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天地之道 第002回 千山万壑少平安 百无禁忌多凶险

第002回 千山万壑少平安 百无禁忌多凶险

目录:天地之道| 作者:玉栢林| 类别:玄幻奇幻

    第二天下午,黄山十二峰遥遥在望,远山奇峰耸立、云雾缠绕、如幻如梦……胡晓天还是第一次来到黄山,感觉非常新鲜,暗暗祈祷自己能如愿以偿。

    胡长老却没有一点轻松的感觉,越接近目标,心里越没把握。黄山十二峰人迹罕至、地形复杂,其间隐藏着数不清的飞禽猛兽、毒虫蛇蝎,当真是危机四伏,会不会遇到危险?自己倒没什么,一把老骨头扔在这里又如何?义子却不能有一点闪失。可是,大自然威力莫测,非人力所能抗衡,谁能保证不出差错?自己带他出来,究竟是对是错?他远望群山,拄杖立足,默默无语。

    “快走啊,义父。”胡晓天催促道:“再有一个时辰就到啦。”

    “不急,遇事须冷静处之。”胡长老缓缓移动脚步,脸上的皱折越发深刻。他沉吟道:“咱们慢点走,晓天,义父还有很多话要嘱咐你。”

    “天呐,又来啦,你老又想起什么事了?我……”胡晓天哀声叹气,表示强烈不满,摇头晃脑道:“我说义父老人家啊,这一路我净听您絮絮叨叨,耳朵都磨出茧子啦,到现在您还有什么可嘱咐的?不外乎老生常谈罢了,唉,我知道你老怕我出危险,放心吧义父,听我说一句好不好?凭咱爷们的功夫,天下还有去不成的地方?”

    “不然,晓天你千万不能这么想,记住小心驶得万年船,凡事必须谨慎再谨慎,人生如果走错了方向,还不如停止,有时候停止就是前进。”

    “我知道。”胡晓天又好气又好笑,情不自禁地摇了摇头,然后一手叉腰,把竹杆儿往肩上一扛,苦笑道:“义父,天在上,地在下,不是我瞧不起您,你老人家年纪越大、胆子越小,真的,不是我说您。”

    其实人就有这个特点,越表示不是说你,就越是说你。

    “唉。”胡长老同样哭笑不得,现在的年轻人不好说啊,越说越逞强。虽然不好说,但还是要说。他郑重道:“晓天,你要知道,忠言逆耳利用行、良药苦口益于病,你还年轻,义父有责任指点你,我说的一切话都为你好。”

    “我知道,义父,我知道您为我好,您能少说两句就更好啦,赶快办正事要紧。”

    “你X的,晓天,你听着。”胡长老愤怒了,横眉立目道:“现在不是调皮捣蛋的时候,听着,老夫虽然来过几回黄山,但是都没正经深入过,其中的凶险不是你能想象的,这片大山不知沉睡了几千万年,其中毒虫野兽不计其数,几乎从没有人敢深入它的心脏,咱们必须小心知道吗?”

    “好的,好的,我知道,我一定小心。”胡晓天举手投降。

    胡长老摇了摇头,暗自叹息一声,明白义子嘴上服输,心里却极不服气,年轻人啊,再说也是无用,只好走一步看一步,加倍小心就是,真要到了危机关头,哪怕舍掉这条老命,也要保护义子周全。唉,为什么有一种压抑的感觉?难道自己真的老而无用了?

    一老一少来到黄山脚下,只觉得从山里透出一股刺骨的凉意。此时夕阳已经落到树梢,红霞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洒在身上变成轻轻摇晃的光晕。

    胡晓天眼见目标近在咫尺,兴奋得手舞足蹈,好神秘的大山啊!

