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二十八章 劝说(三)
目录:顺秦| 作者:霜明雪| 类别:其他类型
“若是别人对寡人言及‘必胜’二字,寡人自当心存疑惑,但是若是上将军所言,那么寡人就深信不疑了。”魏罃闻言,抚掌笑道,俄而似乎又想到了什么,开口道,“既是如此,爱卿准备何时出兵?”
“如今已是严冬,此时发兵天寒地冻,几万将士的冬衣也要从长准备,消耗太大,得不偿失。不若等到明年开春,待到天气转暖之后,大军再行开拔也不迟。”庞涓眼底闪过一丝精芒,缓缓道,“毕竟我军调度隐蔽,而少梁之战后秦国与我大魏已经和平十数年,秦人必定少有提防,届时必定出奇兵而制胜,只要逼秦公签下城下之盟,便大事可期。”
“好!好!好!”魏罃连赞三声“好”,笑道,“那寡人在次便预祝上将军伐秦功成,待到大军回转之日,寡人必定出安邑城迎接上将军凯旋。”
“庞涓必定不辜负君上美意。”庞涓起身朝魏罃盈盈一拜,俄而眼角的余光扫过一边沉默公子卬,忽然出声道,“不过八万大军所需粮秣也是颇多,不知丞相可曾将我大军的粮草准备妥当?”
“上将军放心,年后大军粮草必定会出现在军营之中。”公子卬轻声开了口,语气不疾不徐,隐隐有一股笃定的味道。
“年后?”庞涓冷哼一声,拂袖道,“我大军已经开始集结,而你的粮草却要到年后才能运到,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难不成丞相准备让我大魏军的士卒们饿着肚子过年么?”
庞涓脸上表情虽没有任何变化,但是他言语中那股咄咄逼人的气势却是好不加掩饰,望向公子卬的目光也逐渐变得凌厉起来。
“君上明鉴。”公子卬也站起身来,却并不看一旁的庞涓,而是转上堂上抿着嘴端坐的魏罃开口道,“八万大军的粮食需从大梁仓起运,而大梁运往西河本就是逆流向上,速度缓慢,而且如今时值冬季,风向不利,故而粮秣运输要比往常多花费些时日。”
“那安邑仓呢?”庞涓不待魏罃开口,愤而说道,“既是如此为何不从安邑仓调度粮草,却非要劳神苦思从大梁仓运往西河?”
安邑和大梁作为魏国如今最为丰腴的城市,自然也举国之力建立了最大的粮仓,而且这两座城都在黄河之畔,漕运方便,从这两处调粮自然是占了大大的地利。
“上将军莫不是忘了我大魏律中的“平籴法”,安邑乃是我大魏国都,安邑仓中的粮食如何能尽数运往军中,而且若是明年遇到灾年,安邑仓却无粮可放,如何向百姓交代?”公子卬两手一摊,毫不相让的与庞涓对视。
公子卬所说的“平籴法”。乃是李悝变法时提出一项设置“常平仓”的政策,李悝变法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尽地力”的“重农政策”,他制定的法令中便有革除旧有的阡陌封疆,鼓励自由开垦土地,提倡在一块土地上杂种各种粮食作物,要求农户在住宅周围栽树种桑等项。
而这项“常平仓”的政策便是这在年成好的时候,政府以平价收购余粮食作为储备,使粮食价不至于暴跌;荒年时再以平价出售,保证粮价不至于暴涨。用这种方法限止商人的投机活动,保护农民利益。
公子卬所言正是质问庞涓若是将安邑仓的粮食全部运往军中,如何应对这荒年年景?
庞涓虽久在军旅之中,但并不代表他对魏国法令不熟悉,毕竟他也是想要如吴起一般出将入相,自然知道公子卬所言无差。不过他自然不会为公子卬这三言两语所动,冷声道:“那按丞相的意思,我大魏数万精兵就该饿肚子等着你慢慢从大梁城运粮来么?”
