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高丽之行
目录:穿越之我是良妃| 作者:美丽的猫儿| 类别:玄幻奇幻
胤禩有些心虚的看了康熙一眼,解释道;“皇阿玛,高丽自古就是受中原文化影响,至今为止还尊着前明,对满清一直是贬低排斥的。若不是迫于大清的压力,四哥那里还不知道会不会更糟糕呢?四哥会选择了那里,儿子也没有想到,事到如今,也不好说什么”。高丽自古就是大清的属国,皇室和老百姓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十分注重传承和正统,对于异族很排斥,要不是迫于大庆的压力,高丽的军队绝对会在明面上跟胤禛抵抗到底,如今转作了地下,暗杀偷袭不断,让胤禛□乏术,根本无力腾开手来治理空荡荡的高丽。胤禛的部队还没有到高丽,有钱的贵族和富户就通过各种渠道逃亡到了国外,剩下一些愚昧的老百姓更加容易受到高丽皇室的挑拨,加重了胤禛推广各种惠民政策的困难。
只是胤禛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雷霆手段和怀柔政策同时施展,首先控制了买卖进出口,一些贪图银钱的商人不得不屈从于胤禛。胤禛给他们一些蝇头小利,慢慢的获得他们的信任,让自己的人也融入其中,散步有利于自己的消息,渐渐的扩大影响,居然也逐渐的收买了一些人手,获得了微弱的人心。
胤禛的手段不亚于胤禩,他办差早,接触的事物也多,治理国家的经验比胤禩更加丰富,只是他选择的地反实在不利于外族人统治,让他看上去有些狼狈。
想想大清,用了几代人的努力才勉强在汉人心中留下一点地位,还是用“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样的手段,不得不让汉人屈服。而胤禛只用了短短的几个月,就有此成就,不得不让胤禩佩服。
胤禛那里的情况会整成今天这个样子,恐怕不乏弘旺的手脚,要是他肯下死命令或是对高丽的态度鲜明些,部队的将官们也不敢对胤禛的命令阳奉阴违,高丽皇族也不敢这么跟胤禛下绊子。胤禩嘴巴张了张,到底没有说什么,大清已经交给了弘旺,他并不想指手画脚的干涉太多。
康熙最看不透的儿子非胤禛莫属,最对不起的也是他,“胤禛挺聪明的一个人,怎么会如此昏头呢?”康熙感慨了一句,挥挥手让胤禩退下了,胤禩已经做的仁至义尽了,康熙也没有想到胤禛会选择高丽,那不过是一个弹丸之地的小国家,并不利于将来的发展,还跟大清接壤,难免让弘旺和大清百姓人等猜忌他的用心。
开弓没有回头箭,胤禛已经选择了那里,情况又如此的糟糕,要是任由其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康熙虽然放不下胤禛,可是也怕胤褆和胤礽这里出了岔子,心里计划着高丽之行,表面上不动声色的观察着胤禩对待胤褆和胤礽的态度,生怕胤禩临时反悔,胤褆和胤礽步胤禛的后尘。
胤禩性格敏感,也猜到了康熙的心思,可是行军打仗不是儿戏,虽然他早早的写信让胤礻我练兵,富察氏和胤禟安排粮草,可是到底时间急促,准备不足,胤禩还想跟卫琳琅多处几天,也没有特别的催促。虽然是借兵给胤褆和胤礽,行动指挥也由他们做主,可是刀枪无眼,胤禩可不放心让他们两个人领兵打仗,这两人身份特殊,万一出个好歹,他浑身是嘴也说不清。就算是不能够打下半寸土地,也要囫囵个的把人给带回来,自己死都没事,他们两个可不敢有半点损伤。
胤禩已经打定了主意,这一次出兵,他一定是要压阵的,自己也有三四个儿子,弘旺继承了大清,弘蛟和小儿子也不能够没有自己的国家,反正是抢别人的地盘,也不在乎多抢一点了,给他们也留一块土地傍生。
如此一来,跟卫琳琅刚刚相处,就又要出征了,别的不怕,要是提起自己上战场,就怕卫琳琅担心,那次安娜说漏嘴,告诉卫琳琅自己受伤的事情,卫琳琅隐忍了十几年,上一次见面非要胤禩脱衣服验伤,见到胤禩身上早已经长好的疤痕,还是哭的差点厥了过去。
等卫琳琅缓过气来,要挟胤禩从此远离战场,永不打仗,要不是恰逢康熙过来打断了卫琳琅,胤禩当时就答应了卫琳琅的要求。
胤禩探了口气,女人,尤其是母亲,是看不到儿女们受半点伤害的,即使时过境迁,看到孩子们身上的伤痕时还会忧心忡忡,惧怕不已,怎么会在明知道有危险的情况下,还放儿女们上战场呢?
谁知道风水轮流转,当时被逼离开大清南征北战也是万不得已,如今自己已经高高在上,没有了任何阻碍,更加犯不上争强斗狠。可是为了安置胤褆他们,也不得不生灵涂炭,挑起战争,还要重上战场,更加不敢卫琳琅提自己要行军打仗的事情,要是说了,还不知道卫琳琅会如何担心呢?
卫琳琅有康熙看着,又素来不大过问政事,她倒是知道胤禩借兵给胤褆和胤礽的事情,想到前世历史里胤褆和胤礽的结局,卫琳琅倒是很欣慰胤禩的做法。至于战争会不会让西方的格局发生改变,人员伤亡,生灵涂炭等后遗症,卫琳琅自动忽略了,也是她从来没有见过战争的场面,电视上虽然恐怖,却始终无法跟现实比拟,何况,胤禩的安民政策做的很好,当地的土著人和后来移民过来的部分沙俄人,都把胤禩当做了救世主,替他歌功颂德,欺骗了卫琳琅的同情心。
这也怪不得胤禩蛊惑民心,世上总是穷人多,何况当时的西方社会跟大清又有不同,他们还处在奴隶制时期,贵族只是少数,统治着国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平民和奴隶,普通平民的生活还稍微好一些,奴隶们的生活过的猪狗不如,尤其是那些被非洲贩卖来挖掘金矿的黑人后裔,简直就是他们的生产机器,没有半点人身自由。
胤禩抢占人家的国家,损害利益最多的自然是那些贵族们的利益,对平民和奴隶们实行优抚政策,不仅废除了奴隶制度,还给他们人生自由,还人人都分配了土地,做工有报酬,当兵有饷银,从来不会跟以前的贵族老爷们那般,不拿他们当做人看,这些人过着天上人间般的生活,自然要奉胤禩为神灵了。
只是再冠冕堂皇的借口都掩饰不了胤禩等人的侵略野心,战争带来的普通百姓和士兵的伤亡也是难免的,所以等康熙提出要带卫琳琅到高丽去的时候,胤禩反而舒了一口气,不是他凉薄。而是这里是大后方,随着粮草准备停当,战争的气息日益隆重,一旦部队开拔,随后就会有伤员和烈士会送回来,卫琳琅看到这血琳琳的场面,难免会担心远在战场的胤禩等人。
康熙这一次仍然只带着卫琳琅出行。宜贵太妃跟着康熙来到胤禩的国家,稍微住了那么几天,跟胤禟的几个儿子们混了个脸熟,就急匆匆的带着胤祺和胤禌兄弟两个回大清了,她知道胤褆,胤礽他们出征在即,生怕康熙把自己的两个儿子们派出去跟随他们一起打仗。
胤禌的身体虽然不好,胤祺可是上过战场的,康熙要是强令,胤祺可是不敢不从。
