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我要升级 第三十章

第三十章

目录:我要升级| 作者:细雪| 类别:都市言情

    第三十章

    这次出行,他们走马观花的扫了眼水长城,望了望九目楼,那个什么泉,压根就没去。

    这俩老的,指挥着邓老大去了个叫万泉的小村子,到哪儿看望了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大娘。

    对此,邓老大仿佛早就料到了,而锦阳耳朵太好,听了个不离十。

    这位大娘姓苏,锦阳和邓老大叫她姑姑。苏姑姑是个老党员,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抗日战场上的农村妇女队长,解放站长时的医疗队护士,抗美援朝的护士长,等仗打完了,带着一堆荣誉回了老家嫁人,如今她已经是四个孩子的妈妈,三个孩子的奶奶,俩个孩子的姥姥,过上一年半载说不定就能做太奶奶了。

    可惜,来的时候,家里只有苏姑姑和老伴儿,以及老儿子。

    没办法,村子里头太穷,孩子们到都是出息,大儿子在B市园林局,二女儿在林业大学当老师,三儿子在镇上做副书记,只有老儿子小学上了没两年就赶上文革,全荒废了,不认识几个字,守在父母身边,照顾着地里的庄稼。如今,老儿子的老婆儿子都在镇上,放了假,由于交通不便,也就没回来,本该热闹的家里反而显得冷清。

    因为俩个弟弟来了,苏姑姑很开心,笑着烧起柴锅,给他们煮红豆粥,又叫来老儿子,让带着锦阳他们上山,摘酸里、捡栗子。

    苏姑姑嫁了人,本村的,比她小个三四岁,姓陈,原本是个民兵。陈家老儿子,叫陈飞远,是个热情又本分的农村人。他带着锦阳他们走在长满野草的山道上,偶尔掐几朵野花,编个花环,而后又把花环扣在某棵树枝上。

    山上树叶已经变黄,长在岩石上的爬山虎已是红映映的,四周的色彩,丰富又有着层次。

    刚走到半山腰,邓老大就累了,死活要休息,没辙,锦阳捡了块石头,站在上面,尽情的欣赏着美景。

    下面正巧是一片金灿灿的玉米地,这是一个山洼里的平地,纵横足够六十来亩,一阵风吹过,莎啦啦的清脆响声由远而近。

    邓老大歇够了,他们再次上路。

    虽说已经到了十月份,但四海是B市最冷的地区,山上栗子树还没打过,栗子地里一片片的红褐色栗子,笑着迎接着市里来的亲人。

    陈飞远也不说什么,给了他们一人一把镰刀,一人一个竹筐,自己找了棵最大的栗子树,一蹲,拿这个大竹筐,低着头一个劲儿的捡着栗子。

    锦阳还好,算是农民出身,虽然没见过怎么捡栗子,好歹也知道怎么干农活,邓老大却苦了,从小没见过啊,更别提干过,傻乎乎的拿着镰刀,不知道如何是好,最后干脆拿手捡了起来。开始还好,树下面没有刺包着的栗子多,可没过一会,就剩下包在刺里的了,邓老大自个直接拿手就上了,只听,“哎呦”一声,惊起乌鸦一片。

    陈飞远看了,哈哈一笑,走到罪魁祸首旁边,拿镰刀把它反过来,拍了拍,红褐色的栗子便从里面掉了出来。

    “你们城里人没干过这个,”陈飞远难得开口,“刺硬,越是干的、老的扎着人越疼,别拿手捧,用镰刀。”说完,捡起栗子,扔进背筐。

    邓老大有样学样,一会儿就收获了小半筐。

    锦阳对栗子到不太感兴趣,指着旁边核桃树问道:“核桃也是你家的?”

    “恩,这片山都是咱家的!”陈飞远站起身,颠了颠竹筐,“核桃打了,正晒着,待会儿你们回去就能吃,家里的核桃个儿可大了!”

    锦阳看着陈飞远自豪的笑容,感叹道:“这片山核桃树不少啊!”

    “还行,”陈飞远背起竹筐,看看天说道:“咱下山,路边有几个酸梨树,再捡几个梨子,咱家的梨子别看小,长得不好,但是酸甜,可好吃了!”

    三人一同下了山,山坡上还真有几颗梨树,梨子也就乒乓球大小,上面还布满斑点。

    陈飞远从地上捡了几个梨子扔在筐里,从中挑出个最黄的塞给锦阳,“尝尝!”

    锦阳在手上擦了擦,咬了一口,酸涩中带着回甜,确实美味,“好吃!”

