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重生之路过的青春 正文 第九十六章 生命是一场旅行

正文 第九十六章 生命是一场旅行

目录:重生之路过的青春| 作者:微醺的木桶| 类别:都市言情

    路波很早就醒了。站到窗前,发现天空正飘着蒙蒙细雨,如丝如雾。

    远望雨中的西湖,发觉此时的它才是最美。轻盈、迷蒙、空灵,水如镜,桥如虹,一叶扁舟烟雨中,就如同一幅挥洒淋漓的淡彩水墨画。这才是人间仙境吧,似乎尘世中所有的无奈、忧伤与暗淡全都湮没在这烟一样的细雨中了。

    路波看到了提着一只红色小巧行李箱的常欣怡,从旅舍走出,打开一把折叠伞,优雅地走下台阶。几步后她停了下来,转身回望。路波挥手致意,也不知道她有否看见。目送她一直到身影完全被树林遮挡,路波才离开窗口。

    一日的邂逅,由烟而始,依酒入止,这最能代表尘世迷乱动摇心旌的事物,让一场相遇不觉间添了份禅意。当然,所谓禅意,也只是人们自我观照的结果。

    就像这漫天的雨丝,说它可以浸润一个人的心情,涤荡一个人的灵魂,明显是个人的臆想了,其实雨仍只是平常的雨,与其他时候其他地方的并无不同。但心中有了冀望,便自会有现实中的投影。

    步行而下的常欣怡也是收了伞具,让无涯的细雨浸润身心,洗去尘埃,洗净浮华,洗却愁绪。什么也不用想,只全身心地去感受,静静地享受大自然的恬静和安然。

    登上的士,已恍然如新。

    因了这场雨,路波在旅舍懒散地呆了一天,哪都没去。听树叶上细密微弱的雨声,实在很有让人昏昏欲眠的魔力呢。路波脑海也有过一个闪念,难道是因为与美同游不再,便不复兴致了?但这种问题多想无益,不但浪费脑细胞无谓牺牲,还有自寻烦恼之嫌。所以,一闪后,过就过去吧。

    不过休整一日后,整个人神清气爽,状态相当不错。在服务台退房时听到几个年轻人商量去千岛湖游玩,路波凑上去挥洒无敌天真,很快让几人都对这个敢一个人出门游玩的小孩好感大增。

    也许有人会感到奇怪,为何几人中谁都没认出路波呢?怎么说也是个名声在外的人物,何况昨日里不也被红妹认了出来?

    主要还是因为路波的变化,与当年《少年文艺》刊登的那张照片相比,两年的时间,路波成长许多,关键是原来圆圆的脑袋,居然逐渐显得方正起来。路波自己最清楚这样的改变,应该是承袭了他妈妈刘美芳的基因。更何况这几日里日光浴享受充分,晒得整个脸膛黑黝黝的,哪里还有照片中清白小生的风采。路波的皮肤不经晒,一晒就黑,但只要一周注意或者不出门,很快又能回到白白净净的模样,真是很不错的天赋,起码能省下一大笔防晒支出。

    至于红妹能认出来,对着照片看得多了,都印在脑海里,见到真人出现,大致五官能对得上,一试之下果然不假……为何照片看得多?小女孩的心思,也不好随便猜啊。

    交谈后,路波知道这三男二女五个年轻人是上海同个学校的高二学生,马上要升高三了,说是要趁最后的机会好好玩一趟,回去后要一门心思冲刺高考。路波同情地看着他们,以往虽千万人亦不惧抢过独木桥的经历,让他甚是心有戚戚。

    去到岛上得乘坐游轮。在房间呆着太无趣,大家便都冲上了甲板吹风。都说千岛湖的水可以立即享用,其实这里的风也挺可人的,带着远处迷蒙的湿气缓缓掠过,深呼吸,甚至可以感受到顽皮的鱼儿在水中吐出的一个个裹着悄悄话的小水泡――跟做梦似的。路波的这一说法,深得两个女孩的赞赏,也小小满足了他在异性面前的显摆心思。

    太阳也赶了个晚班,还跟个小女孩似的,带点羞赫,散着柔柔淡淡的光,把轻薄的雾气扫荡不见。光线好起来后,可以看见湖面上远远近近大大小小许多个岛。大家去了锁岛,据说这里有一把纯金制成的世界上最小的锁,头发丝般细,得用10倍放大镜才能看清。但被藏在了大屋内,因为奇货可居,被当作了提高门槛的资本,于是他们一行都没有了去见识的兴致,不知道这是路波他们的遗憾还是奇锁的悲哀。

    路波不由生发联想,深闺不为人知的美人倚窗远望,淡淡愁情,竟被一只路过的山雀滑过的弧线,引来泛滥一地的珍珠泪。春心托杜鹃,缘来不是你。记忆中两部电影名凑在一起,倒也蛮登对呢。

    在千岛湖逛荡了两天,后来又赶去了桐庐,到垂云通天河观赏了千年造化形成的溶洞奇观,坐在小舟上看什么仙人鬼怪、花鸟虫鱼。不过出来后大家都说没啥意思,千米一晃而过,而且入洞前被推荐采购的小手电也纯属浪费,说会有所谓的玫瑰鱼趋光而至,可是直到出了洞口还没见着鱼的影子,连鱼腥味都不曾闻到。