宜贵太妃倒是不担心胤禟,反正他从小到大没有一天不闯祸,倒是跟着胤禩后还做了一点正经事,又不会上战场,没有性命之忧。再说,宜贵太妃也知道胤禟的性子,从来都把自己的话当做耳旁风,不听从自己的劝告,干脆就没有劝说,由着他去了。
卫琳琅自然是挽留了一回,说是宜贵太妃好不容易出来一趟,要带着宜贵太妃好好的玩一回,还问她有没有兴趣搞慈善事业,企图拉一个有钱的主捐钱。宜贵太妃可不想让胤禩猜忌她替胤禟挣民心,自然是兴趣缺缺的意思一下,捐了一些银子表示心意,让卫琳琅感叹了一回。
康熙倒是也留了宜贵太妃,只是宜贵太妃如今对康熙充满了恐惧,心里对他的那点爱慕和思念也被两个儿子的安慰所替代,意志坚定的拒绝了康熙的挽留,带着两个儿子绝尘而去。
胤禩陪着胤禟一直把宜贵太妃送出了沙俄才回来,胤禟到底是消沉了几天,虽然他心硬如斯,可是见到自己的生母和一母同袍的兄弟还是欢喜开心的,胤禟也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在宜贵太妃身旁,尽孝心。
可还没有相处几天,宜贵太妃就提出要走,胤禟一时半会真的接受不了,只是宜贵太妃意见坚决,连康熙的挽留都不肯答应,怎么会顺从胤禟的挽留,到底是让胤禟伤心失望了一回。十几年不见,短短的团聚又匆匆的离别,以后也不知道还会不会在见面,胤禟突然间有些后悔,自己以前太不听话,让额娘伤透了心,如今要弥补自己的过错了,又无法在身边尽孝。
胤禟不仅主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还要参与国家军政大事,富察氏处理不过来的文职奏折也得他帮衬,胤禟也没有时间多感叹,就被淹没于文山折海之中了。
康熙一直等到胤禩他们点兵,即将出征的时候才突然告知胤禩他们,自己要离开这里,带卫琳琅回大清,若是明着告诉胤禩,康熙怕胤禩阻拦,毕竟高丽如今的处境不妙,卫琳琅手无缚鸡之力,自己也年纪老迈,胤禩不一定会同意自己赴险,而且还带着卫琳琅,颇有些做人质的意思。
胤禩等人苦劝不住,康熙到底是在胤禩,胤褆,胤礽他们出征前带着卫琳琅走了,胤禩始终没敢跟卫琳琅提他要出征的事情,富察氏忍着担忧,也不敢说,夫妻两个带着一帮子兄弟们并乌力吉一起把康熙和卫琳琅送出了沙俄又急忙转回来,领兵出征去了。
西方的国情胤禩了解的差不多,大多数底层的平民和奴隶还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以前放的探子也悄悄在他们中间做宣传,那些人早就听说胤禩的盛名,知道胤禩带兵去“解救”他们,早就暗自准备,准备配合胤禩的营救。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缺,胤禩决定宜早不宜迟,带着胤褆他们尽快开疆拓土,早日打下各自的土地,让两个兄长和康熙都放心。
康熙拒绝了胤禩派亲兵保护的提议,依旧带着他的暗卫侍从,带着卫琳琅直奔高丽。因为担忧着胤禛的状况,一路上也没敢耽误,又怕万一被高丽的“乱军”所害,康熙吩咐众人低调行事,隐蔽行踪,悄无声息的进入了高丽国界。跟以前一样,大家稍作修饰,装成本地人,卫琳琅换了高丽服饰,扮成当地大娘,头发梳成一个大辫子,绕着脑袋盘了几圈,瞬间提高了身形,也让卫琳琅庆幸,幸亏不舍得这把头发,没有舍得绞辫子。
康熙因为留了头发,改装更是简便,只要换了衣服,戴上高丽男人常戴的帽子就行,一般人就算是见过康熙,恐怕也不敢认。
随行保护的人们自然有适应任何环境和场合的本事,一通改装打扮,半点大清特征也无,把卫琳琅看的咂舌不已。
高丽此时人生鹊起,很少有青壮年单独行动,更加没有结伴而行的大家族老爷夫人,所以康熙和卫琳琅都装扮成了普通的农家夫妻,一副落魄逃难打扮,暗卫们也分成明暗两队,明面上的也化妆成逃难的百姓,老少各异,把康熙和卫琳琅保护在中间。
卫琳琅不懂高丽语,这一路上就装作了哑妇,由康熙安排食宿,跟当地人交谈套取打听有用的信息。
卫琳琅养尊处优多年,年纪也老了,拖拖塔塔的,康熙也不打算走的太快,让人看出行迹,还想跟当地的居民套一些有用的情报。一天下来,总共走了不到两、三里路,卫琳琅的两条腿就跟灌了铅一般沉,两只脚恐怕也磨破了皮,火辣辣的疼,只是人家康熙精神矍铄的前面带路,卫琳琅也没敢吭声,只好忍着疼,跟着他的步伐。
因为不放心高丽人,晚上宿营的时候,挑了一个相对隐蔽的山凹,等暗卫们支好了帐篷打好了地铺,退了出去,卫琳琅再也坚持不住了,没有形象的瘫坐在简易的行军床上,再也不肯起来挪动半步。康熙皱皱眉头,唤卫琳琅起来梳洗,一会儿好用膳。
卫琳琅勉强躺了一会儿,无奈的坐起来,捶着酸疼的腿,试探着跟康熙提议道:“还是让他们送我回去吧,没得拖累你们的正事。”
卫琳琅并不喜欢胤禛,因为前世的记忆,对胤禛恐惧防备皆有,原来给他做衣服,也是想跟他搞好关系,替胤禩和乌力吉留条后路,如今胤禩成了最后的赢家,卫琳琅对胤禛却多了一丝愧疚,要不是康熙执意而行,大清恐怕还是胤禛的,也用不着来到这穷山恶水的地反遭罪。
康熙等到离开沙俄才说自己说担心胤禛,要自己拐道跟着他一起去高丽,卫琳琅也不好意思拒绝同行,心里却把康熙埋怨了一通。这个老狐狸恐怕一开始就是要去高丽看胤禛,才会拒绝胤禩派出的人护送的把?
因为拖累了康熙的行程,卫琳琅终于找到了借口,想要即刻回去,胤禩伪装的好,可是富察氏欲言又止的样子,让卫琳琅起疑,生怕胤禩跟着胤褆,胤礽他们上战场。还不等卫琳琅去问,康熙就拖着她离开去高丽。
只是康熙向来固执,卫琳琅也不好拂了他的意思,只好不情不愿的跟着他一起来了,心里到底是担忧胤禩上战场,卫琳琅一得到机会就立即提出让人送自己回去,最好是立即飞回到胤禩身边,守着他,以免他上战场。
康熙把卫琳琅的脚放在自己的膝盖上,把卫琳琅吓的差点没有摔倒在地上,见康熙要脱她的鞋,卫琳琅讪讪的道:“怎么能够劳动您给我脱鞋呢,我自己来。”
康熙不理,径直脱了卫琳琅的鞋,动作大了些,把卫琳琅疼的直皱眉,嘴角也溢出了一声疼呼。康熙动作放的轻缓了一些,卫琳琅洁白的袜子上就透出了点点血迹,康熙看的心里一抽,自己还好些,卫琳琅从来没有走过这么多路,难免会磨破了双脚。
康熙让人送来热水,把卫琳琅的脚连着袜子一起泡进了水里,小心翼翼的脱下了卫琳琅袜子,露出了一双磨破了血泡的白皙双脚出来。在大清游历了几年,卫琳琅有轿子马车可坐,几乎就没有行过远路,以后的出行也几乎都是以车代步,从来没有这么辛苦过,脚上磨几个血泡出来,实在是太稀松平常了。
康熙心疼不已,见还有几个血泡没有破皮。暗卫里面有专门替卫琳琅挑选的女性和懂医术的人,康熙宣他们过来,替卫琳琅处理了双脚,敷上药包扎了一番才做罢。卫琳琅等人出去,无奈的看着自己包成了粽子一般的双脚又旧话重提道:“我跟着你们只会拖累你们,还不如让他们送我回去吧?”
