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1 章
目录:陌上花开缓缓归| 作者:洛城东| 类别:历史军事
旌旗翻飞,兵强马壮的三十万西疆大军在安疆王和骠骑大将军率领下,开始了今年声势浩大的巡边演练。
大军边走边练十来天后,有些老兵开始犯嘀咕:往常巡练都是兵分两路,两位带兵大将各带一半人马沿边境线行走,即练了兵又能震慑邻国,今次怎么王爷和孙大将军并不分开练兵,而且越走越深入内地,看方位是正在向东进发,再过七八天便能抵达嘉峪关了!
同时,一股强烈悲愤不平的情绪在军队中迅速漫延着。起因在于一些目睹了睿郡王十殿下当日昏倒摔落马下的士兵。其中不乏口才甚佳之人,休息时间绘声绘色地把当时情景学舌给同伴,一传十,十传百,而石小四在偶尔听到他们的议论后严肃纠正了传闻:十殿下是因为长期劳心劳力又忽然听到噩耗,一下子悲伤过度才摔下马的!他现在在王府守孝,还生着病。没看到王爷戴着孝吗?含冤而死的不是我娘,而是十殿下的母妃——皇贵妃吴娘娘,以及十殿下的外公和姨父全家!报信的人说是我表哥其实是为了掩人耳目前来西北,防止被追杀。如果不信,可以去问新来的军医官陈先生,他就是来报信的十殿下的亲表哥,他父子本来是皇宫里的御医,医术高明,专门给皇上和娘娘们看病的,给西北百姓免费看病的大夫们都是他们父子帮忙培训的!陈家也被株连了,连陈少夫人和她腹中未出世的胎儿都没保住。陈铿是这场大难里逃出来的唯一一人!
司擅一向待下随和,被石小四拖到各个营帐里作证,陈铿更是成了将士们探听第一手消息的最佳人选,走营串帐,忙得不亦乐乎。
随着离嘉峪关越来越近,所有人都知道了:十殿下不为权不为利,手刃贪污军饷的皇亲在先,又捐出所有财物为全军将士添置冬衣药物,还呕心沥血让西北的百姓过上了吃得饱穿得暖的好日子,自己的母妃和家人却被奸妃载赃陷害,含冤而死,此仇不报,枉为世人!
袁峥和孙贺等主官静观一切,眼看士兵们个个气愤填膺,士兵被鼓动得极高,即知时机已到。
离嘉峪关还有一天的路程。这天清早,袁峥升帐。
安疆王一身戎装,头盔之上绑了一条白布孝带,御赐金色盔甲外罩着黑色孝袍,神情肃穆庄严。袁峥独立于帅台之上,三通鼓毕,环视台下:“弟兄们!本王今日有一事要告知!”
台下鸦雀无声,连战马都没有发出嘶鸣,静等王爷宣布大事。
“去年,中原天灾频发,朝廷顾此失彼,无法拨付西北的过冬军粮,为免弟兄们饿肚子,本王与睿郡王商议过后,决定裁兵八万,全西北百姓节衣缩食多缴五十万两银子供朝廷度过难关!然而皇后秦氏假传圣旨,竟然要求本王今年再裁撤十五万人马,另再增缴二十五万两白银!这根本就是要逼本王上绝路,更是要把西北百姓都饿死,让突厥再乘虚而入!睿郡王不从,连续三次抗旨不遵,秦氏竟以睿郡王侍卫石小四的母亲为要胁,指使石小四行刺本王!幸好小四良心未泯,本王才不致枉死!秦氏向来擅权善妒,架空皇上和太子,勾结奸臣,陷害忠良,前月竟又害死小皇子,并诬陷睿郡王之母、皇贵妃吴娘娘,致吴娘娘含冤而死,吴氏一族惨遭灭门之祸!弟兄们,睿郡王七年前执掌户部开始,即心存百姓,心存天下将士!他为怕我们饿死在战场上,坚持先拨付粮草军需,不愿拍马献媚,与奸臣暗斗多年,以致失去父皇恩宠也从未后悔!”
