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致富发家 上
目录:怒唐| 作者:嬴无敌| 类别:历史军事
【第02章】致富发家
早春,长安。
大唐咸通五年二月,春闱开科。
仁平坊是夜市没错,但白日里还是有许多商户开了门脸做生意,而客流比起夜市来谈不上有什么可比性,但远远看去也能算得上熙熙攘攘。而最近两月,坊市里的最热门话题就是仁平坊内的豆花店主的小儿子黄三郎,这个五岁大小的孩子竟然被烈马踹了一击窝心脚后,两个月没到就活蹦乱跳的爬了起来。
当然,这死孩子复生还阳的故事也在四下流传,不过此时的唐人中有笃信佛教的释们佛徒,也有推崇道教的俗家居士,更因为长安而广纳百川,西域传来的基督教、回回教,甚至波斯的拜火教更是一个也没拉下。所以对于复生还阳之事,各教也就有着各种不同的解法,其中最为让人接受的一种,便是这孩子阳寿未尽,去地府走了一遭之后又被阎王爷遣了牛头马面黑白无常给送了回来。
这一日,黄家的三郎下了学,背负着一只用麻布口袋做成的书包,顺着街边檐廊独行。这孩子走得沉稳,背脊挺拔,双目只看眼前足下,远远望去根本就是一个成人背景,不似与他一同下学的同龄孩子一般皮顽脱跳。
一路上,黄三郎似乎对繁华街市没有丝毫兴趣,一个五岁的孩子居然满脸老成的做若有所思状。
郁闷呐!
不算床上躺着的俩月,他也已经入学快有一月了,私塾的先生成日不是让他背《千字文》,就是让他跟一群小破孩听高年级的学生背《颜氏家训》。然后黄三郎默默一算,估摸着一本《千字文》至少得学两年,然后这《太公家教》、《颜氏家训》和《开蒙要训》至少还得再学三年,等自己到了十岁上下,先生才会教授讲解明经科和进士科所需书籍,然后再寒窗苦读个十年,考个生徒的身份,就可以加入浩浩荡荡的应试大军了。
唐朝的科举,就此时看来还没有明清那么**,至少表面上的官样文章做得漂亮,门槛也是极高。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1],儒家的典籍只需要死记硬背,想要考上明经科简直是易如反掌,可考进士可就没那么简单的了。
好不容易穿越了,又掌握了一个眼下看来绝对逆天的技能,黄三郎可不想把一生都浪费在靠科举这种无聊的事上。但让他更为郁闷的是死活搞清楚了此时距离安史之乱已经过去了整整百年,一想到李世民、杨玉环、李白、杜牧、白居易这些大牛都入了土,不由内牛满面哇!
“贼老天,你就不能把我扔到一个大致知道历史脉络的时空么?”
黄三郎不由愤恨的抬眼斜视了一眼白云苍狗的青天,谁平日里吃多了没事干会去研究安史之乱后面的唐朝历史啊?别说黄三郎前世不是一个好学之人,就算好学之人也没人会料到自己能穿到这么一个破时代来,搞得一点历史的方向感都没有。
也罢!这些日子从学堂下了学,黄三郎也混在一批孩子当中跟着学长们在长安街面晃荡,总算在茶馆之中听了一些有关时事政治的消息,虽然这些人口中提到的一个又一个人物黄三郎根本就没有耳闻,但他还是听出了这是一个相对和平的时代。
就比如说前年的正月,大唐诏发邕管(今广西南宁)及邻道兵救援安南国,攻击南诏国。到六月,安南经略使李鄠以武州土军攻群蛮,收复安南。
九月,归义军(今甘肃敦煌)节度使张义潮率蕃、汉兵马七千人驱逐吐蕃,收复凉州(今甘肃武威)。
从这两条旧闻可以看出,此时的大唐还是很强大滴!
既然不是兵荒马乱的乱世,黄三郎不由心思活泛了起来。
太平盛世好啊!
这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固然是所有穿越者美好理想,但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的道理大家还是懂地,对于多了千年智慧学识的黄三郎而言,随便伸伸手赚个盘满钵满,富可敌国乃等闲之事尔。
到时豪宅咱就买上十二座,一座住着,剩下的十一座轮空。
妻妾咱也娶上三十个,每天晚上轮换着来……
所以,打定了主意的黄三郎,这便开始思索发财大计来。只不过依他现在五岁的身躯,可不能干出什么惊世骇俗的大买卖,得一步一步,润物无声的来,这自然也就让人颇费思量了。
“喵呜!”
