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74章、是福是祸?
目录:名仕风流| 作者:长江浪淘尽| 类别:历史军事
【求收藏,求推荐,请各位看官多多支持!】
鲜卑人在西晋灭亡后,在黄河以北建立了辽西、代国、北周、前燕等政权,被从北地南归的人称为“白蛮”,可见他们对汉人的政策之残酷。所以大晋子民对鲜卑的观感十分差,甚至说得上是仇恨和厌憎。
偏偏鲜卑人又有着个高、肤色白、黄胡须的特点,似乎很有白种人特点,所以宇之才担心阿凡达的处境。不过阿凡达和鲜卑还有一个最显著的区别,那就是他的五官,他隆鼻深目。而鲜卑其实是黄种人,面貌还是很亚洲的。
魏晋时代的人审美观与今天大不相同,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并不认为隆鼻深目是帅哥形象,相反由于背离了中原人的长相,反而会受到人们的嘲笑。——比如有个来自长安的高僧叫康僧渊,他有西域血统,长得就是目深鼻高。王导和他关系还不错,总是取笑他,康僧渊就说:“鼻子是脸上的山峰,眼睛是脸上的深潭。山不高则不灵,潭不深则不清。我这长相其实是复合至理的,你们不懂!”
可见如果一个人或一个家族是隆鼻深目的,在魏晋时代是绝不被视为美男子的。可是鲜卑却以出帅哥美女著称,慕容家族更是其中翘楚,慕容家的男人以貌美著称。既然史书如此盛赞慕容家族男人的容貌,恰恰证明慕容氏绝非“隆鼻深目”。
也许最有可能的一种情况是慕容鲜卑含有白种人的基因,但长期与黄种人通婚的结果,使他们保持了高个、白肤、黄须等白种人的特征,但在面貌上全已经完全中原化了,恰好符合中原人的审美观。
所以阿凡达在外貌上还是和鲜卑人有着很大区别,细看之下绝对能分辨出来,——魏晋时期,人们已经见过一些白人,并把他们称为色目人,因为他们的眼珠颜色大多比较淡而且是什么颜色都有。
宇之正在这里想呢,却不防被凝之轻轻在腰间捅了一下,他转过头疑惑地去看,却见凝之微微摇头,一脸失望神色,而耳边更是传来了王羲之轻咳声。他一抬头,正对上王羲之的视线。
王羲之并未因为他的走神而生气,他还是一副不喜不怒的样子——他总是这样,无论是大事小事好事坏事他都能淡然处之,这份气度,尤其值得宇之学习。宇之连忙屏息静听王羲之有什么话。
王羲之微微一笑说道:“江州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我朝权臣必争之地。导公(王导)执政的时候,使王敦为江州、都督六州军事;换庾公执政,就让他的好友温泰真(温峤)为江州刺史;现在庾季坚(庾冰)执政,又让他弟弟庾稚恭(庾翼)为荆州、都督六州军事——他们都盯着江州呢。也不知这次去江州,会有怎样的精彩发生。”
因为王敦是朝廷定的“叛逆”,所以王羲之直呼其名,对于其他人,都用了尊称。从称呼中可以看出,庾亮和王导一样,被他视为长辈,而温峤和庾冰、庾翼在王羲之看来,都是平辈。虽然庾冰和庾翼都是庾亮的弟弟,但是他们年纪都和王羲之差不多。
而庾翼更是庾家老小——这点从他的字可以看出来——比王羲之还小上两岁,年少的时候还因为擅长书法而和王羲之齐名。这是个骄傲的人,他少年得志——用现在的话说,他出道时间比王羲之早——所以听闻世人将二者并称时还为之不平,跟朋友说:“建康的这些小儿辈们都是贱骨头,都学逸少的字,等到我回去了,写副法帖,定能将他比下去!”
后来王羲之被他哥哥庾亮征为参军,庾亮就把王羲之写的文书拿给庾翼看,他才叹服。
宇之从王羲之的话语中品味出了许多东西,心中暗暗记着。见王羲之并未提及阿凡达兄妹,心知王羲之定是不愿追究此事。此去江州虽然福祸难测,但是他心中转念,当下笑道:“伯父有天尊护身,走到哪里都不必担心,此去定当是平平安安顺顺利利,何须挂怀?”
