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章】 剑拔弩张 下
目录:怒唐| 作者:嬴无敌| 类别:历史军事
见李建态度终于转变,黄盛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不由暗自呼出一口大气。
确实,忽悠李建和三个舅舅难度要比忽悠四娘大上了好几倍,并且他也从刚才李建的一番作为看出,自己这个外父也不是平庸之辈,只看老仆李贵行事就能知道,李建御下颇有一套。
黄盛却是反问道:“今日之事,三郎倒要先问外父,为何外父从宫中返回之后心神不宁,可是有何不妥之处。”
李建见他神色,颇有些费解,黄盛只得道:“三郎前世山中修行,并不通朝堂世故,还请外父为三郎解惑。”
“原来如此!”李建眉头一展这才想起黄盛套词,在他看来当真只有不知朝堂之上的龌龊,山中苦修千年才有可能成仙吧?否则必遭其乱,再也静不下那颗超凡脱俗的心,如何修行?
“盛儿,如今宫中之事庞杂诡,天家圣体康健,春秋鼎盛,故而未立储君,但皇子之中,封王者有四,魏王李佾、凉王李侹、蜀王李佶,今岁又封了李偘为郢王,皆未徙王。余下未分封者,便只有李保、李俨。”
“徙王?”黄盛不明白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李建解释道:“徙乃迁徙之意,按唐律,凡皇子封王者,三年之内需前往封地。”
一听解释,黄盛倒也明白了,李漼给儿子们封王之后没让他们去封地,也没立太子,而余下两个没封王的皇子之中,李保算是一个,另外还有一个叫李俨。
黄盛便接着问:“何故不徙王?”
李建苦笑道:“防前朝之事重演矣!”
当即李建便把李漼如何落得这皇位的故事细细说了,这李漼本是宣宗长子,母为晁皇后。始封郓王,大中十三年(859年)八月被宦官拥立为帝,时年二十七岁,改元咸通。
李漼虽然是宣宗长子,但宣宗并不喜欢他,宣宗最初立的太子是三子夔王李滋,并嘱咐内枢密使王归长、马公儒,宣徽南院使王居方辅佐即位。但是左神策护军中尉宦官王宗实发动宫廷政变,杀了李滋,迎立李漼为皇帝,大臣们无可奈何,只好承认了既定的事实。
也就是说,李漼是太监们拥立的傀儡皇帝,他为了防止这一幕重演在自己的儿孙身上,便把几个年长的儿子封王之后全部留在身边,怕的是儿子们各自前往封地后暗中培蓄自己的势力,然后把他给喀嚓掉或是等他挂了之后互相喀嚓,又或者是幕后控制他的太监想要把他的儿子们也控制起来。
想来也是,如今才是咸通六年,李漼刚好三十三岁,当真是才过而立之年,风华正茂。但他的儿子中,最大的已经十八岁,有这种担心也是人之常情。
如此解说起来,黄盛倒也明白了一些,便听李建下文。李建见黄盛轻易便解出了其中关系,也觉自然,便接着道:“其次,这些年来天家不靖,蜀、魏、凉、郢四王之母,皆陆续亡故,如今在世者仅余李保之母徐氏,李俨之母王氏。如今天家尚未册封正宫皇后,六宫无首。这徐氏不过郓城望族,家世比之王氏远不可及,你且猜猜王氏乃是何人之后?”
黄盛想了想试探道:“莫非王宗实之女?”
李建听了眼有异色,却是一转而逝,更正道:“并非亲生。”
这王宗实是个宦官,也就是太监,怎么可能有亲生女儿。不过黄盛有些奇怪,今日他可是在李漼身边晃荡了一整个下午,并未看见李漼身边有老太监,便奇道:“如今这王宗实何在?可曾出席今日宴席?”