    “呵呵”陈飞远又拿了一个给了邓老大,最后自己找了个被鸟夲过的,三两口吃了。

    下山回家,院子里传来一片笑声。

    晚饭很丰富,有红豆粥、炸糕、贴饼子、红烧肉、栗子烧鸡,慢慢的摆了一桌子,几个人不分长幼,围坐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吃着。

    “阳阳吧?”苏姑姑拉着锦阳的手,“你爹年轻的时候啊,最喜欢吃栗子,来多吃几个”说着,舀了一勺子栗子烧鸡给锦阳,锦阳知道所谓他爹,就是爷爷的儿子,所以不爱吃鸡肉的他笑着几口吃完了盛过来的菜。

    “建平啊,咱见过,你还记得不?那时候你这么高,”苏姑姑伸手比划了一下,又跟邓老大说道:“当时,我还抱过你!”

    邓老大实际上不记得了,还是善意的欺骗道:“记得,记得,哪能忘啊?”

    “哈哈”苏姑姑笑着给邓老大喎了一勺红烧肉:“多吃,多吃!”

    邓老爷子此刻正和陈姑父聊着:“家里今年收成好不?”

    “还行,”陈姑父喝了两口酒,黑黝黝的脸上透着红光,“打谷子怎么也得六千多斤!玉米也能收这个数。剩下的就是黍子和点儿小米。”

    “哼,”胡奔一旁哼哼,“买不了几个钱!”

    邓老爷子在桌子底下踢了胡奔一脚,“现在有几亩地?”

    “今年还行,有六亩平地,和十几亩山地。”陈飞远接话道:“可惜,明年山地就不能种了。”

    胡奔继续嘴欠道:“腿脚不好吧,上不去山了吧!”

    邓老爷子狠狠踩了一脚,转而询问陈姑父道:“怎么了?”

    苏姑姑一边给锦阳布菜,一边说道:“国家让退耕还林,咱家是老党员,要给村子里做榜样不是?”

    “退耕还林?”

    “恩,说是保护水土啥的,其实具体的咱也不懂,不过二姑娘回来的时候说了,退耕还林有利于国,咱要支持!”

    陈姑父抿了口酒,“是,五月份二姑娘回来的时候还跟咱村里商量来着,说是要把山地都种上栗子树。”

    邓老大问道:“我觉得咱这儿梨挺好吃,咋不种梨?”

    “这儿的梨好吃,但长得难看,认的人少,卖不出去。留着自个吃吧,又不禁放着,容易坏。”

    “这样啊,太可惜了。”邓老大挺爱吃梨的,没想到这么好吃的东西,这么不实际,“不过栗子也不错,和R县能连成一片。”

    “老三儿也说过,栗子产业啥的,我个老太婆子也不懂,不过退耕还林后每年国家都发米面,亏不了咱!”

    陈飞远有点不开心,“咱村地本来就少,这次不但不能种山地了,还要给人家一亩!”

    “给人家一亩?”

    “不能这么说”苏姑姑不爱听了:“什么叫给人家一亩?那是交给村里,给全村办实事!”

    “咋回事?”邓老爷子也糊涂聊天:“一亩地给村子里办实事?”

    “我说吧,”陈飞远说道:“村子里虽说不缺水,但是没有自来水,每天都去山泉哪儿去打水,如今村子里的壮劳力大多都去城里打工,就留下些老人,住的离泉眼近的还好说,离得远的要走两里多地,特别不方便。村子里就商量,把山下头那六十亩一等地给租出去,然后用租出去的钱修自来水,这事儿年前镇上就批了。”

    “刚刚山脚下的连片的玉米地?”

    苏姑姑给锦阳盛了碗汤,“对,我们村就只有那六十亩地是连片的,以前是队里的,后来分下来了,基本每户一亩,如今收上去给村里办实事儿,也没错啊!”

    锦阳来了兴趣,问道:“这地租出去了吗?”

    “应该没有吧?”苏姑姑说道:“咋了?”

    锦阳直接说道:“我本来就是种地的,想找块儿地,办个小种植园。”

    苏姑姑笑着说:“正好,明个老三回来,你问问他。”

    “行,到时候我们聊聊!”

    “你明天也在村子里问问,”陈姑父说道:“啥事都得多听听。”

    “不用,”苏姑姑给大家都成了汤:“村里谁能比三儿知道得多?问他们也白问,不如找三儿直接说说!”

    姑父有点气,“你咋就这样!多问问有啥不好!”

    “好!好!”邓老爷子吃着羊肉萝卜汤,打着哈哈,美美的赞了句,“好久没吃到这么地道的萝卜味儿了!”

    “是啊,自家地里的,刚拔出来,新鲜啊!”陈姑父一听到说这个马上消了气,有些得意的笑道:“农家没有其他的,就是这儿,农家肥养着,别的不敢说,比城里的好吃,那是一定的!”

    苏姑姑接话道:“要是段家的小子在这儿办了园子,你们还不天天都能吃到!”

    陈姑父一旁说道:“就是不租,常来,也够你们吃的!”

    “这倒是,”苏姑姑笑了:“不过,我这两个弟弟要来常驻不是更好吗?”

    “好是好……”姑父有些话想说又不好说,自个摇了摇头,不再言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要升级》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要升级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