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锁链群岛 第十卷 锁链群岛 第二十二节 海浪翻滚
目录:海魂| 作者:闪烁| 类别:历史军事
舰队在快速的航行之中,夜幕已经降了下来。云层压得很低,仿佛就在头顶上一样。舰队的官兵在七点左右就进入了各自的岗位,有的在聊天,有的则在抓紧时间检查自己随身携带的装备,还有的则在抽时间给家里写信。
当佛罗里达岛的灰色身躯出现在了前方的夜幕中的时候,严师琪走到了舰桥外。这次舰队仍然将从萨沃岛与佛罗里达岛之间的海峡穿过,然后绕到瓜岛的东南面,在那边摆好阵型,等待美军第32特混舰队的到来。海面上不太平静,海浪不时的翻滚到战舰的艏甲板上,战舰也在微微的起伏着。这将是一个大风的夜晚,除了那带着丝凉意的海风之外,还有即将从炮口吹出的火风。
“侦察机发现了美军在马基拉岛上调整部署,大概会在今晚向这边部署战斗机与轰炸机。”谷甄云走了过来,“暂时还没有发现美军舰队,现在第32特混舰队大概已经到了伦内尔岛附近海域,他们大概会选择岛屿西面的航线,这条航线更近一点。”
“我们有多少侦察机在那边?”严师琪微微点了点头,仍然板着一张脸。
“只有两架夜间侦察机,另外从拉包尔那边派来了两架远程巡逻机,如果发现了敌舰队的话,会立即与我们联系的。”
“让炊事兵在十点半把夜宵送到各个炮位上去吧。”严师琪转过了身来,“大家都吃饱点。别等下没了力气。这次我们四打六,局面对我们没有多少优势,所以炮手的发挥至关重要。还有,让雷达在八点开始预热,十点开机,重点搜索南南面海域。”
谷甄云去下达命令了,严师琪又转过了身来。舰队还在继续前进,海面上黑压压地一片。云层遮住了月亮与星空,除了极为微弱的海面反光之外,几乎看不到远处的目标。当舰队穿出了海峡的时候,严师琪习惯性的朝着南面瓜岛的方向看了过去,他什么也没有看到,随即他就回到了司令舰桥里面,在大部分参谋都在忙碌的时候。他一个人站在海图桌前。海图上已经标出了美军舰队有可能采用地航线,以及有可能出现的海域。
最让严师琪头痛地还是怎么以少打多。在他知道这次的美军战列舰是六艘最先进的战列舰的时候,严师琪就一直感到有点紧张。上次对付“Z舰队”的那场战斗,虽然他的兵力不占优势,但是战舰的质量却好得多,特别是在火力上地优势非常的明显。严师琪很好的利用了这一点,在战斗的初期就保持好距离,利用敌舰火炮威力与射程上的缺陷。在最初的两个小时内就打下了胜利的基础。可这次的情况则完全不一样了。
不管是“北卡罗莱纳”级,还是“南达科他”级,装备地都是45倍径的406毫米主炮。这种火炮的威力不在唐帝国战列舰50倍径400毫米主炮之下。在火炮的制造工艺上,唐帝国一直是很领先的,可美国的火炮生产技术也不落后。从严师琪获得地情报来看,406毫米的穿甲弹在14海里的距离上对“新省会”级的主装甲带有大概三成的穿透率。而在12海里的距离上,这个比例会提高到五成以上,10海里就是个绝对击穿的极限距离了。换句话说,在10海里之内,406毫米的穿甲弹可以击穿“新省会”级战列舰上的任何一处装甲。400毫米穿甲弹的威力也差不多,在14海里地距离上对“北卡罗莱纳”级主装甲带地穿透率大概是四成,对“南达科他”级主装甲带的穿透率在三成以上。10海里也是绝对击穿地极限距离。