“上将军此言差矣,我从未说过大魏军士…”公子卬急急辩道。
可惜庞涓根本未听他辩解,斜乜了公子卬一眼,大手一挥,截道:“反正这兵粮是由丞相筹集,若是年前未运至西河,那么…”庞涓顿了顿,将脸转向魏罃,拱手道,“就请君上另选贤明领军伐秦!”
公子卬脸色剧变,他没想到庞涓竟是如此强硬,当着魏罃的面说出这么决绝的话来。他现在才发觉自己显然是低估了此人的自负,在庞涓的眼底,这魏国无人可及他的声名和领兵,所以才会有此一说。
不过公子卬转念一想,也无怪乎庞涓敢如此理直气壮的口出狂言,毕竟如今魏国还真就没人在军中的声望可以与庞涓匹敌的,这八万大军如果不让庞涓带兵,只怕无人敢主动揽下这个重任,想到这里,公子卬也不免微微变了脸色,涨红了脸死死望着庞涓,紧抿着嘴没有开口。
“庞爱卿这是何故,这伐秦大军没了上将军你,何人又能担此重任?”虽然公子卬没有说话,魏罃却是先开了口,“这粮草之事,你与丞相再从长计议可好?”
“君上,这军情一日变幻万千,粮秣更是重中之重,一旦无法接济,只怕士卒思变,届时后果不堪设想啊。”庞涓却是寸步不让,痛陈粮草及时送往军中的重要性。
“爱卿所言极是。”魏罃面露迟疑之色,瞥了言一边一言不发的弟弟公子卬,似有为难的说道,“可是刚才丞相说得也是有理,这安邑仓中的粮食毕竟是要为黎民百姓所留,若是为众人知道安邑仓中的粮食尽数调往前线,只怕思变的是民心了。”魏罃顿了顿,苦口婆心的说道,“上将军,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啊!”
庞涓闻言大急,不迭道:“可是君上,前线的将士们也需要…”
“上将军不必多言,前线的将士也是我大魏子民,他们为我魏国开疆辟土而抛洒热血,寡人如何会忘了他们?”魏罃微微一笑,目光迅速的在庞涓和公子卬脸上扫了一眼,眼底闪过一抹精光,“寡人有个一举两得之法,二位爱卿不妨听听,看看是否可行?”
“如今已是严冬,此时发兵天寒地冻,几万将士的冬衣也要从长准备,消耗太大,得不偿失。不若等到明年开春,待到天气转暖之后,大军再行开拔也不迟。”庞涓眼底闪过一丝精芒,缓缓道,“毕竟我军调度隐蔽,而少梁之战后秦国与我大魏已经和平十数年,秦人必定少有提防,届时必定出奇兵而制胜,只要逼秦公签下城下之盟,便大事可期。”
“好!好!好!”魏罃连赞三声“好”,笑道,“那寡人在次便预祝上将军伐秦功成,待到大军回转之日,寡人必定出安邑城迎接上将军凯旋。”
“庞涓必定不辜负君上美意。”庞涓起身朝魏罃盈盈一拜,俄而眼角的余光扫过一边沉默公子卬,忽然出声道,“不过八万大军所需粮秣也是颇多,不知丞相可曾将我大军的粮草准备妥当?”
“上将军放心,年后大军粮草必定会出现在军营之中。”公子卬轻声开了口,语气不疾不徐,隐隐有一股笃定的味道。
“年后?”庞涓冷哼一声,拂袖道,“我大军已经开始集结,而你的粮草却要到年后才能运到,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难不成丞相准备让我大魏军的士卒们饿着肚子过年么?”
庞涓脸上表情虽没有任何变化,但是他言语中那股咄咄逼人的气势却是好不加掩饰,望向公子卬的目光也逐渐变得凌厉起来。
“君上明鉴。”公子卬也站起身来,却并不看一旁的庞涓,而是转上堂上抿着嘴端坐的魏罃开口道,“八万大军的粮食需从大梁仓起运,而大梁运往西河本就是逆流向上,速度缓慢,而且如今时值冬季,风向不利,故而粮秣运输要比往常多花费些时日。”
“那安邑仓呢?”庞涓不待魏罃开口,愤而说道,“既是如此为何不从安邑仓调度粮草,却非要劳神苦思从大梁仓运往西河?”
