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戏说小侯爷 正文 第一百五十五回 主动出击(上)

正文 第一百五十五回 主动出击(上)

目录:戏说小侯爷| 作者:梦珩1980| 类别:玄幻奇幻

    ))但李成林仍然忘记了一点,战争虽然拼的是人力,但人力有个核心的东西,那就是士气和正统。

    说到士气,不管帝国内的哪一支军队都比不上叶知秋训练出来的几大兵团,叶知秋治军的原则首先注重军魂,而军魂的实质就是士气的体现,而谈到正统,帝国内的居民都知道帝国的皇帝是李成明,而不是雍亲王李成林,虽然李成林也是皇族的成员,但一涉及正统之说,李成林仍然站不住脚的。除非李成明死了,那又另当别论,即使李成明有子嗣,但也要看整个帝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更何况李成明这个皇帝还在位,那李成林的所有动作只能说明了他的野心和觊觎之心,像这样的动作,国人完全可以群起而攻之,如果大家真的到了那个觉悟,那李成林的日子肯定是不好过。但现实的情况并非如此,首先不说当前的社会环境是属于哪种境界的社会氛围,就说华文帝国内又有哪些人真的在关心着帝国大的发展,帝国内除了叶知秋这个特例外,其他郡制内的官员计划就不会引导百姓将他们的注意力放在国家大事上。

    叶知秋的高举“勤王”旗号让那些参与造反的军队的军心士气有点乱,当然这些乱的军心是那些曾经参加过帝国之战的老兵,但这些老兵并没有多少在前线上与李成明麾下的皇家军队厮杀,真正在战场上厮杀的都有一些入伍还不到三年时间的人,他们最多只听说过叶知秋的大名和他的一些军事的辉煌成就,但他们并没有真正接触过叶知秋三年前的那几场帝国之战,所以他们对叶知秋的恐惧心理并不严重,这也许就是不知者不畏的道理吧。而那些曾经参与过帝国之战的老兵,他们也分成了两个阵营,一个是李成林当年麾下的老兵,这些老兵已经成了兵痞子了,他们内心当中肯定是不会将他们当年的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说与那些新兵听的,更何况李成林在着手造反工作大事之前,已经将这些兵痞子调到了他麾下的主力兵团,而主力兵团的任务并不是轻易的就展开与“敌人”厮杀的,他们要在关键时刻发挥出关键作用来。而另一个阵营的老兵,他们都是曾与叶知秋并肩作战的皇家护卫军,这些兵力,李成明到现在还没有征用他们上战场,他们虽然对叶知秋有着崇拜之心,但他们内心中更多的是轻视叶知秋,毕竟叶知秋的出身没有他们高贵。

    叶知秋高举“勤王”旗号的消息传开后,对帝国境内的文人的影响是最大,要知道,叶知秋在他们的心目中是以一个文人的形象领兵作战的,先不说叶知秋是否有那么多的辉煌成就,就叶知秋的这份胆气已经让这些文人感到了一种由衷的敬佩之情,更何况叶知秋这个文人出身的军事统帅还能取得那么辉煌的成就,这些对那些清高的文人来说,简直就是一个不可想象的梦。

    叶知秋并不知道,他打着“勤王”旗号后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原先叶知秋还以为这场帝国内战还需要经历一些狂风暴雨才能看见彩虹。现在的帝国内战并不需要狂风暴雨了,最多还需要一些大雨就能看见彩虹。因为帝国内的年轻文人们都已经站到清流阵线中发动对李成林的语言攻击,要知道,宁可得罪流氓,也不能得罪文人还是有一些道理的。

    华政成此时已经率领两个兵团的兵力赶到了赵子华驻军所在地,其实赵子华的军队计划都快已经打到了帝国中心地带,离盛京城的直线距离已经不到五十公里了。赵子华如果不是要等其他几路大军的会合以及等待李成林的最新军事指挥和独自攻打盛京城所要承受的损失,赵自华估计早已经率领本部人马开始攻打盛京城了。因此赵子华此时正驻扎在一个离盛京城不远的一个小镇上。当华政成率军赶到这个小镇时,赵子华正在这个小镇外等着华政成的到来。