    可是无论义子怎样急不可待地催促进山,胡长老坚决不允。他缓缓地坐在树下,望着从身边流过的溪水,只是不动地方,一再推脱:“晓天,你要明白事理,义父老啦,身子困乏,需要休息,咱们明天一早进山。”

    胡晓天长叹一声,没办法。人老事多,这也不行,那也不好,浑身没有一处好地方,奈何?他真是无可奈何,只好赌气去打新鲜猎物。

    这方面胡晓天有独出心裁的绝技,不到一刻钟,就掏了三窝鸟蛋,逮住两只野鸡,然后搭架子生火,用泥巴将十三个鸟蛋裹好扔进火灰,再把鸡毛褪光,扒膛放进各种香料,外面撒盐,插在树枝上翻来覆去烧烤。

    胡长老见火焰越烧越旺,耳听辟辟叭叭爆响,心里感觉舒服多了。他摆好酒葫芦,惬意地躺在上风头,闻着逆风而至的阵阵肉香,一面耐心等待吃喝,一面算计可能发生的危险。

    两条紫电蛇无声无息地出来,顺着肉味蜿蜒而去。蛇身滑过的地方,小草静静倒下,没想到离目标还一丈远,就遭到胡晓天大声斥责。两条蛇尴尬地犹豫了一下,不得不悄然而回,一条绕在主人脖子上,另一条缠在上,偷偷向美食张望。

    胡晓天专心致志,闪烁的火焰映照着坚毅的脸庞。此刻他运起精神法力,将两只野鸡翻动起来,如风轮迎风,滋滋作响。他目光移动,仿佛用双手添柴,一切动作都自然而然,这时候连身后的义父都忘了,似乎茫茫天地之间只有自己。

    胡长老望着义子雄健的背影,真是越看越爱,通过今天的表现,对他又有了新认识,此子潜力无穷,深不可测,将来必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好孩子啊!

    不多时鸡肉烤熟,父子俩大吃大喝,两条蛇也享足了口福。

    酒足饭饱,胡长老和胡晓天在树下席地而卧。太阳隐落之后,大量雾气涌下山来,仿佛穿着白纱衣在林间游荡,阴森森融入黑暗中。

    胡长生发现星光穿过树叶映在自己身上,远山、近树、土岗……全都变成了黑色朦胧,影影绰绰,似乎都在沉睡中,然而睡姿并不千篇一律,有的墨黑,有的浓黑,还有的灰黑。唯有远远近近的蟋蟀、蝈蝈和不知名的虫子躲在草丛中轻轻嘶鸣,水里的青蛙也跟着凑热闹,大嚷大叫、此起彼伏……在无尽的黑夜中,各种生命精灵共同演唱着自然的乐章。

    此时此刻,胡晓天神定气闲,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分子。墨蓝色的天空,像被清水洗过,洁净而水灵,柔和而庄严。月亮被树叶遮住了,但是仍能看见无数眨眼的星星,万里苍穹、无限深奥……

    胡晓天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精神力量再次得到提升。

    第二天霞光四射,胡长老慢慢醒转,深吸了一口新鲜空气,顿时精神振奋起来,内心充满了力量和希望。他躺在原地不动,暗自运功调息,直到第一道太阳光芒透过树梢才起身,发现义子正从远处跳跃而来。

    此时胡晓天浑身热气蒸腾,刚刚练过三趟降龙十八掌、三趟打狗棒、三趟藤蛇杖,还打倒近百棵大树。少年人,似乎有使不完的劲。

    胡长老望着山坡上那片横七竖八的松树,忍不住长叹一声,马上就要进山了,傻小子也不知道节省体力,你X的,真让人无可奈何啊。

    “义父。”胡晓天拎着两只兔子,兴高采烈道:“你老休息好啦?”

    “好了,有你小子给老子提神,怎能不好?”

