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正文 伍 爱与自由的灵魂(1)

正文 伍 爱与自由的灵魂(1)

目录: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成年后,苏曼殊最为世所知,主要是因为他的翻译,小说和绘画,尤其写与身世相近的诸多爱情小说,以及透露出的多情感伤的浪漫诗意的风格。

    著名佛学大师南怀瑾提到苏曼殊,曾这样称他:“在民国初年以迄现在,由章太炎先生与‘南社’诗人们烘托,擅长鸳鸯蝴蝶派的文字,以写作言情小说如《断鸿零雁记》等而出名,行迹放浪于形骸之外,意志沉湎于之间的苏曼殊,实际并非真正的出家人……”

    这里,提到曼殊的两个特点:一是行迹放浪;一是沉湎于。

    换一种眼光来看,行迹放浪是因为渴望“自由”,也是一种超脱的精神,沉湎于是因为心中有“爱”,而且还很强烈!

    作为一半中国人血统,一半日本人血统的苏曼殊,最爱的,却非“菩提本无树,心如明镜台”的禅宗六祖,亦非日本的俳句大师,而是西方大诗人拜伦。

    拜伦是何许人?

    他是19世纪的浪漫主义诗人,身世和曼殊极为相似,父亲是英国人,母亲是苏格兰人,自小父母离异,他童年跟着母亲到苏格兰,生活贫俭凄苦,又因身体残疾,虽为贵族爵位的世袭者,却没有什么朋友,而且常遭鄙视,内心十分孤寂,长大后放浪不羁,也是“沉湎于”,在诗歌里做着豪侠的梦!

    那些豪侠被称为“拜伦式英雄”,他们都追求自由,不是个人的自由,就是民族的自由,他们率性而为,却又孤愤忧郁,他们像拿破仑一样勇敢,却总是被世俗社会排挤……

    就好像曼殊自己一样!

    他在拜伦的诗中,实做着自己的梦,只是中国的诗含蓄优雅,没有西方的自由体长诗,那样张扬爱和自由的精神,所以,他很少用中国诗来表现自己从拜伦诗中获得的认同感,而大量翻译了西方热烈呼唤自由的浪漫主义诗歌,正切合了当时革命形势、民~主风气的需要。而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革命,让更多青年长歌当哭,壮志易酬,更意气风发地要重振国家!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百年记忆:民国才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百年记忆:民国才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