从双方的火炮,装甲对比上来看,“新省会”级的优势并不明显,谁都挡不住对方打来的穿甲弹。而且406毫米舰炮的射程也与400毫米舰炮的射程相差不大。问题就在这里。在严师琪能够威胁到对手的时候,对手也同样可以威胁到他。也许。严师琪手里唯一的优势就是速度,“新省会”级的最快速度达到了31节,而美军的战列舰只有27节到28节的样子,多出了3到4节的速度,也许这一点值得利用。
严师琪其实还有一张王牌,那就是他手里的巡洋舰与驱逐舰。第三特混舰队的重巡洋舰数量并不少,而且驱逐舰的数量也不少。虽然这些战舰在海战中多半只有旁观的份,但是在必要的时候却能发挥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驱逐舰上的鱼雷,在很多时候鱼雷对战列舰的威胁比穿甲弹还要大得多。
另外,严师琪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四艘战列舰上的新式雷达。自从与“Z舰队”的战斗之后,用雷达引导主炮进行炮击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炮战方式。特别是在能见度太低的情况下,目视距离无法满足要求时,雷达成为了引导炮击的最重要的手段。最初的时候,雷达与火炮的配合并不好,这一是雷达的性能不怎么样,二是当时没有一套适当的指挥方式。随后,唐帝国的新式炮瞄雷达研制成功之后,首先就装备了战列舰(还有防空巡洋舰,用雷达引导高射炮作战也是一个重点研究方向),第三特混舰队的四艘“新省会”级战列舰都安装了炮瞄雷达,同时战舰上的炮击指挥系统也做了调整,雷达可以同时引导三座主炮对一个目标同时进行炮击。虽然在实验中雷达对10海里外的战舰测量精度误差仍然达到了上百米,但这已经可以接受了,就算是用光学测距仪也大概就这个水平吧,反正炮弹打到10海里外的时候,其误差也在几十米以上(甚至几百米)。
在严师琪为战斗做准备地时候。金凯德也在为战斗做准备。此时第32特混舰队已经到了伦内尔岛西北面,正在全速赶往瓜岛,而运输船队就在第32特混舰队后面大概65海里处跟随前进。
金凯德在这几个小时里也在思考怎么打这场战斗。他没有抱任何侥幸的想法,第三特混舰队肯定会进入瓜岛南部海域,战斗肯定会在这里爆发。可怎么打呢?直接冲上去决战?这是金凯德最初的想法,可他很快就发现,夜晚的恶劣天气将是他的死穴。
四艘“南达科他”级上都安装了第二代的雷达。可美军到这时候仍然没有可以为战列舰主炮提供准确炮击参数的炮瞄雷达。美国雷达研制地重点是为高射炮提供炮瞄雷达,这主要是唐帝国的轰炸机太犀利了。防空作战地压力远高于炮战,因此首先确保把高射炮的炮瞄雷达弄出来才是最重要的。即使是二代雷达,也只提高了可靠性,以及在恶劣气象条件下的探测距离而已,实际上探测精度存在很大的误差,这就限制了火炮用雷达做引导作战的能力。
两艘“北卡罗莱纳”级战列舰上的雷达还是一代雷达。这两艘战列舰没有赶上更换新雷达就开赴了战场。本来计划在珍珠港换上新雷达地,可时间太紧迫了。结果新雷达还没有送到珍珠港,这两艘战列舰就奔赴了西南太平洋。而一代雷达的问题更为明显,不但可靠率低,而且探测距离近,在恶劣气象条件下更容易出现问题。
金凯德很清楚,在这种恶劣气象环境中,对手肯定会用雷达来寻找他们,唐帝国甚至已经开发出了可以为战列舰指引目标的炮瞄雷达(唐帝国的雷达技术一直领先其他国家。特别是在战争的头两年里,唐帝国花了很大的力气来研制雷达),这样一来,对手肯定会在10海里之外就把炮弹打了过来,到时候,也许他们才刚刚探测到唐帝国的战列舰吧!