    胡晓天一边向河边奔跑,一边大笑道:“那好,您先活动一下筋骨,流通一下血脉,我来烤肉,待会请你老人家品尝鲜嫩兔肉。”

    不多时,父子俩吃罢早饭,收拾己毕,再次出发,向黄山深处走去。

    大山不同于京城,完全是绿色的,浓浓淡淡的绿,夹杂着红与黄。松树、柏树、槐树、竹子、红叶……覆盖逶迤起伏的十二座山峰,还有各种顽强的怪树,盘根错节生在岩石空隙中,竭力从大地深处吸取养分。阵阵秋风扫过群山,林涛此起彼落,好像大山深长的呼吸,给人以神秘而幽远的感觉。从山坳奔流而下的溪水,澄澈得如同活泼的水晶,喧哗着,打着旋涡,吐着白沫,流泻在堆满乱石的山谷里,清水石涧,相互撞击,淙淙有声。

    黄山十二峰时断时续,坦荡而幽深,既有突兀的刚直,又有无尽的缠绵,既有宽容与狭窄的极端,又有粗犷与细腻的个性。父子俩登上一座乱云飞渡的山峰,胡长老发现从山谷中透出骇人的幽静和阴冷,感觉身上破衣沉沉下坠,随手一摸,原来衣裳全被雾气浸湿了。

    胡晓天兴奋地跳上一处山岩,此石凸起于山峰一侧,犹如苍鹰展翅欲飞。他俯瞰深渊,眺望群山,顿感心胸开阔,一股豪气直冲胸际,忍不住仰天长啸,声音高昂激越、连绵不绝、反复激荡,一时惊起飞鸟无数,仿佛乌云般在空中盘旋,鸟粪像毛毛细雨般飘洒。

    胡长老喝道:“晓天,不要张扬,小心惹出猛兽来。”

    话音未落,只听“吼——”,丛林中响起一声深沉的虎啸,透出不屈与强悍,随即一片飞鸟组成的乌云腾空而起,与这边群鸟相会于空中,起伏盘旋、蔚为大观。

    “哈哈。”胡晓天手握竹杖,豪放道:“惹出猛兽来又如何?本少爷连龙都能降服,岂再乎区区野兽?来了更好,就让它试试本少爷的手段。”

    “这孩子,血气方刚,义气之勇,不撞南墙不死心,你以为自己真能降龙?”胡长老虽然埋怨义子,但是也被他的豪气激发,从骨子里生出一股自信的力量。

    “当然,我就想试试,也让义父看看,本人事情什么做不到?苍天啊,大地啊,给我挫折吧,我要百炼成钢啊,哈哈……”

    峰峦叠嶂,云蒸霞蔚,波澜壮阔……黄山名为十二峰,实际有数百座高山,宛如迷宫一般。

    接下来,父子二人在外围诸峰转悠了二十多天,曾遇见很多凶猛的野兽,但是有惊无险,再厉害的野兽也不愿跟人争斗,它们能躲则躲,能绕则绕,能忍则忍,根本不想与人碰面。好在父子俩不是猎人,否则凭他们的身手,不知有多少野兽遭劫?

    二人专门寻找半阴半阳的地方,发现的竹林不少,见过的蛇虫也很多,但是都不称心如意,反倒便宜了两条紫电蛇,前前后后竟然吃了数百只蝎子、蜈蚣,美得整天藏在袖筒里睡觉,除了拉屎,没事可干。

    如今食物也丰富多了,人参、首乌……各种清香的果子数不胜数,吃不了、兜着走,背后的口袋鼓鼓囊囊。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妖艳果实,看着就让人馋涎欲滴,可是他们不敢随便食用,专挑认识的下肚,胡晓天大叫可惜。

    这天中午,太阳高悬,二人借阳光进入幽暗的深谷,不时敲敲打打。

    突然,西山上响起几声欲哭无泪的叫喊:“救命啊,有人吗?快来救命啊”。此处还有人迹?父子俩同时惊讶地向上望去。

    只见悬崖上垂挂着一位六十多岁的老者,身背沉甸甸的药篓,吃力地用右手铁镢勾住石缝,左手伸进胸前衣服,迅速抓出一把东西捂在头上止血。本来他腰间缠着两条麻绳,可是磨断了一条,很难控制平衡,只能身不由己地在空中晃荡。

