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幽冥清谈之道风 正文 铁柱山厉鬼事件考

正文 铁柱山厉鬼事件考

目录:幽冥清谈之道风| 作者:宇文轻侯| 类别:历史军事

    ))

    县令上前询问山中情况,程先生皱眉答道:“初入山时妖物以雷雨交加,我以家门秘术驱散,风雨停息后一阵大雾,雾中有一庞然大物时隐时现,难辨其首尾,再要念咒时身边忽然惨叫连连,我怀疑是同伴遇袭,忙取出铁尺前往查看,不想未走几步竟被一怪物挡住去路,这怪物身形巨大,身上长有粗长黑毛,面目藏再雾中,不能辨认。我以铁尺连点其腹部数十下,竟然没有对怪物造成损伤,怪物一掌拍来雾气随之一震,正中我的胸口,想必它是当我死了,才转身离开。”

    县令查看程先生伤处时确实见到一处掌印,比寻常人的掌印大上三倍都不止。

    县令猜测是否是猩猩一类的野兽,程先生否认,他认为当晚在客栈袭击他的黑影必然也是此物,只是那黑影比这怪物小了很多。

    程先生与县令谈至凌晨,自称不能不能助县令伏妖,但可以推荐一人前来,这人是涿州紫阳观内一挂单道士,每年云游四方十个多月,但每年都会来涿州住两天,折两天他正在观内修行,可以速去求助。

    紫阳观在涿州城内,是唐代仙女边洞元修炼飞升之地,唐明皇制褒词立碑。

    《墉城集仙录》记载:边洞元,涿州范阳女子,幼而高洁,仁慈好善。每霜雪凝,鸟雀饥栖。必求谷以喂之,岁月既深,鸟雀而识之,或飞名前导,或翔舞后随。年十五,白其父母,愿得人道,父母未之许也。即笄,誓以不嫁。此举感于仙界,一日一老叟卖药至此,赐仙丹服之,这年七月十五日辰时,天乐满空,紫云缭绕,众仰见洞元升天,幡旌罗列。直南而去,午时云雾散,太守具已奏闻。是日已刻,大唐明皇见一女道士,进曰:妾幽州女道士边洞元也。今日得道升仙,来辞陛下。言毕冉冉而去。

    唐明皇查实此事,名其观为登仙观,楼曰紫云楼,命校书郎王瑞径之为碑以纪其事。后称为紫阳观。

    此观于铁柱山一事中被毁,今已无考。

    县令得知紫阳观有高人能除妖孽后马上名人前往紫阳观,请高人出山降妖,谁想紫阳观除了一名看门老道士外就再没有什么道士了,老道士眼神不好,耳朵不灵,县令用了半天时间才把事情的前后给他讲明白。

    谁知老道士竟自称丝毫不懂得降妖之法,一辈子没见过妖魔,要他降妖根本不可能。

    县令只得命人送老道士回观,再去请教程先生,没想到程先生的房间早已经空空如也,程先生所带来的衣物也一起消失了,连书信也没留下一封。

    县令简直欲哭无泪,只好一面命衙役封山,命客商改路,一面暗中派人寻访高人,寻访半月有余,所谓高人来了不少,不是未上山被风雨挡回,就是上山后有去无回,这样的情况又维持了两个月。

    某日,县令正再处理公文,忽然得报说紫阳观后院起火,火光冲天。

    县令赶忙命衙役助百姓灭火,然而众人到达紫阳观时却不见丝毫火光,只见一年轻道士由观内走出,朝县令微笑道:“徐县令么?贫道一恭候多时了。”

    (最后见面场景是我个人想象的画面,原文记载火光是道士修炼初成的结果)

    今天这个故事暂时更新到这里,明天、后天再有两段即可更新完毕了。

    我先给诸位讲上一段小的经历,作为不满一千字的补偿。

    我还小的时候,母亲是个无神论者,虽然她听过我和朋友、家人的一些经历,但她已久不信世上有鬼神一类的东西。下面的这件却彻底改变了她对鬼神的看法。

    我7岁那年夏天,我与爷爷出去溜达,到深夜都没有回来,我父亲是一名拖拉机司机,常常深夜不归,这天他也没有回来。家里只有母亲一人。

    母亲胆子不小,见我们一直没有回来就躺下睡了,睡下后不久,就觉得有人叫她的名字,她开始以为是幻觉,并不在意,可过了许久,那声音依旧在耳边徘徊,母亲当时缓缓睁开眼,竟看到一个人正站在床头脸朝下看着她。事后母亲告诉我,那人身上穿的是京剧的演出服,画着个大花脸,正朝着她怪笑。

