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68 一首诗
目录:我的独占神话| 作者:丹东大米汤| 类别:历史军事
))
春的美就在于它可以用生机昂然的灿烂激活人们封存的情绪,那种对生命尊敬而珍惜的感悟,对人与人之间简单而真挚的情感的向往。
7月,元璋再次发布诏令,升任胡惟庸为中书省丞相。
也在这一天,元璋召见了刘基。
“‘饱食无一事,一日复一夕’,可是先生的真实生活?”元璋的语气很平和。
“回皇上,是。”刘基惨然地回答。
“朕还以为先生是喜欢那样闲适生活的,不过好像先生却很委屈。”
“皇上明鉴,臣遭人诬陷以至触怒了龙颜,虽然现在闭门反省也不算冤屈,可是无奈不能再为国效力,辅佐明君,加上年华已逝,实在忍不住感慨万分。”
“诬陷?”元璋狐疑地说,“既然你是被冤枉的,为什么那时又要一口承认下来罪状?”
“臣恐顶撞圣驾而惹恼了皇上。”刘基老实地揭了底,“所以臣才承认了指控,以求得皇上的宽恕。”
“可惜朕还是把你幽禁在应天了,你很不满朕的决定吧?”
“臣不敢。”
“那你还说出了‘惟有故乡梦,可以慰今寂’这样的话。”元璋走到刘基面前,温柔地说,“老先生是真想回青田吗?要是真惦念家乡,朕可以准你回去。”
是的,无论元璋是不是想通了,他都决定要放刘基离开这个险恶阴森的政治中心。
刘基不可思议地看着元璋,衰老的容颜上也同时涌现出许久不见的柔和:“让老臣回去?”
元璋认真地说:“对,离开应天,回你家乡去养老,舒舒服服地过完这辈子。你不是说过,山间宁静的日子才是你刘基的期望吗?朕可以满足你。”
“皇上…”
“先生为朕做了那么多事,付出心血和努力却从来没有要求过什么回报。朕还记得当年封功臣的时候,先生怎么说都不接受公爵的位置,偏偏当个诚意伯就够了,朕真的佩服你。”元璋说着,嘴角露出一缕温和的笑容。
“臣愧不敢当,是皇上厚爱了。”刘基作揖,神情也释然了不少。
“你啊,总这么谦虚,你说说你为朕做了多少事,出了多少主意。光是我大明建国,你就又是要负责编著《戊申大统历》,又是制定《大明律》,还兢兢业业地查阅史书,创制卫所屯田的兵制,就连回家养老了都不忘忧心地方暴乱…”元璋感激地扶着刘基的肩膀,诚心诚意地说,“先生为了江山社稷呕心沥血、刚直不阿是人人都看在眼里的不争事实。可要是现在朕连让你安享晚年的机会都不给你,朕还算什么君王呢?”
“臣蒙皇上厚爱可以为国家尽力,只求国家能长治久安这就是对臣最大的恩惠了。”刘基含泪下跪,声色激动地大喊。
元璋扶起刘基,郑重地说:“先生,朕真心地感激你,尊敬你,佩服你,虽然朕也猜忌过你,可是朕今天向你约定,朕会像高祖尊崇张良那样厚待你,你就安心回去吧。”
“皇上,臣和张良不一样,臣不走。”刘基泪眼莹莹地说。
“为什么?”
“臣在应天不好吗?”
元璋答不上来,因为这样心照不宣的答案实在难以表达。
“应天太危险,你留下来不好。”元璋半天才沉吟出来。
“如果危机来源于外界的强加,那臣肯定也不会当什么君子,趋利避害有谁不会呢?可如果是臣甘愿面临危机,臣就万死不辞。”刘基再次跪地,声音清脆而洪亮地说。
元璋听出了刘基的意思,不禁紧张地蹲到他面前:“你在胡说什么!”
“皇上,臣句句发自肺腑。张子房当年能功成深退,那是因为天下安康,社稷稳固,可是如今的朝廷里尚有奸臣当道,内忧未除,臣怎能只图一人享受而放心离开呢?”
“先生明白朕的意图?”元璋平静下来,“难怪朕提拔丞相这件事也不见先生有什么意见。”
“皇上乃是明君,一心牵挂着大明朝的基石稳固,怎么可能糊涂到用人不善呢?”
“那你说,朕这么做可以成功吗?”元璋凑到刘基眼前,小声问。
“那就要看皇上能押多少筹码上去了。”刘基也压低了声音,“想赢得多,筹码就要加得有足够分量,而等待的时间也要足够的长。”
元璋倒吸了一口冷气,慢慢地站起身。
“朕想着突然觉得浑身发冷,先生说的筹码,不会就是你自己吧?”
“如果以臣的力量可以掀开序幕的帘子,臣愿意。”刘基坚定得挺直了腰板,郑重地说。
“先生!”元璋厉声打断了他,“朕不会这么做!”