    不好,采药老人情况十分危急,全靠一条麻绳保命。

    一位少年站在百丈峰上,焦急地双手拢嘴向四面呐喊救命。

    胡晓天没等义父发话,立刻大吼一声:“老丈不要慌,我来助你。”

    山峰上的少年喜出望外,眼见一位年青人冲天而起,居然踏树而来。少年“扑嗵”一声跪下,谢天谢地,神仙保佑,这地方竟然有高人,爷爷有救啦。

    胡长生见义子身手矫健,脚蹬悬崖,弹跳攀登,沿着凹凸的峭壁迅速上升。啊,这小子侠肝义胆,果然不假!他颇感欣慰,急忙随后跟上。

    胡晓天冲上悬崖绝壁,快速来到老者身边,发现他唯一的保护麻绳正卡在石缝里,难怪上不来、下不去。他二话不说,急忙背起老者,抖开他腰间的绳子继续向上,有垂绳借力,上升的势头更快了。

    采药老人看见一位少年乞丐来救自己,上升势头之猛,犹如腾云驾雾一般。他激动地连声感谢壮士、义士……

    胡长老唯恐义子有闪失,紧随其后攀援而上,速度之快,竟不遑多让。

    不多时来到山顶,胡晓天松了一口气,斜身放下老人。那位少年急忙过来搀扶爷爷,察看他头上的伤情,此时胡长老也来到峰顶。

    采药老人感激不尽,拉着胡晓天道:“谢谢壮士……”

    胡晓天摆手道:“不要谢了,这么短时间,我已经听腻啦。”

    老者性命无忧,大家都开心地笑了,不过老者仍然感谢父子俩一番。四人休息了一会儿,转移向下,走不多远,来到一处避风的山坳。

    胡长老开口道:“老丈,药材到处都有,为何来此险象环生之地?”

    采药老人叹息道:“老英雄,你我年纪……你是真英雄。我们来这寻找一味珍贵药材,石斛,此药喜阴怕雨,大多生长在绝壁上,别地的方极其少见,早听说这里产石斛,所以我和孙子就来碰运气,没办法,我儿子五年前在采药时坠崖身亡,现在老汉只剩这一个孙子,本不想带他来,可是总要有一个帮手才行,今天幸亏他大喊大叫,也亏得老天保佑,将二位英雄引来,要不然我这把老骨头……”

    胡长老听罢,长叹一声,唉,世事艰难,都是逼不得己啊!采药生涯实属在不易,每天背着竹篓,装满足有数十斤重,还有钩铲、镰刀、扁头撬、铁锄……各种工具不下十件,尤其两条麻绳长二百丈,背在身上重达百斤,太难了。

    “老丈。”胡长生好奇道:“我见你取一把东西止血,那是什么药?”

    “那不是药,是香灰。”老人解释道:“少英雄,说出来不怕你笑话,干我们这种营生,每日翻山越岭,在悬崖峭壁上讨生活,每次出门前,都向药王祈求平安,焚香烧纸。有三件事情必须做,半点马虎不得,一是把保命麻绳在药王像前烘烤一遍驱除邪气,二是把采药器具摆在药王神坛前供奉一夜,任何人不得翻动。唉,我疑心这次出错,就是我这小孙子忘了带月牙镰,半夜偷偷放进去,结果惊动了……”

    “爷爷,是我错了。”少年含泪道:“今后我一定小心。”

    “唉,记住就好,吃一堑,长一智,爷爷不怪你。”老人地摸了摸孙子的头,接着道:“第三就是装一把香灰放在口袋里,等平安返回后再还给药王。其实这香灰是最好的止血药,敷上马上见效。”老人一面说,一面敞开上衣。

    胡晓天看他衣服内层,果真有一个缝制的小口袋,开口处还有收缩的细绳,拉紧后香灰不会因晃动漏出来,不仅如此,老人衣服内外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口袋。胡晓天故作老成地感叹:三百六十行,各行有各行的奥妙啊。

    老人道:“英雄有所不知,我们为节省体力,每次采药仅择定一两种,对其余的视而不顾,除非遇上特别贵重药材,就临时放在口袋里。”

    胡晓天笑道:“听老丈一席话,真长学问,不知山里都有什么药材?”