    不过景点旁小摊卖的长寿果不错,跟橄榄差不多外形,而实质则与核桃类似,已经开了口子,很方便徒手食用,味道很香,略甜。路波一下买了十斤,到邮局寄去了李明生那里。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只好通过李明生中转了。路波也是考虑到编辑部的消化力,好东西不就应该大家一起分享嘛。后来又去了大浙西大峡谷,领略了一番水流汤汤的壮丽,就是山道蜿蜒盘旋晃得脑袋有点晕乎乎,权当是欣赏美景应有的代价吧。

    几位高中学生选的最后一站是南浔古镇,两天时间,足够把这些泛着光的青石板路缓缓走遍了。如果从初具江南形态的河姆渡时期算起,江南该有七千多岁了。七千多年的修炼,江南一直是人间天堂的代名词,那些灵动的屋舍、水阁、廊棚、石桥,蕴足了这片山水的绵远精气。

    遗憾的是,总有那么一些庸人,把西方早年的工业烟尘奉为仙气,以“现代化”的名义捞政绩,驱使推土机在江南的胸膛上横冲直撞,多少老屋烟消云散,多少古桥粉身碎骨,多少江河浊水横流,使人陌生,让人失望,徒然伤悲。路波有看过不少地方建设留下的古建筑残骸,现在能走进这片保存尚好的建筑群(还是有不少翻新的),每多看一眼都觉得弥足珍贵。

    这里被称作历史文化名镇当不是虚名,光是翰墨飘香的嘉业藏书楼,哪怕无缘真正置身千册万卷之中,那颗心也是完全被俘获了。几处名宅大院不愧是当年斥巨资跨代建起的用心之作,尤其是那些细节处的匠心独具,无不流露出昔日主人的胸中怀抱和孺子深情。

    南洵百间楼是一片初建于明代的建筑,据说是礼部尚书董份为仆人建造的“经济房”。为了一观全貌,路波他们爬上了北首一座厂房的屋顶,在一个出风管边,看到傍晚的光线从云层投下,映着波光微漾的水道,和两旁新旧不一的青瓦白墙。

    这时,出来一个工人看到路波站在那里,大呼:那风管里出来的气有毒!

    几人吓了一跳,连忙下到地上。难怪只在上面站了一会,路波就感觉有些头痛,嗓子里也不是滋味。好在过会儿后异感便消失了。

    “哎,大家来看,这几块玻璃很不一样呢!”有人招呼,大家便一起凑了过去。在格子窗户上镶嵌的,除了常见的白玻璃,还有好几块花色玻璃,单看起来有点像琉璃,流光溢彩的煞是好看。

    “这也太怪了,夹杂在一起一点都不好看。”有人发表感慨。

    “小孩子懂什么,这都是从国外进口的,看看还有那些地砖也是,当年可都是花了大价钱的,讲究的是‘中西合璧’!”旁边有人指点那些东西的泊来身份,似乎因此就能上升到审美的层次。

    “当时的人们可能追求一种新奇,毕竟见得少,但按现代的眼光来看,终究和整栋建筑风格不搭调,格格不入,再说它美,也太自欺欺人了吧!难道说进口的就一定好,一定合适?!”

    同学义正词严的观点很得路波的赞赏,即便是为欣赏而来,也不能丢了应有的立场。这样简单的观点与态度,可惜很多的官员都无视了,尤其是在后来的招商引资中,表现更甚,可笑又可气。

    和几位高中生依依惜别后,路波把自己这次旅行的终点定在了西塘。西塘同样是一座千年历史文化古镇,但路波更看重的是它的平民化,一切都是浑成朴素,完全是一个可以让人发呆并胡思乱想的去处。

    一直住了六天。时间其实并不很长,真要把西塘如同读书一般一页页仔细翻过,再几个六天都不嫌多。百多座古厚淳朴的古桥,百多条深幽奇妙的里弄,千多米长的廊棚……路波最喜欢坐在河边,一边品尝特色菜品,一边观看廊棚里、小桥上、河水中每时每刻的风景。

    其实夜里景致很好,虽然稍显昏暗,但朦胧夜色中,自有一番江南小镇独有的风韵。美中不足的是,蚊虫很多,路波又是那种俗称蚊子最喜叮咬的“甜皮肤”,所以只好早些躲蚊帐里避难去也。

    终于要回去了。回望古镇,也回望这整个的夏日旅程,体会了美丽与宁静,似乎远离了纷扰与喧嚣的现实,但现实的意义,再多美景也无法代替。

    回去,回来的地方去。车窗外飞驰移退的景物,恍惚里,以为自己正一骑绝尘而去,不辩颜色呢。兴许是古代游侠的故事看多了,每每置身有了点年岁的境地,路波总会有种美丽的错觉,以为自己便是当年一马一剑纵横江湖的奇侠隐客,走南闯北除魔卫道之余,也不免与几位聪慧灵动的女子遭遇世间所谓刻骨铭心的爱情。无情剑客的心始终等待着被完全地敲开然后毫无保留地摊开在自己心爱的人面前。奈何红尘俗世的羁绊,终让遗憾成空恨。

    世上哪个男人不怀揣一个江湖梦呢!但也有高人说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或许吧,当年抑郁泯然于众,但今生,路波倒还真有了点高侠隐士的体悟。

    难怪世间有游历一说。年轻活跃的身体有本-能的冲动,富足的生命体验又警醒不被诱惑,在自然中行走,在历史中呼吸,路波心有所感,不枉赋予生活一次奢侈。

    =====

    平淡的旅行终于结束了。在写作计划中,这是路波身心契合的一次感悟经历,不过现在有些潦草了,效果肯定不怎么好。只好放到以后再说吧。

    接下来的内容,应该会生动有趣一些。呵呵,木桶是这么预想,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之路过的青春》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路过的青春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