台下隐隐骚动,嗡嗡声响起。安疆王挥手,石小四捧上三道作为证物的明黄圣旨迎风展开,鲜红的御印十分醒目。
袁峥双手往下虚压,台下即静。“弟兄们!我袁峥今日决定兵谏!请皇上彻查小皇子死因,还皇贵妃一个清白!起兵清君侧!请皇上除奸臣!废毒后!还皇贵妃全家公道!有不愿追随的,尽管领了饷银离去,本王决不追究!”
台下群情激愤,孙贺、司擅、等小四、陈铿等人带头大呼:“清君侧!除奸臣!废毒后!还公道!”众将士也齐声大呼,声震云霄!有亲兵捧上大堆白色布带和银两,将军们带头把白布带系在头盔之上,士兵们纷纷学样,竟无一人看那盘银子一眼!
朝会。
隆武帝捏着八百里加急战报的手在微微发抖:“袁峥率兵谋反了?!”
兵部林尚书抹着额头冷汗:“皇上,安疆王统领三十万兵马,不但造反了,还势如破竹,十天之内便连下十五城,已闯入中原八百余里!事出突然,绝大多数守城之将非降即逃,只有三个城进行了抵抗,但实力悬殊,寡不敌众……请皇上立即派重兵大将平叛!”
“袁峥!朕待他不薄,爵位世袭罔替,连皇子都下嫁于他,竟然还要造反!”
礼部王尚书出列:“皇上,不知安疆王起兵的缘由是什么?他连夺十数城却没有多少伤亡,被俘的官兵也不曾遭到虐杀,更没有伤及百姓,而且没有另立旗号,这其中定有原因!如果能满足他的要求,安抚他先行退兵,再徐图解决,才是最佳之策。”
有人同意:“能这样最好,不伤元气。”
也有人反对:“要造反还需要理由吗?袁峥兵多将广势力滔天,嫌王爷的帽子太小了呗。”
御史周密附合,唾沫星子乱飞:“袁峥拥兵自重,不念皇恩,恩将仇报!人人得而诛之!”
一旁立班的新任户部王尚书冷冷一句:“周大人,你是否打算请旨率兵平叛?王某定当鼎力支持。”
周密满头冷汗冒出:“我,我是文官……这打仗的事儿……我,我不懂……”在众人鄙夷的眼光下讪讪地退回朝班。
太子高蕴大步跨入金殿:“父皇,兵部刚刚收到最新战报,守军弃城而降,袁峥兵不血刃又下两城,并送来檄文。”
隆武帝把战报狠狠摔在地上:“高蕴!你不是口口声声保证袁峥忠心耿耿的吗?如今他要推翻朕的阳明王朝了!你怎么解释?”
高蕴的脸色极其难看:“父皇,袁峥起兵的名义是……清君侧……”
《讨秦氏檄》由袁岳起草,例数皇后秦氏擅权专政、无视宫规、毒害皇子皇妃、残害忠良、草菅人命、勾结外官、贪污受贿、卖官鬻爵……以致逼反西疆,条条罪名皆证据确凿!