才转过一排长屋,一条白猫突然闪进了黄三郎的视线,只见这白猫似乎重心不稳的样子,本是要跃上墙头的它,爪子在搭上墙面挠了几下之后便跳脱了下来。黄三郎被这猫咪一惊也停下了脚步,细细一看这才发现这猫伤了一只前爪,一瘸一拐的当然跳不上墙头。当即黄三郎想也没想,上前伸手一把抓住白猫,四下一望发现有人,便将白猫抱在怀中,顺着墙根儿往家行去。
轻手轻脚的从半掩的后门潜回家中,将猫咪抱进了无人的柴房捆好之后,黄三郎这才去了前面跟四娘报了平安,然后一如既往的坐在门口胡凳上化装五岁的顽童。直至天色渐暗,华灯初上,他才悄悄潜回柴房,将瘸腿的猫咪抱在怀中,小手一扬,一团柔和白光便出现在掌中。随着光团轻轻在白猫的断腿上抚过,白猫的断腿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愈合,原本弯折的腿骨也自动的接合在一起,眨眼的功夫这猫就康复了。
将白猫放下地,黄三郎眼看着白猫迅速的攀檐逃走,心中暗自得意。基本上这时他已经料定这手“圣光术”的技能是穿越的附赠品,而他也摸索出了其中的门道。就比如说一开始他只能一天使用一次,用过之后便会全身乏力,精神不振。但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渐渐也就变成了两天三次,到最近更是增加到了一天可用两次。而且这个圣光术不分人畜,也不分健康或疾病都可使用,简直就是一个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逆天技能。
但有一点让黄三郎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按说这圣光术本就是圣骑士的技能,如果是说黄三郎因为穿越而获得了这个技能,那么圣骑士的各种其他招牌技能比如说圣佑术、圣光闪现和救赎也应该有吧。可到目前,处了圣光术之外,黄三郎其他的技能一个没有,没有发现任何能跟这事挂上边的迹象,到最后搞得这圣光术就像美剧《英雄》里面的特异功能一样。
而且黄三郎还摸索出了使用规律,那就是用得越勤,恢复冷却的时间也就越短,被施术对象的伤势越重,缩短冷却时间的效果也就越好。所以最近他都留意着看看有没有什么流浪的猫狗可以捡来救治。总不至于让他一个五岁的小孩满大街去找人治病,那还不得闹出多大事儿来,就算不会被大唐的官府抓取切片研究,至少被抓进皇宫收为皇家的禁脔是没跑的事儿。
更何况他也没准备用这个技能谋利或是装神弄鬼,他可是知道当年专门用特异功能给人治癌症的侯希贵大师[2],治着治着自己就得癌症死了。
治完了猫咪,黄三郎擦了擦脑门上的虚汗后,便从柴房一角翻出了一包东西,转回了自己的小屋。自从进了学,他可就不能继续陪着四娘二姐熬更守夜了,天一擦黑就得回房温习功课,二更之前就得睡下。所以每天这个时候,就属于他的自由活动时间,只不过时不时他二姐会悄悄跑来看他,所以他将土布包袱里的东西拿进屋藏在桌下之后,便装模作样的拿起“千字文”的书本,闭着眼睛大声背了起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还好,他现在的先生也是一个考了二十多年进士科不第的生徒,并未因为屡试不第而生出变态心里,对黄三郎这样的奶娃子,要求仅是每天背下半句。于是这一个月来黄三郎的日子非常好过,十五句一百二十字的千字文他要背不下来,那不就是浪费粮食的废物一个。听着二姐悄悄来瞧,黄三郎故意把前面的十来句背得顺流,后面的几句结结巴巴,二姐听了一会后,这才推门进来,将一碗豆腐脑儿和一小碟卤煮搁在桌上道:“三郎乖呵!用了夜食自个先睡!”
