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中原大战(十六)
目录:穿越之大明永历|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方孝玉率军偷袭清军大营,大获全胜,除了己方阵亡一千余人外,却接连击破了两座清军大营,杀敌无数,三万绿营几乎被打垮,两个绿营总兵被击毙,此乃是自台家庄大战以来,明军所取得的最大的胜利。
如果不是方孝玉担心轻兵冒进,被右营的清军反包围,他还会继续扩大战果,将主营的数千八旗兵统统歼灭。
不过方孝玉在清营发现了一个怪异的景象,主营内竟然只有数千八旗兵,而不是数万满蒙联军,于是他的心中就充满了疑问,那就是数万八旗兵和蒙古兵什么时候撤走的?他们去了哪里?他们要干什么?
此次突袭中,明军在清军主营抓获了两名清军八旗将官,其职位还不低,其中一个是四品佐领参将,他们奉命留守主营,应该知道其中的内情。
于是方孝玉带着俘虏回到台家庄西庄,马上亲自拷问那两个清将,开始的时候,他们二人还嘴硬,死活不肯透露其中缘由。
但是明军中自有锦衣卫拷问高手,方孝玉见他们敬酒不吃,吃罚酒,大怒之下,将他们交给那几个如同凶神般的锦衣卫。
方孝玉不愿意看锦衣卫给他俩用刑,便暂时离开,不久之后,关押犯人的房间内就传出杀猪般的嚎叫声。
锦衣卫用刑,一般不用皮鞭、木板等寻常刑具,而是有自己独到的手法,比如锥子刺骨,后门别棍,刷皮子,双针贯耳等等名目,都是人间酷刑,而且非常好操作。
小半个时辰后,房间内终于不再有声音传出来,又过了片刻,锦衣卫的人出来,向方孝玉禀报,人犯已经开口招供,可以进去问话了。
方孝玉重新进去,看到那两个清将已经被折磨的不成人形,浑身是血,俯身趴在地上,屁股朝上,地上还有一大滩血迹,两根短木棍仍在旁边。
原来刚才他们被用了“后门别棍”,其实就是用棍子捅进肛门里,慢慢的钻,慢慢的搅,粗大的木棍钻进去后,肯定会撑破肛门,结果会是让人痛不欲生,求生不得,求生不能。
方孝玉看到一点也不怜悯他们俩,这叫早知现在,何必当初,刚才还是死硬不说,现在只是稍微用了一招,就张嘴招供了,他们也不嫌麻烦?
“你们现在愿意说话了吗?”方孝玉语气中充满了不屑。
“愿意,愿意!”其中一个有气无力地说道。
“那好,现在要把你们分开审问,一定如实回答,不要说半句谎话,否则还有更厉害的酷刑等着你们,让你们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明白吗?”方孝玉威胁道。
“我们明白,一定不敢说谎!”另一个也点头不住地回答。
方孝玉点点头,而后对旁边的侍卫说道:“你们先押下去一个,到另一个房间,交给锦衣卫审问,要将他们说的话记录下来,快去吧!”
侍卫闻言领命,马上将其中一个带走,将那个参将留在方孝玉身前。
方孝玉继续对那个参将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参将答道:“回将军的话,小的叫木合,正白旗人。”
“很好,那我来问你,你们的皇帝,康亲王,还有满蒙八旗兵都哪里去了?”方孝玉又问道。
“这个——”木合略微有些迟疑。
“嗯?你想再试试我们锦衣卫的刑罚吗?”方孝玉厉声道。
“不,不要啦!”木合吓得都哆嗦了,想起刚才“后门”被插进去一根棍子,那滋味简直太让人觉得还不如马上死了的好。
“那你快说!”方孝玉喝道。
“好,好,我说——”木合不住地点头。
接着这个叫木合的清军参将将自己知道的全部说了出来,然后方孝玉让人将他带走,又要锦衣卫将另一个清将提了进来,将供文看了一遍,果然与木合所说的差不多,但是并不如木合的详细,这可能与他的职位比木合低有关。
原来早在十天前,清军夺取东庄后,清军的主力满蒙联军便在一天夜里悄悄的出营,向北方去了,据说小皇帝康熙也随之而去,不过康亲王杰书和小皇帝的仪仗却留下来,杰书一直在主营中处理军务,而小皇帝的仪仗队却可能是为了迷惑明军。
就在今天凌晨,天色微明,康亲王杰书与小皇帝的仪仗也一起走了,走的时候,同样没有声张,就是大部分绿营将领都不知道此事,只有直隶总督魏定康去了杰书那里,好像密谋了很久。
