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正文 陆 辛亥之后,为清流亡(2)

正文 陆 辛亥之后,为清流亡(2)

目录: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辛亥政变成功后,罗振玉这个前清官僚,便又慌慌张张来找王国维,劝说一起东渡日本,出国避难,走得十分仓促。在那时,为避乱,临时离开的冲动是有可能的,但王国维自己说了一段话,却令此次二人流寓日本,成了救国行为:

    “先生独以学术为性命,以此古器、古籍先生独以学术为性命,以此古器、古籍为性命所寄之躯体……辛亥以后,流寓海外……国家与群力之所不能为者,竟以一流人之力成之。”

    且看最后一句,他和罗振玉要以一流人(天才)之力,在乱世,来喂养中国学术的生命,而方式就是保存中国的古器,古籍等,再发挥其考证的癖好,拓清源流,而到了日本东京后的王国维,不再沉迷于西方哲学和文艺,改为以训诂为基础,专研国学、古代史,罗振玉则专门搜集、整理传统文物史料,包括刊布甲骨文等。二人还一起在东京创办《国学丛刊》,誓在流亡期间,将国学发扬光大,有国粹主义者的倾向和爱国情操。

    不难理解当时王国维的选择,志在“学术救国”,清朝覆亡了,但是和清朝及以前一切封建王朝联系在一起的传统文化,并未覆亡,它们还存在于古书和古器具的生命中,只要保存了这些,并且详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仍然不灭,会经他们的手流传下去……

    这也是另一种爱国热情,不通过政治的形式,而是通过文化的形式。只有“文化遗老”才会有这种洞见和胸襟,而不仅是出于政治避难的无奈选择。

    同时,政治立场上比较保守的他,在东渡后,斥责那些变节者,写咏史诗抒发感慨:

    “楚汉龙争元自可,师昭狐媚竟如何?阮生广武原头泪,应比回车痛哭多!

    当涂典午长儿孙,新室成家且自尊;只怪常山赵延寿,赭袍龙凤向中原。”

    而这日正是2012年,成立后的第一年,即民国元年,旧的宣统年号被废除,清朝正式被诏告覆亡。

    在他眼里,辛亥革命,和清朝的,不过是像楚汉之争,本无不可,只是那些在政变中,很快改头换面的,如袁世凯等,都是狐媚的墙头草,而自己的心情,就像阮籍当年驱车登广武,对着楚汉旧址痛哭怅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还记得否,当年曹操(当涂的典故所指)、司马昭(典午的典故所指),他们尚且没有马上不效忠于旧朝,而是等着儿子(长儿孙)来篡位,你们却学五代十国的赵延寿,很快披起龙袍做反臣。

    如此痛斥变节,暗含了自己一定要做忠臣志士,像他祖宗一样,宁死不屈于乱党新朝!

    这还是旧的士大夫精神,在支配他,他对世界政治的变化形势,迟钝了一些,可能是因为他更多的精力和热爱,在于学问,而不是亲自参与政事。他有书生包容世界知识的胸襟,却没有从政治上,改造世界的果断、眼光和气魄!

    作为一个新旧世界之交的大知识分子,处处流露出哀清亡的情绪,愿为满清王朝添一缕忠魂,不能不说是自身的局限,只是书生情怀,情长识短,但痛斥狐媚变节者,也显示出,自己不求功名,不求利益,是单纯清高的守持封建宗室文化的忠贞的态度。

    不只如此,他这时,还写下洋洋洒洒的七律长诗《颐和园词》,为清覆亡痛哭,以颐和园屡遭破坏,哀悼一个王朝的逝去……当然也是哀悼国家之痛。这种激情无可厚非,但以遗老身份抒怀,多少有点愚忠,也许正是因为,他寄身于中国传统文化,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血液,而愚忠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须知,文化之塑造人,远远大于政治!

    正是这样,他后来人生的悲剧才不可避免。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百年记忆:民国才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百年记忆:民国才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