安邑和大梁作为魏国如今最为丰腴的城市,自然也举国之力建立了最大的粮仓,而且这两座城都在黄河之畔,漕运方便,从这两处调粮自然是占了大大的地利。
“上将军莫不是忘了我大魏律中的“平籴法”,安邑乃是我大魏国都,安邑仓中的粮食如何能尽数运往军中,而且若是明年遇到灾年,安邑仓却无粮可放,如何向百姓交代?”公子卬两手一摊,毫不相让的与庞涓对视。
公子卬所说的“平籴法”。乃是李悝变法时提出一项设置“常平仓”的政策,李悝变法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尽地力”的“重农政策”,他制定的法令中便有革除旧有的阡陌封疆,鼓励自由开垦土地,提倡在一块土地上杂种各种粮食作物,要求农户在住宅周围栽树种桑等项。
而这项“常平仓”的政策便是这在年成好的时候,政府以平价收购余粮食作为储备,使粮食价不至于暴跌;荒年时再以平价出售,保证粮价不至于暴涨。用这种方法限止商人的投机活动,保护农民利益。
公子卬所言正是质问庞涓若是将安邑仓的粮食全部运往军中,如何应对这荒年年景?
庞涓虽久在军旅之中,但并不代表他对魏国法令不熟悉,毕竟他也是想要如吴起一般出将入相,自然知道公子卬所言无差。不过他自然不会为公子卬这三言两语所动,冷声道:“那按丞相的意思,我大魏数万精兵就该饿肚子等着你慢慢从大梁城运粮来么?”
“上将军此言差矣,我从未说过大魏军士…”公子卬急急辩道。
可惜庞涓根本未听他辩解,斜乜了公子卬一眼,大手一挥,截道:“反正这兵粮是由丞相筹集,若是年前未运至西河,那么…”庞涓顿了顿,将脸转向魏罃,拱手道,“就请君上另选贤明领军伐秦!”
公子卬脸色剧变,他没想到庞涓竟是如此强硬,当着魏罃的面说出这么决绝的话来。他现在才发觉自己显然是低估了此人的自负,在庞涓的眼底,这魏国无人可及他的声名和领兵,所以才会有此一说。
不过公子卬转念一想,也无怪乎庞涓敢如此理直气壮的口出狂言,毕竟如今魏国还真就没人在军中的声望可以与庞涓匹敌的,这八万大军如果不让庞涓带兵,只怕无人敢主动揽下这个重任,想到这里,公子卬也不免微微变了脸色,涨红了脸死死望着庞涓,紧抿着嘴没有开口。
“庞爱卿这是何故,这伐秦大军没了上将军你,何人又能担此重任?”虽然公子卬没有说话,魏罃却是先开了口,“这粮草之事,你与丞相再从长计议可好?”
“君上,这军情一日变幻万千,粮秣更是重中之重,一旦无法接济,只怕士卒思变,届时后果不堪设想啊。”庞涓却是寸步不让,痛陈粮草及时送往军中的重要性。
“爱卿所言极是。”魏罃面露迟疑之色,瞥了言一边一言不发的弟弟公子卬,似有为难的说道,“可是刚才丞相说得也是有理,这安邑仓中的粮食毕竟是要为黎民百姓所留,若是为众人知道安邑仓中的粮食尽数调往前线,只怕思变的是民心了。”魏罃顿了顿,苦口婆心的说道,“上将军,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啊!”
庞涓闻言大急,不迭道:“可是君上,前线的将士们也需要…”
“上将军不必多言,前线的将士也是我大魏子民,他们为我魏国开疆辟土而抛洒热血,寡人如何会忘了他们?”魏罃微微一笑,目光迅速的在庞涓和公子卬脸上扫了一眼,眼底闪过一抹精光,“寡人有个一举两得之法,二位爱卿不妨听听,看看是否可行?”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顺秦》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顺秦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