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名仕风流 正文 第066章、吴王之礼

正文 第066章、吴王之礼

目录:名仕风流| 作者:长江浪淘尽| 类别:历史军事

    【最近长江下班后都在到处看房——别误会,不是买房,是租房。房东要涨价,而且涨得挺狠,长江和室友合计一下,决定另谋住处,结果踏上漫漫寻租路,其间种种辛苦,不言也罢。班要上,房要找,文也是要写的。做什么事都不容易,长江求收藏,求推荐,请各位看官多多支持!】

    既然有孙道潜为王导诊断治疗,那么没什么好担心的,平心而论这个神棍的医术还是很不错的。宇之下午就去了祖法家拜访。

    祖法又是意外又是惊喜。他没想到宇之这么快就能来,不由得问道:“阿宇,不是丞相家治丧吗?”

    宇之白了他一眼道:“你都知道了,怎么不告诉我,拄着竹棍就是报丧?害得我差点闹出笑话。”

    “原来你也有不知道的东西啊?”祖法奇道,“你这不是知道了吗,好了,别站在外面了,赶紧进来吧。”他倒是个大大咧咧的性子,也不深究宇之居然会对这些风俗陌生。

    *****************************************************************

    夏侯郅是个威严的中年人,身量高大,比之祖法也只是矮上寸许,但是体型更为健硕。他的样貌也显年轻,眼若寒星,在身边仿佛散发出一种无形的寒意。见到宇之,他倒是颇为高兴,站起来说道:“可是逸少兄家的王宇之?”

    宇之见礼后随口问道:“将军认识我伯父?”

    “谈不上熟识,但是逸少的清隽雅名,早已传诵吴越,谁人不知呢?”

    “爹爹,你还病着呢,就不要就站了,还是躺下歇息吧。”夏侯堇担心道。

    “怎么,夏侯将军怎么病了?”宇之没料到建康狱中还有人敢于虐待夏侯郅——他那次去接祖法的时候,发现牢房的条件挺不错,所以没往那方面去想。

    “没事,只是感了点小风寒,也是路上偶染的,其实建康狱中对我们的照顾还是不错的。建康令很会做人。”夏侯郅仿佛看出了他心中所想,又对女儿说道,“我身子如此健壮,还怕区区风寒?喝点酒压一压就好了!”

    夏侯茵和夏侯堇见劝不住他,只得作罢,夏侯堇还不住地埋怨他不知保养。最后她还是限制父亲豪饮,夏侯郅也不生气,只是哈哈一笑:“阿堇,你跟你娘一样,总不让我喝酒!”虽说是开玩笑,但是自有一股浓浓的亲情蕴藏于其间。

    本来祖法想要去建康最好的酒楼摆上一桌,欢庆夏侯郅的无罪一身轻,但是夏侯郅制止了他,要求低调行事。宇之还有些奇怪夏侯郅怎么这么快就给开释了,祖法却是个藏不住话的人,把打听到的消息一五一十说了。

    原来上元节当天一早南康长公主就进了宫,她和皇帝进行了一番长谈,谈话的内容除了节日喜庆,还有些什么,别人不得而知,因为当时身边的宦官、宫女都被斥退了。

    不过就有一个小黄门来到了建康狱,说是奉皇帝手谕,让典狱史放了那些从吴国捉来的大臣。显然他不是宫里的,典狱史还跟他蘑菇了半天,最后知道那小黄门是公主府上的。那小黄门把夏侯郅叫到一边,笑眯眯地跟他说了一番话,要他感谢琅琊王氏那个叫宇之的少年。当时他晕晕乎乎地没怎么听进去。

    “我还在奇怪,和‘宇之’有什么关系,我家也没有琅琊王氏的亲戚啊?回来一问才知,原来老夫这次能侥幸脱险,竟然是多亏贤侄之功!”

    宇之自是谦逊了一番,而夏侯郅却一再夸奖他人才出众,并认真对祖法说道:“子律,这次在狱中,我也想了很久。以前我行事,太过于随性,虽说武人需要不拘小节的豪气,但是也不可太不设防。有些人,有些事,我现在想起来才明白,自己竟是稀里糊涂被人归为吴王一党!”

