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人亦醉---宋 正文 第一卷 蝴蝶 第八十九章 激将

正文 第一卷 蝴蝶 第八十九章 激将

目录:人亦醉---宋| 作者:阿枕| 类别:历史军事

    ))”

    响鼓不用重锤,韩猛不是个傻子,自然听出了苏瑛话里的弦外之音。义军到根据地落脚不久,虽打了几次胜仗,士林依然是暗地里诽谤不绝,若此时不能树立个儒学的榜样,优礼而待,恐怕对于争取民心也无裨益。

    “不说这些了,”苏瑛一摆手,“眼下战事要紧,还要听听哥哥的主意。”

    韩猛吓了一大跳,怔了一下:如此机密大事也敢在这山道上大声谈论么!!但是他一瞬间却又马上明白了过来,只做无事一般说道:“那还用罗唣个甚?不是俺去,还有何人?”

    “哥哥要去,小弟自然欣慰。不过南部几十里的通途大道,没有哥哥虎威,如何镇的住?”苏瑛眼睛一亮,“人历练久了,能长见识,大哥不愧是个天生的豪杰!”

    在抱犊寨冯家大院中的会议中,苏瑛、韩猛、曹林、关七四人经过一番争吵和商议,终于把主攻井陉的队伍确定下来了。矿兵营虽然对井陉的地理十分熟稔,但是人员疲惫,又训练不周,只可用做联络井陉矿工的斥候和领路的向导,而韩猛所部驻守南部,地当真定府治要冲,没有一个有威望的大将去镇守,是万万不能的。剩下的关七和吴玉所部,两者中,关七所部驻守之地,相对比较开阔、又地近雄、霸之州,再次受到官军攻击危险性也比较大,只有吴玉可所部以凭仗着五龙山崎岖地势,以一当十。

    而吴玉呢,当初苏瑛许他独领一军,虽也是义军正规编制,苏瑛又对他优加礼遇,但是事关重大,就义军目前的战斗力,能否打下一座县城,苏瑛自己也没有十分的把握。

    “教导如何忘记了吴大郎!”一个洞箫般响亮的声音从后队响起,一个瘦长的黑黄脸汉子不耐烦的睁开了惺忪的眼睛,一催马,赶上了苏瑛的轿子。

    贺毕一直都在观察着。

    当初吴玉向他咨询是否要投效苏瑛的时候,这个表面上吊儿郎当的汉子却有一肚子的苦衷:吴玉世家子弟,饱读兵书战策,却是公子秉性,为人心志据傲。立寨以来,也曾干过几次大买卖,几百里的地界上小有名气,却是冷面冷心,对于不如自己的人物素来嗤之以鼻。因此山寨至今一直没有扩大,这样下去,先祖的仇恨几是能报的?!

    后来,鬼使神差的遇见了苏瑛,与关七的一番彻夜激战,终于使吴玉那高傲的心理有所动摇。这些,贺毕都看在眼里,虽说对苏瑛能否最终成其大事还不能确定,但似乎又找到了一丝希望。

    不知道吴玉是怎么理解自己的回答的,苏瑛却极其宽容的接受了吴玉。从那个时候开始,贺毕就不自觉的替自己这个心高气傲的哥哥做起了耳目。

    苏瑛开设随军武学,轮流教授义军中的头目。贺毕开始疑心他借机招揽人心,但是几个月的观察下来,却未见苏瑛对各部头领有薄有厚;苏瑛对吴玉所部,优加礼待,但是除了义军通行的法度以外,又未见苏瑛过多的干涉吴玉的营中事务,这一切都使贺毕既欣慰又担心。

    苏瑛遇难时,韩猛和曹林依然不避亲疏,传书通告。贺毕却依然紧张了一阵子,担心韩猛和曹林故作信任,却要暗中相害,密令手下严加戒备,却未见抱犊寨向五龙山发来一兵一卒。关七上山时,贺毕起先以为他又奉了韩猛和曹林的密,要来害吴玉,可二人一番密室议论之后,却未见吴玉翻脸,却把自己借给了关七。