    这正是叶知秋当初的某些设想,所以叶知秋才会对这次的军事行动大为高调,叶知秋就是希望能过多的牵制住他们的视线,这样叶知秋后续的军事行动就好开展了。要知道,盛京城就像是在这场帝国内战的狂风暴雨中心地带,一不小心,盛京城就会沦陷在这场狂风暴雨中,这也是李成明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动用皇家护卫军的一个动机。

    叶知秋的军事行动就是要让李成林等人都一清二楚,这也是叶知秋的“引蛇出洞”计划,而这个诱饵就是由华政成这个有着老资格的将领来承当,这不是叶知秋要考验华政成,华政成在叶知秋麾下听命到今天,叶知秋对华政成的能耐和人品还是很放心的。叶知秋之所以用华政成担任这个任务,那是叶知秋麾下还没有一个人比华政成更合适的人选。这首先是华政成的资格比较老(是指华政成从军的资力老),第二则是华政成的能耐是属于那种能攻又能守的人才,第三个因素则是华政成毕竟是出自兵部,他的关系圈子还是有一定基础的,不像叶知秋麾下其他将领,他们的圈子除了叶家军,外面几乎是没有任何的圈子。

    华政成在“投靠”叶知秋之前还真的和赵子华有过一段交往的关系,但这份关系并不牢靠。不管怎么说,这次两人是站在对立面的角度上,即使两人有着牢固的关系和友情,华政成的立场还是能站的住脚跟的。

    华政成看到赵子华的身影后,两人虽然并没有对话,但华政成还是久久的看了赵子华几眼,然后在赵子华的眼线下向后撤退了三里才驻扎下来。华政成并没有急着攻打赵子华,这不仅仅是华政成所部是疲劳之师,更重要的是华政成接受的任务,当然,华政成也并不是只驻扎在赵子华的身边不采取军事行动的,华政成是要等一段时间才采取军事行动,一方面是,华政成要研究一下应当要采取怎样的军事行动,打战并不是简单的打一场就是打战,打战是要讲究一定技巧的,这样这场战才打的有意义,而且还能体现这名军事将领的指挥艺术,这些都是华政成投靠叶知秋后,叶知秋教给他的军事理论知识,华政成到今天还记得很清晰:“一名出色将领并不是一个莽夫,他首先是一名智者,然后才是一名勇者,一名将领在展开军事行动计划之前,首先要思考70%,这样不管他做到了百分之多少,他起码算是一名合格的将领,如果能做到70%,那他就是一名出色的将领,能做到30%,也是一名合格的将领;但如果他只思考30%的话,那他不管做到多少,他都不是一名合格的将领,更别说做一名出色的将领了,他最多只能算是一名莽撞的将领,一个勇夫。我叶知秋麾下的将领并不需要那些莽夫听命,虽然很多时候,在战场上是需要勇夫在战场前线上厮杀,但一场战争的输赢并不是一名将领就能打的下来的,也许之前的战争都是这样的,但我叶知秋就要改变这个观点,让大家在作战之前多思考,只会对大家有好处。”是的,华政成深深理解叶知秋的这段话,因为华政成经历过原先老掉牙的作战方式,虽然也能取得一些战场上的胜利,但却是异常的艰辛,而自从用了叶知秋一些新的作战方式,这场战打的虽然还很艰辛,但身为一名将领却能更好的综观整个战场局势的变化,而随时能做出一些新的作战格局的调整。第二方面,华政成也要好好的休息一下,毕竟是经过长途跋涉而来,士兵的身心都损耗很大,虽然这三年来,叶家军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变,但是人总会有意志薄弱的时刻,身为这支军队的总指挥官,华政成必须要为他手下的士兵考虑,这不仅是叶知秋交代的,也是华政成内心中的酝酿。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戏说小侯爷》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戏说小侯爷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