西北,安疆王府,荷田居。
中午的阳光有些刺眼,高凌合上经书,站起来向窗外眺望。灵堂已拆除,恢复了昔日光景。荷田居院里静悄悄地无人走动,茂盛的枝叶遮挡住了不少夏日的暑热。绿意盎然的银杏树下梅花鹿正悠闲地小憩,红桃猫儿也懒洋洋地趴在树荫里有一下没一下地甩尾巴玩。
陈铿传来噩耗以后,高凌几乎被悲痛和震惊击垮,西疆所有的政务都交给了袁岳管理,加上袁峥走后他小病了一场,如今更是诸事懒理,过起了从未有过的闲散日子。每天念着经书守灵静坐,细细怀念与母妃在一起时的温馨点滴……
袁峥领兵巡练,每隔五天必有一封平安信送来,看来训练得很顺利,路线是先前说好的,沿着最北国境线一路向东出发,然后再转向南……高凌看向桌案边这叠袁峥的亲笔信,那里头是对自己的殷殷关切和挂念,嘱他切莫悲伤过度,嘱他安心休养,嘱他不必牵挂自己,嘱他适时散心……不见百炼钢唯闻绕指柔,情深意切,字字真心。
老王妃,袁岳,尚清等人变着法儿为他宽心调养,高凌虽然精神还有些消沉,却也努力挣扎着重新站起来,至少不能让关心爱护自己的人们再失望痛心。不知什么原因,朝廷还没有正式通告自己母妃的死因,至于如何为她和亲人们讨回公道,已经有了想法,且等袁峥回来商议,自己也借这段时间理一理思绪。
初时的伤痛略略冲淡,想起袁峥临行前几天,自己的种种冷淡疏离,高凌忽有一丝愧疚萦绕心头,遂提起笔来给他写信。袁峥这次离家,自己还没给过他片语只字呢,不知他在大草原上会不会百般不安?
刚写下两行字,尚清带着陆光宗急匆匆跑来了:“殿下,好消息!悠然小姐生了!是位公子!”
久违的笑意浮上高凌的眼,袁峥坚持让岳崧留在这里就是为了让他亲眼看着宝宝出世,以弥补第一个孩子出生时不在身边的遗憾,看来这回岳崧一家得偿所愿了。陆光宗根本不听高凌“戴孝之身不吉”的说辞:“殿下,老侯爷和岳副帅都说了,自家人不避讳这个,请您去看看小公子,还等着您给小公子起名呢,快走快走。”乐呵呵地拖了高凌就走。
岳府。岳老夫人和袁老王妃抢着抱孙子,婴儿清亮的啼哭声和全家人的喜悦之情把笼罩了高凌一个半月的悲苦冲淡了许多。高凌看了看软软的,全身粉红色的婴儿,又看了看岳老夫人,并没有去抱他,更没有僭越地为孩子起名,只送了些礼物说些恭喜的话。稍坐了会儿,便告辞出门。
大军边走边练十来天后,有些老兵开始犯嘀咕:往常巡练都是兵分两路,两位带兵大将各带一半人马沿边境线行走,即练了兵又能震慑邻国,今次怎么王爷和孙大将军并不分开练兵,而且越走越深入内地,看方位是正在向东进发,再过七八天便能抵达嘉峪关了!
同时,一股强烈悲愤不平的情绪在军队中迅速漫延着。起因在于一些目睹了睿郡王十殿下当日昏倒摔落马下的士兵。其中不乏口才甚佳之人,休息时间绘声绘色地把当时情景学舌给同伴,一传十,十传百,而石小四在偶尔听到他们的议论后严肃纠正了传闻:十殿下是因为长期劳心劳力又忽然听到噩耗,一下子悲伤过度才摔下马的!他现在在王府守孝,还生着病。没看到王爷戴着孝吗?含冤而死的不是我娘,而是十殿下的母妃——皇贵妃吴娘娘,以及十殿下的外公和姨父全家!报信的人说是我表哥其实是为了掩人耳目前来西北,防止被追杀。如果不信,可以去问新来的军医官陈先生,他就是来报信的十殿下的亲表哥,他父子本来是皇宫里的御医,医术高明,专门给皇上和娘娘们看病的,给西北百姓免费看病的大夫们都是他们父子帮忙培训的!陈家也被株连了,连陈少夫人和她腹中未出世的胎儿都没保住。陈铿是这场大难里逃出来的唯一一人!
司擅一向待下随和,被石小四拖到各个营帐里作证,陈铿更是成了将士们探听第一手消息的最佳人选,走营串帐,忙得不亦乐乎。
随着离嘉峪关越来越近,所有人都知道了:十殿下不为权不为利,手刃贪污军饷的皇亲在先,又捐出所有财物为全军将士添置冬衣药物,还呕心沥血让西北的百姓过上了吃得饱穿得暖的好日子,自己的母妃和家人却被奸妃载赃陷害,含冤而死,此仇不报,枉为世人!
