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名仕风流 正文 第043章、砰然心动

正文 第043章、砰然心动

目录:名仕风流| 作者:长江浪淘尽| 类别:历史军事

    【十二点,长江终于在十二点之前码出来一章,哪怕是早了一秒钟,这也是胜利!筒子们,长江发完此章,洗洗睡了,明天还有码字任务,还有人情往来。在线的看官们手中都有票票了吧?那个啥,您懂的!:)】

    面对满案的美味,玄之索然无味地放下筷子,他一向胃口不好,尤其是在有心事的时候,他心里有了心结。

    玄之做不到表面那么洒脱,他每天的风liu气度有一半是刻意做出来的,这样真的很累。用阿宇的话来说,他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典型。外人看来,王家长子容貌俊雅,长得像“玉人”,容貌气质言谈风度举止无一不让人想起一个人——故太尉王衍。

    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光环之下,别人羡慕嫉妒的要命,玄之却累得要死。古代的粉丝和狗仔队和后世的一样敬业,在建康的那些年,玄之的生活就像聚光灯下的明星,连走一步路都有人关心他先迈的是左脚还是右脚。

    这样的经历养成了他越发孤僻的性格,但是在粉丝眼中,这是深沉,这是卓尔不群,这让他们尖叫。玄之不敢轻易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只因为这样会让他们失望,可见,做偶像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

    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烦心的事他只能闷在心里,表面故作欢颜,就是为了两个字:气度。

    本来这次来建康,是十分开心的——他都十几年没回建康了,如今故地重游,亲切中带着新鲜。但是承嗣这件事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他心里的想法瞬间万变地转了很多弯子,他不停地在说服自己:宇之的前途,要让他自己决定。但是总觉得这种想法是自欺欺人,他舍不得他走。

    这个想法在他心里盘亘缠绕,挥之不去,一直到他走进议事厅——宴毕会散,众人依依惜别。却不知在相府的一间议事厅里,有王悦、王洽、玄之、宇之以及其他几位王氏宗族有话事权的人在一起秘密开会。

    王悦斜靠在床榻之上,背后垫着厚厚的褥子,没有人指责他什么,因为这种场合下,都是至亲之人,他不必再辛苦地做样子。他神情有些许疲惫,开口道:“三十七年前的旧事,大家都知道。但其实有一点你们并不了解。”

    他看着几位兄弟和族人,他们都是一副惊讶的表情,他的声音陡然提高,有一番威严在里头:“其实九堂叔并没有死!人人都以为他战败遇害,其实他没有败,他成功了!”

    这下造成的轰动效果不啻于先前外面的立嗣风波。成功了,什么成功了?王旷不是去救援刘并州了吗?如今并州已然失守,全数被石勒所占,怎么能说成功了呢?王悦的话给他们释疑了。

    “虽然外界看来,九堂叔兵败,但那其实是故布疑云,在和刘聪遭遇前,他就把两万精兵化整为零,分头向上党、晋阳进发。所以刘聪打败的,不过是些老弱伤病,但是为了让敌人相信晋军的全军覆没,这些诱敌之兵放弃了逃生的机会,一直战斗到了最后,而十三堂叔也在此役以身殉国!九堂叔后来率众到了上党、平阳一带,和胡人展开了长达二十几年的斗争。”

    二十几年的敌后战争,怎么从没有听说过?所有人都和宇之的想法一样,但是他们都没有打断王悦。

    “平阳杜飞,就是九堂叔的化名。阿宇就是他的孙子,我堂弟道之的儿子。”

    此言一出,众皆释然:杜飞乃是太行山上赫赫有名的“贼寇”,也是令胡人头疼的最大的反抗势力。提起他的大名,中原没有不知没有不晓的!传言中把他吹得是天花乱坠,什么三头六臂,什么身高两丈,什么可以呼风唤雨,反正是玄之又玄。

    听者无不动容!原来王旷为了家族名声做出了这么大的牺牲!怪不得没有他的消息,人人都以为他兵败遇害,而刘聪对那一战的细节也讳莫如深,原来是这么回事!而那个道之,甚至为了家族的声名不受影响,一生没有和王氏联系,没有被列入家谱。

    所以众人对于宇之身份的那点质疑烟消云散——他绝对有资格重回门墙!而且他们对他的父祖还怀有一份深深的歉意。这事王导家清楚,晋帝肯定也清楚,他们的所作所为,既是为国安定,也是为家族繁盛做贡献。平时再怎么闹再怎么斗,遇到关键时刻很抱团,这也是王家能繁盛数百年的秘诀。

    反应尽在意料之中,王悦看看众人皆无异议,嘴角微微上翘说道:“我等还是听听宇之吾侄是怎么说吧。阿宇,大堂伯问你一句,你愿意做我的儿子吗?将来我百年之后,你就承袭王家宗祠,成为王家的掌舵人。”他描绘了个大大的前景,也不管宇之能不能听懂——或许是他疏漏,或许是他对宇之的估计和评价很高。

    宇之和王悦的女儿不是同一个曾祖,所以严格来说他只能算王悦的族侄,不是堂侄。王悦此举过于亲近,有拉近关系的嫌疑,于是马上宇之就站在风口浪尖上了,所有的眼睛都盯着他,王悦和王洽的眼中流露出的是希望,其他人眼中满是羡慕——想通了的心结,他们对于这事不再有抵触。而王羲之眼里不知是什么,看不出来。

    宇之也很纠结。他的心理斗争一点都不比任何人少。过继给王悦至少可以少奋斗二三十年——他知道东晋品评乡品时首重家世,家世又分“簿阀”和“簿世”,分别指被评者的族望和父祖官爵。族望他是有了,还是四大家族(王、谢、桓、庾)之一,但是父祖官爵呢?王旷不过官至五品淮南太守,至于王道之——在今天之前,他还没有入族谱,大晋的户口策簿上,根本没有这个人,他是黑户,不可能是官身。这对于他的出仕的确很不利。

    而要是过继给王悦,那情况就不一样了,完全可以用一步登天来形容:丞相家的嫡长孙,未来的王氏继承人。给王悦承嗣,就是给王氏宗族承嗣,责任大,权力也大。在评乡品的时候,肯定是大战优势。只要他没有大的出格,那么一个上品是决计跑不了的。就算“林爷”见过大风浪,养成沉稳气度,想到这里,宇之的心还是不禁一热,说不心动是假的。

    <hr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名仕风流》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名仕风流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