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88、劝她和离
目录:迎春来| 作者:水墨兰| 类别:历史军事
188、劝她和离
方氏一愣,旋即说道:“妹妹这话可就令我费解了,好端端地我怎会骂你?”
林若华正色道:“我与大嫂虽相交不久,可也敬你持家有道,能薄己厚物。”顿了顿又道,“今日听了大哥提起休书的事情,我心里也颇觉难过。只是事关大嫂后半生,若大嫂不怪我鲁莽,我就直说了。”
方氏略感意外,便道:“看妹妹说的,我虽不太了解你,可看你也是个直爽之人,有什么话只管说就是了,你与我形同姐妹,我又怎会介意?”
林若华听见方氏说“形同姐妹”而不是“情同姐妹”,不免有些犹豫,转念一想,还是说道:“我想问问大嫂,为何不愿与大哥和离?”
方氏想起日间赵太夫人流露出来的意思,竟有怨她几近十来不曾为赵世长生下一男半女之意,也有意给她一纸休书让赵世开另娶。
她的婚事,当初本是赵太夫人亲自挑拣的。那时候她的祖父虽未入朝为官居,却被先帝倚重,尊为一代名儒,也算是桃李满天下,而那时候的赵世开长,虽然庶出,却是襄阳侯府的长子,且生得一表人才,谈吐也颇为不俗,唯一的缺憾就是他跛了一足,不过襄阳侯府长子的光环便将这小小的瑕疵给遮掩了。所以当赵太夫人亲自向她祖父提亲时,她祖父就满口应承下来。她辗转得知赵世长性情温柔时,一颗芳心便扑在他的身上,并于十四岁那年嫁入赵家。这一晃,几近十年过去了,她所历经的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她只有她自个儿才知道。等她彻底明白过来,她却已由一个豆蔻少女变成了黄脸妇人。她爱过,悔过,怨过,恨过,可是又有谁能听她诉说,又有谁为她想过,又有谁能助她脱离困境?她在煎熬中挣扎,等来的,却是赵世长要休了她的消息。她虽是一个妇人,却有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信念,想要把她休掉,也可以,除非她死了
此刻,这位年轻的襄阳侯夫人,到底要说什么呢?
林若华从方氏眼里看出些许狐疑,便又笑道:“大嫂今年二十三岁了吧?”
方氏见她不再提“休书”之事,便微微点了点头。
林若华又道:“不知大嫂有没有听说过有个国家,女子们都要过了二十岁才能成亲的事么?”当然,这纯属杜撰。她所知道的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在宋代时也是否真有国家要年过二十岁才能结婚的,不过为了说服方氏,她得想法忽悠。
方氏果然一愣,深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而惭愧:“是么?”却并没有怀疑。
林若华笑道:“是不是真的我也不敢确定,毕竟是从使者那里听来的。”这里所说的“使者”,便是那时的“外交官”,常到邻国访问,消息自然比一般人灵通。
方氏听说是“使者”所说,也就信以为真了。她没有诰封,无缘得见使者,而林若华是二品夫人,出入宫中自是寻常之事,所以从使者那里听到一些奇闻轶事,那也是再平常不过。
林若华接着又道:“以大嫂现在的年纪,倘若到了那个国家,才刚到了适婚之龄,求亲的人只怕将门槛都要踏破呢”
“胡说”方氏脸上一红。她生平之憾事,就是无人登门提亲,当然,绝非因为她生得丑陋,而是因为赵太夫人在她未满十岁时就把亲事订下来,自然就没有别人登门提亲了。
林若华笑道:“使者是跟我这样说的,反正我也无法求证,权且信他一回。”
正说着,锦春与锦兰两个端了热水进来,要侍候方氏洗漱。
方氏本带了贴身丫头过来,不料赵世长临走时怒气冲冲地,竟把丫头给带走了,只留了她一人。见锦春两人要侍候自己,当下推辞着自己去了净房。
少时,两人便上了炕,偎在被褥里说话。
方氏对“那个国家”的事儿显然颇感兴趣,不待林若华说,便主动问起:“那个国家……还有什么与咱们大宋朝不一样的习俗么?”