显然。直接冲上去硬拼的话,对金凯德地好处并不大,对手会边打边退,而唐帝国的战列舰在速度上的优势是比较明显的,这就将导致当年的悲剧再次重演,在追不上,又打不到对手的情况下,就算他有更多地战列舰,结果也将是悲惨的。怎么办?
金凯德不愧是炮战专家,既然无法正面对抗。那就必须要首先隐蔽接近敌人。而要隐蔽接近敌人,就必须要让敌人的雷达无法探测到他们。可怎么让对手的雷达无法发现自己呢?金凯德先是觉得很没有多大的希望。毕竟雷达不是人眼,在恶劣气象条件下的探测距离会缩短一些,可仍然能够发现十多海里外的战舰。可他很快就发现了一点,如果借助岛屿的掩护,说不定就能够让唐帝国的雷达失去作用!
在瓜岛血战中,交战双方都发现了一个问题,即岛屿对雷达的干扰作用很大,当战舰靠近岛屿地时候,岛屿发射地电磁波会导致雷达无法及时的发现战舰,甚至将战舰判断为岛屿。当初金凯德指挥“华盛顿快车”地时候,就曾经利用了这一点,让舰队尽量靠近岛屿的海岸线航行,然后高速穿过唐帝国舰队的封锁线,将部队与物资送往瓜岛。如果这次仍然利用这一点的话,也许唐帝国的雷达优势就无法发挥出来了。
瓜岛是一条东西长,南北窄的岛屿,如同一粒横卧在大海上的蚕豆一样,而且还略微向东南有多偏移。如果第三特混舰队要在瓜岛南面拦截的话,就很有可能在瓜岛东部的南面海域,其拦截线距离瓜岛大概20海里左右。如果唐帝国的雷达探测距离是15海里,作为保险,算为20海里的话,那么就首先要绕到瓜岛的西北方向上去,然后顺着岛屿向东偏南航行,也就是说,从唐帝国舰队的纵向上插进去,然后迅速占领有利的炮击阵位,在唐帝国舰队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把距离拉近到10海里之内,在唐帝国舰队转向的时候至少可以争取到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如果能够在此期间将其击溃,至少重创其排头的那两艘战列舰的话,那就稳操胜券了!
想到这,金凯德有把握了。重点就是隐蔽接近,只要能够隐蔽接近,争取把距离缩短到10海里之内,那么,他就有足够的把握打败第三特混舰队,翦除这支威胁了瓜岛数个月的唐帝国特混舰队!随即,金凯德就下令舰队转向,这也许会让他晚半个小时到达瓜岛,可这并不重要,本来舰队的航行进度就比计划提前了好几个小时呢。
在第32特混舰队开始转向的时候,魏东北指挥的西南特混舰队还在新乔治亚海峡中高速航行着。巡洋舰在大幅度的上先颠簸着,战舰排水量小的弊病表现得很明显,在同等海况下,战列舰以全速航行时并不会有这么大的纵向摇晃,而巡洋舰在全速航行的时候,战舰的舰艏一会被抬出海面,一会又被海水给淹没,简直就像是在坐跷跷板一样。
舰队的速度没有能够达到33节,33节只是在理想状态下的最大速度。此时舰队只有32节,有的时候甚至不到32节。这已经是让锅炉以输出百分之一百一十的功率的情况下所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了。这很容易导致锅炉出故障,可魏东北已经关不了那么多了。第32特混舰队在十二点左右就将到达瓜岛,而美军运输船队最多晚三个小时到达,而他们就算以33节的速度前进,也要在两点之后才能赶到,这还没有算上抢位的时间。换句话说,他必须得争取每一分,每一秒,要赶在运输船队与第32特混舰队的距离拉近之前把其拦截下来!
