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楚雄 在烟草地边(1)
目录:从知青到中南海秘书:黑月亮| 作者:零下| 类别:历史军事
离开南宁承恩寺后,朴素一路驱车继续西行――他要前往楚雄去探望一个全国备受争议的犯人。
在开发大西南的浪潮中,这里的公路已经修得四通八达,宽畅平坦。两辆吉普车钻进于葱绿无垠的千山万岭,就如同两颗黑色的珍珠滚动在绿绸之上,又犹如两叶小小的舢板浮荡在翠海之中,令朴素十分的心旷神怡,胸怀舒展,昨夜虽然只睡了三个小时,一路也毫无倦意。不知不觉之中,午后便抵达了昆明。
朴素在昆明只停留了一个多小时,赴了云南省委秘书长设的便宴,然后,又用省委的专用保密电话向李荣祖报告了一下行程,最后还加了一句话:
“收获甚丰!”
接着,立即又立即车出昆明,依然向西――因为,他要找的人在昆明西面百多里的楚雄。
楚雄的崇山峻岭中。由当地一名公安人员的带领下,朴素爬上一片群山之中的层层梯田的顶端,终于找到了他要找的人。
就在相距百步之时,朴素渐渐放缓了脚步。他喘息了几口气,然后抬望眼,远远地注视着一棵芭蕉树下坐的那个六十六岁的老人――他就是肖建业,大名鼎鼎的,褒贬不一的,曾被誉为“西南烟王”的,全中国最著名的私营企业家。
老人一动不动地坐着――坐在一柄锄头的把上。他的手里好象是捧着一只竹制水烟筒,身边放着一顶草帽和一只绿色的军用水壶,很轻很柔的微风从山上吹拂而来,掠动着宽阔的,墨绿的芭蕉树叶,细碎而又明灿的阳光透过芭蕉树叶的间缝,斑斑驳驳地,抖抖闪闪地落在他的身上,落在他的脸上,落在他的眼睛里
肖建业,是一个从红泥土里走出来的当地农民,用了十年的时间,成为富甲一方、声名显赫的私营企业家。五年前,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罪名是:逃税,行贿,洗钱,吞没国有财产。当时,肖建业的案子是轰动全国的经济大案,数百家媒体地毯式轰炸般地,雨点密集般地报道,详细得简直是点滴不漏,也使天下皆晓,国人尽知。当然,这些表面上的东西,朴素早已从报纸,电视里得知。与众不同的是,朴素还从调集的最高人民法院的卷宗之中,从没有间断过的,呈上来的内参里,看到了媒体与普通人不知道的一些关于肖建业的情况。五年以来,肖建业一直不是作为一个罪犯,而是作为一个“含冤蒙罪”的私营企业家的形象,被屡屡提及,不断地出现在各种场合。同情他与声援他的呼声,从一开始就没有间断和消失过,反而是随着一年又一年,变得更是一浪高过一浪,甚至,很多私营企业家视之为学习和崇拜的对象。几十位私营企业家和学界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曾经几次联名给李荣组写信。朴素记得信里有这样的措辞:
“肖建业,一个为民族工业做出如此巨大贡献的私营企业领导人,为了家事,挪用了比一个歌星登台唱一首歌的所得还少的钱,就算洗钱,天下岂有公理?”
“肖建业,十年为国家交了四百亿的税,他还用逃税吗?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肖建业行贿的罪名,因为他给别人给了太少,根本不是给与不给的问题。他的罪名应该是小气罪,而不是行贿罪!
对肖建业的判刑,曾经让无数私营企业家一时间心碎胆寒,顿觉出路渺茫。
据当地当时的媒体报道:“在法官宣读判决书后,罪犯肖建业脸上无任何表情,只是信服地摇了摇头,没有说出一句话来”
事实上,在听完法官的判决后,肖建业是大声讲了话的――几乎是大声呐喊。只是媒体被一律告知:不准报道!必须用用政府提供的统一的稿子,这是党的纪律!