    “山里的宝贝多着呢,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这些穷苦人,全仰仗大山活着。”老人如数家珍道:“黄芩、遗志、柴胡、苍术、半夏、桑螵、葶苈子、苍耳子、益母草、蛇床子、青蒿、旱莲草、豨莶草、蔓荆子、茵陈、旋覆花、百蕊草、猫爪草、益母草、龙胆……”

    “老丈。”胡晓天喜欢打听,却不耐烦听这些闲话。他急忙打岔道:“你见过像玉一样的竹子吗?”

    “像玉的竹子?”老人手指群山,茫然道:“绿竹都似玉,到处都有。”

    胡晓天忍不住苦笑,心想他一位采药老人,我问他干什么?即使他看见了,也会视而不见,因为不懂绿竹的珍贵,所以不会留心,一行有一行的爱好。

    忽然,胡长老抽动鼻翼道:“晓天,你闻没闻到一股异香?”

    胡晓天听义父动问得奇怪,立刻左右闻了半天,没有啊。

    老人和孙子也好奇地跟着一起闻,然后看着胡长老,满脸莫明其妙。

    胡晓天见义父绕着山坳来回转悠,神秘兮兮地伸着鼻子到处嗅,模样极其可笑,好像一条寻食的老狗。

    正在这时,胡长老用紫藤杖一点,哈哈大笑:“就在这里,好极啦。”

    胡晓天不明所以,采药老人和孙子也大眼瞪小眼,什么东西在那里?什么宝贝值得这么高兴?三人都凑过去看,只发现了一块大石头。

    胡长老开心道:“你们看不见,这石头下面藏着一条三味蟒蛇,极难见到,老夫当年曾经和海帮主吃过一条,端的鲜、香、辣三味俱全,妙极啦。”说着,他立刻用紫藤杖扩大洞穴,垂涎三尺道:“等下让你们尝鲜。”

    采药老人和孙子惊得浑身发抖,天呐,两位乞丐要吃蟒蛇!

    胡晓天兴奋道:“三味蟒?我还是头次听说,义父,它吃什么?怎么如此怪异?”

    胡长老迅速将洞口扩展到一人宽,头也不抬道:“这家伙专吃辣椒,而且越辣越好。”说罢,他从包里取出一件破衣缠在紫藤杖上,然后点燃火折道:“你们等着,老夫进去把它抓出来。”说完,他低头匍匐钻进狭窄的洞穴中。

    胡晓天见采药老人和孙子吓得抖衣而颤、面如土色,忍不住得意道:“不要怕,你们等着尝鲜就是,蛇是好东西,味道极美,我还没吃过三味蟒呢。”

    胡长老小心翼翼钻进黑暗的蛇洞,只将一双脚丫子露在外面。他先用火折子向洞内一照,远远看见一条红蟒盘绕在几十枚卵蛋上。哈哈,你隐藏的再深,老子也能找到你。

    巨蟒发现有人持可怕的火焰闯进洞来,顿时昂头张开大口,呲牙吐出长信恐吓来人。

    胡长老艺高人胆大,正所谓忙者不会,会者不忙。他先用右手火苗遮住巨蟒双眼,同时伸紫藤杖任其咬住上面的破布。此时巨蟒目不视物,虽然对火光极度恐惧,但是为保护后代死不松口。胡长老使劲踢脚,示意义子把自己拉出去。

    胡晓天心领神会,立刻俯身抓住义父的一双臭脚,运力将他拉出来。那条三味巨蟒为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受伤害,紧紧咬住紫藤杖,竟然被顺势拖出洞外。