李建答道:“未曾,王宗实仍掌神策军,常驻城外神策护军大营,近年来极少入宫。”
看来王宗实也在防着李漼,故意塞了干女儿给李漼试探,这就让黄盛对宫中的形势大致了解了不少,这不就是美人心计中的争宠模式么。
“这李俨今年几岁,王氏此人如何?”李保的母亲徐贵人黄盛已经见过,知道她是个有着玲珑心的厉害人物,王氏既然能与她争宠并且还未占上风,除掉有一个当太监的爹撑腰让她屹立不倒外,她个人的力能只怕不强。
李建答道:“李俨咸通三年生,今年不过三岁。王氏出身贫寒,识浅善妒。”
黄盛这才明白其中道理:“如此说来,三郎是无意中陷入了这宫闱内斗之中。”
李建点点头,分析道:“李保今年岁不过十一,然徐氏教导有方,自幼知礼,于兄弟之中最贤,朝臣之中比之蜀、魏、凉、郢四王,人望颇高。而李俨虽才三岁,其祖王宗实却手握重兵,虎视眈眈在侧,只怕天家难以定夺。”
李漼到底怎么定夺的黄盛自然不知道,但他知道再过不知道多少年,王仙芝就会发起农民起义,然后李漼就挂了,他儿子刚继位就被起义军赶出了长安,再然后就是黄巢之乱整整十年。
了解完自己这是无意中卷入了及其可怕的宫廷斗争,并且知道双方实力如何之后,黄盛反倒没了什么可担心的,至少在他看来这李俨才三岁,这几年王氏和她背后的太监老爹应该还不会发动攻势,自己虽然算是李保方面的人,但有外父李建罩着,只要招子够亮被迁怒可能性很低。
实际上,黄盛到想得太过轻巧了,这长安城中围绕着立太子一事,早已是剑拔弩张,各方暗中博弈,岂是他能揣测。
黄盛便问:“外父与王宗实可有交情?”
李建怒道:“外父身为朝廷正官,岂能与此奸佞宦官有故!”
眼下的情势是黄盛作为李保的玩伴,得了童科状元算是给李保攀登太子之位加了一分,弄不好就会成为最有实力竞争太子之位的李俨他便宜外公王宗实的眼中钉,连带着李建一家也要跟着倒霉。
而李建平时跟王宗实所处的太监宦官集群、幕后影子集团又不走一条路,被打击报复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当真弄不好就很有可能是一场株连满门的天大祸事,所以黄盛这个小状元当真时不逢巧。
黄盛略略思索之后,又问:“蜀、魏、凉、郢四王如何?谁有意谋得太子之位?”
李建略略思索一番后,这才分析道:“四王之中,最长者蜀王,幼年丧母,由宫人带大,平日不显山不露水,专心学业,未见其有谋太子之位动作。魏王少年丧母,好武厌文,喜与宫女嬉戏,胸无大志。凉王之母乃是难产而亡,凉王虽也是宫人带大,但心性却是轻佻张扬,不是有谋之人。至于郢王,性格沉稳,喜结交市井之徒,近来又与路相交好,却不知他是否有意谋之。”
“如此一来,倒需从长计议。”李漼和他六个儿子的家事,当真不是黄盛可以操心的,虽然比起早被拍烂的康熙末年九王夺嫡的故事要简单许多,却也太费黄盛的脑子。他又没兴趣真个去当这大唐的忠臣,也不想学他义父黄巢那样搞农民起义夺取天下,只求能过上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的美好日子。
不过,外父李建的意思是自己当上这小状元,等于就是已经选择了站在李保这一队,而李建并不看好李保,深怕因为黄盛站错队而对整个家族惹来祸端。如此一来确实很难办,总不能他跑回去找李漼说不要当这小状元了,并且跟李保划清界限,声明绝不搀和到这些皇子的太子之位争夺战中去?
可能嘛?