林若华便笑道:“那个国家呀,处处都咱们大宋朝不一样,最令我向往的,除了这女子二十岁出嫁之外,还有一样。”却不往下说了。
方氏不由得笑道:“别卖关子了,还是快说吧你要再不说,我可就要睡了。”
这一笑着实灿烂,让林若华竟有片刻移不开眼来,半晌才道:“大嫂笑起来可真好看”
方氏的脸情不自禁地变得飞红起来,娇嗔道:“不是说那个国家的风俗么,怎么说到我了?我都人老珠黄了,还说什么好看不好看的。”
许是太久没有听到夸赞了,竟连这么平常的一句恭维话都能令她红了脸。林若华暗自叹了一声,看着她略显腼腆的笑容,又笑道:“还有一样,那就是男女平等。不论皇帝还是达官贵人,彼此都是‘你我’相称,并无尊卑之分,女子也可在外抛头露面,若是才华出众,还可以入朝为官,倘若夫妻感情破裂,女方还能主动提出离婚……和离,和离之后的男女双方,都可以再度婚配,遇到那性情宽厚的,再婚之后的家庭之间也有往来……”其实,她说所的“那个国家”的原型,就是那一世所在的国度——中国。此时身处千年之外,说起她生活了数十年的大中国,她不免生出些许怀念之情来。
方氏只听得目瞪口呆,半晌才察觉林若华已经说完了,抬眸一看,正好对上她悠远的眼神,只觉心里一动,旋即幽幽说道:“可惜你我都生在了大宋国,要是能去那个国家看一看,便是死了,也都甘愿。”
林若华顿时笑道:“大嫂风华正茂,可别提什么死呀活呀的。那个国家咱们虽去不了,可是有些事儿,却还是可以效仿的。”
方氏只觉心里怦然一跳,已经猜出这话中的含义,只作不解地说道:“难道妹妹还想着出朝为官?”
林若华听她如此一说,便知自己的话已在她心中激起波澜,当下又笑道:“我才疏学浅,做官就免谈了,倒是大嫂,应该学一学那个国家的女子。”
方氏见她把话都说到了这份上,脸上的笑容便渐渐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缕苦涩:“妹妹想说什么?难道是叫我接了你大哥的休书么?我如此已人老珠黄,又未曾生育,就是和离了,也不会有人娶我。”她知道,传说终究是传说,还要要面对现实的。兴许林氏正是听了老太太的主意而来劝解自己,倘或她真是跟赵世长串通一气,自己岂不是入了她的套?这么一想,她更是心生戒备,冷笑一声道:“我便是能再嫁人,除了那老弱病残的鳏夫,自不会有人多看我一眼。倒是令那人拍手称快,畅意舒心了”
林若华自知她所说的“那人”就是赵世长,当下就郑重说道:“冤家宜解不宜结。大嫂,你我同为女人,我所说的,都是肺腑之言。咱们且不管别人称不称心快意,最重要的是自己。你觉得自己这样过一辈子,能过得称心快意么?”
不说以后,就是以前的日子,方氏也过得不是那么称心快意,这往后要是那颜氏生下孩子,只怕她的日子就更难过了。方氏这么想着,眼神也随之暗淡下来。
林若华见触动她的心思,便伸出手去握住她的手,柔声说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实在不能跟人较真儿。当初我嫁入赵家,处境怎样,大嫂略想想也能知道。这些日子过来,虽说我没能讨老太太的欢心,可也没让她老人家怎么厌烦。不过这样我也就满足了。比如大嫂,跟世长大哥生活了这么多年,总有让世长大哥惦记的好处,就算你不能为他生下一男半女,那也不是你的错,那是他的命,不能怪你。说不定你的命中……”她不好说她“会有子嗣”,便轻咳一声道,“若是大嫂心里还有个念想,依我说,不如跟大哥和离。”
方氏抬起眼来,眼里满是惊愕之色。就算她认为林若华性格直爽,也绝不会想到她竟“直爽”到如此地步,竟这样**地说出要她与赵世长和离的话来。
林若华低叹一声,又道:“大嫂心里若是觉得苦,倒是离了好,若是想这一辈子就这样过了,那我也就不再多说了。”
“是老太太叫你来跟我说这些的吧?”方氏眼睑略垂,低声说道。她想起了老太太应允她过来如意园的事。
“不管你心里怎么看我,也不管是不是老太太叫我来的,只要你能乐观面对今后的生活,生活便也能乐观对你。”林若华微微一笑,“只要你下半辈子过得舒心快意,我便欢喜了。”
“这么说来,老太太竟是不知你要跟我说这些?”方氏微微有些意外,当下直言说道。
林若华微笑着,也不点头,也不摇头,只含笑着看方氏。
方氏又垂下眼睑,轻声说道:“那依妹妹看来,我还是和离的好?”
