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算号高手 51、羊肉串情结

51、羊肉串情结

目录:算号高手| 作者:若瀚| 类别:历史军事

    51、羊肉串情结

    五月初,从节气上讲已到了立夏时节,但在青云县,似乎春天才刚刚到来。荒芜苍凉了半年的土地像一个准备进城,还没来得及把胭脂香粉抹开的笨拙村姑,开始用东一块西一片深浅不一的颜色打扮自己。白杨树返老还童,皴裂了一冬的躯干重又泛起水色的青绿,树丫上冒出的半大新叶,嫩绿鲜亮,像是婴儿才睁开不久的眼睛,在微风中极力忽闪跳耀着星星光点。小孩子迫不及待地剥下了厚重的冬装,不用担心再听到大人们唯恐冻坏身体之类的,把他们耳朵都磨出茧子来的絮叨,可以撒着欢在室外随意游戏玩耍。

    阳光新鲜温暖,空气甘洌湿润,小城在人们漫长的期待下慢慢复苏了。具体到晚上,复苏的标志之一就是小城夜市的重新开张。

    青云县城的夜市设在农贸市场对面的一条步行街上。在能冻掉下巴的冬季,人人都蜷缩在炉火暖气旁,很少有人出门逛街,特别是晚上,步行街只例行亮着几盏发着冷光的路灯,夜市一派萧条,最多摆两三个烤羊肉摊,因很少有人光顾,摊主和吃客都显得有气无力、缩手缩脚、来去匆匆,难得听到几句笑语。

    这种冷清一直会持续到四月底,到了五月份,夜市才能真正称得上是市。每天从下午五点钟左右,各类小吃摊点抢在市民吃晚饭之前就在夜市上摆好了阵势。拉条子、搓鱼子、杏壳篓、浆水面、麻辣粉、米线、稀饭、水晶煎包、牛羊肉汤、杂碎汤、糊辣汤、油炸糕点等等花色繁多的吃食一字排开,琳琅满目。南方风味、北方特色、传统小吃、流行美食将半条步行街塞得满满当当。

    北方的夜市少了烤肉摊还叫夜市吗?另半条街当然就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传承特色的重任,任凭混杂在一起分不清你我地盘的大小烤肉摊油渍遍地、烟熏火燎。

    无论春夏秋冬,北方人最爱吃的小吃就是烤羊肉,在北方任何一地的小吃街总少不了这种摊点,并且数量众多,吃客如云。

    一色的长条铁皮槽炉里面燃着的红彤彤的碳火,被从羊肉串上滴答淌下的肥油一浸,轰然冒起一股浓烟,烟熏火烤的羊排、羊肉串、羊蹄子、羊脑壳、羊腰子、羊肚在??声中,色泽由鲜变暗再变黑,引得食客肚子里的馋虫在喉咙间不停地上下翻滚。快熟时再洒上孜然、辣椒、精盐等佐料,随着摊主上下灵活地翻动、扑打,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叫人垂涎欲滴,猛吞口水。烤好的羊肉外焦里嫩,肥瘦相间,辣椒红、孜然黄、羊肉黑几种颜色交相辉映,分外入目,未吃到嘴里就先饱了眼福。眼巴巴地等着烤肉上桌,顾不得烫就往嘴里塞,品着烟熏味、肉鲜味、料香味,无不大呼过瘾。

    在北方,不吃烤羊肉就不算到过北方,北方人不吃烤羊肉就不算北方人。家境再差的人家,大人可以忍着少吃几次,但小孩的口福却不能不顾,除非整天呆在家里紧闭门窗,把随时随处弥漫在空气中的烤肉香味完全拒之户外。孩童再小,只须吃上一次,便上瘾般地一生都离不开那串烤肉。

    到了夜市,何秘书似乎心里早就有了主意,左转右拐地穿过前半条小吃街,径直走到烤肉街市,选了一家客人相对少的摊点,一屁股坐在一条透着油光的木质长凳上,说了声“来两把肉。”才招呼王佑宇来坐。

    在青云县,一把肉三十多串,卖十块钱,平均每串只三毛钱,按正常情况两个人吃一把就够了。何秘书一张口就是两把,并不是他没吃饭肚子饿,而是出门几个月没有吃到过正宗烤羊肉,肚子里的馋虫在造反了。

    在省城的一个多月没日没夜地忙,无暇上夜市消遣,到南方游玩时,何秘书在街头巷尾见了烤羊肉摊就有了他乡遇故知的亲切。一次,忍耐不住邀了几个人一同去过嘴瘾,初来乍到情况不明,张口就要两把肉,对方听不明白,只好改口要了二十块钱的,待烤肉端上桌时才发现只有十串,一问才知每串两块钱。

    这不是拿我们当老外,欺负我们没吃过羊肉串吗?想和老板理论,被同行的一位知情者劝住了,才知行情如此。只好怀着好货不便宜的美好期望,小心品尝。

    一吃不免大失所望,肉不但不新鲜,不像在家里都是现场从刚宰的羊身上切下来现串现烤的,而且吃起来也无滋无味,分不清是羊肉还是什么人造的高科技,既找不到烟熏火烤的那种原始味道,也品不出羊肉串特有的那种孜然等佐料的香味。仔细观察才发现炉火竟都是用的木竹碳,无烟无劲,佐料用的是茴香而非孜然。

    如此工艺、材料怎能品出老家的味道?只两三串便倒了胃口,暗自思忖这边的人真是鬼精,把表面文章做到了极致,为了打扮成新疆人的样子来诱人,又改变装束,又得拐来拐去地讲几句带维族腔的汉话,最难得的是还要蓄一脸胡须。

    做假做到脸都能豁出去了,还怕他们赚不到大钱!看来有些生财之道不是仅仅看看就能学到家的,除了方法还要有资质的呀!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算号高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算号高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