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柒 看破红尘,不忘救国(1)

柒 看破红尘,不忘救国(1)

目录: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一方面,李叔同出家了,法名演音,法号弘一,后又称晚晴老人。他以后的人生任务就是反省修道,清心寡欲。这是看破红尘之举,从有爱有恨的世俗中的人,摇身一变为,无情无欲的佛门僧人,点起了青灯,或闭关修行,严守戒律,或自己种菜,过苦行僧的日子。

    另一方面,国事常在风雨动摇中,1919年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出现更复杂的命运,内外交错,谁也说不清,会是什么走向。

    关于出家这事,朋友或许只是无奈,惋惜艺术界少了个大才子和好老师。最伤心的,莫过于他的一妻一妾。丈夫出家,妻子失去依靠,形如寡妇,即便还有儿子,也不足慰长夜。

    他的发妻和那位日本妻子,曾多次去弘一法师修行的地方,跪在寺外,“哭谏”他不要舍弃她们,但还是未能如愿。尤其日本妻子,后来,还常来看他,与他互通书信……情缘或许能断,但和尘世中的人的联系,还是不能彻底断掉。

    因为究其人本身,境界再高,只要还活着,吃米嚼菜,就还是在食人间烟火。尽管,弘一法师在出家前后,都有尝试辟谷断食之法修行,即,不吃不喝,靠着自身的性命看能活多久。但这种尝试,也不可能太长时间。

    这样一个寡欲的人,其形象也合乎其生活方式,非常清瘦,现在流传下来的弘一法师的肖像,可用四个字形容:“清瘦矍铄”。虽然很瘦,但是很有精神,而且,内在的愉悦会由内自外散发出来,没有了从前的忧郁之气,也许只因,他找到了最适合自己内心的生活方式。

    昨日已如梦痕,他轻轻省开后,于盛年,便安心过起了出家人的生活。以致,林语堂大为感慨,他这样一个天才,就这样抛开“我们”,跳到红尘之外的世界去?!

    奈何,内忧外患下,他的清净生活,未必清净。从1919年,到他临终,中国内外战火不断,最严峻的时刻就是1937年后,法西斯下的日本正式侵华,国家到了存亡一线的时候。

    对于李叔同,在未成为弘一法师前,他就是个著名的爱国者。其一生创作的音乐歌词,最能抒发他极为激烈的爱国情绪,其中著名的有《祖国歌》:

    “上下数千年,一脉延,文明莫与肩。

    纵横数万里,膏腴地,独享天然利。

    国是世界最古国,民是亚洲大国民。

    呜呼,大国民!呜呼,唯我大国民!

    幸生珍世界,琳琅十倍增声价。

    我将骑狮越昆仑,驾鹤飞渡太平洋。

    谁与我仗剑挥刀?

    呜呼,大国民!

    谁与我鼓吹庆升平?”

    这国是世界最古国,民是亚洲大国民,很是振奋晚清屡受西方列强骚扰的国民!气势很豪迈!至刚至强!倘若说,鲁迅是爱国的,多是从文明的进步,批判反省的角度;李叔同的爱国,则更多是慷慨意奋之气,是以文化的广博自恃,是内在的骄傲,是从文化自我认同的角度。一者是深刻的理性,一者是鲜明的感性,国家就在这两种拽力下,颠簸前行。国家立足于世而不倒,需要这两种力量。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百年记忆:民国才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百年记忆:民国才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