林若华道:“人说‘宁拆一座庙,不毁一门亲’,只要姐姐心里不再想着过去那些不愉快,能有重新面对新生活的勇气,这就足矣。”
<hr />
方氏一愣,旋即说道:“妹妹这话可就令我费解了,好端端地我怎会骂你?”
林若华正色道:“我与大嫂虽相交不久,可也敬你持家有道,能薄己厚物。”顿了顿又道,“今日听了大哥提起休书的事情,我心里也颇觉难过。只是事关大嫂后半生,若大嫂不怪我鲁莽,我就直说了。”
方氏略感意外,便道:“看妹妹说的,我虽不太了解你,可看你也是个直爽之人,有什么话只管说就是了,你与我形同姐妹,我又怎会介意?”
林若华听见方氏说“形同姐妹”而不是“情同姐妹”,不免有些犹豫,转念一想,还是说道:“我想问问大嫂,为何不愿与大哥和离?”
方氏想起日间赵太夫人流露出来的意思,竟有怨她几近十来不曾为赵世长生下一男半女之意,也有意给她一纸休书让赵世开另娶。
她的婚事,当初本是赵太夫人亲自挑拣的。那时候她的祖父虽未入朝为官居,却被先帝倚重,尊为一代名儒,也算是桃李满天下,而那时候的赵世开长,虽然庶出,却是襄阳侯府的长子,且生得一表人才,谈吐也颇为不俗,唯一的缺憾就是他跛了一足,不过襄阳侯府长子的光环便将这小小的瑕疵给遮掩了。所以当赵太夫人亲自向她祖父提亲时,她祖父就满口应承下来。她辗转得知赵世长性情温柔时,一颗芳心便扑在他的身上,并于十四岁那年嫁入赵家。这一晃,几近十年过去了,她所历经的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她只有她自个儿才知道。等她彻底明白过来,她却已由一个豆蔻少女变成了黄脸妇人。她爱过,悔过,怨过,恨过,可是又有谁能听她诉说,又有谁为她想过,又有谁能助她脱离困境?她在煎熬中挣扎,等来的,却是赵世长要休了她的消息。她虽是一个妇人,却有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信念,想要把她休掉,也可以,除非她死了
此刻,这位年轻的襄阳侯夫人,到底要说什么呢?
林若华从方氏眼里看出些许狐疑,便又笑道:“大嫂今年二十三岁了吧?”
方氏见她不再提“休书”之事,便微微点了点头。
林若华又道:“不知大嫂有没有听说过有个国家,女子们都要过了二十岁才能成亲的事么?”当然,这纯属杜撰。她所知道的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在宋代时也是否真有国家要年过二十岁才能结婚的,不过为了说服方氏,她得想法忽悠。
方氏果然一愣,深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而惭愧:“是么?”却并没有怀疑。
林若华笑道:“是不是真的我也不敢确定,毕竟是从使者那里听来的。”这里所说的“使者”,便是那时的“外交官”,常到邻国访问,消息自然比一般人灵通。
方氏听说是“使者”所说,也就信以为真了。她没有诰封,无缘得见使者,而林若华是二品夫人,出入宫中自是寻常之事,所以从使者那里听到一些奇闻轶事,那也是再平常不过。
林若华接着又道:“以大嫂现在的年纪,倘若到了那个国家,才刚到了适婚之龄,求亲的人只怕将门槛都要踏破呢”
“胡说”方氏脸上一红。她生平之憾事,就是无人登门提亲,当然,绝非因为她生得丑陋,而是因为赵太夫人在她未满十岁时就把亲事订下来,自然就没有别人登门提亲了。
林若华笑道:“使者是跟我这样说的,反正我也无法求证,权且信他一回。”
正说着,锦春与锦兰两个端了热水进来,要侍候方氏洗漱。
方氏本带了贴身丫头过来,不料赵世长临走时怒气冲冲地,竟把丫头给带走了,只留了她一人。见锦春两人要侍候自己,当下推辞着自己去了净房。
少时,两人便上了炕,偎在被褥里说话。
方氏对“那个国家”的事儿显然颇感兴趣,不待林若华说,便主动问起:“那个国家……还有什么与咱们大宋朝不一样的习俗么?”