康熙现在根本就不愿意离开卫琳琅,可是胤禛那里还让他不放心,只好带着卫琳琅一起。而且带着卫琳琅,胤禩也不得不顾忌一二,就连弘旺也不会不管卫琳琅,对胤禛的态度一定会改变。所以,在进入高丽以前,康熙并没有严令自己的人隐藏行踪,也是要告诉胤禩派来跟踪保护的人,他们的目的地是高丽。
康熙相信,胤禩此时恐怕已经得到了消息,他自己□乏术,绝对会传信给弘旺、弘蛟他们,该怎么做,相信他们也知道。
康熙知道卫琳琅的心思,所以并不理会她的话,淡淡的撇了卫琳琅一眼,先前的担忧紧张也隐去了,叫人进来吩咐道:“去找一辆牛车什么的,夫人脚伤了,走不得路。”暗卫个个聪明绝顶,不仅武艺高强,还各有专长,只有想不到,没有办不到的,绝对的打家劫舍,居家旅行必备人员。
他们都是康熙培养的专业人士,只奉康熙为主子,绝对的忠心耿耿,所以很得康熙的信任,跟了康熙和卫琳琅这么多年,对他们的身体状况也很是担忧。一进入高丽境内,见高丽山高水长,道路难行,早就建议康熙以马代步,只是康熙想要融入百姓中去,多探听一些有用的消息,才拒绝了他们的提议。暗卫偷偷的瞄了卫琳琅的脚一眼,答应一声,退了出去。
卫琳琅听了康熙的吩咐,知道自己回去的希望是渺茫了,只好任命的捶着酸疼的双腿,前世的自己上街赶集下地也没少走路,谁知道自己这一辈子就成了贵妇人做的,连路都走不得了。
不等卫琳琅丧气,康熙紧挨着卫琳琅坐下,卫琳琅懒得理他,谁知道康熙随后的动作把卫琳琅吓了一跳。康熙把卫琳琅的腿搁到自己的腿上,双手攥拳,不紧不慢的试探了几下,给卫琳琅拿捏起来。原本那个懂医术的暗卫要给卫琳琅按摩的,卫琳琅不惯别人服侍碰触自己,拒绝了她的提议,没有想到,康熙会亲自动手,早知道这样,还不如让人家专业人士帮忙呢。
卫琳琅以前给康熙按摩的次数可不少,却从来也没有想过康熙会伺候人,这世上数来数去,除了孝庄,顺治,和康熙的生母以及皇太后,谁还有资格接受康熙的“服务。”卫琳琅忙抓住康熙的大手,拒绝道:“您也累了,这些事情还是让底下的人来做吧。”
作者有话要说:胤禩有些心虚的看了康熙一眼,解释道;“皇阿玛,高丽自古就是受中原文化影响,至今为止还尊着前明,对满清一直是贬低排斥的。若不是迫于大清的压力,四哥那里还不知道会不会更糟糕呢?四哥会选择了那里,儿子也没有想到,事到如今,也不好说什么”。
高丽自古就是大清的属国,皇室和老百姓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十分注重传承和正统,对于异族很排斥,要不是迫于大庆的压力,高丽的军队绝对会在明面上跟胤禛抵抗到底,如今转作了地下,暗杀偷袭不断,让胤禛分身乏术,根本无力腾开手来治理空荡荡的高丽。胤禛的部队还没有到高丽,有钱的贵族和富户就通过各种渠道逃亡到了国外,剩下一些愚昧的老百姓更加容易受到高丽皇室的挑拨,加重了胤禛推广各种惠民政策的困难。
只是胤禛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雷霆手段和怀柔政策同时施展,首先控制了买卖进出口,一些贪图银钱的商人不得不屈从于胤禛。胤禛给他们一些蝇头小利,慢慢的获得他们的信任,让自己的人也融入其中,散步有利于自己的消息,渐渐的扩大影响,居然也逐渐的收买了一些人手,获得了微弱的人心。
胤禛的手段不亚于胤禩,他办差早,接触的事物也多,治理国家的经验比胤禩更加丰富,只是他选择的地反实在不利于外族人统治,让他看上去有些狼狈。
想想大清,用了几代人的努力才勉强在汉人心中留下一点地位,还是用“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样的手段,不得不让汉人屈服。而胤禛只用了短短的几个月,就有此成就,不得不让胤禩佩服。
胤禛那里的情况会整成今天这个样子,恐怕不乏弘旺的手脚,要是他肯下死命令或是对高丽的态度鲜明些,部队的将官们也不敢对胤禛的命令阳奉阴违,高丽皇族也不敢这么跟胤禛下绊子。胤禩嘴巴张了张,到底没有说什么,大清已经交给了弘旺,他并不想指手画脚的干涉太多。
康熙最看不透的儿子非胤禛莫属,最对不起的也是他,“胤禛挺聪明的一个人,怎么会如此昏头呢?”康熙感慨了一句,挥挥手让胤禩退下了,胤禩已经做的仁至义尽了,康熙也没有想到胤禛会选择高丽,那不过是一个弹丸之地的小国家,并不利于将来的发展,还跟大清接壤,难免让弘旺和大清百姓人等猜忌他的用心。
开弓没有回头箭,胤禛已经选择了那里,情况又如此的糟糕,要是任由其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康熙虽然放不下胤禛,可是也怕胤褆和胤礽这里出了岔子,心里计划着高丽之行,表面上不动声色的观察着胤禩对待胤褆和胤礽的态度,生怕胤禩临时反悔,胤褆和胤礽步胤禛的后尘。
胤禩性格敏感,也猜到了康熙的心思,可是行军打仗不是儿戏,虽然他早早的写信让胤礻我练兵,富察氏和胤禟安排粮草,可是到底时间急促,准备不足,胤禩还想跟卫琳琅多处几天,也没有特别的催促。虽然是借兵给胤褆和胤礽,行动指挥也由他们做主,可是刀枪无眼,胤禩可不放心让他们两个人领兵打仗,这两人身份特殊,万一出个好歹,他浑身是嘴也说不清。就算是不能够打下半寸土地,也要囫囵个的把人给带回来,自己死都没事,他们两个可不敢有半点损伤。
胤禩已经打定了主意,这一次出兵,他一定是要压阵的,自己也有三四个儿子,弘旺继承了大清,弘蛟和小儿子也不能够没有自己的国家,反正是抢别人的地盘,也不在乎多抢一点了,给他们也留一块土地傍生。
如此一来,跟卫琳琅刚刚相处,就又要出征了,别的不怕,要是提起自己上战场,就怕卫琳琅担心,那次安娜说漏嘴,告诉卫琳琅自己受伤的事情,卫琳琅隐忍了十几年,上一次见面非要胤禩脱衣服验伤,见到胤禩身上早已经长好的疤痕,还是哭的差点厥了过去。
等卫琳琅缓过气来,要挟胤禩从此远离战场,永不打仗,要不是恰逢康熙过来打断了卫琳琅,胤禩当时就答应了卫琳琅的要求。
胤禩探了口气,女人,尤其是母亲,是看不到儿女们受半点伤害的,即使时过境迁,看到孩子们身上的伤痕时还会忧心忡忡,惧怕不已,怎么会在明知道有危险的情况下,还放儿女们上战场呢?
谁知道风水轮流转,当时被逼离开大清南征北战也是万不得已,如今自己已经高高在上,没有了任何阻碍,更加犯不上争强斗狠。可是为了安置胤褆他们,也不得不生灵涂炭,挑起战争,还要重上战场,更加不敢卫琳琅提自己要行军打仗的事情,要是说了,还不知道卫琳琅会如何担心呢?
卫琳琅有康熙看着,又素来不大过问政事,她倒是知道胤禩借兵给胤褆和胤礽的事情,想到前世历史里胤褆和胤礽的结局,卫琳琅倒是很欣慰胤禩的做法。至于战争会不会让西方的格局发生改变,人员伤亡,生灵涂炭等后遗症,卫琳琅自动忽略了,也是她从来没有见过战争的场面,电视上虽然恐怖,却始终无法跟现实比拟,何况,胤禩的安民政策做的很好,当地的土著人和后来移民过来的部分沙俄人,都把胤禩当做了救世主,替他歌功颂德,欺骗了卫琳琅的同情心。
这也怪不得胤禩蛊惑民心,世上总是穷人多,何况当时的西方社会跟大清又有不同,他们还处在奴隶制时期,贵族只是少数,统治着国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平民和奴隶,普通平民的生活还稍微好一些,奴隶们的生活过的猪狗不如,尤其是那些被非洲贩卖来挖掘金矿的黑人后裔,简直就是他们的生产机器,没有半点人身自由。
胤禩抢占人家的国家,损害利益最多的自然是那些贵族们的利益,对平民和奴隶们实行优抚政策,不仅废除了奴隶制度,还给他们人生自由,还人人都分配了土地,做工有报酬,当兵有饷银,从来不会跟以前的贵族老爷们那般,不拿他们当做人看,这些人过着天上人间般的生活,自然要奉胤禩为神灵了。
