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重生之路过的青春 正文 第105章 归去来兮爱不离

正文 第105章 归去来兮爱不离

目录:重生之路过的青春| 作者:微醺的木桶| 类别:都市言情

    路波回想这三年来的生活,怀揣重生这一牛叉到极点的作弊器,若真算起来,尤其是比起那些重生小说中动辄叱咤风云的主角,所谓取得的一点小成绩,还真是不堪一提。重生人士?唉,深感惭愧啊。

    可从来就没什么野心,也不觉得真有啥能力创出一番震古烁今的大事业,仔细思量,也许开始能凭借一定的先知优势大步领先,但之后肯定心力不继,难逃被超越的命。缺乏一颗当大人物的执着之心,一切可能都只不过一场虚妄。

    还是这般悠闲许多,小富即安的生活状态,才最符合无为、懒散、隐逸的心态。不求闻达于天下,只愿岁月静好,安和怡乐,漫步人生路。

    如此这般,路波发觉自己终究与真正的年轻人存着差异,青春的皮囊,如何说服,更遑论对心灵的同化了。不得不正视这一份现实。谈不上所谓得失,不过一时的感慨,透过生活自起的迷雾,省悟一分明澈。

    摇摇头,路波回复以往的轻松。霎时的警醒诚然可以让人更清楚地看到自己,但无法否认,终是额外的压力,不可能感觉如何舒服。明心见性,太彻底了不见得就有多美好。想到这里,路波往家去的脚步不禁缓慢下来,将一点点急迫赶得远远的。

    接到李明生的电话,路波感觉很亲切。为了给他一个良好的复习环境,熟识的朋友、长辈都很有默契地没多打扰,偶尔的电话,也只是关心地问声复习得如何之类。这一份心意,以路波的敏感自是能够体会。他倒是认为完全没有必要,但这样的好意,不接受也难。

    “李叔叔,好久没见,一向可好啊?”对长辈要尊敬,要有礼貌,要懂得爱护,这一点,路波做得还是比较到位的,虽说这样子倒显得李明生好象年长了二十岁。

    “好,你也不错啊,听说考得很棒,成小状元了!”李明生说话声音不小,中气十足。

    “嘿嘿,一般一般,纯属意外,不值一提啊。”路波很是谦虚。

    “得,恭喜结束。该说说你的写作了,放假都有两个礼拜了吧,有没有开始动笔写点啥?”

    “还没呢,这两天光想着大大地玩一通,哪里会有心思写东西哈――李叔叔,你不会是来向我约稿的吧?这待遇,忒高了!”路波一通怪腔怪调,不过说的倒是真实的想法,要说约稿的话,不是名家,哪个会呢?

    “还真被你猜着了!怎么,不行啊!”电话里的声音猛的又高了几分。

    “行,您老人家说了,怎么可能不行啊!我手里倒还真有一篇上俩月写好的,就是不知道《少年文艺》登的话是否合适。”路波记起写好有一段时间的那篇《周渔的火车》,只不过那样一种精神世界追逐梦想的孤独旅程,貌似对十来岁的孩子而言,略显深沉,也深奥了一点,恐怕接受起来会比较不容易。

    “哈哈,我就知道路波最是勤奋了,从不让叔叔失望的!别担心合适的问题,叔叔保证,让你的小说在最适合的杂志发表,小事一桩而已。对了,这个暑假应该比较轻闲吧,要不要到南京来玩?”得知路波竟然已经有新的小说完成,李明生除了感叹对面的小子超快的写作速度,也暗地里要为路波的自觉勤奋佩服不已。

    孩子终究难免好玩的天性。按李明生的了解,路波的学习一直比较轻松,但完成作业后的时间,怎么说都不可能太多。就是在这不多的时间里,在其他孩子追打吵闹的时候,路波安静地坐在书桌前,写下了一篇又一篇的佳作。

    写出一篇也许不难,但能够坚持三年来一直笔耕不辍,并成绩斐然,那绝不是件轻易的事。对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而言,则更显得难能可贵。

    对比李云飞上初中甚至高中时的样子,李明生无法抑制对路波由衷的喜爱。

    “不了,太热,还是呆家里凉快点。”南京那个出了名的大火炉,哪有在乡下吹着凉风来得舒爽啊。

    虽然拒绝了邀请,但从李明生那里得到了莫大的夸赞,纵然路波原本再不以为然,也是忍不住心里暗暗地高兴。来自专业人士的肯定,让路波接下来的写作更富有激情与动力。即使他不愿承认,可实际上,谁不喜欢多听到赞扬的话呢?

    还有一件让路波高兴的事。不知道是否理解能力提高的原因,以往觉得艰涩的高中书本,现在重新阅读下来,隐隐的熟悉感,还有掌握起来的轻松,着实让对高中学习有点后怕的路波好一阵兴奋。当然,要说如何简单也不见得,毕竟数理化的内容没涉及到,那些才是真正的攻坚难点。但信心,还是有回来了一点,而不再如起初一般满心的担忧。

    时间进入八月,炎热的天气,除了感觉兴奋莫名情绪特别高昂的知了,无论鸡鸭猪羊,或者猫狗等动物,无不是气喘吁吁的,精神萎靡。夏天的火辣辣,能欣然接受的,实在不多。

    把前门一块可拆卸的门板在后门的门槛一隔,舒服地趟着,自有后院大树下习习凉风吹拂,比吹风扇更为凉快呢。

    逢着一个阴天,路波鼓动起施亮,两人路波家临近后院的河塘比赛起了钓鱼。河塘是村子里十来户路姓本家共同出资承包的,买了鱼苗放养进去,而后也不管什么喂食,完全任其自生自灭,差不多两年捕捞一次,各家都有分到些鱼就行,总比当初买鱼苗花的钱合算许多。

