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迎春来 正文 195、喜事盈门

正文 195、喜事盈门

目录:迎春来| 作者:水墨兰| 类别:历史军事

    太子府,赵顼正在向妃屋里逗弄着才出生不久的孩子,忽想起什么似地,差人去府门等着,看襄阳侯府是否有消息传来。[http://]( Ww  】

    芳华居。林芳华也正伫立在窗前,等着襄阳侯府的喜讯。她的贴身丫头秋芬不时叫人去二门等着,吩咐每隔一刻钟便进来报一次消息。那受命打听消息的婆子来来回回跑了不下十余趟,却又不敢抗命,只得在心里腹诽着,一边还低声说道:“外头得了消息还不飞报进来?哪用得着我这一趟趟地跑来跑去?”

    正嘀咕着往前走,从二门忽冲进一个才留头的丫头,两人差点撞个正着,那婆子张口便骂道:“不长眼的小蹄子,黑灯瞎火地到处乱撞,伤了我老婆子,可就叫你吃不了兜着走”

    那小丫头也不生气,笑嘻嘻地往里去了。

    老婆子兀自懊恼着去了二门,见门口站着两个眼生的小厮,当下便问:“你们是哪家的?这么晚了,可是有事?”

    那小厮满面笑容地说道:“我们是襄阳侯府前来报喜的,咱家夫人才生了位小公子,小的们正等着林侧妃的赏赐呢”

    话音未落,先前进去的小丫头已喜滋滋地奔了过来,捧着两大锭银子,递给那两个小厮,笑道:“这是咱们侧妃赏给你们的”

    婆子见她手里还攥着一锭,这才知道刚才是急赶着进去领赏去了,当下骂道:“你这刁滑的小蹄子,老婆子腿都跑长了,没得到一纹赏银,你倒好,平白无故就得了这一大锭”

    那小丫头变戏法似地从衣袖里掏出一把银锞子来,笑道:“您老人家别急,见者有份都是侧妃打赏的”

    襄阳侯府。

    在林若华坐月子的这些天里,赵世开几乎如影随行,寸步不离。他目睹了她整个生产过程,深切地体会到初为人父的激动与喜悦,出于对林若华的心疼,他坚持不要她亲自哺乳,并为新添的小世子挑了十余位奶娘让太夫人和她亲自过目,最后敲定一位二十出头面目清秀,看起来聪明伶俐的家生子赵峰的媳妇,叫黄莺的。这黄莺,是个性情温和的,生了个女儿不到一岁,才准备断奶,赵峰听说小世子要请奶娘,便叫她前去应聘。黄莺举止有礼,一看就与其他村妇大为不同,加之生得端正,因此林若华一眼就相中了他,得知她还识字,自然更为喜欢。[http://]

    为了保证小世子营养充足,黄莺的一日三餐都由林若华亲自配制。小世子初生下来时,还显得比一般婴儿孱弱,经过黄莺一个月的喂养,竟养得白白胖胖像个瓷娃娃,不仅林若华夫妇看着高兴,就是赵太夫人,也是看在眼里喜上眉梢,还特地把她叫过去赏了五十两银子。

    摆满月酒这天,高朋满座,京里的权贵多半都前来赴宴了。

    赵顼也在百忙之中抽空来了一趟,不过只匆匆打了个点便又回去了。

    林芳华顺理成章地留在了如意园,看着粉雕玉琢的包在襁袱里的小孩儿,眉开眼笑地一个劲儿地夸他长得漂亮,又见林若华经过一个月的调养,比以前更觉丰润妩媚,脸上还多了些初为人母的骄傲,自是满心欢喜。

    姜氏是外婆,特地去学馆告了假,把林英华两兄妹也还来侯府,刘氏也去绣坊告了假,携了林文娴姐妹随同。全家人都挤在林若华房里,看着初生的婴孩,又看着更显好看的林若华,个个都是笑颜逐开。

    趁着一家人团聚的机会,林芳华便问起了林英华兄妹两个的亲事来。

    姜氏知她有意帮衬,便笑道:“大姑娘若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就帮他们留意着,我别无奢求,只要人好,心地好,模样好,就成。不过他们年纪还小,也不无须太过着急。”

    林若华自是知道姜氏的心思,当下向林芳华眨眨眼,笑道:“母亲放心,姐姐慧眼识珠,必能替英华两个寻两门好亲事的。”

    姜氏听了她的话,也知必是妥当的,不由得笑了:“有两位姑娘操心,我也就省心多了。”

    一时开宴,知事客便请了众女眷入席,又因太夫人喜爱热闹,还在院里搭了戏台,整整唱了三天,可谓是热闹非凡。

    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两个月之后,秋梓也生了大胖小子,把个赵江乐得合不拢嘴,硬是跑进内院给林若华磕了三个头。