只是再冠冕堂皇的借口都掩饰不了胤禩等人的侵略野心,战争带来的普通百姓和士兵的伤亡也是难免的,所以等康熙提出要带卫琳琅到高丽去的时候,胤禩反而舒了一口气,不是他凉薄。而是这里是大后方,随着粮草准备停当,战争的气息日益隆重,一旦部队开拔,随后就会有伤员和烈士会送回来,卫琳琅看到这血琳琳的场面,难免会担心远在战场的胤禩等人。
康熙这一次仍然只带着卫琳琅出行。宜贵太妃跟着康熙来到胤禩的国家,稍微住了那么几天,跟胤禟的几个儿子们混了个脸熟,就急匆匆的带着胤祺和胤禌兄弟两个回大清了,她知道胤褆,胤礽他们出征在即,生怕康熙把自己的两个儿子们派出去跟随他们一起打仗。
胤禌的身体虽然不好,胤祺可是上过战场的,康熙要是强令,胤祺可是不敢不从。
宜贵太妃倒是不担心胤禟,反正他从小到大没有一天不闯祸,倒是跟着胤禩后还做了一点正经事,又不会上战场,没有性命之忧。再说,宜贵太妃也知道胤禟的性子,从来都把自己的话当做耳旁风,不听从自己的劝告,干脆就没有劝说,由着他去了。
卫琳琅自然是挽留了一回,说是宜贵太妃好不容易出来一趟,要带着宜贵太妃好好的玩一回,还问她有没有兴趣搞慈善事业,企图拉一个有钱的主捐钱。宜贵太妃可不想让胤禩猜忌她替胤禟挣民心,自然是兴趣缺缺的意思一下,捐了一些银子表示心意,让卫琳琅感叹了一回。
康熙倒是也留了宜贵太妃,只是宜贵太妃如今对康熙充满了恐惧,心里对他的那点爱慕和思念也被两个儿子的安慰所替代,意志坚定的拒绝了康熙的挽留,带着两个儿子绝尘而去。
胤禩陪着胤禟一直把宜贵太妃送出了沙俄才回来,胤禟到底是消沉了几天,虽然他心硬如斯,可是见到自己的生母和一母同袍的兄弟还是欢喜开心的,胤禟也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在宜贵太妃身旁,尽孝心。
可还没有相处几天,宜贵太妃就提出要走,胤禟一时半会真的接受不了,只是宜贵太妃意见坚决,连康熙的挽留都不肯答应,怎么会顺从胤禟的挽留,到底是让胤禟伤心失望了一回。十几年不见,短短的团聚又匆匆的离别,以后也不知道还会不会在见面,胤禟突然间有些后悔,自己以前太不听话,让额娘伤透了心,如今要弥补自己的过错了,又无法在身边尽孝。
胤禟不仅主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还要参与国家军政大事,富察氏处理不过来的文职奏折也得他帮衬,胤禟也没有时间多感叹,就被淹没于文山折海之中了。
康熙一直等到胤禩他们点兵,即将出征的时候才突然告知胤禩他们,自己要离开这里,带卫琳琅回大清,若是明着告诉胤禩,康熙怕胤禩阻拦,毕竟高丽如今的处境不妙,卫琳琅手无缚鸡之力,自己也年纪老迈,胤禩不一定会同意自己赴险,而且还带着卫琳琅,颇有些做人质的意思。
胤禩等人苦劝不住,康熙到底是在胤禩,胤褆,胤礽他们出征前带着卫琳琅走了,胤禩始终没敢跟卫琳琅提他要出征的事情,富察氏忍着担忧,也不敢说,夫妻两个带着一帮子兄弟们并乌力吉一起把康熙和卫琳琅送出了沙俄又急忙转回来,领兵出征去了。
西方的国情胤禩了解的差不多,大多数底层的平民和奴隶还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以前放的探子也悄悄在他们中间做宣传,那些人早就听说胤禩的盛名,知道胤禩带兵去“解救”他们,早就暗自准备,准备配合胤禩的营救。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缺,胤禩决定宜早不宜迟,带着胤褆他们尽快开疆拓土,早日打下各自的土地,让两个兄长和康熙都放心。
康熙拒绝了胤禩派亲兵保护的提议,依旧带着他的暗卫侍从,带着卫琳琅直奔高丽。因为担忧着胤禛的状况,一路上也没敢耽误,又怕万一被高丽的“乱军”所害,康熙吩咐众人低调行事,隐蔽行踪,悄无声息的进入了高丽国界。跟以前一样,大家稍作修饰,装成本地人,卫琳琅换了高丽服饰,扮成当地大娘,头发梳成一个大辫子,绕着脑袋盘了几圈,瞬间提高了身形,也让卫琳琅庆幸,幸亏不舍得这把头发,没有舍得绞辫子。
康熙因为留了头发,改装更是简便,只要换了衣服,戴上高丽男人常戴的帽子就行,一般人就算是见过康熙,恐怕也不敢认。
随行保护的人们自然有适应任何环境和场合的本事,一通改装打扮,半点大清特征也无,把卫琳琅看的咂舌不已。
高丽此时人生鹊起,很少有青壮年单独行动,更加没有结伴而行的大家族老爷夫人,所以康熙和卫琳琅都装扮成了普通的农家夫妻,一副落魄逃难打扮,暗卫们也分成明暗两队,明面上的也化妆成逃难的百姓,老少各异,把康熙和卫琳琅保护在中间。
卫琳琅不懂高丽语,这一路上就装作了哑妇,由康熙安排食宿,跟当地人交谈套取打听有用的信息。
卫琳琅养尊处优多年,年纪也老了,拖拖塔塔的,康熙也不打算走的太快,让人看出行迹,还想跟当地的居民套一些有用的情报。一天下来,总共走了不到两、三里路,卫琳琅的两条腿就跟灌了铅一般沉,两只脚恐怕也磨破了皮,火辣辣的疼,只是人家康熙精神矍铄的前面带路,卫琳琅也没敢吭声,只好忍着疼,跟着他的步伐。
因为不放心高丽人,晚上宿营的时候,挑了一个相对隐蔽的山凹,等暗卫们支好了帐篷打好了地铺,退了出去,卫琳琅再也坚持不住了,没有形象的瘫坐在简易的行军床上,再也不肯起来挪动半步。康熙皱皱眉头,唤卫琳琅起来梳洗,一会儿好用膳。
卫琳琅勉强躺了一会儿,无奈的坐起来,捶着酸疼的腿,试探着跟康熙提议道:“还是让他们送我回去吧,没得拖累你们的正事。”
卫琳琅并不喜欢胤禛,因为前世的记忆,对胤禛恐惧防备皆有,原来给他做衣服,也是想跟他搞好关系,替胤禩和乌力吉留条后路,如今胤禩成了最后的赢家,卫琳琅对胤禛却多了一丝愧疚,要不是康熙执意而行,大清恐怕还是胤禛的,也用不着来到这穷山恶水的地反遭罪。
康熙等到离开沙俄才说自己说担心胤禛,要自己拐道跟着他一起去高丽,卫琳琅也不好意思拒绝同行,心里却把康熙埋怨了一通。这个老狐狸恐怕一开始就是要去高丽看胤禛,才会拒绝胤禩派出的人护送的把?
因为拖累了康熙的行程,卫琳琅终于找到了借口,想要即刻回去,胤禩伪装的好,可是富察氏欲言又止的样子,让卫琳琅起疑,生怕胤禩跟着胤褆,胤礽他们上战场。还不等卫琳琅去问,康熙就拖着她离开去高丽。
只是康熙向来固执,卫琳琅也不好拂了他的意思,只好不情不愿的跟着他一起来了,心里到底是担忧胤禩上战场,卫琳琅一得到机会就立即提出让人送自己回去,最好是立即飞回到胤禩身边,守着他,以免他上战场。
康熙把卫琳琅的脚放在自己的膝盖上,把卫琳琅吓的差点没有摔倒在地上,见康熙要脱她的鞋,卫琳琅讪讪的道:“怎么能够劳动您给我脱鞋呢,我自己来。”
康熙不理,径直脱了卫琳琅的鞋,动作大了些,把卫琳琅疼的直皱眉,嘴角也溢出了一声疼呼。康熙动作放的轻缓了一些,卫琳琅洁白的袜子上就透出了点点血迹,康熙看的心里一抽,自己还好些,卫琳琅从来没有走过这么多路,难免会磨破了双脚。
康熙让人送来热水,把卫琳琅的脚连着袜子一起泡进了水里,小心翼翼的脱下了卫琳琅袜子,露出了一双磨破了血泡的白皙双脚出来。在大清游历了几年,卫琳琅有轿子马车可坐,几乎就没有行过远路,以后的出行也几乎都是以车代步,从来没有这么辛苦过,脚上磨几个血泡出来,实在是太稀松平常了。
康熙心疼不已,见还有几个血泡没有破皮。暗卫里面有专门替卫琳琅挑选的女性和懂医术的人,康熙宣他们过来,替卫琳琅处理了双脚,敷上药包扎了一番才做罢。卫琳琅等人出去,无奈的看着自己包成了粽子一般的双脚又旧话重提道:“我跟着你们只会拖累你们,还不如让他们送我回去吧?”