    路波也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在施亮家发现钓竿后,才想起这一门技术活。难得出手,而且以两人没啥经验的垂钓水平,也不虞他们会造成承包户们多少损失。

    连鱼饵都省了,干脆就地取材,满地紫红的桑葚,路波经常看到有鱼儿把浮在水面的桑葚吞吃,想来效果不会太差。而且,对这种事物习以为常的话,应该很有欺骗效果吧。果然,没一会儿就有鱼儿上钩了,让没有心理准备的蹩脚渔夫好一阵手忙脚乱。一条一斤多重的鳊鱼,真是非常不错的开门红。

    不过并非一直都顺利。施亮一次看到有鱼咬钩提线时,使的劲太大,一条大鲫鱼呈抛物线从头顶飞过,然后被一些树叶缠住,折腾半多个小时才解决。有了施亮这个前车之鉴,路波每次甩钩或起钓时,都小心了很多。一旦被树枝缠死,怕是只能等着吃鱼干了。

    不到两个小时,两人居然都是大有收获,总共八条,青鱼、鲤鱼、白鱼等品种还很丰富,而且看起来都挺肥美的样子。两个孩子心下觉得有些多了,再加上挺闷热的,便早早结束了这次颇为心虚的盗钓。

    路卫国回家后得知,在肯定鱼肉鲜美的同时,也郑重声明,不许再钓了。若是让村里谁谁看见,当面或许不会多说什么,但心里呢,说不定会以为路波家“近水小屋先得鱼”,那就太冤了,更是说不清楚的事儿。如此一说,这日的垂钓经历,便弥足珍贵了,封钓啦!

    临近开学前两个礼拜,村里一位老太太过世了。过七旬的年纪,在这时已算得高寿。村里有人说她是累跨的,去世前几天,还看到她在地里干活呢。这样的年纪,该清闲享福才是,如何能承受农活的劳累呢。

    从父母还有其他人的谈论,路波听出了一些情况,基本又是一出“养子遇不孝”的真实戏码。但老人的丧事,办得却极为隆盛,鼓乐震天介地吹了三日,更请了附近的草台班子表演,引得众多人的围观,比围坐灵柩旁哭嚎的孝儿佳媳更有吸引力。

    “这纯粹就是铺张浪费,有啥必要啊。”事后谈及,路波不由有些感叹。

    “你这孩子,人家这叫孝顺,让老太太走得风风光光的,到了阴曹地府,也不必穷困潦倒受人欺负。将来我老了以后,也不知道能不能有这般排场。”

    “妈!你说的什么呀!”

    “美芳,在孩子面前说这些干啥,没事羡慕起这呢。”难得路卫国跟儿子站一条战线。

    “就是!妈,我觉得吧,那些都是迷信,有这些钱,如果真有心,倒不如在老太太活着的时候多孝顺点,说不定老太太还能多活几年呢。”撇去是否无谓铺张浪费不说,这种看似孝顺的表现,路波是相当嗤之以鼻的。

    “呵呵,小波这话说得倒也在理。多好的老太太,辛辛苦苦把五个儿女拉扯大,到头来却孤苦伶仃的,吃穿用度都得靠自己从田里种出来。七十来岁的人了,真是不容易啊。我听强生老婆说,老太太还省吃俭用攒下三千多块钱,丧事办完还剩下不少,再加上亲友的礼钱,听说分钱的时候几兄弟还吵了好几回呢。像这种没心肝的儿女,你们说还积攒那钱干啥,倒不如自个好生吃用了,免得落到那几个手里还不消停。”

    看来刘美芳对这件事颇有感想,农村里的人,普遍都有“养儿防老”的想法,但时代变了,这招管用的时候已经不是很多,便又仔细打算着,早早为后事准备起来,希望看在不是两手空空的份上,能走得不是太凄凉。

    农村人,不管生死,都好一个面子。且不去管意义与否,终究是个不易。

    “小波,你以后长大了,可不能嫌弃爸妈啊!”刘美芳推人及己,不免有些悲戚。

    “妈,你看我是那种人吗?你和爸就放心好了,不管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生活在一起,你们年纪大了,走不动路了,有我搀着走;弯不下腰,有我帮着洗脚;想吃什么,有儿子我帮你们做。总而言之呢,我一定会让爸爸妈妈一直快快乐乐的过好每一天,你们以后,就等着享福吧!”这一番话,路波说得也有些动情,因为那正是他心中最大的祈愿,从来没变过。

    “好!好!还是我家小波最好了!放心,妈也不会老得那么快,啥事都不能干。以后,我还要帮你带孩子、抱孙子呢!呵呵!”刘美芳高兴地笑起来,眼里有着喜悦的泪光。

    屋里的日光灯,映照着一家三口,不时有欢笑声响起,和野外的虫鸣混成一片。

    不知什么时候,夜已深沉。一轮圆月在天际高悬,在疏朗的星光陪伴下,洒下万千银辉,给田地、树木、房屋笼上了一层清辉。

    一个多么迷人的夜晚啊!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之路过的青春》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路过的青春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