    好家伙,这条红蟒足有七丈长,五百多斤重,怪不得如此费力。

    采药老人和孙子见状,吓得魂不附体。

    三味巨蟒出洞,一见火焰消失,立刻凶性大发,迅速将侵略者缠做一团,没想到蛇长老早有准备,用小剑一划,三味蟒头随之落地,一腔鲜血喷射,溅得满身满脸都是。

    父子二人哈哈大笑。胡长老喜笑颜开,胡晓天欢天喜地。

    采药老人拉着孙子结巴道:“二位大……对不起……我们走了……”才说到一半,也不等二位英雄答复,居然连滚带爬地下山了。

    胡晓天不屑道:“山里人没见过世面,更没口福,后悔去吧。”

    祖孙二人一直逃到山下,这才惊魂甫定,面面相觑。

    “爷爷。”孙子惶恐不安道:“三味蟒真的好吃吗?”

    “千万不可乱说。”老人回头望了一眼山上,忧心忡忡道:“孩子,爷爷没听说过三味蟒,也许是他们自己起的名号,可是据老丐说此蟒只吃辣椒,想必它不杀生,这可是山灵啊!这两个恶丐凶狠异常、无所不为、毫无忌讳,为满足口腹之欲残杀生灵,早晚必遭天谴。”刚说到这里,他又后悔诅咒两个乞丐,毕竟救过自己的性命,唉,走吧,忘了这事儿,切莫再提。

    吃蛇对乞丐来说纯属家常便饭,绝不像采药老人那般胆小怕事。

    胡家父子将三味红蟒烤得香气扑鼻,然后各伸大手,连撕带咬,直吃得满嘴流油,眉飞色舞。

    胡晓天用衣袖一抹嘴角的油汁,仰头喝了一口酒,开心道:“义父,这等天下少有的美味,我想连皇上都未必能尝到。”

    胡长老笑道:“那是当然,这是深山里独有的珍奇野味,咱们也只能偶尔解馋,不过皇上每天吃山珍海味,咱们也尝不到,大家彼此彼此。”

    “义父,如果咱们能和皇上攀上亲戚该多好。”胡晓天感慨道:“咱们给皇上吃三味蟒,皇上请咱们享受山珍海味,大家彼此彼此,岂不是好?”

    “呸,小子别白日做梦啦,下辈子你也当不上皇亲国戚。”

    父子俩一面喝酒,一面赞不绝口。由于三味蟒太重,携带不便,他们又舍不得放弃,结果一连吃了三天,这才将三味蟒精华部分带上,准备出发。

    “义父,上居云峰吧。”胡晓天仰视奇峰突兀、直插云霄的黄山最高峰。这座摩天山峰似乎要迎面压来似的咄咄逼人,仿佛随时可能排山倒海般坍塌,令他产生了一股强烈的抗拒感。这己经是他不下一百次的提议了。

    胡长老随着胡晓天的目光仰望,他的感觉与义子迥然不同。高耸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犹如神龙见首不见尾,太神秘啦,他奶奶的,入宝山岂能空回?终于,他下定决心,一顿竹杖,大声道:“好,上居云峰。”

    “我领路。”胡晓天意气昂扬,竹杖一指,当先向谷底走去。

    深谷中土壤肥沃,肥得像在流油,地气蒸腾,滋滋发酵,在阳光照射下咕嘟嘟冒泡。时值初秋季节,然而黄山之中无四季,到处郁郁葱葱,绿的、红的、粉得……花花绿绿,液汁喷涌,几乎能听见生长的声音,万物生灵发育得有声有色。胡长老一边走,一边大发感慨:“你X的,这鬼地方,种一根木头桩子都能活,要是种庄稼……”

    有道是望山跑死马,二人一直走到天黑,才上到居云峰半山腰。

    怪石嶙峋,根本没有路。夜色中的岩石独具魅力,远远近近,有的像莲花、有的像老人、有的像盘龙,有的错落成桥、有的兀立如柱、有的侧身探海、有的怒目相向,有的什么都不像,黑忽忽的一动不动,突然堵住去路,等越过去之后才恍然明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道理。