康熙现在根本就不愿意离开卫琳琅,可是胤禛那里还让他不放心,只好带着卫琳琅一起。而且带着卫琳琅,胤禩也不得不顾忌一二,就连弘旺也不会不管卫琳琅,对胤禛的态度一定会改变。所以,在进入高丽以前,康熙并没有严令自己的人隐藏行踪,也是要告诉胤禩派来跟踪保护的人,他们的目的地是高丽。
康熙相信,胤禩此时恐怕已经得到了消息,他自己分身乏术,绝对会传信给弘旺、弘蛟他们,该怎么做,相信他们也知道。
康熙知道卫琳琅的心思,所以并不理会她的话,淡淡的撇了卫琳琅一眼,先前的担忧紧张也隐去了,叫人进来吩咐道:“去找一辆牛车什么的,夫人脚伤了,走不得路。”暗卫个个聪明绝顶,不仅武艺高强,还各有专长,只有想不到,没有办不到的,绝对的打家劫舍,居家旅行必备人员。
他们都是康熙培养的专业人士,只奉康熙为主子,绝对的忠心耿耿,所以很得康熙的信任,跟了康熙和卫琳琅这么多年,对他们的身体状况也很是担忧。一进入高丽境内,见高丽山高水长,道路难行,早就建议康熙以马代步,只是康熙想要融入百姓中去,多探听一些有用的消息,才拒绝了他们的提议。暗卫偷偷的瞄了卫琳琅的脚一眼,答应一声,退了出去。
卫琳琅听了康熙的吩咐,知道自己回去的希望是渺茫了,只好任命的捶着酸疼的双腿,前世的自己上街赶集下地也没少走路,谁知道自己这一辈子就成了贵妇人做的,连路都走不得了。
不等卫琳琅丧气,康熙紧挨着卫琳琅坐下,卫琳琅懒得理他,谁知道康熙随后的动作把卫琳琅吓了一跳。康熙把卫琳琅的腿搁到自己的腿上,双手攥拳,不紧不慢的试探了几下,给卫琳琅拿捏起来。原本那个懂医术的暗卫要给卫琳琅按摩的,卫琳琅不惯别人服侍碰触自己,拒绝了她的提议,没有想到,康熙会亲自动手,早知道这样,还不如让人家专业人士帮忙呢。
卫琳琅以前给康熙按摩的次数可不少,却从来也没有想过康熙会伺候人,这世上数来数去,除了孝庄,顺治,和康熙的生母以及皇太后,谁还有资格接受康熙的“服务。”卫琳琅忙抓住康熙的大手,拒绝道:“您也累了,这些事情还是让底下的人来做吧。”
只是胤禛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雷霆手段和怀柔政策同时施展,首先控制了买卖进出口,一些贪图银钱的商人不得不屈从于胤禛。胤禛给他们一些蝇头小利,慢慢的获得他们的信任,让自己的人也融入其中,散步有利于自己的消息,渐渐的扩大影响,居然也逐渐的收买了一些人手,获得了微弱的人心。
胤禛的手段不亚于胤禩,他办差早,接触的事物也多,治理国家的经验比胤禩更加丰富,只是他选择的地反实在不利于外族人统治,让他看上去有些狼狈。
想想大清,用了几代人的努力才勉强在汉人心中留下一点地位,还是用“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样的手段,不得不让汉人屈服。而胤禛只用了短短的几个月,就有此成就,不得不让胤禩佩服。
胤禛那里的情况会整成今天这个样子,恐怕不乏弘旺的手脚,要是他肯下死命令或是对高丽的态度鲜明些,部队的将官们也不敢对胤禛的命令阳奉阴违,高丽皇族也不敢这么跟胤禛下绊子。胤禩嘴巴张了张,到底没有说什么,大清已经交给了弘旺,他并不想指手画脚的干涉太多。
康熙最看不透的儿子非胤禛莫属,最对不起的也是他,“胤禛挺聪明的一个人,怎么会如此昏头呢?”康熙感慨了一句,挥挥手让胤禩退下了,胤禩已经做的仁至义尽了,康熙也没有想到胤禛会选择高丽,那不过是一个弹丸之地的小国家,并不利于将来的发展,还跟大清接壤,难免让弘旺和大清百姓人等猜忌他的用心。
开弓没有回头箭,胤禛已经选择了那里,情况又如此的糟糕,要是任由其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康熙虽然放不下胤禛,可是也怕胤褆和胤礽这里出了岔子,心里计划着高丽之行,表面上不动声色的观察着胤禩对待胤褆和胤礽的态度,生怕胤禩临时反悔,胤褆和胤礽步胤禛的后尘。
胤禩性格敏感,也猜到了康熙的心思,可是行军打仗不是儿戏,虽然他早早的写信让胤礻我练兵,富察氏和胤禟安排粮草,可是到底时间急促,准备不足,胤禩还想跟卫琳琅多处几天,也没有特别的催促。虽然是借兵给胤褆和胤礽,行动指挥也由他们做主,可是刀枪无眼,胤禩可不放心让他们两个人领兵打仗,这两人身份特殊,万一出个好歹,他浑身是嘴也说不清。就算是不能够打下半寸土地,也要囫囵个的把人给带回来,自己死都没事,他们两个可不敢有半点损伤。
胤禩已经打定了主意,这一次出兵,他一定是要压阵的,自己也有三四个儿子,弘旺继承了大清,弘蛟和小儿子也不能够没有自己的国家,反正是抢别人的地盘,也不在乎多抢一点了,给他们也留一块土地傍生。
如此一来,跟卫琳琅刚刚相处,就又要出征了,别的不怕,要是提起自己上战场,就怕卫琳琅担心,那次安娜说漏嘴,告诉卫琳琅自己受伤的事情,卫琳琅隐忍了十几年,上一次见面非要胤禩脱衣服验伤,见到胤禩身上早已经长好的疤痕,还是哭的差点厥了过去。
等卫琳琅缓过气来,要挟胤禩从此远离战场,永不打仗,要不是恰逢康熙过来打断了卫琳琅,胤禩当时就答应了卫琳琅的要求。
胤禩探了口气,女人,尤其是母亲,是看不到儿女们受半点伤害的,即使时过境迁,看到孩子们身上的伤痕时还会忧心忡忡,惧怕不已,怎么会在明知道有危险的情况下,还放儿女们上战场呢?
谁知道风水轮流转,当时被逼离开大清南征北战也是万不得已,如今自己已经高高在上,没有了任何阻碍,更加犯不上争强斗狠。可是为了安置胤褆他们,也不得不生灵涂炭,挑起战争,还要重上战场,更加不敢卫琳琅提自己要行军打仗的事情,要是说了,还不知道卫琳琅会如何担心呢?
卫琳琅有康熙看着,又素来不大过问政事,她倒是知道胤禩借兵给胤褆和胤礽的事情,想到前世历史里胤褆和胤礽的结局,卫琳琅倒是很欣慰胤禩的做法。至于战争会不会让西方的格局发生改变,人员伤亡,生灵涂炭等后遗症,卫琳琅自动忽略了,也是她从来没有见过战争的场面,电视上虽然恐怖,却始终无法跟现实比拟,何况,胤禩的安民政策做的很好,当地的土著人和后来移民过来的部分沙俄人,都把胤禩当做了救世主,替他歌功颂德,欺骗了卫琳琅的同情心。
这也怪不得胤禩蛊惑民心,世上总是穷人多,何况当时的西方社会跟大清又有不同,他们还处在奴隶制时期,贵族只是少数,统治着国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平民和奴隶,普通平民的生活还稍微好一些,奴隶们的生活过的猪狗不如,尤其是那些被非洲贩卖来挖掘金矿的黑人后裔,简直就是他们的生产机器,没有半点人身自由。
胤禩抢占人家的国家,损害利益最多的自然是那些贵族们的利益,对平民和奴隶们实行优抚政策,不仅废除了奴隶制度,还给他们人生自由,还人人都分配了土地,做工有报酬,当兵有饷银,从来不会跟以前的贵族老爷们那般,不拿他们当做人看,这些人过着天上人间般的生活,自然要奉胤禩为神灵了。
只是再冠冕堂皇的借口都掩饰不了胤禩等人的侵略野心,战争带来的普通百姓和士兵的伤亡也是难免的,所以等康熙提出要带卫琳琅到高丽去的时候,胤禩反而舒了一口气,不是他凉薄。而是这里是大后方,随着粮草准备停当,战争的气息日益隆重,一旦部队开拔,随后就会有伤员和烈士会送回来,卫琳琅看到这血琳琳的场面,难免会担心远在战场的胤禩等人。
康熙这一次仍然只带着卫琳琅出行。宜贵太妃跟着康熙来到胤禩的国家,稍微住了那么几天,跟胤禟的几个儿子们混了个脸熟,就急匆匆的带着胤祺和胤禌兄弟两个回大清了,她知道胤褆,胤礽他们出征在即,生怕康熙把自己的两个儿子们派出去跟随他们一起打仗。
胤禌的身体虽然不好,胤祺可是上过战场的,康熙要是强令,胤祺可是不敢不从。
宜贵太妃倒是不担心胤禟,反正他从小到大没有一天不闯祸,倒是跟着胤禩后还做了一点正经事,又不会上战场,没有性命之忧。再说,宜贵太妃也知道胤禟的性子,从来都把自己的话当做耳旁风,不听从自己的劝告,干脆就没有劝说,由着他去了。