袁峥和孙贺等主官静观一切,眼看士兵们个个气愤填膺,士兵被鼓动得极高,即知时机已到。
离嘉峪关还有一天的路程。这天清早,袁峥升帐。
安疆王一身戎装,头盔之上绑了一条白布孝带,御赐金色盔甲外罩着黑色孝袍,神情肃穆庄严。袁峥独立于帅台之上,三通鼓毕,环视台下:“弟兄们!本王今日有一事要告知!”
台下鸦雀无声,连战马都没有发出嘶鸣,静等王爷宣布大事。
“去年,中原天灾频发,朝廷顾此失彼,无法拨付西北的过冬军粮,为免弟兄们饿肚子,本王与睿郡王商议过后,决定裁兵八万,全西北百姓节衣缩食多缴五十万两银子供朝廷度过难关!然而皇后秦氏假传圣旨,竟然要求本王今年再裁撤十五万人马,另再增缴二十五万两白银!这根本就是要逼本王上绝路,更是要把西北百姓都饿死,让突厥再乘虚而入!睿郡王不从,连续三次抗旨不遵,秦氏竟以睿郡王侍卫石小四的母亲为要胁,指使石小四行刺本王!幸好小四良心未泯,本王才不致枉死!秦氏向来擅权善妒,架空皇上和太子,勾结奸臣,陷害忠良,前月竟又害死小皇子,并诬陷睿郡王之母、皇贵妃吴娘娘,致吴娘娘含冤而死,吴氏一族惨遭灭门之祸!弟兄们,睿郡王七年前执掌户部开始,即心存百姓,心存天下将士!他为怕我们饿死在战场上,坚持先拨付粮草军需,不愿拍马献媚,与奸臣暗斗多年,以致失去父皇恩宠也从未后悔!”
台下隐隐骚动,嗡嗡声响起。安疆王挥手,石小四捧上三道作为证物的明黄圣旨迎风展开,鲜红的御印十分醒目。
袁峥双手往下虚压,台下即静。“弟兄们!我袁峥今日决定兵谏!请皇上彻查小皇子死因,还皇贵妃一个清白!起兵清君侧!请皇上除奸臣!废毒后!还皇贵妃全家公道!有不愿追随的,尽管领了饷银离去,本王决不追究!”
台下群情激愤,孙贺、司擅、等小四、陈铿等人带头大呼:“清君侧!除奸臣!废毒后!还公道!”众将士也齐声大呼,声震云霄!有亲兵捧上大堆白色布带和银两,将军们带头把白布带系在头盔之上,士兵们纷纷学样,竟无一人看那盘银子一眼!
朝会。
隆武帝捏着八百里加急战报的手在微微发抖:“袁峥率兵谋反了?!”
兵部林尚书抹着额头冷汗:“皇上,安疆王统领三十万兵马,不但造反了,还势如破竹,十天之内便连下十五城,已闯入中原八百余里!事出突然,绝大多数守城之将非降即逃,只有三个城进行了抵抗,但实力悬殊,寡不敌众……请皇上立即派重兵大将平叛!”
“袁峥!朕待他不薄,爵位世袭罔替,连皇子都下嫁于他,竟然还要造反!”
礼部王尚书出列:“皇上,不知安疆王起兵的缘由是什么?他连夺十数城却没有多少伤亡,被俘的官兵也不曾遭到虐杀,更没有伤及百姓,而且没有另立旗号,这其中定有原因!如果能满足他的要求,安抚他先行退兵,再徐图解决,才是最佳之策。”
有人同意:“能这样最好,不伤元气。”
也有人反对:“要造反还需要理由吗?袁峥兵多将广势力滔天,嫌王爷的帽子太小了呗。”
御史周密附合,唾沫星子乱飞:“袁峥拥兵自重,不念皇恩,恩将仇报!人人得而诛之!”
