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人亦醉---宋 正文 第一卷 蝴蝶 第六十六章 径

正文 第一卷 蝴蝶 第六十六章 径

目录:人亦醉---宋| 作者:阿枕| 类别:历史军事

    ))

    二层楼比第一层更凸向街面,而第三层、第四层比第二层还要突出,整个宅子都雕刻着古老的花纹。

    宅子后面豁然开朗,是一个私家园林。

    姚园,篱笆内是鹅卵石铺成的小路,一色的朱红栏杆掩映在绿树丛中蜿蜒曲折,几处高峻的楼台点缀在一片片浓绿的林荫中,几块难得的太湖石上点点苍苔铺成了翡翠的颜色,矗立在红艳乔木的屈曲花歧中。

    过了大厅,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山径,上面有一个八角的凉亭。一边是清凉苍翠的高山,一边是小桥流水的人家,真真是人间福地,可是凉亭里面的两个人却是丝毫没有心情欣赏这醉人的美景。

    姚守庆的额头上仿佛笼罩着苍茫的暮色,他的头发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冬的阴沉晦暗。

    “仲捷兄”,包振忠面颊陷落,紧闭的嘴唇牵动了一下,却好象在咀嚼着什么。

    姚守庆没做声,他的眼光依旧停留在远处山上那连绵不绝的林木中。

    “苏瑛动杀招了。”半晌,姚守庆的嘴角里挤出了一句。

    “难不成我等就坐已待毙?”包振忠的眼眶里藏着一团火焰,说的更确切些,是蕴藏着一种有着双重意味的表情。那双眼睛一方面大胆倔强,甚至严酷的过分,一方面却又柔弱的让人怜悯。

    “见好就收,知足长乐吧。”姚守庆怅然的叹息了一声,回身落座,白皙、纤长的手指拂了拂手上的碧玉戒指。

    “我却受不得他这份鸟气!”包振忠捶了捶石桌。

    “他苏瑛没有动刀兵,已然是十分客气了。”姚守庆其实并不喜欢包振忠,若不是为了保住祖上的家产,他是绝对不会和包振忠一气动作的。

    如果说包家是本地最大的地主,那么姚守庆才是本地的首富。他名下的“姚记”买卖包括粮庄、车马行、客栈、赌坊、估衣铺几乎涵盖了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而土地和山场则不过算是祖上留下的一点发家的本钱。

    “地价高了两成,又许你自家管勾,年终还有一笔贴补银子。包兄再不如意,必是要惹得苏瑛翻了面皮,就有好吃的?”姚守庆鼻孔里“哼”了一声。

    “他不过是个流贼,虽给了些好处,终究不能成大事。哪一日官军若来了,我等祖宗基业必不能保!”包振忠把袍袖一抖,“仲捷兄自家若有难处,或是要希图出息,却不必顾及我家。”

    望着包振忠忿忿不平的身影,姚守庆的眼角撩了几下,“成王败寇,乱世之中,岂有定数?”

    一张盖着义军朱红大印的文告铺在了石桌上,姚守庆又略略瞄了一眼,不禁失笑道:“这苏瑛也不知是何等人物,居然想出了这等办法。”

    远远的南岭,像云烟一样贴在蓝色的天边,微微漂浮在空中的稀疏的云朵像春天里最后的雪一样白。

    “来人。”姚守庆一抖袍袖,端起茶盏,哚了一口清茶。

    “老爷。”一个老仆人微笑着上前几步伺候着,像一株六十年的老树一样稳重塌实。

    “去帐房支五百两足银,送到冯家大院,只说是犒劳义军的意思。”姚守庆的声音显得有些圆柔而又神秘。

    *********************************************

    刘家小院很清雅,挂满丝瓜、豆荚的篱笆上,绿油油的叶子沐浴在温煦的阳光下。三间明亮的北房内,炊烟慢慢地从屋顶袅袅升起。

    “有些时日没尝过嫂嫂的手艺了。”苏瑛夹起一筷子稠膏蕈在嘴里欢快的咀嚼着。

    “不过是些山里的野蘑菇,叔叔过奖了。若是叔叔吃的顺嘴,日后妾身仔细做些,好叫叔叔也满意些。”曹柳氏露出雪白的牙齿,笑着又为苏瑛填了些菜。

    她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在苏瑛原来生活的那个年代,要吃到一些真正纯天然、无公害的蘑菇是多么的困难。

    曹林因有家眷,所以在距离冯家大院不到三里的刘家小院居住。他们夫妻两人共同掌管抚军处,有什么事情也方便商议,又不必分居住两处,被繁忙的事务耽误了夫妻感情。

    “教导叔叔,我这个好吃!”随着一声稚嫩的声音,不到五岁的小曹胜端着碗笋蕨馄饨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用一个小小的木头勺子舀了个馄饨,费力的举着,像是要展示他手中的美食。

    “恩,香啊。栓柱吃这个,教导叔叔吃这个。”苏瑛凑近了,闻了闻,又端起手中的酒碗。

    “栓柱,外面耍闹去,卫家的小胖墩在门外侯着呢。”曹柳氏用手拥着小曹胜,哄着孩子走出了门外。

    “三弟,这几日不见你如此快活,想必卖地的事情也算是解了你心中的块垒吧。”曹林笑眯眯的看着苏瑛。

    “哥哥不知,我近几日才有心得。”苏瑛把碗中酒一口饮尽。

    这段时间,地主业户假卖土地的事情几乎让苏瑛束手无策,限于目的和手段,苏瑛几乎无法用任何经济学的知识解决这个难题。

    可是现实的责任并不能使苏瑛当一个完全的经济学家,斗争的严峻现实迫使他必须具备一个政治家的素质。

    经济基础决定政治的上层建筑,而政治家手中不能只有经济这一张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手段:法律。

    在苦思冥想之后,仿佛被朱长荀一句“狗咬狗,一嘴毛”点化了一般,苏瑛突然发现这里的地主业户并非是铁板一块,而是各自都有自家的算盘。

    苏瑛终于动用了经济法的手段,颁布了义军的第一条法例:土地买卖自由,但是所有的土地买卖都必须报经义军批准并备案。对于没有报批并备案的土地买卖契约,都属自始无效契约,义军有权对自始无效的契约所涉及的土地标地进行托管。在这类无效契约所涉及的土地标地中收取一定数额的托管费用。对于举报无效契约的举报人,义军给予这类无效契约所涉及的土地标地的两成作为奖励。

    “让他们互相咬去吧,我等只坐收渔利。”苏瑛笑的时候,眼角挤成了一条线。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人亦醉---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人亦醉---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