“嗯!二姐!”黄三郎放下书本,端起豆腐脑儿就猴急的喝了一大口,二姐伸手搽了搽嘴角的豆花儿,笑道:“慢点喝,可别洒了。”
待二姐出了门,黄三郎这才慢慢放下豆腐脑儿,苦笑了一下从桌子底下将小包取了出来。包里的东西也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黄白之物,而是一些杂七杂八的瓶子罐子。这其中有用五色彩纸包起来的小包,也有几个加了塞子的小瓶,还有个被抹布包得严实的小罐儿。用木签将油灯挑亮,黄三郎屏住气息打开了小罐细细一看,只见浅浅的小罐四壁全沾上了乳白色的膏状物,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茉莉花香。
“成了!”黄三郎伸出手指在小罐里扣除了一点沾在手心,凑近灯火细细分辨,确定了自己试制的香皂卖相极好。不过这玩意说是香皂,其实不过是土制肥皂的加强版罢了,之所以要搞加强版,主要是因为原本他视为发财大计的肥皂在这个时代已经不稀奇了。
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曾记载,把猪的胰腺污血洗净,撕除脂肪后研磨成糊状,再加入豆粉、香料等,均匀地混合后,经过自然干燥便成可作洗涤用途的澡豆。
澡豆制作过程中,将猪胰研磨,增强了胰腺中所含的消化酶的渗出,混入的豆粉中含有皂甙和卵磷脂,后者有增强起泡力和乳化力的作用,不但加强了洗涤能力,而且能滋润皮肤,是一种比较优质的洗涤剂,在上层贵族中流行。
后来,唐朝人又在澡豆的制作工艺方面加以改进,在研磨猪胰时加入砂糖,又以土碱(碳酸钠)代替豆粉,并加入熔融的猪脂,混和均匀后,压制成球状或块状,这就是传说中的“胰子”。
胰子在化学组成上和今天的香皂极相近,而且产品种类更是多样,桂花胰子、玫瑰胰子与今天各种带有不同香味的肥皂已颇相似。
并且唐朝的胰子兼有冻疮膏的作用,高档一点的称为“面药”和“口脂”,用来涂脸和嘴。宫中在冬天会发给官员当劳保用品,杜甫《腊日》中有“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1]:唐朝科举的常设科目是明经科和进士科。明经科主要考试儒家经典;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和政论,难度很大,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
[2]:侯希贵大师生平,请见百度百科!
早春,长安。
大唐咸通五年二月,春闱开科。
仁平坊是夜市没错,但白日里还是有许多商户开了门脸做生意,而客流比起夜市来谈不上有什么可比性,但远远看去也能算得上熙熙攘攘。而最近两月,坊市里的最热门话题就是仁平坊内的豆花店主的小儿子黄三郎,这个五岁大小的孩子竟然被烈马踹了一击窝心脚后,两个月没到就活蹦乱跳的爬了起来。
当然,这死孩子复生还阳的故事也在四下流传,不过此时的唐人中有笃信佛教的释们佛徒,也有推崇道教的俗家居士,更因为长安而广纳百川,西域传来的基督教、回回教,甚至波斯的拜火教更是一个也没拉下。所以对于复生还阳之事,各教也就有着各种不同的解法,其中最为让人接受的一种,便是这孩子阳寿未尽,去地府走了一遭之后又被阎王爷遣了牛头马面黑白无常给送了回来。
这一日,黄家的三郎下了学,背负着一只用麻布口袋做成的书包,顺着街边檐廊独行。这孩子走得沉稳,背脊挺拔,双目只看眼前足下,远远望去根本就是一个成人背景,不似与他一同下学的同龄孩子一般皮顽脱跳。
一路上,黄三郎似乎对繁华街市没有丝毫兴趣,一个五岁的孩子居然满脸老成的做若有所思状。
郁闷呐!
不算床上躺着的俩月,他也已经入学快有一月了,私塾的先生成日不是让他背《千字文》,就是让他跟一群小破孩听高年级的学生背《颜氏家训》。然后黄三郎默默一算,估摸着一本《千字文》至少得学两年,然后这《太公家教》、《颜氏家训》和《开蒙要训》至少还得再学三年,等自己到了十岁上下,先生才会教授讲解明经科和进士科所需书籍,然后再寒窗苦读个十年,考个生徒的身份,就可以加入浩浩荡荡的应试大军了。
唐朝的科举,就此时看来还没有明清那么**,至少表面上的官样文章做得漂亮,门槛也是极高。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1],儒家的典籍只需要死记硬背,想要考上明经科简直是易如反掌,可考进士可就没那么简单的了。
好不容易穿越了,又掌握了一个眼下看来绝对逆天的技能,黄三郎可不想把一生都浪费在靠科举这种无聊的事上。但让他更为郁闷的是死活搞清楚了此时距离安史之乱已经过去了整整百年,一想到李世民、杨玉环、李白、杜牧、白居易这些大牛都入了土,不由内牛满面哇!