杰书走后,清营中一切事务便由魏定康掌握,而这两个被俘的清将,则被杰书留在营中,还像往常一样,不时派出一些满洲八旗兵出营巡视。
至于小皇帝康熙和满蒙八旗主力去了哪里,木合和另外一个清将,他们二人却不知道,并不像是说谎,而是确实不知道。
不过据木合所说清军八旗主力北上后,已经按原路返回济宁,留下的七万绿营兵只是为了继续迷惑明军。
而到了济宁之后,对于八旗主力的去向,木合却不知道了,不但他不知道,就是出发的时候,八旗兵们还以为是北返回北京,但是木合却认为并不是这样,他听一个相好的御前侍卫说,八旗主力可能是要到达济宁之后,绕过微山湖,然后调头南下,由微山湖西岸进军,目标就是徐州。
方孝玉从两个八旗将官那里得知这些情况后,大惊失色,他知道以前清军的主力都集中于台家庄一线,如果他们分兵绕过微山湖,经过鱼台县、沛县,南下进攻徐州,那么明军就要腹背受敌了。
还有一点,更让方孝玉心惊,八旗主力已经走了十天,而这期间,明军竟然没有察觉,派出去的探子也没有回来禀报,要按时间论的话,清军大部分都是骑兵,其主力肯定已经绕过了微山湖,抵达了西岸,随时都可能对徐州发起突袭。
“不能再耽搁了,赶紧去通报徐州加强防守!”方孝玉如此想到。
于是方孝玉急匆匆地找到靳统武,将情况说了一遍,靳统武知道后,也是吃惊不小,急问方孝玉有何应对之法。
此时徐州驻扎有三万人马,其中一万人马布防于微山湖南岸,如果八旗主力南下,他们肯定会阻击一段时间,而且徐州有坚固的城墙,还有多门重炮,只要应对及时,清军不会马上攻进城内的。
但是方孝玉为了安稳起见,觉得还是由自己领军一万,回返徐州,准备迎击南下的八旗主力。
这个主意立刻得到靳统武的同意,他也是担心徐州有失,所以派方孝玉回去,还是比较稳妥的。
方孝玉从台家庄的四万明军中调出两个团,共一万人马,出了台家庄,一路急行,望徐州而去。
在赶往徐州的路上,方孝玉遇见了徐州派来的信使,由信使那里得知此时万岁爷竟然去了徐州,而且还与徐州守将鲁中山及大臣们一起去了微山湖。
闻知这件事后,方孝玉大急,连连叫苦,心道:万岁爷去的也真是时候,让他在宿迁呆着,他嫌闷,现在去了徐州,而八旗主力却要南下,这要是遇上,还不得出了大事!
情急之下,方孝玉下令加快行军速度,明军一路狂奔,路上不知累死了多少匹战马,跑死了多少官兵,终于在一天一夜之后,抵达了徐州。
可是当方孝玉抵达徐州之后,正好遇到永历和众臣们回来,而且安然无事,根本没有遇见八旗主力。
方孝玉心想:按照路程和时间算计,八旗主力是由满洲和蒙古骑兵组成,都是日行数百里的骑兵,环绕一个微山湖,只需要三天的时间,就算他们在济宁耽搁一段时间,十日之内,也应该到达微山湖南岸了,可是为什么到现在还不见他们的踪影?难道八旗主力并没有南下?还是他们在路上耽搁了?
可是再一想,这根本不和常理,八旗主力跑了数百里,为的就是突袭徐州,可是这么时间过去了,应该有所显露才是。
当方孝玉将自己所知道的禀报给永历和黄宗羲等人,永历等人也是吃惊不已,但又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八旗主力到底意欲何为。
过了一天之后,带兵深入敌后,袭击清军粮道的洪熙官派人送回了战报,这份战报中除了记录了一些战绩之外,还有说了一件怪事。
这件怪事就是济宁通往峄城的官道附近的村庄被人血洗,村内男女老幼全部被杀死,抛之荒野,从种种迹象上看,应该是清军所为,但是并不知道清军为什么要对百姓下了黑手。
经过众人商讨分析后,一致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八旗主力北返,肯定要路过的一些村庄,他们将村内的百姓杀死,为的就是防止走漏消息。
而且派去北边的探子没有查到他们,是因为清军一改往日的做法,他们昼宿夜行,在晚上行军,避开了明军的探子,所以探子们不知道清军的动向。
但是就算知道八旗主力离开了台家庄,可是他们到底去了哪里,还是没有确切的消息。
永历、黄宗羲、方孝玉、鲁中山四人全都猜不透,也没法猜透。
(大转折开始了,出乎意料!顺便再问一下,有没有朋友愿意做我的副版主,请在书评区留言!)