卫琳琅自然是挽留了一回,说是宜贵太妃好不容易出来一趟,要带着宜贵太妃好好的玩一回,还问她有没有兴趣搞慈善事业,企图拉一个有钱的主捐钱。宜贵太妃可不想让胤禩猜忌她替胤禟挣民心,自然是兴趣缺缺的意思一下,捐了一些银子表示心意,让卫琳琅感叹了一回。
康熙倒是也留了宜贵太妃,只是宜贵太妃如今对康熙充满了恐惧,心里对他的那点爱慕和思念也被两个儿子的安慰所替代,意志坚定的拒绝了康熙的挽留,带着两个儿子绝尘而去。
胤禩陪着胤禟一直把宜贵太妃送出了沙俄才回来,胤禟到底是消沉了几天,虽然他心硬如斯,可是见到自己的生母和一母同袍的兄弟还是欢喜开心的,胤禟也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在宜贵太妃身旁,尽孝心。
可还没有相处几天,宜贵太妃就提出要走,胤禟一时半会真的接受不了,只是宜贵太妃意见坚决,连康熙的挽留都不肯答应,怎么会顺从胤禟的挽留,到底是让胤禟伤心失望了一回。十几年不见,短短的团聚又匆匆的离别,以后也不知道还会不会在见面,胤禟突然间有些后悔,自己以前太不听话,让额娘伤透了心,如今要弥补自己的过错了,又无法在身边尽孝。
胤禟不仅主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还要参与国家军政大事,富察氏处理不过来的文职奏折也得他帮衬,胤禟也没有时间多感叹,就被淹没于文山折海之中了。
康熙一直等到胤禩他们点兵,即将出征的时候才突然告知胤禩他们,自己要离开这里,带卫琳琅回大清,若是明着告诉胤禩,康熙怕胤禩阻拦,毕竟高丽如今的处境不妙,卫琳琅手无缚鸡之力,自己也年纪老迈,胤禩不一定会同意自己赴险,而且还带着卫琳琅,颇有些做人质的意思。
胤禩等人苦劝不住,康熙到底是在胤禩,胤褆,胤礽他们出征前带着卫琳琅走了,胤禩始终没敢跟卫琳琅提他要出征的事情,富察氏忍着担忧,也不敢说,夫妻两个带着一帮子兄弟们并乌力吉一起把康熙和卫琳琅送出了沙俄又急忙转回来,领兵出征去了。
西方的国情胤禩了解的差不多,大多数底层的平民和奴隶还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以前放的探子也悄悄在他们中间做宣传,那些人早就听说胤禩的盛名,知道胤禩带兵去“解救”他们,早就暗自准备,准备配合胤禩的营救。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缺,胤禩决定宜早不宜迟,带着胤褆他们尽快开疆拓土,早日打下各自的土地,让两个兄长和康熙都放心。
康熙拒绝了胤禩派亲兵保护的提议,依旧带着他的暗卫侍从,带着卫琳琅直奔高丽。因为担忧着胤禛的状况,一路上也没敢耽误,又怕万一被高丽的“乱军”所害,康熙吩咐众人低调行事,隐蔽行踪,悄无声息的进入了高丽国界。跟以前一样,大家稍作修饰,装成本地人,卫琳琅换了高丽服饰,扮成当地大娘,头发梳成一个大辫子,绕着脑袋盘了几圈,瞬间提高了身形,也让卫琳琅庆幸,幸亏不舍得这把头发,没有舍得绞辫子。
康熙因为留了头发,改装更是简便,只要换了衣服,戴上高丽男人常戴的帽子就行,一般人就算是见过康熙,恐怕也不敢认。
随行保护的人们自然有适应任何环境和场合的本事,一通改装打扮,半点大清特征也无,把卫琳琅看的咂舌不已。
高丽此时人生鹊起,很少有青壮年单独行动,更加没有结伴而行的大家族老爷夫人,所以康熙和卫琳琅都装扮成了普通的农家夫妻,一副落魄逃难打扮,暗卫们也分成明暗两队,明面上的也化妆成逃难的百姓,老少各异,把康熙和卫琳琅保护在中间。
卫琳琅不懂高丽语,这一路上就装作了哑妇,由康熙安排食宿,跟当地人交谈套取打听有用的信息。
卫琳琅养尊处优多年,年纪也老了,拖拖塔塔的,康熙也不打算走的太快,让人看出行迹,还想跟当地的居民套一些有用的情报。一天下来,总共走了不到两、三里路,卫琳琅的两条腿就跟灌了铅一般沉,两只脚恐怕也磨破了皮,火辣辣的疼,只是人家康熙精神矍铄的前面带路,卫琳琅也没敢吭声,只好忍着疼,跟着他的步伐。
因为不放心高丽人,晚上宿营的时候,挑了一个相对隐蔽的山凹,等暗卫们支好了帐篷打好了地铺,退了出去,卫琳琅再也坚持不住了,没有形象的瘫坐在简易的行军床上,再也不肯起来挪动半步。康熙皱皱眉头,唤卫琳琅起来梳洗,一会儿好用膳。
卫琳琅勉强躺了一会儿,无奈的坐起来,捶着酸疼的腿,试探着跟康熙提议道:“还是让他们送我回去吧,没得拖累你们的正事。”
卫琳琅并不喜欢胤禛,因为前世的记忆,对胤禛恐惧防备皆有,原来给他做衣服,也是想跟他搞好关系,替胤禩和乌力吉留条后路,如今胤禩成了最后的赢家,卫琳琅对胤禛却多了一丝愧疚,要不是康熙执意而行,大清恐怕还是胤禛的,也用不着来到这穷山恶水的地反遭罪。
康熙等到离开沙俄才说自己说担心胤禛,要自己拐道跟着他一起去高丽,卫琳琅也不好意思拒绝同行,心里却把康熙埋怨了一通。这个老狐狸恐怕一开始就是要去高丽看胤禛,才会拒绝胤禩派出的人护送的把?
因为拖累了康熙的行程,卫琳琅终于找到了借口,想要即刻回去,胤禩伪装的好,可是富察氏欲言又止的样子,让卫琳琅起疑,生怕胤禩跟着胤褆,胤礽他们上战场。还不等卫琳琅去问,康熙就拖着她离开去高丽。
只是康熙向来固执,卫琳琅也不好拂了他的意思,只好不情不愿的跟着他一起来了,心里到底是担忧胤禩上战场,卫琳琅一得到机会就立即提出让人送自己回去,最好是立即飞回到胤禩身边,守着他,以免他上战场。
康熙把卫琳琅的脚放在自己的膝盖上,把卫琳琅吓的差点没有摔倒在地上,见康熙要脱她的鞋,卫琳琅讪讪的道:“怎么能够劳动您给我脱鞋呢,我自己来。”
康熙不理,径直脱了卫琳琅的鞋,动作大了些,把卫琳琅疼的直皱眉,嘴角也溢出了一声疼呼。康熙动作放的轻缓了一些,卫琳琅洁白的袜子上就透出了点点血迹,康熙看的心里一抽,自己还好些,卫琳琅从来没有走过这么多路,难免会磨破了双脚。
康熙让人送来热水,把卫琳琅的脚连着袜子一起泡进了水里,小心翼翼的脱下了卫琳琅袜子,露出了一双磨破了血泡的白皙双脚出来。在大清游历了几年,卫琳琅有轿子马车可坐,几乎就没有行过远路,以后的出行也几乎都是以车代步,从来没有这么辛苦过,脚上磨几个血泡出来,实在是太稀松平常了。
康熙心疼不已,见还有几个血泡没有破皮。暗卫里面有专门替卫琳琅挑选的女性和懂医术的人,康熙宣他们过来,替卫琳琅处理了双脚,敷上药包扎了一番才做罢。卫琳琅等人出去,无奈的看着自己包成了粽子一般的双脚又旧话重提道:“我跟着你们只会拖累你们,还不如让他们送我回去吧?”
康熙现在根本就不愿意离开卫琳琅,可是胤禛那里还让他不放心,只好带着卫琳琅一起。而且带着卫琳琅,胤禩也不得不顾忌一二,就连弘旺也不会不管卫琳琅,对胤禛的态度一定会改变。所以,在进入高丽以前,康熙并没有严令自己的人隐藏行踪,也是要告诉胤禩派来跟踪保护的人,他们的目的地是高丽。
康熙相信,胤禩此时恐怕已经得到了消息,他自己□乏术,绝对会传信给弘旺、弘蛟他们,该怎么做,相信他们也知道。
康熙知道卫琳琅的心思,所以并不理会她的话,淡淡的撇了卫琳琅一眼,先前的担忧紧张也隐去了,叫人进来吩咐道:“去找一辆牛车什么的,夫人脚伤了,走不得路。”暗卫个个聪明绝顶,不仅武艺高强,还各有专长,只有想不到,没有办不到的,绝对的打家劫舍,居家旅行必备人员。
他们都是康熙培养的专业人士,只奉康熙为主子,绝对的忠心耿耿,所以很得康熙的信任,跟了康熙和卫琳琅这么多年,对他们的身体状况也很是担忧。一进入高丽境内,见高丽山高水长,道路难行,早就建议康熙以马代步,只是康熙想要融入百姓中去,多探听一些有用的消息,才拒绝了他们的提议。暗卫偷偷的瞄了卫琳琅的脚一眼,答应一声,退了出去。
卫琳琅听了康熙的吩咐,知道自己回去的希望是渺茫了,只好任命的捶着酸疼的双腿,前世的自己上街赶集下地也没少走路,谁知道自己这一辈子就成了贵妇人做的,连路都走不得了。
不等卫琳琅丧气,康熙紧挨着卫琳琅坐下,卫琳琅懒得理他,谁知道康熙随后的动作把卫琳琅吓了一跳。康熙把卫琳琅的腿搁到自己的腿上,双手攥拳,不紧不慢的试探了几下,给卫琳琅拿捏起来。原本那个懂医术的暗卫要给卫琳琅按摩的,卫琳琅不惯别人服侍碰触自己,拒绝了她的提议,没有想到,康熙会亲自动手,早知道这样,还不如让人家专业人士帮忙呢。