“贼老天,你就不能把我扔到一个大致知道历史脉络的时空么?”
黄三郎不由愤恨的抬眼斜视了一眼白云苍狗的青天,谁平日里吃多了没事干会去研究安史之乱后面的唐朝历史啊?别说黄三郎前世不是一个好学之人,就算好学之人也没人会料到自己能穿到这么一个破时代来,搞得一点历史的方向感都没有。
也罢!这些日子从学堂下了学,黄三郎也混在一批孩子当中跟着学长们在长安街面晃荡,总算在茶馆之中听了一些有关时事政治的消息,虽然这些人口中提到的一个又一个人物黄三郎根本就没有耳闻,但他还是听出了这是一个相对和平的时代。
就比如说前年的正月,大唐诏发邕管(今广西南宁)及邻道兵救援安南国,攻击南诏国。到六月,安南经略使李鄠以武州土军攻群蛮,收复安南。
九月,归义军(今甘肃敦煌)节度使张义潮率蕃、汉兵马七千人驱逐吐蕃,收复凉州(今甘肃武威)。
从这两条旧闻可以看出,此时的大唐还是很强大滴!
既然不是兵荒马乱的乱世,黄三郎不由心思活泛了起来。
太平盛世好啊!
这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固然是所有穿越者美好理想,但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的道理大家还是懂地,对于多了千年智慧学识的黄三郎而言,随便伸伸手赚个盘满钵满,富可敌国乃等闲之事尔。
到时豪宅咱就买上十二座,一座住着,剩下的十一座轮空。
妻妾咱也娶上三十个,每天晚上轮换着来……
所以,打定了主意的黄三郎,这便开始思索发财大计来。只不过依他现在五岁的身躯,可不能干出什么惊世骇俗的大买卖,得一步一步,润物无声的来,这自然也就让人颇费思量了。
“喵呜!”
才转过一排长屋,一条白猫突然闪进了黄三郎的视线,只见这白猫似乎重心不稳的样子,本是要跃上墙头的它,爪子在搭上墙面挠了几下之后便跳脱了下来。黄三郎被这猫咪一惊也停下了脚步,细细一看这才发现这猫伤了一只前爪,一瘸一拐的当然跳不上墙头。当即黄三郎想也没想,上前伸手一把抓住白猫,四下一望发现有人,便将白猫抱在怀中,顺着墙根儿往家行去。
轻手轻脚的从半掩的后门潜回家中,将猫咪抱进了无人的柴房捆好之后,黄三郎这才去了前面跟四娘报了平安,然后一如既往的坐在门口胡凳上化装五岁的顽童。直至天色渐暗,华灯初上,他才悄悄潜回柴房,将瘸腿的猫咪抱在怀中,小手一扬,一团柔和白光便出现在掌中。随着光团轻轻在白猫的断腿上抚过,白猫的断腿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愈合,原本弯折的腿骨也自动的接合在一起,眨眼的功夫这猫就康复了。
将白猫放下地,黄三郎眼看着白猫迅速的攀檐逃走,心中暗自得意。基本上这时他已经料定这手“圣光术”的技能是穿越的附赠品,而他也摸索出了其中的门道。就比如说一开始他只能一天使用一次,用过之后便会全身乏力,精神不振。但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渐渐也就变成了两天三次,到最近更是增加到了一天可用两次。而且这个圣光术不分人畜,也不分健康或疾病都可使用,简直就是一个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逆天技能。
但有一点让黄三郎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按说这圣光术本就是圣骑士的技能,如果是说黄三郎因为穿越而获得了这个技能,那么圣骑士的各种其他招牌技能比如说圣佑术、圣光闪现和救赎也应该有吧。可到目前,处了圣光术之外,黄三郎其他的技能一个没有,没有发现任何能跟这事挂上边的迹象,到最后搞得这圣光术就像美剧《英雄》里面的特异功能一样。
而且黄三郎还摸索出了使用规律,那就是用得越勤,恢复冷却的时间也就越短,被施术对象的伤势越重,缩短冷却时间的效果也就越好。所以最近他都留意着看看有没有什么流浪的猫狗可以捡来救治。总不至于让他一个五岁的小孩满大街去找人治病,那还不得闹出多大事儿来,就算不会被大唐的官府抓取切片研究,至少被抓进皇宫收为皇家的禁脔是没跑的事儿。