如果不是方孝玉担心轻兵冒进,被右营的清军反包围,他还会继续扩大战果,将主营的数千八旗兵统统歼灭。
不过方孝玉在清营发现了一个怪异的景象,主营内竟然只有数千八旗兵,而不是数万满蒙联军,于是他的心中就充满了疑问,那就是数万八旗兵和蒙古兵什么时候撤走的?他们去了哪里?他们要干什么?
此次突袭中,明军在清军主营抓获了两名清军八旗将官,其职位还不低,其中一个是四品佐领参将,他们奉命留守主营,应该知道其中的内情。
于是方孝玉带着俘虏回到台家庄西庄,马上亲自拷问那两个清将,开始的时候,他们二人还嘴硬,死活不肯透露其中缘由。
但是明军中自有锦衣卫拷问高手,方孝玉见他们敬酒不吃,吃罚酒,大怒之下,将他们交给那几个如同凶神般的锦衣卫。
方孝玉不愿意看锦衣卫给他俩用刑,便暂时离开,不久之后,关押犯人的房间内就传出杀猪般的嚎叫声。
锦衣卫用刑,一般不用皮鞭、木板等寻常刑具,而是有自己独到的手法,比如锥子刺骨,后门别棍,刷皮子,双针贯耳等等名目,都是人间酷刑,而且非常好操作。
小半个时辰后,房间内终于不再有声音传出来,又过了片刻,锦衣卫的人出来,向方孝玉禀报,人犯已经开口招供,可以进去问话了。
方孝玉重新进去,看到那两个清将已经被折磨的不成人形,浑身是血,俯身趴在地上,屁股朝上,地上还有一大滩血迹,两根短木棍仍在旁边。
原来刚才他们被用了“后门别棍”,其实就是用棍子捅进肛门里,慢慢的钻,慢慢的搅,粗大的木棍钻进去后,肯定会撑破肛门,结果会是让人痛不欲生,求生不得,求生不能。
方孝玉看到一点也不怜悯他们俩,这叫早知现在,何必当初,刚才还是死硬不说,现在只是稍微用了一招,就张嘴招供了,他们也不嫌麻烦?
“你们现在愿意说话了吗?”方孝玉语气中充满了不屑。
“愿意,愿意!”其中一个有气无力地说道。
“那好,现在要把你们分开审问,一定如实回答,不要说半句谎话,否则还有更厉害的酷刑等着你们,让你们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明白吗?”方孝玉威胁道。
“我们明白,一定不敢说谎!”另一个也点头不住地回答。
方孝玉点点头,而后对旁边的侍卫说道:“你们先押下去一个,到另一个房间,交给锦衣卫审问,要将他们说的话记录下来,快去吧!”
侍卫闻言领命,马上将其中一个带走,将那个参将留在方孝玉身前。
方孝玉继续对那个参将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参将答道:“回将军的话,小的叫木合,正白旗人。”
“很好,那我来问你,你们的皇帝,康亲王,还有满蒙八旗兵都哪里去了?”方孝玉又问道。
“这个——”木合略微有些迟疑。
“嗯?你想再试试我们锦衣卫的刑罚吗?”方孝玉厉声道。
“不,不要啦!”木合吓得都哆嗦了,想起刚才“后门”被插进去一根棍子,那滋味简直太让人觉得还不如马上死了的好。
“那你快说!”方孝玉喝道。
“好,好,我说——”木合不住地点头。
接着这个叫木合的清军参将将自己知道的全部说了出来,然后方孝玉让人将他带走,又要锦衣卫将另一个清将提了进来,将供文看了一遍,果然与木合所说的差不多,但是并不如木合的详细,这可能与他的职位比木合低有关。
原来早在十天前,清军夺取东庄后,清军的主力满蒙联军便在一天夜里悄悄的出营,向北方去了,据说小皇帝康熙也随之而去,不过康亲王杰书和小皇帝的仪仗却留下来,杰书一直在主营中处理军务,而小皇帝的仪仗队却可能是为了迷惑明军。
就在今天凌晨,天色微明,康亲王杰书与小皇帝的仪仗也一起走了,走的时候,同样没有声张,就是大部分绿营将领都不知道此事,只有直隶总督魏定康去了杰书那里,好像密谋了很久。
杰书走后,清营中一切事务便由魏定康掌握,而这两个被俘的清将,则被杰书留在营中,还像往常一样,不时派出一些满洲八旗兵出营巡视。
至于小皇帝康熙和满蒙八旗主力去了哪里,木合和另外一个清将,他们二人却不知道,并不像是说谎,而是确实不知道。
不过据木合所说清军八旗主力北上后,已经按原路返回济宁,留下的七万绿营兵只是为了继续迷惑明军。
