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龙

目录:幽冥清谈之道风| 作者:宇文轻侯| 类别:历史军事

    ))具有十二生肖肉,尾部的蛇肉最毒。产卵极多。

    性情:鼍龙喜欢睡觉,平时长期闭着眼睛,喜欢夜晚吼叫,一只叫时其他鼍龙会迎合,行船的人很敬畏它们。它们喜欢深居洞穴。但不聪明,容易被引诱。有时会吃自己的卵。

    产地:海南地区的池塘水泽中的深穴。

    抓捕过程:鼍龙随时可以去抓,但抓起来极有难度,需要百人合力,一个人很难办到,也可以用诱饵将其缓缓引诱出洞穴实施抓捕。皮难去用开水灌入口中,灌许久才能剥皮。

    鼍龙皮:用鼍龙的皮可以作成枕头,很精美舒适;未经处理的鼍龙皮有小毒,可以内服通血,调解身体阴阳,治疗妇科疾病,止痛,治疗惊吓、阴疟,煮汤可治疗疯癫,驱邪,杀寄生虫,以多种药物加工后可治疗顽固性皮肤病、肠胃疾病。放置在一处也可以驱虫。

    鼍龙肉:味道好,有小毒。肉色与鸡肉类似,可以引发一些因环境潮湿而患上的顽固疾病,如食用其肉后皮肤沾上其口水则可令人生出顽固性皮肤病。可以直接治疗身体虚弱,驱除蛊毒。中医的意见为虽然其肉味道好,也有些补益,但补益与损害参半,不宜长期食用。

    鼍龙脂肪:可以治疗顽固性皮肤病。

    鼍龙肝:烤熟后与蒜末同吃可以治疗五尸病。

    其他部位:药用性不高。

    龙类九种——蛟龙

    以下为古代神话传说、杂史、正史中的龙的形象集合。

    蛟龙,它的眉毛相交,所以称蛟,非真龙。

    外形:蛟龙大多长一丈以上,身体像蛇,大多有四足。头小有软角,牙齿露出嘴外,细脖子,颈部色白如婴儿,前胸为赤红色,背上有青色斑点,两肋部位如锦,尾巴上有肉环。蛟龙较大可长到腰围五米左右,长度无法估计。白色的蛟龙没有鳞甲,有软角,牙齿露出嘴外。捕获白蛟龙的汉昭帝命令厨师用蛟做菜,味道鲜美,其骨头为青色,肉为紫色。(白蛟龙无毒?)

    能力:蛟龙一般是龙的从属,卵大,可以代领鱼在水中做较长时间的跳跃,出现鳖类后则会停止。能制造洪水。蛟龙中有一种外形与一般蛟类似,生于海上叫蜃的,能吐气幻化成宫殿城市的样子(即海市蜃楼)。又有蛇鸡相交幻化为蛟一说,史书中无人目睹,不可信。

    性情:残暴,喜欢攻击沿岸人畜,制造洪水。喜欢吃燕肉。

    产地:江河湖海皆有,主产南方。

    抓捕过程:常人不能抓捕。

    蛟龙精子:其精子有毒,可令人食用后腹中生出蜥蜴状小怪物,故此又有蛟龙为寄生虫一说,其实是其精子所化而已,非蛟。

    蛟龙骨髓:东方朔称可以涂在脸上,有美容效果。又能帮助妇人生产。

    龙类九种——鲮鲤

    以下为古代神话传说、杂史、正史中的龙的形象集合。

    鲮鲤,穿山甲,又名石鲮鲤,其外形与鲤鱼有相似之处,所以又名龙鲤。

    外形:与鼍龙很像(甲)。又像鲤鱼,长有四足,甲色黑。头部如老鼠,不见牙齿,腹部没有鳞片而有牙齿,舌头长。尾部鳞片很厚,分为三片。胃部巨大,五脏齐全。

    能力:能陆能水,能闭气潜水。不能在堤坝上杀死它们,否则会导致堤坝风水变化,使得堤坝提前崩塌。

    性情:喜欢中午活动,喜欢吃蚂蚁。

    产地:南方,主要为湖广、岭南。

    抓捕过程:容易抓捕,依其性情拟定抓捕计划即可。

    鲮鲤皮甲:味道有些咸,属阴凉,有毒,也有补益。主要可以用作驱邪,安神抑制悲伤,可治疗:小孩妇人受到魑魅魍魉或其他动物、人的惊吓,皮肤病,化痰,通血脉,下乳汁,伤口发炎,杀虫,通鼻塞;经过药物加工后可以治疗:感冒、中风瘫痪,疟疾,肠胃病,严重的伤口发炎,顽固性皮肤病及其引发的其他疾病,妇科疾病,产妇无奶,乳癌,妇女胸部疼痛,便秘,不长眉毛,眼睛肿痛,耳鸣耳聋。

    鲮鲤肉:味道好,有毒。未经加工就直接服用可以恶化中风瘫痪,加工后则可通血脉,治疗中风瘫痪。

    龙类九种——盐龙

    外形:身体很小,有鳞,外形如守宫、蜥蜴。

    能力:喂它海盐后,它的鳞片内能生出一种能增强男性**的食盐。死后用盐封存,封存它用的盐数日后也能有同样的效果。

    性情:不详

    产地:南蛮地区,稀有。

    捕获过程:宋徽宗时萧注破南蛮,得银盘中所饲养的盐龙。后来转赠给蔡京,死于蔡京手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幽冥清谈之道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幽冥清谈之道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