更何况他也没准备用这个技能谋利或是装神弄鬼,他可是知道当年专门用特异功能给人治癌症的侯希贵大师[2],治着治着自己就得癌症死了。
治完了猫咪,黄三郎擦了擦脑门上的虚汗后,便从柴房一角翻出了一包东西,转回了自己的小屋。自从进了学,他可就不能继续陪着四娘二姐熬更守夜了,天一擦黑就得回房温习功课,二更之前就得睡下。所以每天这个时候,就属于他的自由活动时间,只不过时不时他二姐会悄悄跑来看他,所以他将土布包袱里的东西拿进屋藏在桌下之后,便装模作样的拿起“千字文”的书本,闭着眼睛大声背了起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还好,他现在的先生也是一个考了二十多年进士科不第的生徒,并未因为屡试不第而生出变态心里,对黄三郎这样的奶娃子,要求仅是每天背下半句。于是这一个月来黄三郎的日子非常好过,十五句一百二十字的千字文他要背不下来,那不就是浪费粮食的废物一个。听着二姐悄悄来瞧,黄三郎故意把前面的十来句背得顺流,后面的几句结结巴巴,二姐听了一会后,这才推门进来,将一碗豆腐脑儿和一小碟卤煮搁在桌上道:“三郎乖呵!用了夜食自个先睡!”
“嗯!二姐!”黄三郎放下书本,端起豆腐脑儿就猴急的喝了一大口,二姐伸手搽了搽嘴角的豆花儿,笑道:“慢点喝,可别洒了。”
待二姐出了门,黄三郎这才慢慢放下豆腐脑儿,苦笑了一下从桌子底下将小包取了出来。包里的东西也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黄白之物,而是一些杂七杂八的瓶子罐子。这其中有用五色彩纸包起来的小包,也有几个加了塞子的小瓶,还有个被抹布包得严实的小罐儿。用木签将油灯挑亮,黄三郎屏住气息打开了小罐细细一看,只见浅浅的小罐四壁全沾上了乳白色的膏状物,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茉莉花香。
“成了!”黄三郎伸出手指在小罐里扣除了一点沾在手心,凑近灯火细细分辨,确定了自己试制的香皂卖相极好。不过这玩意说是香皂,其实不过是土制肥皂的加强版罢了,之所以要搞加强版,主要是因为原本他视为发财大计的肥皂在这个时代已经不稀奇了。
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曾记载,把猪的胰腺污血洗净,撕除脂肪后研磨成糊状,再加入豆粉、香料等,均匀地混合后,经过自然干燥便成可作洗涤用途的澡豆。
澡豆制作过程中,将猪胰研磨,增强了胰腺中所含的消化酶的渗出,混入的豆粉中含有皂甙和卵磷脂,后者有增强起泡力和乳化力的作用,不但加强了洗涤能力,而且能滋润皮肤,是一种比较优质的洗涤剂,在上层贵族中流行。
后来,唐朝人又在澡豆的制作工艺方面加以改进,在研磨猪胰时加入砂糖,又以土碱(碳酸钠)代替豆粉,并加入熔融的猪脂,混和均匀后,压制成球状或块状,这就是传说中的“胰子”。
胰子在化学组成上和今天的香皂极相近,而且产品种类更是多样,桂花胰子、玫瑰胰子与今天各种带有不同香味的肥皂已颇相似。
并且唐朝的胰子兼有冻疮膏的作用,高档一点的称为“面药”和“口脂”,用来涂脸和嘴。宫中在冬天会发给官员当劳保用品,杜甫《腊日》中有“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1]:唐朝科举的常设科目是明经科和进士科。明经科主要考试儒家经典;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和政论,难度很大,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
[2]:侯希贵大师生平,请见百度百科!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怒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怒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