    祖法听了倒是有惊喜:“表舅,这么说你和吴王没有什么关系了?那就好,我还担心你真是吴王党呢!”这个傻大个其实一点也不傻,宇之只是分析问题的时候点拨了一下,他自己就悟出了皇帝拿夏侯郅开刀的深层原因。

    “没有!我虽然是个粗人,但是也知道吴王不是好相与的。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在吴县的所作所为,都是些犯忌的东西。好在我在毗陵驻守,平时和他接触也不多。只是前次我邀请了一些朋友办五十寿筵,本来没给他下请帖,他却派人送来一箱子礼物。我看那箱子做的挺精巧,却不十分大,怕里面的东西被别的客人送的比下去,也就没让人开,省的落了吴王面子。”

    宇之听到这里,已经猜到了结果,这个箱子不简单呐。

    果不其然,夏侯郅拍案说道:“好在我没有让人当场开箱子!等我晚上回到内堂,就见你舅娘是一脸古怪神色,我一问,不得了,原来问题出在吴王那个箱子里!我走去一看,里面满是琥珀、玳瑁、绿松石、珍珠等等珍贵物品,要尽是这些也就罢了,偏偏还夹杂着两块桃符。这岂不是诡异得很,送礼哪有送桃符的?”

    宇之心道送礼哪有送桃符的?他知道桃符是过年时挂在门上避邪的——在春联出现之前,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挂上画有“神荼”、“郁垒”二神图像的桃符,以用来镇邪驱鬼、祈福纳祥。可是夏侯郅寿宴,吴王贺礼中怎么会放上桃符?他是这么马虎的人吗?

    “不像!关于吴王的事,我也听说了一些。他是个勤精于政的人,国内无论大事小事,只要他有时间,都要一一过问。各县上来的奏章手札,他先要过目一遍,再发往国相府,就算他一时没空,第二天总会找时间补上。他绝不像是个行事马虎莽撞的人。”夏侯郅肯定地道。

    那还真奇了怪了!宇之心里一动,似有所得,他问道:“那对桃符,现在夏侯将军还收着吗?”

    夏侯郅一听就乐了:“早就烧了!要是还留着,那这次牢里还关着的,就不止高茂琰(高崧)一人了。他啊,就是心眼太实,以他的才识,还看不出来吴王对他好,是为了借重他的名望吗?可叹他却宁愿被利用!”说着他还为高崧的命运未卜而叹息。

    烧的好!宇之不禁对夏侯郅刮目相看。他还以为夏侯郅是个没心眼的粗豪汉子,但是从他对桃符的处理上可以看出他是外粗内细。他估计问题就出在这桃符上,上面定是暗藏玄机,说不定和韩山童在黄河挖出的石人一样,藏有吴王起事的暗号!

    要是真被查出来有这桃符,说不准会被定个什么罪名,最严重的就是用“巫术”企图谋害天子!巫术这东西,玄之又玄,在上古时代风光过一阵子,巫师在夏商周还是朝中九卿一级的高官,可是到了汉朝以后就被视为是害人的洪水猛兽,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因为这个理由被砍了脑袋!

    而且宇之深知宫闱之变最是血淋淋,皇帝要杀谁,何患无辞?夏侯郅把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悄悄烧了,无疑是极为明智的选择——这次皇帝果然派人搜查过他的寝室,没有搜出什么犯忌的物事。

    至于吴王那里,既然他没有指明给了这东西给他,那夏侯郅大可以装糊涂,大家心知肚明心照不宣就可以继续过下去。

    凭着这三言两语,宇之对夏侯郅有了个基本的认识。这个人率性直爽,说话做事一派粗豪武人习气,但是宇之深知他可不简单。——若是单凭率性豪爽,他能在藩王封国做个领兵的将军?同为五品将军,他这个职位可比王羲之的挂职将军重要多了。

    <hr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名仕风流》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名仕风流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