卫琳琅以前给康熙按摩的次数可不少,却从来也没有想过康熙会伺候人,这世上数来数去,除了孝庄,顺治,和康熙的生母以及皇太后,谁还有资格接受康熙的“服务。”卫琳琅忙抓住康熙的大手,拒绝道:“您也累了,这些事情还是让底下的人来做吧。”
作者有话要说:胤禩有些心虚的看了康熙一眼,解释道;“皇阿玛,高丽自古就是受中原文化影响,至今为止还尊着前明,对满清一直是贬低排斥的。若不是迫于大清的压力,四哥那里还不知道会不会更糟糕呢?四哥会选择了那里,儿子也没有想到,事到如今,也不好说什么”。
高丽自古就是大清的属国,皇室和老百姓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十分注重传承和正统,对于异族很排斥,要不是迫于大庆的压力,高丽的军队绝对会在明面上跟胤禛抵抗到底,如今转作了地下,暗杀偷袭不断,让胤禛分身乏术,根本无力腾开手来治理空荡荡的高丽。胤禛的部队还没有到高丽,有钱的贵族和富户就通过各种渠道逃亡到了国外,剩下一些愚昧的老百姓更加容易受到高丽皇室的挑拨,加重了胤禛推广各种惠民政策的困难。
只是胤禛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雷霆手段和怀柔政策同时施展,首先控制了买卖进出口,一些贪图银钱的商人不得不屈从于胤禛。胤禛给他们一些蝇头小利,慢慢的获得他们的信任,让自己的人也融入其中,散步有利于自己的消息,渐渐的扩大影响,居然也逐渐的收买了一些人手,获得了微弱的人心。
胤禛的手段不亚于胤禩,他办差早,接触的事物也多,治理国家的经验比胤禩更加丰富,只是他选择的地反实在不利于外族人统治,让他看上去有些狼狈。
想想大清,用了几代人的努力才勉强在汉人心中留下一点地位,还是用“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样的手段,不得不让汉人屈服。而胤禛只用了短短的几个月,就有此成就,不得不让胤禩佩服。
胤禛那里的情况会整成今天这个样子,恐怕不乏弘旺的手脚,要是他肯下死命令或是对高丽的态度鲜明些,部队的将官们也不敢对胤禛的命令阳奉阴违,高丽皇族也不敢这么跟胤禛下绊子。胤禩嘴巴张了张,到底没有说什么,大清已经交给了弘旺,他并不想指手画脚的干涉太多。
康熙最看不透的儿子非胤禛莫属,最对不起的也是他,“胤禛挺聪明的一个人,怎么会如此昏头呢?”康熙感慨了一句,挥挥手让胤禩退下了,胤禩已经做的仁至义尽了,康熙也没有想到胤禛会选择高丽,那不过是一个弹丸之地的小国家,并不利于将来的发展,还跟大清接壤,难免让弘旺和大清百姓人等猜忌他的用心。
开弓没有回头箭,胤禛已经选择了那里,情况又如此的糟糕,要是任由其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康熙虽然放不下胤禛,可是也怕胤褆和胤礽这里出了岔子,心里计划着高丽之行,表面上不动声色的观察着胤禩对待胤褆和胤礽的态度,生怕胤禩临时反悔,胤褆和胤礽步胤禛的后尘。
胤禩性格敏感,也猜到了康熙的心思,可是行军打仗不是儿戏,虽然他早早的写信让胤礻我练兵,富察氏和胤禟安排粮草,可是到底时间急促,准备不足,胤禩还想跟卫琳琅多处几天,也没有特别的催促。虽然是借兵给胤褆和胤礽,行动指挥也由他们做主,可是刀枪无眼,胤禩可不放心让他们两个人领兵打仗,这两人身份特殊,万一出个好歹,他浑身是嘴也说不清。就算是不能够打下半寸土地,也要囫囵个的把人给带回来,自己死都没事,他们两个可不敢有半点损伤。
胤禩已经打定了主意,这一次出兵,他一定是要压阵的,自己也有三四个儿子,弘旺继承了大清,弘蛟和小儿子也不能够没有自己的国家,反正是抢别人的地盘,也不在乎多抢一点了,给他们也留一块土地傍生。
如此一来,跟卫琳琅刚刚相处,就又要出征了,别的不怕,要是提起自己上战场,就怕卫琳琅担心,那次安娜说漏嘴,告诉卫琳琅自己受伤的事情,卫琳琅隐忍了十几年,上一次见面非要胤禩脱衣服验伤,见到胤禩身上早已经长好的疤痕,还是哭的差点厥了过去。
等卫琳琅缓过气来,要挟胤禩从此远离战场,永不打仗,要不是恰逢康熙过来打断了卫琳琅,胤禩当时就答应了卫琳琅的要求。
胤禩探了口气,女人,尤其是母亲,是看不到儿女们受半点伤害的,即使时过境迁,看到孩子们身上的伤痕时还会忧心忡忡,惧怕不已,怎么会在明知道有危险的情况下,还放儿女们上战场呢?
谁知道风水轮流转,当时被逼离开大清南征北战也是万不得已,如今自己已经高高在上,没有了任何阻碍,更加犯不上争强斗狠。可是为了安置胤褆他们,也不得不生灵涂炭,挑起战争,还要重上战场,更加不敢卫琳琅提自己要行军打仗的事情,要是说了,还不知道卫琳琅会如何担心呢?
卫琳琅有康熙看着,又素来不大过问政事,她倒是知道胤禩借兵给胤褆和胤礽的事情,想到前世历史里胤褆和胤礽的结局,卫琳琅倒是很欣慰胤禩的做法。至于战争会不会让西方的格局发生改变,人员伤亡,生灵涂炭等后遗症,卫琳琅自动忽略了,也是她从来没有见过战争的场面,电视上虽然恐怖,却始终无法跟现实比拟,何况,胤禩的安民政策做的很好,当地的土著人和后来移民过来的部分沙俄人,都把胤禩当做了救世主,替他歌功颂德,欺骗了卫琳琅的同情心。
这也怪不得胤禩蛊惑民心,世上总是穷人多,何况当时的西方社会跟大清又有不同,他们还处在奴隶制时期,贵族只是少数,统治着国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平民和奴隶,普通平民的生活还稍微好一些,奴隶们的生活过的猪狗不如,尤其是那些被非洲贩卖来挖掘金矿的黑人后裔,简直就是他们的生产机器,没有半点人身自由。
胤禩抢占人家的国家,损害利益最多的自然是那些贵族们的利益,对平民和奴隶们实行优抚政策,不仅废除了奴隶制度,还给他们人生自由,还人人都分配了土地,做工有报酬,当兵有饷银,从来不会跟以前的贵族老爷们那般,不拿他们当做人看,这些人过着天上人间般的生活,自然要奉胤禩为神灵了。
只是再冠冕堂皇的借口都掩饰不了胤禩等人的侵略野心,战争带来的普通百姓和士兵的伤亡也是难免的,所以等康熙提出要带卫琳琅到高丽去的时候,胤禩反而舒了一口气,不是他凉薄。而是这里是大后方,随着粮草准备停当,战争的气息日益隆重,一旦部队开拔,随后就会有伤员和烈士会送回来,卫琳琅看到这血琳琳的场面,难免会担心远在战场的胤禩等人。
康熙这一次仍然只带着卫琳琅出行。宜贵太妃跟着康熙来到胤禩的国家,稍微住了那么几天,跟胤禟的几个儿子们混了个脸熟,就急匆匆的带着胤祺和胤禌兄弟两个回大清了,她知道胤褆,胤礽他们出征在即,生怕康熙把自己的两个儿子们派出去跟随他们一起打仗。
胤禌的身体虽然不好,胤祺可是上过战场的,康熙要是强令,胤祺可是不敢不从。
宜贵太妃倒是不担心胤禟,反正他从小到大没有一天不闯祸,倒是跟着胤禩后还做了一点正经事,又不会上战场,没有性命之忧。再说,宜贵太妃也知道胤禟的性子,从来都把自己的话当做耳旁风,不听从自己的劝告,干脆就没有劝说,由着他去了。
卫琳琅自然是挽留了一回,说是宜贵太妃好不容易出来一趟,要带着宜贵太妃好好的玩一回,还问她有没有兴趣搞慈善事业,企图拉一个有钱的主捐钱。宜贵太妃可不想让胤禩猜忌她替胤禟挣民心,自然是兴趣缺缺的意思一下,捐了一些银子表示心意,让卫琳琅感叹了一回。
康熙倒是也留了宜贵太妃,只是宜贵太妃如今对康熙充满了恐惧,心里对他的那点爱慕和思念也被两个儿子的安慰所替代,意志坚定的拒绝了康熙的挽留,带着两个儿子绝尘而去。
胤禩陪着胤禟一直把宜贵太妃送出了沙俄才回来,胤禟到底是消沉了几天,虽然他心硬如斯,可是见到自己的生母和一母同袍的兄弟还是欢喜开心的,胤禟也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在宜贵太妃身旁,尽孝心。