    而芷兰园的两位姨娘,倒也安分守己。

    甄玉娘自是不必说,每日埋头做着针线,而且做的都是小孩子的日常衣裳、鞋袜,也不送到如意园,而是径直送到赵太夫人那里,请她过了目,这才拿到如意园来。

    林若华本还有些疑心,怕她在里头动什么手脚,不过经了赵太夫人的手,她也就坦然了。有老太太那样一个精明的人坐镇,甄玉娘必不敢兴风作浪。

    至于欧阳碧,虽然满心忧郁,可也不敢生出什么非分之想,总念着老太太的话,心里也就存了一分念想。她素来高傲,本不想送礼,不过事关脸面,她还是去京里最大的首饰行打造了一副纯金麒麟的项圈,足足有半斤重。

    林若华倒是笑盈盈地收了。

    赵太夫人是曾祖母,礼物自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还必是所有礼物中的头一份。她直接开了库房,取出她的嫁妆,挑了一件珍珠衫送给小重孙。这珍珠衫也不知是用什么东西织成的,虽其貌不扬,却是件异物,冬暖夏凉,当初连赵世开也没能得到这件宝物,足见此次是发自肺腑的喜悦了。

    时光如梭。仿佛是转眼间,小世子昊哥儿已能翻身打滚了。林若华也正式接管了赵家的中馈,赵太夫人的陪房赖嬷嬷从旁协助,将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

    覃氏自林若华生下昊哥儿,便跟老太太提出要搬回水月阁。

    赵太夫人念着她是林若华生母,又因喜添重孙,对覃氏更是另眼相待,听她提起搬家,自是召了林若华前去商量。

    林若华见覃氏不过三十余岁,且生得花容月貌,正是一个女人风华正茂的好时光,不免动了心思,便拐弯抹脚地问起了赵世开前妻方氏的事。

    赵太夫人自是聪明不过,听话听音,不待林若华详细打探,便笑道:“你这孩子,难道还想着替覃姨娘要一份休书?”

    林若华不由得正色说道:“覃姨娘不过三十出差不,被我拖累了这么些年,我总觉得心里不安,也对不住她,虽说在襄阳侯府里衣食不缺,可毕竟她还年轻……还请老太太放她出去,象我母亲那样,将来有了自己的孩子,也就有了下半辈子的依靠。”

    赵太夫人沉吟良久,方才说道:“难得你一片孝心,这事,就依了你。不过也要问问覃姨娘自个儿有什么意见才是。”

    林若华便笑道:“老太太放心,我绝不会强人所难。”

    当晚,林若华就跟赵世开说起了想为覃氏改嫁的事。

    赵世开先是一怔,旋即笑道:“都是我的疏忽,明知覃姨娘的真实身份,实不该让她为父亲守制。这样吧,你先跟她提提这事,我再去打听打听有无合适的人选,咱们两个先过过眼,等看中了,再请覃姨娘亲自相看,也不至于乱点了鸳鸯谱。”

    林若华看他如此开通,自是十分高兴。次日便跟覃氏婉言提起了改嫁之事。

    覃氏初时尚有微怒,只道林若华怕她守不住,不免说了些怨尤之语。

    林若华自是细心开导,又将方氏即将改嫁的事儿说了。

    覃氏这才释怀,轻叹道:“姑娘如今也大了,也是做母亲的人了。不仅不要我担心了,还为心了。”

    林若华随即又将赵太夫人和赵世开的话转述了一遍。覃氏听说赵世开大为赞同,赵太夫人还肯放她出去,更是十分感动,搂着林若华,红着眼圈,差点掉了下泪来。

    转眼就到了冬天,昊哥儿已经八个月大了。虽不能走动,却也勉强能站得稳了。林若华初为人母,看着玉雪雕琢般可爱的儿子,自是视若珍宝,除了哺乳,但凡自己有空,都必带在身边,连晚上也让他睡在自己身边。

    初时赵世开颇不习惯,有时候亲热到关键时刻,这小家伙还会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地哇哇大叫一通,让守在头的黄莺急得团团转,怕他夫妻二人嫌吵,又不敢擅自闯入房中,只觉左右为难。

    赵世开也很觉无奈。

    林若华考虑再三,终于想出一个折衷之法,便命人做了一个婴儿睡床,并在椅腿上安上摇椅那样的轮子,也不至于在亲热之时吵醒了昊哥儿,也不至于让昊哥儿“打扰”父母亲热。

    赵世开显然对林若华这个奇妙的设计十分满意。当晚竟破了例,折腾了大半宿才放过她,要不是她再三申明身体恢复得不好,他还不肯罢休。

    转眼就到了年关,赵世开为覃氏打听的事儿也有了眉目,说是一位隐退的文士,家资颇丰,见赵世开亲自为府上的姨娘做媒,自是感概不巳,便满口应承下来,还被赵世开带入府中让赵太夫人和林若华过了目,当然,躲在屏风后面的覃氏也看了个仔细,次日便将亲事定了下来。

    林若华想着宜早不宜迟,便主张把亲事在正月间拣个吉日办了。。.。

    迎春来195、喜事盈门(正文)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迎春来》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迎春来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