而到了济宁之后,对于八旗主力的去向,木合却不知道了,不但他不知道,就是出发的时候,八旗兵们还以为是北返回北京,但是木合却认为并不是这样,他听一个相好的御前侍卫说,八旗主力可能是要到达济宁之后,绕过微山湖,然后调头南下,由微山湖西岸进军,目标就是徐州。
方孝玉从两个八旗将官那里得知这些情况后,大惊失色,他知道以前清军的主力都集中于台家庄一线,如果他们分兵绕过微山湖,经过鱼台县、沛县,南下进攻徐州,那么明军就要腹背受敌了。
还有一点,更让方孝玉心惊,八旗主力已经走了十天,而这期间,明军竟然没有察觉,派出去的探子也没有回来禀报,要按时间论的话,清军大部分都是骑兵,其主力肯定已经绕过了微山湖,抵达了西岸,随时都可能对徐州发起突袭。
“不能再耽搁了,赶紧去通报徐州加强防守!”方孝玉如此想到。
于是方孝玉急匆匆地找到靳统武,将情况说了一遍,靳统武知道后,也是吃惊不小,急问方孝玉有何应对之法。
此时徐州驻扎有三万人马,其中一万人马布防于微山湖南岸,如果八旗主力南下,他们肯定会阻击一段时间,而且徐州有坚固的城墙,还有多门重炮,只要应对及时,清军不会马上攻进城内的。
但是方孝玉为了安稳起见,觉得还是由自己领军一万,回返徐州,准备迎击南下的八旗主力。
这个主意立刻得到靳统武的同意,他也是担心徐州有失,所以派方孝玉回去,还是比较稳妥的。
方孝玉从台家庄的四万明军中调出两个团,共一万人马,出了台家庄,一路急行,望徐州而去。
在赶往徐州的路上,方孝玉遇见了徐州派来的信使,由信使那里得知此时万岁爷竟然去了徐州,而且还与徐州守将鲁中山及大臣们一起去了微山湖。
闻知这件事后,方孝玉大急,连连叫苦,心道:万岁爷去的也真是时候,让他在宿迁呆着,他嫌闷,现在去了徐州,而八旗主力却要南下,这要是遇上,还不得出了大事!
情急之下,方孝玉下令加快行军速度,明军一路狂奔,路上不知累死了多少匹战马,跑死了多少官兵,终于在一天一夜之后,抵达了徐州。
可是当方孝玉抵达徐州之后,正好遇到永历和众臣们回来,而且安然无事,根本没有遇见八旗主力。
方孝玉心想:按照路程和时间算计,八旗主力是由满洲和蒙古骑兵组成,都是日行数百里的骑兵,环绕一个微山湖,只需要三天的时间,就算他们在济宁耽搁一段时间,十日之内,也应该到达微山湖南岸了,可是为什么到现在还不见他们的踪影?难道八旗主力并没有南下?还是他们在路上耽搁了?
可是再一想,这根本不和常理,八旗主力跑了数百里,为的就是突袭徐州,可是这么时间过去了,应该有所显露才是。
当方孝玉将自己所知道的禀报给永历和黄宗羲等人,永历等人也是吃惊不已,但又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八旗主力到底意欲何为。
过了一天之后,带兵深入敌后,袭击清军粮道的洪熙官派人送回了战报,这份战报中除了记录了一些战绩之外,还有说了一件怪事。
这件怪事就是济宁通往峄城的官道附近的村庄被人血洗,村内男女老幼全部被杀死,抛之荒野,从种种迹象上看,应该是清军所为,但是并不知道清军为什么要对百姓下了黑手。
经过众人商讨分析后,一致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八旗主力北返,肯定要路过的一些村庄,他们将村内的百姓杀死,为的就是防止走漏消息。
而且派去北边的探子没有查到他们,是因为清军一改往日的做法,他们昼宿夜行,在晚上行军,避开了明军的探子,所以探子们不知道清军的动向。
但是就算知道八旗主力离开了台家庄,可是他们到底去了哪里,还是没有确切的消息。
永历、黄宗羲、方孝玉、鲁中山四人全都猜不透,也没法猜透。
(大转折开始了,出乎意料!顺便再问一下,有没有朋友愿意做我的副版主,请在书评区留言!)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穿越之大明永历》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穿越之大明永历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