位。它以“创造文化精品、奉献完美音乐”为出版理念,以面向大众、服务社会、出版发行高质量、高品位的音像制品为己任,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完善,从国外引进先进生产流水线,复制生产能力雄厚,发行网络遍及全国,在国内音像市场享有很好的声誉。

    由于对李云飞的专辑相当看好,不消如何磋商就定下了合作计划,大手笔的上海声像公司一纸合同,定下了李云飞在滚石唱片期间的所有影音产品的内地出版权。

    随即就是现代拷贝机器的运转了,完全开足了马力,把前期空闲下的初带都从库房里翻了出来。一笔好买卖,并非单纯看纸上反映的利益多少,还有更多广泛的实际效益。比如这些眼看就要白白空置等着霉变的初带,现在正好全部用上,而且根本不必担心有损音质!所以就这张基本不愁销售的专辑而言,制作成本低到几乎可以忽略的程度!公司没多少活可干,那么多员工的薪酬却少不得。

    但积累的压制CD材料如何能马上兑现出利润,公司没那个打算,也不奢望。虽说经过这几年跨步很大的改革开放,国民经济数据跟吃了激素似的蹭蹭蹭往上涨,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大多能有温饱保障,但真能消费得起几十块钱买张CD的,只能是少数中的少数了。

    不像卡带市场,便宜许多不说,还拥有极为稳定庞大的学生群体。别看学生大多苦哈哈的,在衣食等物质需求上很能克制,但书籍、音乐等的精神享受方面,有着极强烈的。平时节衣缩食的,就为了弥补心里的那一点空落,却总也填不满。

    除了趁热打铁的考虑,市面上盗版卡带开始零星有出现,也由不得上海声像不卯足劲,被分薄的每一分可都是应该落到自己口袋的啊!

    只一周不到的时间,想听李云飞的专辑已经不需要去街道角落偏僻处翻找,各大商场、书店的音像柜前都更新了告示牌,“最新到货:李云飞《白月光》”被粗笔标注了,十分显眼。当然,也有执著去买盗版磁带的,没办法,干瘪的钱包注定了只能选择这样的购买档次。

    当袁洪兵拿着磁带,炫耀说有多好听时,路波不由一阵心喜。原来内地也有出了啊,速度还真是快。路波把订成一个小本本的歌纸拿过来细细地看过,发现做得还算不错,基本和CD里的没太大差别,几幅颇有意境的照片也没有因为缩小而如何模糊。

    虽说专辑如何主要视歌曲的质量和歌手的演唱水平,但对于听者而言,如果看到卡带里附带的做工精美的歌纸,首先在视觉上就会产生好感,对其中的歌曲会更多一分喜爱。如同一道随处可见很平常的菜肴,因为盛置在特制的精细白瓷盘并妆点了精美花卉,在高档饭店里遇见也不会觉得突兀,而且不会有花冤枉钱的感觉。必要的包装,绝对是加分的功臣。

    但也有的磁带,打开盒子,歌词等信息就印在封皮的背面,至简主义的先行者。连拿在手中的感觉都差异许多,份量要轻很多呢。路波记得飞碟唱片公司歌手的专辑大多由上海音像出版社引进发行,比如风靡全球华人的小虎队、“孤独浪子”王杰、“黑衣歌后”苏芮等,那一时期的作品实属上乘,只是简陋的包装,不得不说是种遗憾。

    当然,对于那些人气高到爆棚的歌手,完全无须担心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但是能有此底气的,毕竟只占很小的比例。

    路波自己就是一个,喜欢边听着歌边翻着厚厚的歌本,听的和看的,都能是一种享受。

    “听不?真的很好听呢!每首歌都好,绝不骗你!”发现同桌看得认真,袁洪兵大方地把耳机摘下来递给路波。好东西就该和好朋友分享的。

    路波没有拒绝。真说起来,现在是自习课,袁洪兵偷偷听歌还是很有危险性的,一旦被不时巡视的班主任发现,当场没收是肯定的。

    路波就没这种担忧了。张斌在班会上曾说过,只要路波不影响到其他的同学,他可以享有做其他事情的自由。还说只要谁能向他保证,每次考试都在年级前三的,也能有这特权。同学们羡慕是羡慕,可对班主任所谓的特权一点都不感冒,以为个个都能像路波那样不怎么费力就能站到前位的?看看班长王月,比班里任何一人都要更认真努力呢!还是乖乖的,管住自己,做题的先。