他这话是讨个好口彩,王羲之明知他是信口开河也不以为意,反而颇为受用——因为宇之搔到了他的痒处,那“天尊”二字可是让他安心不少。是啊,有三清天尊保佑,天大的困难也定能化险为夷。他暗自拿定主意,去了浔阳,更是不能断了供给三清的香火,每日的练气也要加半个时辰。
“这次我听闻吴国的官员,有六成都给拘捕了,皇帝这次这是大手笔啊。”王羲之抿了一口香茶,缓缓说道,“他这一手玩得是漂亮,吴王这两年动静搞得太大了,是该敲打敲打。不过皇帝像是有点心急了。”
凝之和宇之对视一眼,不知道该不该把心中那个猜测说出来。宇之想了想,冲他微微摇了摇头,这个猜测太惊人,还是不要说出来的好!毕竟皇家怎么争权夺利,是他们的事,自家只要不瞎掺和,肯定没事。
王家可是东晋第一望族,不管是哪个新皇即位,都是要用着他们的!而且他可是知道,永和九年的时候,王羲之还在东山兰亭很逍遥自在地开雅集盛会,并留下了不朽的传世珍宝——兰亭序!只要历史不发生大的改变,他根本不用担心。
其实宇之现在最该担心的是,他的到来会不会改变历史的走向,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的优势就丧失殆尽了!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在自己没有掌握权力之前,或者说是拥有自保的能力之前,尽量不要让历史的走向发生偏差,让他这个“蝴蝶翅膀”造成的效应处在可控的范围内。
他这里一分神,那边王羲之说道:“大郎,准备一下,明天我们一起去一趟。”说完就背着手回房休息了。
宇之还有话没说呢,谁知王羲之已经走了,他也不好再追上去,只好问凝之是什么事。凝之嘴角一撇道:“还不是丞相的事!阿父这次来,也是听闻了大堂伯的丧讯,谁知半路又闻说丞相新丧,还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
<hr />
鲜卑人在西晋灭亡后,在黄河以北建立了辽西、代国、北周、前燕等政权,被从北地南归的人称为“白蛮”,可见他们对汉人的政策之残酷。所以大晋子民对鲜卑的观感十分差,甚至说得上是仇恨和厌憎。
偏偏鲜卑人又有着个高、肤色白、黄胡须的特点,似乎很有白种人特点,所以宇之才担心阿凡达的处境。不过阿凡达和鲜卑还有一个最显著的区别,那就是他的五官,他隆鼻深目。而鲜卑其实是黄种人,面貌还是很亚洲的。
魏晋时代的人审美观与今天大不相同,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并不认为隆鼻深目是帅哥形象,相反由于背离了中原人的长相,反而会受到人们的嘲笑。——比如有个来自长安的高僧叫康僧渊,他有西域血统,长得就是目深鼻高。王导和他关系还不错,总是取笑他,康僧渊就说:“鼻子是脸上的山峰,眼睛是脸上的深潭。山不高则不灵,潭不深则不清。我这长相其实是复合至理的,你们不懂!”