也许,现在魏东北正在咒骂严师琪吧,如果严师琪早点把他的计划发回来,西南特混舰队就可以提前好几个小时出发,而不需要像现在一样的去赶时间,可以从容的到达战场,有足够的时间来占领有利位置。可这该死的严师琪想到的只是第32特混舰队,根本就没有为战局考虑!
当佛罗里达岛的灰色身躯出现在了前方的夜幕中的时候,严师琪走到了舰桥外。这次舰队仍然将从萨沃岛与佛罗里达岛之间的海峡穿过,然后绕到瓜岛的东南面,在那边摆好阵型,等待美军第32特混舰队的到来。海面上不太平静,海浪不时的翻滚到战舰的艏甲板上,战舰也在微微的起伏着。这将是一个大风的夜晚,除了那带着丝凉意的海风之外,还有即将从炮口吹出的火风。
“侦察机发现了美军在马基拉岛上调整部署,大概会在今晚向这边部署战斗机与轰炸机。”谷甄云走了过来,“暂时还没有发现美军舰队,现在第32特混舰队大概已经到了伦内尔岛附近海域,他们大概会选择岛屿西面的航线,这条航线更近一点。”
“我们有多少侦察机在那边?”严师琪微微点了点头,仍然板着一张脸。
“只有两架夜间侦察机,另外从拉包尔那边派来了两架远程巡逻机,如果发现了敌舰队的话,会立即与我们联系的。”
“让炊事兵在十点半把夜宵送到各个炮位上去吧。”严师琪转过了身来,“大家都吃饱点。别等下没了力气。这次我们四打六,局面对我们没有多少优势,所以炮手的发挥至关重要。还有,让雷达在八点开始预热,十点开机,重点搜索南南面海域。”
谷甄云去下达命令了,严师琪又转过了身来。舰队还在继续前进,海面上黑压压地一片。云层遮住了月亮与星空,除了极为微弱的海面反光之外,几乎看不到远处的目标。当舰队穿出了海峡的时候,严师琪习惯性的朝着南面瓜岛的方向看了过去,他什么也没有看到,随即他就回到了司令舰桥里面,在大部分参谋都在忙碌的时候。他一个人站在海图桌前。海图上已经标出了美军舰队有可能采用地航线,以及有可能出现的海域。
最让严师琪头痛地还是怎么以少打多。在他知道这次的美军战列舰是六艘最先进的战列舰的时候,严师琪就一直感到有点紧张。上次对付“Z舰队”的那场战斗,虽然他的兵力不占优势,但是战舰的质量却好得多,特别是在火力上地优势非常的明显。严师琪很好的利用了这一点,在战斗的初期就保持好距离,利用敌舰火炮威力与射程上的缺陷。在最初的两个小时内就打下了胜利的基础。可这次的情况则完全不一样了。
不管是“北卡罗莱纳”级,还是“南达科他”级,装备地都是45倍径的406毫米主炮。这种火炮的威力不在唐帝国战列舰50倍径400毫米主炮之下。在火炮的制造工艺上,唐帝国一直是很领先的,可美国的火炮生产技术也不落后。从严师琪获得地情报来看,406毫米的穿甲弹在14海里的距离上对“新省会”级的主装甲带有大概三成的穿透率。而在12海里的距离上,这个比例会提高到五成以上,10海里就是个绝对击穿的极限距离了。换句话说,在10海里之内,406毫米的穿甲弹可以击穿“新省会”级战列舰上的任何一处装甲。400毫米穿甲弹的威力也差不多,在14海里地距离上对“北卡罗莱纳”级主装甲带地穿透率大概是四成,对“南达科他”级主装甲带的穿透率在三成以上。10海里也是绝对击穿地极限距离。
从双方的火炮,装甲对比上来看,“新省会”级的优势并不明显,谁都挡不住对方打来的穿甲弹。而且406毫米舰炮的射程也与400毫米舰炮的射程相差不大。问题就在这里。在严师琪能够威胁到对手的时候,对手也同样可以威胁到他。也许。严师琪手里唯一的优势就是速度,“新省会”级的最快速度达到了31节,而美军的战列舰只有27节到28节的样子,多出了3到4节的速度,也许这一点值得利用。