可还没有相处几天,宜贵太妃就提出要走,胤禟一时半会真的接受不了,只是宜贵太妃意见坚决,连康熙的挽留都不肯答应,怎么会顺从胤禟的挽留,到底是让胤禟伤心失望了一回。十几年不见,短短的团聚又匆匆的离别,以后也不知道还会不会在见面,胤禟突然间有些后悔,自己以前太不听话,让额娘伤透了心,如今要弥补自己的过错了,又无法在身边尽孝。
胤禟不仅主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还要参与国家军政大事,富察氏处理不过来的文职奏折也得他帮衬,胤禟也没有时间多感叹,就被淹没于文山折海之中了。
康熙一直等到胤禩他们点兵,即将出征的时候才突然告知胤禩他们,自己要离开这里,带卫琳琅回大清,若是明着告诉胤禩,康熙怕胤禩阻拦,毕竟高丽如今的处境不妙,卫琳琅手无缚鸡之力,自己也年纪老迈,胤禩不一定会同意自己赴险,而且还带着卫琳琅,颇有些做人质的意思。
胤禩等人苦劝不住,康熙到底是在胤禩,胤褆,胤礽他们出征前带着卫琳琅走了,胤禩始终没敢跟卫琳琅提他要出征的事情,富察氏忍着担忧,也不敢说,夫妻两个带着一帮子兄弟们并乌力吉一起把康熙和卫琳琅送出了沙俄又急忙转回来,领兵出征去了。
西方的国情胤禩了解的差不多,大多数底层的平民和奴隶还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以前放的探子也悄悄在他们中间做宣传,那些人早就听说胤禩的盛名,知道胤禩带兵去“解救”他们,早就暗自准备,准备配合胤禩的营救。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缺,胤禩决定宜早不宜迟,带着胤褆他们尽快开疆拓土,早日打下各自的土地,让两个兄长和康熙都放心。
康熙拒绝了胤禩派亲兵保护的提议,依旧带着他的暗卫侍从,带着卫琳琅直奔高丽。因为担忧着胤禛的状况,一路上也没敢耽误,又怕万一被高丽的“乱军”所害,康熙吩咐众人低调行事,隐蔽行踪,悄无声息的进入了高丽国界。跟以前一样,大家稍作修饰,装成本地人,卫琳琅换了高丽服饰,扮成当地大娘,头发梳成一个大辫子,绕着脑袋盘了几圈,瞬间提高了身形,也让卫琳琅庆幸,幸亏不舍得这把头发,没有舍得绞辫子。
康熙因为留了头发,改装更是简便,只要换了衣服,戴上高丽男人常戴的帽子就行,一般人就算是见过康熙,恐怕也不敢认。
随行保护的人们自然有适应任何环境和场合的本事,一通改装打扮,半点大清特征也无,把卫琳琅看的咂舌不已。
高丽此时人生鹊起,很少有青壮年单独行动,更加没有结伴而行的大家族老爷夫人,所以康熙和卫琳琅都装扮成了普通的农家夫妻,一副落魄逃难打扮,暗卫们也分成明暗两队,明面上的也化妆成逃难的百姓,老少各异,把康熙和卫琳琅保护在中间。
卫琳琅不懂高丽语,这一路上就装作了哑妇,由康熙安排食宿,跟当地人交谈套取打听有用的信息。
卫琳琅养尊处优多年,年纪也老了,拖拖塔塔的,康熙也不打算走的太快,让人看出行迹,还想跟当地的居民套一些有用的情报。一天下来,总共走了不到两、三里路,卫琳琅的两条腿就跟灌了铅一般沉,两只脚恐怕也磨破了皮,火辣辣的疼,只是人家康熙精神矍铄的前面带路,卫琳琅也没敢吭声,只好忍着疼,跟着他的步伐。
因为不放心高丽人,晚上宿营的时候,挑了一个相对隐蔽的山凹,等暗卫们支好了帐篷打好了地铺,退了出去,卫琳琅再也坚持不住了,没有形象的瘫坐在简易的行军床上,再也不肯起来挪动半步。康熙皱皱眉头,唤卫琳琅起来梳洗,一会儿好用膳。
卫琳琅勉强躺了一会儿,无奈的坐起来,捶着酸疼的腿,试探着跟康熙提议道:“还是让他们送我回去吧,没得拖累你们的正事。”
卫琳琅并不喜欢胤禛,因为前世的记忆,对胤禛恐惧防备皆有,原来给他做衣服,也是想跟他搞好关系,替胤禩和乌力吉留条后路,如今胤禩成了最后的赢家,卫琳琅对胤禛却多了一丝愧疚,要不是康熙执意而行,大清恐怕还是胤禛的,也用不着来到这穷山恶水的地反遭罪。
康熙等到离开沙俄才说自己说担心胤禛,要自己拐道跟着他一起去高丽,卫琳琅也不好意思拒绝同行,心里却把康熙埋怨了一通。这个老狐狸恐怕一开始就是要去高丽看胤禛,才会拒绝胤禩派出的人护送的把?
因为拖累了康熙的行程,卫琳琅终于找到了借口,想要即刻回去,胤禩伪装的好,可是富察氏欲言又止的样子,让卫琳琅起疑,生怕胤禩跟着胤褆,胤礽他们上战场。还不等卫琳琅去问,康熙就拖着她离开去高丽。
只是康熙向来固执,卫琳琅也不好拂了他的意思,只好不情不愿的跟着他一起来了,心里到底是担忧胤禩上战场,卫琳琅一得到机会就立即提出让人送自己回去,最好是立即飞回到胤禩身边,守着他,以免他上战场。
康熙把卫琳琅的脚放在自己的膝盖上,把卫琳琅吓的差点没有摔倒在地上,见康熙要脱她的鞋,卫琳琅讪讪的道:“怎么能够劳动您给我脱鞋呢,我自己来。”
康熙不理,径直脱了卫琳琅的鞋,动作大了些,把卫琳琅疼的直皱眉,嘴角也溢出了一声疼呼。康熙动作放的轻缓了一些,卫琳琅洁白的袜子上就透出了点点血迹,康熙看的心里一抽,自己还好些,卫琳琅从来没有走过这么多路,难免会磨破了双脚。
康熙让人送来热水,把卫琳琅的脚连着袜子一起泡进了水里,小心翼翼的脱下了卫琳琅袜子,露出了一双磨破了血泡的白皙双脚出来。在大清游历了几年,卫琳琅有轿子马车可坐,几乎就没有行过远路,以后的出行也几乎都是以车代步,从来没有这么辛苦过,脚上磨几个血泡出来,实在是太稀松平常了。
康熙心疼不已,见还有几个血泡没有破皮。暗卫里面有专门替卫琳琅挑选的女性和懂医术的人,康熙宣他们过来,替卫琳琅处理了双脚,敷上药包扎了一番才做罢。卫琳琅等人出去,无奈的看着自己包成了粽子一般的双脚又旧话重提道:“我跟着你们只会拖累你们,还不如让他们送我回去吧?”
康熙现在根本就不愿意离开卫琳琅,可是胤禛那里还让他不放心,只好带着卫琳琅一起。而且带着卫琳琅,胤禩也不得不顾忌一二,就连弘旺也不会不管卫琳琅,对胤禛的态度一定会改变。所以,在进入高丽以前,康熙并没有严令自己的人隐藏行踪,也是要告诉胤禩派来跟踪保护的人,他们的目的地是高丽。
康熙相信,胤禩此时恐怕已经得到了消息,他自己分身乏术,绝对会传信给弘旺、弘蛟他们,该怎么做,相信他们也知道。
康熙知道卫琳琅的心思,所以并不理会她的话,淡淡的撇了卫琳琅一眼,先前的担忧紧张也隐去了,叫人进来吩咐道:“去找一辆牛车什么的,夫人脚伤了,走不得路。”暗卫个个聪明绝顶,不仅武艺高强,还各有专长,只有想不到,没有办不到的,绝对的打家劫舍,居家旅行必备人员。
他们都是康熙培养的专业人士,只奉康熙为主子,绝对的忠心耿耿,所以很得康熙的信任,跟了康熙和卫琳琅这么多年,对他们的身体状况也很是担忧。一进入高丽境内,见高丽山高水长,道路难行,早就建议康熙以马代步,只是康熙想要融入百姓中去,多探听一些有用的消息,才拒绝了他们的提议。暗卫偷偷的瞄了卫琳琅的脚一眼,答应一声,退了出去。
卫琳琅听了康熙的吩咐,知道自己回去的希望是渺茫了,只好任命的捶着酸疼的双腿,前世的自己上街赶集下地也没少走路,谁知道自己这一辈子就成了贵妇人做的,连路都走不得了。
不等卫琳琅丧气,康熙紧挨着卫琳琅坐下,卫琳琅懒得理他,谁知道康熙随后的动作把卫琳琅吓了一跳。康熙把卫琳琅的腿搁到自己的腿上,双手攥拳,不紧不慢的试探了几下,给卫琳琅拿捏起来。原本那个懂医术的暗卫要给卫琳琅按摩的,卫琳琅不惯别人服侍碰触自己,拒绝了她的提议,没有想到,康熙会亲自动手,早知道这样,还不如让人家专业人士帮忙呢。
卫琳琅以前给康熙按摩的次数可不少,却从来也没有想过康熙会伺候人,这世上数来数去,除了孝庄,顺治,和康熙的生母以及皇太后,谁还有资格接受康熙的“服务。”卫琳琅忙抓住康熙的大手,拒绝道:“您也累了,这些事情还是让底下的人来做吧。”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穿越之我是良妃》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穿越之我是良妃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