林若华便笑道:“那个国家呀,处处都咱们大宋朝不一样,最令我向往的,除了这女子二十岁出嫁之外,还有一样。”却不往下说了。
方氏不由得笑道:“别卖关子了,还是快说吧你要再不说,我可就要睡了。”
这一笑着实灿烂,让林若华竟有片刻移不开眼来,半晌才道:“大嫂笑起来可真好看”
方氏的脸情不自禁地变得飞红起来,娇嗔道:“不是说那个国家的风俗么,怎么说到我了?我都人老珠黄了,还说什么好看不好看的。”
许是太久没有听到夸赞了,竟连这么平常的一句恭维话都能令她红了脸。林若华暗自叹了一声,看着她略显腼腆的笑容,又笑道:“还有一样,那就是男女平等。不论皇帝还是达官贵人,彼此都是‘你我’相称,并无尊卑之分,女子也可在外抛头露面,若是才华出众,还可以入朝为官,倘若夫妻感情破裂,女方还能主动提出离婚……和离,和离之后的男女双方,都可以再度婚配,遇到那性情宽厚的,再婚之后的家庭之间也有往来……”其实,她说所的“那个国家”的原型,就是那一世所在的国度——中国。此时身处千年之外,说起她生活了数十年的大中国,她不免生出些许怀念之情来。
方氏只听得目瞪口呆,半晌才察觉林若华已经说完了,抬眸一看,正好对上她悠远的眼神,只觉心里一动,旋即幽幽说道:“可惜你我都生在了大宋国,要是能去那个国家看一看,便是死了,也都甘愿。”
林若华顿时笑道:“大嫂风华正茂,可别提什么死呀活呀的。那个国家咱们虽去不了,可是有些事儿,却还是可以效仿的。”
方氏只觉心里怦然一跳,已经猜出这话中的含义,只作不解地说道:“难道妹妹还想着出朝为官?”
林若华听她如此一说,便知自己的话已在她心中激起波澜,当下又笑道:“我才疏学浅,做官就免谈了,倒是大嫂,应该学一学那个国家的女子。”
方氏见她把话都说到了这份上,脸上的笑容便渐渐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缕苦涩:“妹妹想说什么?难道是叫我接了你大哥的休书么?我如此已人老珠黄,又未曾生育,就是和离了,也不会有人娶我。”她知道,传说终究是传说,还要要面对现实的。兴许林氏正是听了老太太的主意而来劝解自己,倘或她真是跟赵世长串通一气,自己岂不是入了她的套?这么一想,她更是心生戒备,冷笑一声道:“我便是能再嫁人,除了那老弱病残的鳏夫,自不会有人多看我一眼。倒是令那人拍手称快,畅意舒心了”
林若华自知她所说的“那人”就是赵世长,当下就郑重说道:“冤家宜解不宜结。大嫂,你我同为女人,我所说的,都是肺腑之言。咱们且不管别人称不称心快意,最重要的是自己。你觉得自己这样过一辈子,能过得称心快意么?”
不说以后,就是以前的日子,方氏也过得不是那么称心快意,这往后要是那颜氏生下孩子,只怕她的日子就更难过了。方氏这么想着,眼神也随之暗淡下来。
林若华见触动她的心思,便伸出手去握住她的手,柔声说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实在不能跟人较真儿。当初我嫁入赵家,处境怎样,大嫂略想想也能知道。这些日子过来,虽说我没能讨老太太的欢心,可也没让她老人家怎么厌烦。不过这样我也就满足了。比如大嫂,跟世长大哥生活了这么多年,总有让世长大哥惦记的好处,就算你不能为他生下一男半女,那也不是你的错,那是他的命,不能怪你。说不定你的命中……”她不好说她“会有子嗣”,便轻咳一声道,“若是大嫂心里还有个念想,依我说,不如跟大哥和离。”
方氏抬起眼来,眼里满是惊愕之色。就算她认为林若华性格直爽,也绝不会想到她竟“直爽”到如此地步,竟这样**地说出要她与赵世长和离的话来。
林若华低叹一声,又道:“大嫂心里若是觉得苦,倒是离了好,若是想这一辈子就这样过了,那我也就不再多说了。”
“是老太太叫你来跟我说这些的吧?”方氏眼睑略垂,低声说道。她想起了老太太应允她过来如意园的事。
“不管你心里怎么看我,也不管是不是老太太叫我来的,只要你能乐观面对今后的生活,生活便也能乐观对你。”林若华微微一笑,“只要你下半辈子过得舒心快意,我便欢喜了。”
“这么说来,老太太竟是不知你要跟我说这些?”方氏微微有些意外,当下直言说道。
林若华微笑着,也不点头,也不摇头,只含笑着看方氏。
方氏又垂下眼睑,轻声说道:“那依妹妹看来,我还是和离的好?”
林若华道:“人说‘宁拆一座庙,不毁一门亲’,只要姐姐心里不再想着过去那些不愉快,能有重新面对新生活的勇气,这就足矣。”
<hr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迎春来》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迎春来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