“无论皇上最后的决定是什么,臣都恳请圣上准臣留在应天,以解心中的忧虑。”刘基磕头说,“倘若臣的担忧不应,那真是天下万民之福了。”
“随你吧。”元璋叹着气回答。其实元璋很矛盾,他是需要刘基留下来的,因为就算是刘基能出谋划策地照应着,自己也能觉得塌实一点。然而他又不得不提醒自己,当刘基真正地留在水深火热当中,自己能做出保全他的事吗?在他察觉到刘基对自己的计划一清二楚甚至还甘愿帮忙的时候,他真的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应该遵从国家利益还是个人情感。
春的美就在于它可以用生机昂然的灿烂激活人们封存的情绪,那种对生命尊敬而珍惜的感悟,对人与人之间简单而真挚的情感的向往。
7月,元璋再次发布诏令,升任胡惟庸为中书省丞相。
也在这一天,元璋召见了刘基。
“‘饱食无一事,一日复一夕’,可是先生的真实生活?”元璋的语气很平和。
“回皇上,是。”刘基惨然地回答。
“朕还以为先生是喜欢那样闲适生活的,不过好像先生却很委屈。”
“皇上明鉴,臣遭人诬陷以至触怒了龙颜,虽然现在闭门反省也不算冤屈,可是无奈不能再为国效力,辅佐明君,加上年华已逝,实在忍不住感慨万分。”
“诬陷?”元璋狐疑地说,“既然你是被冤枉的,为什么那时又要一口承认下来罪状?”
“臣恐顶撞圣驾而惹恼了皇上。”刘基老实地揭了底,“所以臣才承认了指控,以求得皇上的宽恕。”
“可惜朕还是把你幽禁在应天了,你很不满朕的决定吧?”
“臣不敢。”
“那你还说出了‘惟有故乡梦,可以慰今寂’这样的话。”元璋走到刘基面前,温柔地说,“老先生是真想回青田吗?要是真惦念家乡,朕可以准你回去。”
是的,无论元璋是不是想通了,他都决定要放刘基离开这个险恶阴森的政治中心。
刘基不可思议地看着元璋,衰老的容颜上也同时涌现出许久不见的柔和:“让老臣回去?”
元璋认真地说:“对,离开应天,回你家乡去养老,舒舒服服地过完这辈子。你不是说过,山间宁静的日子才是你刘基的期望吗?朕可以满足你。”
“皇上…”
“先生为朕做了那么多事,付出心血和努力却从来没有要求过什么回报。朕还记得当年封功臣的时候,先生怎么说都不接受公爵的位置,偏偏当个诚意伯就够了,朕真的佩服你。”元璋说着,嘴角露出一缕温和的笑容。
“臣愧不敢当,是皇上厚爱了。”刘基作揖,神情也释然了不少。
“你啊,总这么谦虚,你说说你为朕做了多少事,出了多少主意。光是我大明建国,你就又是要负责编著《戊申大统历》,又是制定《大明律》,还兢兢业业地查阅史书,创制卫所屯田的兵制,就连回家养老了都不忘忧心地方暴乱…”元璋感激地扶着刘基的肩膀,诚心诚意地说,“先生为了江山社稷呕心沥血、刚直不阿是人人都看在眼里的不争事实。可要是现在朕连让你安享晚年的机会都不给你,朕还算什么君王呢?”
“臣蒙皇上厚爱可以为国家尽力,只求国家能长治久安这就是对臣最大的恩惠了。”刘基含泪下跪,声色激动地大喊。
元璋扶起刘基,郑重地说:“先生,朕真心地感激你,尊敬你,佩服你,虽然朕也猜忌过你,可是朕今天向你约定,朕会像高祖尊崇张良那样厚待你,你就安心回去吧。”
“皇上,臣和张良不一样,臣不走。”刘基泪眼莹莹地说。
“为什么?”
“臣在应天不好吗?”
元璋答不上来,因为这样心照不宣的答案实在难以表达。
“应天太危险,你留下来不好。”元璋半天才沉吟出来。
“如果危机来源于外界的强加,那臣肯定也不会当什么君子,趋利避害有谁不会呢?可如果是臣甘愿面临危机,臣就万死不辞。”刘基再次跪地,声音清脆而洪亮地说。
元璋听出了刘基的意思,不禁紧张地蹲到他面前:“你在胡说什么!”
“皇上,臣句句发自肺腑。张子房当年能功成深退,那是因为天下安康,社稷稳固,可是如今的朝廷里尚有奸臣当道,内忧未除,臣怎能只图一人享受而放心离开呢?”
“先生明白朕的意图?”元璋平静下来,“难怪朕提拔丞相这件事也不见先生有什么意见。”
“皇上乃是明君,一心牵挂着大明朝的基石稳固,怎么可能糊涂到用人不善呢?”
“那你说,朕这么做可以成功吗?”元璋凑到刘基眼前,小声问。
“那就要看皇上能押多少筹码上去了。”刘基也压低了声音,“想赢得多,筹码就要加得有足够分量,而等待的时间也要足够的长。”
元璋倒吸了一口冷气,慢慢地站起身。
“朕想着突然觉得浑身发冷,先生说的筹码,不会就是你自己吧?”
“如果以臣的力量可以掀开序幕的帘子,臣愿意。”刘基坚定得挺直了腰板,郑重地说。
“先生!”元璋厉声打断了他,“朕不会这么做!”
“无论皇上最后的决定是什么,臣都恳请圣上准臣留在应天,以解心中的忧虑。”刘基磕头说,“倘若臣的担忧不应,那真是天下万民之福了。”
“随你吧。”元璋叹着气回答。其实元璋很矛盾,他是需要刘基留下来的,因为就算是刘基能出谋划策地照应着,自己也能觉得塌实一点。然而他又不得不提醒自己,当刘基真正地留在水深火热当中,自己能做出保全他的事吗?在他察觉到刘基对自己的计划一清二楚甚至还甘愿帮忙的时候,他真的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应该遵从国家利益还是个人情感。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的独占神话》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的独占神话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