肖建业当时在法庭上是这么喊的:
“你们,你们,你们还有一点点良心吗?交税的时候,就业的时候,上光荣榜的时候,甚至让我当政协委员的时候,你们都说我是私营企业家,可是,判刑的时候却说我的企业是是集体企业”
事实是这样的:最初肖建业在收购他日后借以发达的县里倒闭的卷烟厂时,给乡里留了一点点股份,给县里留了一点点股份――但是,乡里也好,县里也好,都没有出过一分一厘――那是因为,私营企业是不准种植烟草和生产经营烟草的,只能借助于集体企业的一寸一缕的外衣。
肖建业在监狱里蹲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就以身体有病的理由保外就医了。在保外就医期间,他还是舍不得离开他的烟草,就与妻子在楚雄的大山里承包了两千亩山地种植烟叶。当地政府给肖建业设立了一个帐户,为他在里面存了十几万元钱,作为他看病和生活的费用。可是,没过多长时间,这个帐户里的钱就变成了几百万,没人不知道是谁存进去的。
回想与思索之间,朴素的步子就走到了肖建业的面前。
肖建业稍稍抬起头,眯着眼睛打量了一下朴素。他没有站起身,依然坐在大芭蕉树下泥埂上的那把锄头柄上。
此时,朴素看清了肖建业的脸。这是一张朴素并不陌生的脸――一张几乎所有中国企业家和政治家都不陌生的脸,只是让所有人都会感到已经逐渐变得陌生的脸:稀疏的头发下,脸庞瘦削,肌肤发黄,满脸布满纵横深浅的沟壑,尤其是额头上的三道皱纹,象是用刀砍出来似的,又深又暗。最让人过目不能忘的,是他粗黑杂乱浓眉下那一对精明阴鹜的小眼睛――眼睛里充满黑色,几乎看不到眼白,犹如两眼窄窄的,深深的井。
对于朴素的到来,肖建国没有流露出半点的惊讶,困惑和不安,也没有一丝反感,高兴和振奋。他的脸上依然毫无表情,就好像平日里家人和村里的人来到他的跟前一样。
“坐吧,朴秘书。”
肖建业点了点头示意朴素坐下,自己的屁股也从锄头把柄移到了田埂上。
“肖董,你认识我――”
这倒让朴素感到一丝惊讶不安。他来这里之前,并没有把自己的身份告诉过当地的政府。不过,他还是挨着肖建业的身体坐在了田埂上。
“噢,我当然认识你。”
这时,肖建业嘴角显出几丝淡淡的不易察觉的笑容,他用沙哑的,苍老的嗓音对朴素说:
“在我被判刑的前一年,你陪李荣祖首长来我的厂视察,首长当时对我说:老肖啊,你这哪是卷烟厂啊,这简直就是印钞厂你大概已经忘记了。”
朴素想起来了,那是二00一年,也是个春天。
“是的,肖董,我想起来了,那天你穿着西装,带一根红色的领带,对吗?”
“想起来啦?没错,那时我是个董事长,可我现在是个农民,已经不需要西装领带了。李荣祖首长好吗?他说比我大两岁,也老了。”
“对的。肖董,你的记性真好。首长今年六十八,肖董,你是六十六吧!今天我来这里,是首长专门让我来看你的,他一直都很牵记着你。”
“谢谢,谢谢,替我谢谢他。管天管地,日理万机,还要牵挂我一个保外就医的犯人,可真难为他了!”
肖建业说着话,昴起削瘦而又沉重的头颅,目光一动也不动地凝视着远处的峡谷与丛林――他早就已丝毫不关心,不过问在这崇山峻岭之外每天发生的任何事情。几年来,他把自己的心,自己的身体,自己的感情都牢牢地,彻底地锁在这绵延的群山和无边的森林里。
在开发大西南的浪潮中,这里的公路已经修得四通八达,宽畅平坦。两辆吉普车钻进于葱绿无垠的千山万岭,就如同两颗黑色的珍珠滚动在绿绸之上,又犹如两叶小小的舢板浮荡在翠海之中,令朴素十分的心旷神怡,胸怀舒展,昨夜虽然只睡了三个小时,一路也毫无倦意。不知不觉之中,午后便抵达了昆明。
朴素在昆明只停留了一个多小时,赴了云南省委秘书长设的便宴,然后,又用省委的专用保密电话向李荣祖报告了一下行程,最后还加了一句话:
“收获甚丰!”
接着,立即又立即车出昆明,依然向西――因为,他要找的人在昆明西面百多里的楚雄。
楚雄的崇山峻岭中。由当地一名公安人员的带领下,朴素爬上一片群山之中的层层梯田的顶端,终于找到了他要找的人。
就在相距百步之时,朴素渐渐放缓了脚步。他喘息了几口气,然后抬望眼,远远地注视着一棵芭蕉树下坐的那个六十六岁的老人――他就是肖建业,大名鼎鼎的,褒贬不一的,曾被誉为“西南烟王”的,全中国最著名的私营企业家。
老人一动不动地坐着――坐在一柄锄头的把上。他的手里好象是捧着一只竹制水烟筒,身边放着一顶草帽和一只绿色的军用水壶,很轻很柔的微风从山上吹拂而来,掠动着宽阔的,墨绿的芭蕉树叶,细碎而又明灿的阳光透过芭蕉树叶的间缝,斑斑驳驳地,抖抖闪闪地落在他的身上,落在他的脸上,落在他的眼睛里
肖建业,是一个从红泥土里走出来的当地农民,用了十年的时间,成为富甲一方、声名显赫的私营企业家。五年前,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罪名是:逃税,行贿,洗钱,吞没国有财产。当时,肖建业的案子是轰动全国的经济大案,数百家媒体地毯式轰炸般地,雨点密集般地报道,详细得简直是点滴不漏,也使天下皆晓,国人尽知。当然,这些表面上的东西,朴素早已从报纸,电视里得知。与众不同的是,朴素还从调集的最高人民法院的卷宗之中,从没有间断过的,呈上来的内参里,看到了媒体与普通人不知道的一些关于肖建业的情况。五年以来,肖建业一直不是作为一个罪犯,而是作为一个“含冤蒙罪”的私营企业家的形象,被屡屡提及,不断地出现在各种场合。同情他与声援他的呼声,从一开始就没有间断和消失过,反而是随着一年又一年,变得更是一浪高过一浪,甚至,很多私营企业家视之为学习和崇拜的对象。几十位私营企业家和学界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曾经几次联名给李荣组写信。朴素记得信里有这样的措辞:
“肖建业,一个为民族工业做出如此巨大贡献的私营企业领导人,为了家事,挪用了比一个歌星登台唱一首歌的所得还少的钱,就算洗钱,天下岂有公理?”