可见如果一个人或一个家族是隆鼻深目的,在魏晋时代是绝不被视为美男子的。可是鲜卑却以出帅哥美女著称,慕容家族更是其中翘楚,慕容家的男人以貌美著称。既然史书如此盛赞慕容家族男人的容貌,恰恰证明慕容氏绝非“隆鼻深目”。
也许最有可能的一种情况是慕容鲜卑含有白种人的基因,但长期与黄种人通婚的结果,使他们保持了高个、白肤、黄须等白种人的特征,但在面貌上全已经完全中原化了,恰好符合中原人的审美观。
所以阿凡达在外貌上还是和鲜卑人有着很大区别,细看之下绝对能分辨出来,——魏晋时期,人们已经见过一些白人,并把他们称为色目人,因为他们的眼珠颜色大多比较淡而且是什么颜色都有。
宇之正在这里想呢,却不防被凝之轻轻在腰间捅了一下,他转过头疑惑地去看,却见凝之微微摇头,一脸失望神色,而耳边更是传来了王羲之轻咳声。他一抬头,正对上王羲之的视线。
王羲之并未因为他的走神而生气,他还是一副不喜不怒的样子——他总是这样,无论是大事小事好事坏事他都能淡然处之,这份气度,尤其值得宇之学习。宇之连忙屏息静听王羲之有什么话。
王羲之微微一笑说道:“江州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我朝权臣必争之地。导公(王导)执政的时候,使王敦为江州、都督六州军事;换庾公执政,就让他的好友温泰真(温峤)为江州刺史;现在庾季坚(庾冰)执政,又让他弟弟庾稚恭(庾翼)为荆州、都督六州军事——他们都盯着江州呢。也不知这次去江州,会有怎样的精彩发生。”
因为王敦是朝廷定的“叛逆”,所以王羲之直呼其名,对于其他人,都用了尊称。从称呼中可以看出,庾亮和王导一样,被他视为长辈,而温峤和庾冰、庾翼在王羲之看来,都是平辈。虽然庾冰和庾翼都是庾亮的弟弟,但是他们年纪都和王羲之差不多。
而庾翼更是庾家老小——这点从他的字可以看出来——比王羲之还小上两岁,年少的时候还因为擅长书法而和王羲之齐名。这是个骄傲的人,他少年得志——用现在的话说,他出道时间比王羲之早——所以听闻世人将二者并称时还为之不平,跟朋友说:“建康的这些小儿辈们都是贱骨头,都学逸少的字,等到我回去了,写副法帖,定能将他比下去!”
后来王羲之被他哥哥庾亮征为参军,庾亮就把王羲之写的文书拿给庾翼看,他才叹服。
宇之从王羲之的话语中品味出了许多东西,心中暗暗记着。见王羲之并未提及阿凡达兄妹,心知王羲之定是不愿追究此事。此去江州虽然福祸难测,但是他心中转念,当下笑道:“伯父有天尊护身,走到哪里都不必担心,此去定当是平平安安顺顺利利,何须挂怀?”
他这话是讨个好口彩,王羲之明知他是信口开河也不以为意,反而颇为受用——因为宇之搔到了他的痒处,那“天尊”二字可是让他安心不少。是啊,有三清天尊保佑,天大的困难也定能化险为夷。他暗自拿定主意,去了浔阳,更是不能断了供给三清的香火,每日的练气也要加半个时辰。
“这次我听闻吴国的官员,有六成都给拘捕了,皇帝这次这是大手笔啊。”王羲之抿了一口香茶,缓缓说道,“他这一手玩得是漂亮,吴王这两年动静搞得太大了,是该敲打敲打。不过皇帝像是有点心急了。”
凝之和宇之对视一眼,不知道该不该把心中那个猜测说出来。宇之想了想,冲他微微摇了摇头,这个猜测太惊人,还是不要说出来的好!毕竟皇家怎么争权夺利,是他们的事,自家只要不瞎掺和,肯定没事。
王家可是东晋第一望族,不管是哪个新皇即位,都是要用着他们的!而且他可是知道,永和九年的时候,王羲之还在东山兰亭很逍遥自在地开雅集盛会,并留下了不朽的传世珍宝——兰亭序!只要历史不发生大的改变,他根本不用担心。
其实宇之现在最该担心的是,他的到来会不会改变历史的走向,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的优势就丧失殆尽了!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在自己没有掌握权力之前,或者说是拥有自保的能力之前,尽量不要让历史的走向发生偏差,让他这个“蝴蝶翅膀”造成的效应处在可控的范围内。
他这里一分神,那边王羲之说道:“大郎,准备一下,明天我们一起去一趟。”说完就背着手回房休息了。
宇之还有话没说呢,谁知王羲之已经走了,他也不好再追上去,只好问凝之是什么事。凝之嘴角一撇道:“还不是丞相的事!阿父这次来,也是听闻了大堂伯的丧讯,谁知半路又闻说丞相新丧,还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
<hr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名仕风流》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名仕风流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