    尽量低调行事的路波很感谢班主任的信任,但他还是谨记着做学生的本分,像自习课上听歌这种小动作,也只是偶尔为之。享受特权的待遇是不错,但不是好习惯的。

    主要也是因为想听听李云飞究竟唱得如何。

    路波等这张专辑已经有一段日子了。顶着词曲作者的头衔,虽然是无人知晓的冒名行为,路波觉得自己应该为这些歌曲负责,因为来自他相对比较欣赏的音乐人的作品,因为多年来的喜欢才留存在了现在的记忆,明知道因为时代的局限会出现差异,却仍不希望和原作离得太远了。他会心疼,真的会很心疼,很难过,甚至会有点罪恶感。

    其实专辑在台湾刚出版发行时,李云飞就托张培仁带了几张过来,然后给路波寄了两张,其中一张是给施亮的。可是让路波感觉郁闷崩溃的是,极度欣喜地收到李云飞寄来的唱片,可他却因为没有CD播放机而只能干瞪眼!

    路波也不好怪李云飞做事不周全,他能第一时间就寄来已经很不错了。只好等着了,等内地什么时候有引进版可听。施亮曾和他商量是不是去买个CD随身听,不过被路波否决了。别说极其昂贵的价格,就为不浪费这张CD而花费,那也太不值当了。要真买了机器,以后自然只想买CD来听,可是那每张五六十的定价,路波还真不敢如此奢侈。起码现在还不是时候。

    然后就一直等到一月底,路波都快忘记了呢。

    这两天为迎接期末考试,怎么也得花点时间整理下功课。而且正在创作的一篇小说,着实很耗精力。终于能在过年之前听到了,已经是个惊喜。

    花了一节课多的时间,路波一首不落地都听了,极度专注。每听李云飞唱一句,路波就和记忆中的原唱比较一下,这样新奇的听歌体验,怕也就路波一个了。曲调自还是原来的,但编曲的变化很大。吉他和钢琴是运用最多的,还有陈升特别喜欢的口琴也加了进来,干净的乐音,对人声的突显效果很好,当然对演唱的要求也会很高,会把声音中的一点小瑕疵放大。好在录音室的作品可以反复推敲直到录取最佳的演绎。

    但相对简单的配器,无形中削弱了原有的层次感。可能是理解的偏差吧,毕竟有的歌是十多年后才出现,在制作的理念上终不可能如何的一致。一点小小的遗憾,可能也只有路波这个听过不同版本的人才会有了。但那首《白月光》完全可以和原版媲美了,不光是李云飞表现出了对声音和情绪很好的控制,著名音乐人鲍比达的编曲令人惊艳,堪称完美。

    至于李云飞的演唱,在听过整张专辑之后,路波可以放下一直悬着的心了。无论如何,这些歌曲的优秀品质基本表现得七七八八了,路波能听出李云飞在演唱上脱胎换骨的进步,也许少不去录音中的修饰,但初次录音能有这样的水准,已经很不容易了。路波对此最为理解,因为只有他最清楚一个事实,这些由不同歌手演绎的作品始终有着各自的特色,对李云飞而言,这绝对是极大的障碍。也许现在李云飞做得还谈不上如何出色,但能在这些歌曲中,让路波感觉到属于李云飞的一些特色,已经殊为不易。

    路途杳渺,这稳健的第一步最为关键。路波欣喜地看到,李云飞完成得很好,可以满意了,也能够放心了。

    但未来的路,除了把歌曲唱好,还有很多很多啊……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之路过的青春》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路过的青春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