“肖建业,十年为国家交了四百亿的税,他还用逃税吗?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肖建业行贿的罪名,因为他给别人给了太少,根本不是给与不给的问题。他的罪名应该是小气罪,而不是行贿罪!
对肖建业的判刑,曾经让无数私营企业家一时间心碎胆寒,顿觉出路渺茫。
据当地当时的媒体报道:“在法官宣读判决书后,罪犯肖建业脸上无任何表情,只是信服地摇了摇头,没有说出一句话来”
事实上,在听完法官的判决后,肖建业是大声讲了话的――几乎是大声呐喊。只是媒体被一律告知:不准报道!必须用用政府提供的统一的稿子,这是党的纪律!
肖建业当时在法庭上是这么喊的:
“你们,你们,你们还有一点点良心吗?交税的时候,就业的时候,上光荣榜的时候,甚至让我当政协委员的时候,你们都说我是私营企业家,可是,判刑的时候却说我的企业是是集体企业”
事实是这样的:最初肖建业在收购他日后借以发达的县里倒闭的卷烟厂时,给乡里留了一点点股份,给县里留了一点点股份――但是,乡里也好,县里也好,都没有出过一分一厘――那是因为,私营企业是不准种植烟草和生产经营烟草的,只能借助于集体企业的一寸一缕的外衣。
肖建业在监狱里蹲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就以身体有病的理由保外就医了。在保外就医期间,他还是舍不得离开他的烟草,就与妻子在楚雄的大山里承包了两千亩山地种植烟叶。当地政府给肖建业设立了一个帐户,为他在里面存了十几万元钱,作为他看病和生活的费用。可是,没过多长时间,这个帐户里的钱就变成了几百万,没人不知道是谁存进去的。
回想与思索之间,朴素的步子就走到了肖建业的面前。
肖建业稍稍抬起头,眯着眼睛打量了一下朴素。他没有站起身,依然坐在大芭蕉树下泥埂上的那把锄头柄上。
此时,朴素看清了肖建业的脸。这是一张朴素并不陌生的脸――一张几乎所有中国企业家和政治家都不陌生的脸,只是让所有人都会感到已经逐渐变得陌生的脸:稀疏的头发下,脸庞瘦削,肌肤发黄,满脸布满纵横深浅的沟壑,尤其是额头上的三道皱纹,象是用刀砍出来似的,又深又暗。最让人过目不能忘的,是他粗黑杂乱浓眉下那一对精明阴鹜的小眼睛――眼睛里充满黑色,几乎看不到眼白,犹如两眼窄窄的,深深的井。
对于朴素的到来,肖建国没有流露出半点的惊讶,困惑和不安,也没有一丝反感,高兴和振奋。他的脸上依然毫无表情,就好像平日里家人和村里的人来到他的跟前一样。
“坐吧,朴秘书。”
肖建业点了点头示意朴素坐下,自己的屁股也从锄头把柄移到了田埂上。
“肖董,你认识我――”
这倒让朴素感到一丝惊讶不安。他来这里之前,并没有把自己的身份告诉过当地的政府。不过,他还是挨着肖建业的身体坐在了田埂上。
“噢,我当然认识你。”
这时,肖建业嘴角显出几丝淡淡的不易察觉的笑容,他用沙哑的,苍老的嗓音对朴素说:
“在我被判刑的前一年,你陪李荣祖首长来我的厂视察,首长当时对我说:老肖啊,你这哪是卷烟厂啊,这简直就是印钞厂你大概已经忘记了。”
朴素想起来了,那是二00一年,也是个春天。
“是的,肖董,我想起来了,那天你穿着西装,带一根红色的领带,对吗?”
“想起来啦?没错,那时我是个董事长,可我现在是个农民,已经不需要西装领带了。李荣祖首长好吗?他说比我大两岁,也老了。”
“对的。肖董,你的记性真好。首长今年六十八,肖董,你是六十六吧!今天我来这里,是首长专门让我来看你的,他一直都很牵记着你。”
“谢谢,谢谢,替我谢谢他。管天管地,日理万机,还要牵挂我一个保外就医的犯人,可真难为他了!”
肖建业说着话,昴起削瘦而又沉重的头颅,目光一动也不动地凝视着远处的峡谷与丛林――他早就已丝毫不关心,不过问在这崇山峻岭之外每天发生的任何事情。几年来,他把自己的心,自己的身体,自己的感情都牢牢地,彻底地锁在这绵延的群山和无边的森林里。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从知青到中南海秘书:黑月亮》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从知青到中南海秘书:黑月亮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