一旁立班的新任户部王尚书冷冷一句:“周大人,你是否打算请旨率兵平叛?王某定当鼎力支持。”
周密满头冷汗冒出:“我,我是文官……这打仗的事儿……我,我不懂……”在众人鄙夷的眼光下讪讪地退回朝班。
太子高蕴大步跨入金殿:“父皇,兵部刚刚收到最新战报,守军弃城而降,袁峥兵不血刃又下两城,并送来檄文。”
隆武帝把战报狠狠摔在地上:“高蕴!你不是口口声声保证袁峥忠心耿耿的吗?如今他要推翻朕的阳明王朝了!你怎么解释?”
高蕴的脸色极其难看:“父皇,袁峥起兵的名义是……清君侧……”
《讨秦氏檄》由袁岳起草,例数皇后秦氏擅权专政、无视宫规、毒害皇子皇妃、残害忠良、草菅人命、勾结外官、贪污受贿、卖官鬻爵……以致逼反西疆,条条罪名皆证据确凿!
西北,安疆王府,荷田居。
中午的阳光有些刺眼,高凌合上经书,站起来向窗外眺望。灵堂已拆除,恢复了昔日光景。荷田居院里静悄悄地无人走动,茂盛的枝叶遮挡住了不少夏日的暑热。绿意盎然的银杏树下梅花鹿正悠闲地小憩,红桃猫儿也懒洋洋地趴在树荫里有一下没一下地甩尾巴玩。
陈铿传来噩耗以后,高凌几乎被悲痛和震惊击垮,西疆所有的政务都交给了袁岳管理,加上袁峥走后他小病了一场,如今更是诸事懒理,过起了从未有过的闲散日子。每天念着经书守灵静坐,细细怀念与母妃在一起时的温馨点滴……
袁峥领兵巡练,每隔五天必有一封平安信送来,看来训练得很顺利,路线是先前说好的,沿着最北国境线一路向东出发,然后再转向南……高凌看向桌案边这叠袁峥的亲笔信,那里头是对自己的殷殷关切和挂念,嘱他切莫悲伤过度,嘱他安心休养,嘱他不必牵挂自己,嘱他适时散心……不见百炼钢唯闻绕指柔,情深意切,字字真心。
老王妃,袁岳,尚清等人变着法儿为他宽心调养,高凌虽然精神还有些消沉,却也努力挣扎着重新站起来,至少不能让关心爱护自己的人们再失望痛心。不知什么原因,朝廷还没有正式通告自己母妃的死因,至于如何为她和亲人们讨回公道,已经有了想法,且等袁峥回来商议,自己也借这段时间理一理思绪。
初时的伤痛略略冲淡,想起袁峥临行前几天,自己的种种冷淡疏离,高凌忽有一丝愧疚萦绕心头,遂提起笔来给他写信。袁峥这次离家,自己还没给过他片语只字呢,不知他在大草原上会不会百般不安?
刚写下两行字,尚清带着陆光宗急匆匆跑来了:“殿下,好消息!悠然小姐生了!是位公子!”
久违的笑意浮上高凌的眼,袁峥坚持让岳崧留在这里就是为了让他亲眼看着宝宝出世,以弥补第一个孩子出生时不在身边的遗憾,看来这回岳崧一家得偿所愿了。陆光宗根本不听高凌“戴孝之身不吉”的说辞:“殿下,老侯爷和岳副帅都说了,自家人不避讳这个,请您去看看小公子,还等着您给小公子起名呢,快走快走。”乐呵呵地拖了高凌就走。
岳府。岳老夫人和袁老王妃抢着抱孙子,婴儿清亮的啼哭声和全家人的喜悦之情把笼罩了高凌一个半月的悲苦冲淡了许多。高凌看了看软软的,全身粉红色的婴儿,又看了看岳老夫人,并没有去抱他,更没有僭越地为孩子起名,只送了些礼物说些恭喜的话。稍坐了会儿,便告辞出门。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陌上花开缓缓归》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陌上花开缓缓归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