    但母亲生来胆大,心里居然一点都不畏惧,反而要起身拿床边的扫把去打那怪人,谁知母亲动这怪人也跟着动,一张脸朝母亲压了下来。

    说来也巧此时我和爷爷正好进院子,爷爷一叫母亲的名字,那怪人转瞬间就消失了。

    爷爷事后告诉我,这个怪人不是厉鬼、游魂也不是妖怪,而是这种外的一种非人,这些非人似乎就是老天用来克制人类的,他们生存的目的就是害人,刚才如果不是他叫了母亲一声,此刻母亲的魂魄就要被那花脸人吃了。

    那之后爷爷在家里请了个守卫,直到我成年才离开。

    这羽士正是先前程先生所推荐的云游道士李赐宝。原来李道人本来想在紫阳观修行两日就走,谁知观看边洞元飞升之碑忽然领悟了许多平日理解不了的功法要处,随即在道观后院密林中布下迷阵,参悟功法。

    也正是那天,县令带人来寻,衙役进不得迷阵,在树林里转了个圈一无所获。

    两个月后道人功法大成,全身围绕的红光冲天而起,才使得不少人将火光误会成了火光。

    县令一见李道人问明姓名,赶忙要将李道人接至县衙安顿,李道人称自己住不惯县衙那样的威严之地,与县令进了道观,谈起了铁柱山的事情。

    言语中县令得知李道人少年得道,十六岁浮游于河北,精于驱邪伏妖之术,与程省是忘年之交。

    李道人听完县令的叙述,已是深夜,他闭目沉思了片刻,再张开眼睛时眼中精光暴射而出,纵身来到窗前,一掌将窗户拍出数丈,窗外不远处一道黑影闪了几闪没入了夜色。

    李道人回坐到县令身边,皱眉道:“这妖孽并不是一般的魑魅魍魉,乃是盘踞在山中多年的老鬼,如今妖术大成,正欲食人脑髓,化身妖魔。

    县令早已吓得说不出话来,一听厉鬼如此凶险,赶忙双膝跪倒,求李道人出手将厉鬼驱除。

    李道人微笑,将县令扶起,道:“大人稍等片刻,待我向此方土地求一样东西。”言罢取香烛一副,于室中南墙前,焚香燃烛,口中诵诸天神咒,不多时听得南墙一声巨响,一厚石板破墙而出,李道人撤了香烛,对县令道:“此石为边洞元飞升时所踏石板,经数百年而修得灵骨,为镇魔神石之上等材料。”

    县令听得李道人之言大喜,忙问其动工之日,李道人道:“涿州石工李玉秀、李成云皆为此道巧匠,如能请到他两人,三日内必可完工,完工后将碑立于山前,则厉鬼不能出,百年后铁柱山必自沉。

    却说县令请得两名巧匠,令其连夜赶工,刻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说玉枢宝经于碑,半夜,李道人忽然觉得遍体生寒,掐算一番后得知今夜厉鬼必来袭碑,忙唤醒二李,将碑抬入三清阁内,几人才入三清阁,阁外一阵浓雾平地而起,雾中鬼哭狼嚎不止,李道人着羽衣,持法剑,飞身出阁,忽见雾中一物迎面撞来,李道人脚尖轻点地面,腾身而起,避过迎来之物。一手燃起神符,口诵神咒,法剑直击此物,不想剑物相交之下竟如铁石相交,李道人心道中计,再欲腾身时早被厉鬼一掌印在后背,饶是李道人功力身后,竟也受不住厉鬼一掌,中掌后踏出几步,胸中五脏翻滚,竟要吐血。

    李道人虽败却冷静异常,法剑一晃避开厉鬼,脚下踏太乙步罡之法,浓雾随之散去大半,厉鬼身形亦为其所摄。(此为二李后人听前人讲述所得,笔者将其加以填充后……发现有点夸张了。)

    李道人口诵祖天师教主神咒,法剑一挺,厉鬼周身为赤光所罩,李道人仗剑平胸,正欲剪除厉鬼时,厉鬼竟破开了咒法,咆哮后逃。

    厉鬼虽逃却也魂魄已散,短时间内难成气候,三日后二李石碑完成,立于山前,自此铁柱山太平无事矣。

    百年后由于地壳运动等原因,铁柱山于涿州消失,镇魔石碑流落民间。

    直至日前,我于本地天国寺见得此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观看,或加我569329877,本人可以传给你日前所拍的照片。

    连日来一下整理了两个事件,准备五一过后整理爷爷处理的搬迁蚩尤冢的事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我569329877,我开篇后会通知。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幽冥清谈之道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幽冥清谈之道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