    这苏瑛究竟是何等样人?贺毕满心迷惑,几乎丧失了自己的判断力。“眼见为实”,贺毕打定了主意,没理会关七劝他尽快回五龙山的要求,一心要到抱犊寨来看看苏瑛的真面目。

    苏瑛也是一个凡人!贺毕在见到苏瑛第一面时,就从苏瑛略带惨白的脸庞和忧郁的略略上翘的嘴角中做出了判断。

    可是后来,贺毕却无法再做出判断了。苏瑛身为主帅,却粗衣恶食,身边常常随侍的只是一个楞头楞脑的小花子;苏瑛看似温文尔雅,寻常大事都要找众位头领一起商议,可是一旦决心已定,却坚刚不可夺志;苏瑛一介迂腐书生模样,却往往能想别人不能想,断别人不能的断!

    尤其让贺毕心跳的是苏瑛的那双眼睛:恬淡中带着悲天悯人,寻常就如同无限黑暗的海洋,可是一旦波动起来,游动的却满是灵魂的火焰。

    直到来到东里坳,贺毕黑漆如墨的瞳人终于放出了蕴藏已久的希望,他似乎找到了所想要的答案。

    就是这么一群不惹眼的煤黑子,任何时候都无法让人们用正眼去对待他们,可苏瑛却待之如父兄一般,解衣衣之、推食食之;却又不一味放纵,对矿工们一些陋习,苏瑛也冷的下脸来严加训斥;对于一些急待解决的事情,苏瑛从不武断的擅自决策,总是要广泛的征求大家的意见以后才拍板定论。

    难怪根据地内的人们都洋溢着一种紧张而活泼的生动!苏瑛设置农会,一切事务都先由那些泥腿子商议以后报逞中枢;义军中虽有各级军法都置和提点军法司执行军纪,可是若有三份之一以上的寻常士卒对他们的决定表示不满,军法司也要重新审理;各级头目虽管理日常训练作战,若有不满本级军法司作为的,也可上述至上级军法司,却无权干涉本级军法司的运做。

    如此条分缕析的治军、治民方略,让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决策的制定和运筹的各个阶段,又要经过中枢的最后首肯,极大的调动了人们的自主性,又能集中最大多数人们的意见,形成一个相对比较正确的最终决定,这就是苏瑛的过人之处!

    任何一个权利的所有者都希望事事情都令自己出,对于违拗自己意志的决定往往一概否决,偏偏苏瑛反其道而用之,却把根据地治理的如此蓁蓁日上!这又是何道理?

    苏瑛个人的德行,贺毕无可指摘,仿佛更觉得比吴玉胜了一筹。可事事都由下而上的形成最后的决定,看似公允,却又略显拖沓烦琐,可所有大事小情都这么处置,耐烦的过来么?

    正当贺毕旧愁已去又添新愁的时候,忽听见了韩猛的夸口。他心里也清楚,鼓城一战,韩猛吃了吴玉的亏,心里一定藏着怨恨,莫非在此狭嫌报复,不让吴玉立功?!

    或许日头太过猛烈,贺毕心里一时嫉火中烧,大喊了一声,策马赶了上来。

    “原来是贺二郎啊”苏瑛回头淡淡笑了一声:“敢是二郎必有主张?”

    “教导,”贺毕在马上一抱拳,眼珠目光炯炯的盯着苏瑛:“我义军将有大举,如何放着大材不用?”

    “贺二郎且休焦躁,苏瑛并非忘了吴公子,却是总有些隐衷啊。”苏瑛看了一眼贺毕跃跃欲试的眼神,一丝得意而却又多少带着些须无奈的微笑悄悄的挂上了嘴角。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人亦醉---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人亦醉---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