    父子俩找到一个岩洞,进去烧火做饭,休息了一夜。

    第二天,两人在雾气中继续上山。此时岩石湿滑,上山更加艰难,幸好二人武功高强,常常施展轻功跳越飞腾,否则绝难登顶,即使这样,体力消耗也很大。时近中午,终于登上黄山最高处——居云峰。

    峰顶是一处数百丈方圆的斜坡,怪石耸立,犹如石林,千百棵苍松翠柏顽强地扎根在岩缝中,简直无孔不入地,一个个盘根错节,参天而上,在飓风中傲然挺立。

    父子俩抹掉头上的汗水,理直气壮地俯瞰群山,只觉得脚下诸峰矮小而平庸。

    胡长老调匀气息,向东南西北各观察了半晌,不免有些失望。

    “义父。”胡晓天双手扎好乱发,紧了紧前襟,撇嘴道:“也没什么嘛。”

    “是啊,不过如此。”胡长老感慨道:“人到高处,差不多都如此吧,可能最好的曾在咱们身边,只是咱们不懂得珍惜。人啊,总是盯着得不到的东西,忽视怀里的宝物。算啦,晓天,山上风大,咱们从南面下山,这面向阳,坡度缓一些。”他注视山下,喃喃自语道:“帮主又如何?不过如此,人要活的快乐,未必要当帮主……”

    二人下降五百丈,在一座山崖挡住的缓冲地带停下。树木苍翠,无风无息,极其安静。胡长老随意坐下,舒服得闭上眼。胡晓天手执竹杖四处敲打,不住抱怨:“这趟算是白来啦,哪里有绿竹?哪里有灵蛇……”

    “晓天,不要乱吵。”胡长老平静道:“黄山十二峰如此广大,我们又能到达几处?不要以为登上峰顶就看遍了全部,很多时候,最宝贵的东西并不在最高处。这次来黄山,为父悟透了一个道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你小子不当帮主也罢,总之咱们尽心尽力了,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成与不成都是天意,依我看,你的前程不止于帮主……”

    “义父,快来看,好大的灵芝!”胡晓天突然大叫起来。

    胡长老转头看去,果然发现绿荫深处有一个桌面大的紫色灵芝,层层叠加,足有三尺高,在隐约的阳光下散发出油亮的光泽,好漂亮!

    胡晓生肩扛竹杖,左手叉腰,洋洋得意道:“义父,这个大宝贝还可以吧?哈,我把它背下山,这就是咱们的镇帮之宝,从此丐帮不叫丐帮,改称灵芝帮。”

    “闪开。”胡长老惊叫一声,猛然窜过去,一把将义子拉在身后。

    胡晓天被义父的怪异举动吓了一跳,侧眼看去,惊愕地发现灵芝后面立起一个拳头大的三角蛇头,口吐舌信,嘶嘶有声,正在恐吓自己。

    此蛇示威再三,见两人坚持不退,于是愤怒地再次升高,露出两尺高的身量。它腹部青绿,侧看背上满是花纹,眼睛朱红,寒光四射。

    胡晓天忽然想起义父曾提过这种蛇,不由的惊叫出声:“这……这是与火线蛇齐名的七彩珠,剧毒无比啊!”

    胡长老与七彩珠对峙良久,不知道是恐惧还是激动,全身竟然颤抖起来。两条紫电蛇也敏锐地感觉出同类蛇王的强烈气息,一条从领口、一条从袖口分别探出头来,显然很恐惧,有些缩头缩脑。

    胡长老目不转睛,脑筋急转,如果按比例推算,眼前这条七彩珠长约五尺,明显还未成年。一个机会,一个绝好的机会。可是,太毒了,七彩珠太毒啦!自己有把握擒住它吗?没有。难道就这样退走?不行,不能走,可是没把握怎么办?怎么办……他左手握拳,青筋暴跳;右手握杖,手指紧得发白。

    胡晓天发现义父如临大敌,表情肃穆,于是悄悄向侧后退开几步,如果堵住义父后路,肯定让他碍手碍脚、束手束脚。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天地之道》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天地之道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