严师琪其实还有一张王牌,那就是他手里的巡洋舰与驱逐舰。第三特混舰队的重巡洋舰数量并不少,而且驱逐舰的数量也不少。虽然这些战舰在海战中多半只有旁观的份,但是在必要的时候却能发挥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驱逐舰上的鱼雷,在很多时候鱼雷对战列舰的威胁比穿甲弹还要大得多。
另外,严师琪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四艘战列舰上的新式雷达。自从与“Z舰队”的战斗之后,用雷达引导主炮进行炮击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炮战方式。特别是在能见度太低的情况下,目视距离无法满足要求时,雷达成为了引导炮击的最重要的手段。最初的时候,雷达与火炮的配合并不好,这一是雷达的性能不怎么样,二是当时没有一套适当的指挥方式。随后,唐帝国的新式炮瞄雷达研制成功之后,首先就装备了战列舰(还有防空巡洋舰,用雷达引导高射炮作战也是一个重点研究方向),第三特混舰队的四艘“新省会”级战列舰都安装了炮瞄雷达,同时战舰上的炮击指挥系统也做了调整,雷达可以同时引导三座主炮对一个目标同时进行炮击。虽然在实验中雷达对10海里外的战舰测量精度误差仍然达到了上百米,但这已经可以接受了,就算是用光学测距仪也大概就这个水平吧,反正炮弹打到10海里外的时候,其误差也在几十米以上(甚至几百米)。
在严师琪为战斗做准备地时候。金凯德也在为战斗做准备。此时第32特混舰队已经到了伦内尔岛西北面,正在全速赶往瓜岛,而运输船队就在第32特混舰队后面大概65海里处跟随前进。
金凯德在这几个小时里也在思考怎么打这场战斗。他没有抱任何侥幸的想法,第三特混舰队肯定会进入瓜岛南部海域,战斗肯定会在这里爆发。可怎么打呢?直接冲上去决战?这是金凯德最初的想法,可他很快就发现,夜晚的恶劣天气将是他的死穴。
四艘“南达科他”级上都安装了第二代的雷达。可美军到这时候仍然没有可以为战列舰主炮提供准确炮击参数的炮瞄雷达。美国雷达研制地重点是为高射炮提供炮瞄雷达,这主要是唐帝国的轰炸机太犀利了。防空作战地压力远高于炮战,因此首先确保把高射炮的炮瞄雷达弄出来才是最重要的。即使是二代雷达,也只提高了可靠性,以及在恶劣气象条件下的探测距离而已,实际上探测精度存在很大的误差,这就限制了火炮用雷达做引导作战的能力。
两艘“北卡罗莱纳”级战列舰上的雷达还是一代雷达。这两艘战列舰没有赶上更换新雷达就开赴了战场。本来计划在珍珠港换上新雷达地,可时间太紧迫了。结果新雷达还没有送到珍珠港,这两艘战列舰就奔赴了西南太平洋。而一代雷达的问题更为明显,不但可靠率低,而且探测距离近,在恶劣气象条件下更容易出现问题。
金凯德很清楚,在这种恶劣气象环境中,对手肯定会用雷达来寻找他们,唐帝国甚至已经开发出了可以为战列舰指引目标的炮瞄雷达(唐帝国的雷达技术一直领先其他国家。特别是在战争的头两年里,唐帝国花了很大的力气来研制雷达),这样一来,对手肯定会在10海里之外就把炮弹打了过来,到时候,也许他们才刚刚探测到唐帝国的战列舰吧!
显然。直接冲上去硬拼的话,对金凯德地好处并不大,对手会边打边退,而唐帝国的战列舰在速度上的优势是比较明显的,这就将导致当年的悲剧再次重演,在追不上,又打不到对手的情况下,就算他有更多地战列舰,结果也将是悲惨的。怎么办?
金凯德不愧是炮战专家,既然无法正面对抗。那就必须要首先隐蔽接近敌人。而要隐蔽接近敌人,就必须要让敌人的雷达无法探测到他们。可怎么让对手的雷达无法发现自己呢?金凯德先是觉得很没有多大的希望。毕竟雷达不是人眼,在恶劣气象条件下的探测距离会缩短一些,可仍然能够发现十多海里外的战舰。可他很快就发现了一点,如果借助岛屿的掩护,说不定就能够让唐帝国的雷达失去作用!
在瓜岛血战中,交战双方都发现了一个问题,即岛屿对雷达的干扰作用很大,当战舰靠近岛屿地时候,岛屿发射地电磁波会导致雷达无法及时的发现战舰,甚至将战舰判断为岛屿。当初金凯德指挥“华盛顿快车”地时候,就曾经利用了这一点,让舰队尽量靠近岛屿的海岸线航行,然后高速穿过唐帝国舰队的封锁线,将部队与物资送往瓜岛。如果这次仍然利用这一点的话,也许唐帝国的雷达优势就无法发挥出来了。
瓜岛是一条东西长,南北窄的岛屿,如同一粒横卧在大海上的蚕豆一样,而且还略微向东南有多偏移。如果第三特混舰队要在瓜岛南面拦截的话,就很有可能在瓜岛东部的南面海域,其拦截线距离瓜岛大概20海里左右。如果唐帝国的雷达探测距离是15海里,作为保险,算为20海里的话,那么就首先要绕到瓜岛的西北方向上去,然后顺着岛屿向东偏南航行,也就是说,从唐帝国舰队的纵向上插进去,然后迅速占领有利的炮击阵位,在唐帝国舰队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把距离拉近到10海里之内,在唐帝国舰队转向的时候至少可以争取到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如果能够在此期间将其击溃,至少重创其排头的那两艘战列舰的话,那就稳操胜券了!
想到这,金凯德有把握了。重点就是隐蔽接近,只要能够隐蔽接近,争取把距离缩短到10海里之内,那么,他就有足够的把握打败第三特混舰队,翦除这支威胁了瓜岛数个月的唐帝国特混舰队!随即,金凯德就下令舰队转向,这也许会让他晚半个小时到达瓜岛,可这并不重要,本来舰队的航行进度就比计划提前了好几个小时呢。
在第32特混舰队开始转向的时候,魏东北指挥的西南特混舰队还在新乔治亚海峡中高速航行着。巡洋舰在大幅度的上先颠簸着,战舰排水量小的弊病表现得很明显,在同等海况下,战列舰以全速航行时并不会有这么大的纵向摇晃,而巡洋舰在全速航行的时候,战舰的舰艏一会被抬出海面,一会又被海水给淹没,简直就像是在坐跷跷板一样。
舰队的速度没有能够达到33节,33节只是在理想状态下的最大速度。此时舰队只有32节,有的时候甚至不到32节。这已经是让锅炉以输出百分之一百一十的功率的情况下所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了。这很容易导致锅炉出故障,可魏东北已经关不了那么多了。第32特混舰队在十二点左右就将到达瓜岛,而美军运输船队最多晚三个小时到达,而他们就算以33节的速度前进,也要在两点之后才能赶到,这还没有算上抢位的时间。换句话说,他必须得争取每一分,每一秒,要赶在运输船队与第32特混舰队的距离拉近之前把其拦截下来!
也许,现在魏东北正在咒骂严师琪吧,如果严师琪早点把他的计划发回来,西南特混舰队就可以提前好几个小时出发,而不需要像现在一样的去赶时间,可以从容的到达战场,有足够的时间来占领有利位置。可这该死的严师琪想到的只是第32特混舰队,根本就没有为战局考虑!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海魂》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海魂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