想来,一时半会也解不开这等难题,黄盛便把他夜观天象得知长安今春有大疫,收长安游侠张庶、卢政开设香胰坊,制造药胰预防瘟疫的谎言再次重复。香胰坊卖出白玉香胰轰动长安,张建岂能不知,而且这药胰,张建和三个舅舅今日也才用过,李家本就是书香门第,对其中药材成分的辨识也不落正规大夫之后,自然赞不绝口。也对这二十文一块的价钱由衷钦佩。眼下听来竟是黄盛干出的事情,又配上他神仙转世的身份和一手玄妙的仙术,自然是又惊又喜。
适才黄盛与李建一问一答,三个舅舅家教甚严,都不敢插话打岔,眼下说开了话题,便也大胆起来。小舅李济心疼被黄盛搞断的软剑,便赖着四娘道:“四姐,这剑可是父亲传我护身所用,如今怎生是好?”
四娘哪有办法,便拿眼来瞧黄盛道:“盛儿,可有仙术将剑复原?”
黄盛笑道:“三郎不善铸剑,倒可试试能否将此剑复原。”
有了李济打岔,气氛倒也融洽起来,李建又问了黄盛一些有关药胰和大瘟疫的事后,倒也真信了黄盛的说辞,不由忧心道:“长安乃是京兆之地,开国以来大疫未发,小疫不断,去岁春夏时疫偶发,亡百余人。便有言今岁或可突发急疫,倒是三郎制出了此等药胰可防瘟疫,实乃天佑大唐。”
黄盛苦笑,却道:“此乃旁枝末节,明日之事,该当如何?”
“嗯!看来老夫非得走一趟城外神策军营不可。”李建略略沉思之后,便道:“明日一早,自有天使过府宣旨,盛儿便接了圣旨巡街受贺。”
又道:“张昌(张庶)那日敬献天家的玄玉珍珠霜定然也是盛儿所制?”
黄盛当然知道他的用意,便道:“一会三郎便让寿伯去取,三郎此处还有一样宝物,也可拿去当做奇宝进献。”
言毕黄盛从招文袋中摸出三枚手指肚粗细小瓶,将其中两瓶给了李建,一瓶却给了小舅李济:“此乃仙家疗伤玉液,功能强大,待三郎试与外父瞧看。”
说完黄盛让李济捋开衣袖,便用裁纸小刀在上狠狠一划,拉出了尺长血口,跟着便要李济将小瓶中的药液饮下,只见正在往外涌血的伤口不过十息便止住了血,跟着慢慢愈合,最终伤痕消失不见,浑若从未割伤一般。
黄盛又道:“外父可将此药献给王宗实,他若不信便试给他看,直言此药可抵一命。外父大可放心,此药三郎处还多。”
李建听了,眼色大异,心中自有定计。
确实,忽悠李建和三个舅舅难度要比忽悠四娘大上了好几倍,并且他也从刚才李建的一番作为看出,自己这个外父也不是平庸之辈,只看老仆李贵行事就能知道,李建御下颇有一套。
黄盛却是反问道:“今日之事,三郎倒要先问外父,为何外父从宫中返回之后心神不宁,可是有何不妥之处。”
李建见他神色,颇有些费解,黄盛只得道:“三郎前世山中修行,并不通朝堂世故,还请外父为三郎解惑。”
“原来如此!”李建眉头一展这才想起黄盛套词,在他看来当真只有不知朝堂之上的龌龊,山中苦修千年才有可能成仙吧?否则必遭其乱,再也静不下那颗超凡脱俗的心,如何修行?
“盛儿,如今宫中之事庞杂诡,天家圣体康健,春秋鼎盛,故而未立储君,但皇子之中,封王者有四,魏王李佾、凉王李侹、蜀王李佶,今岁又封了李偘为郢王,皆未徙王。余下未分封者,便只有李保、李俨。”
“徙王?”黄盛不明白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李建解释道:“徙乃迁徙之意,按唐律,凡皇子封王者,三年之内需前往封地。”
一听解释,黄盛倒也明白了,李漼给儿子们封王之后没让他们去封地,也没立太子,而余下两个没封王的皇子之中,李保算是一个,另外还有一个叫李俨。
黄盛便接着问:“何故不徙王?”
李建苦笑道:“防前朝之事重演矣!”
当即李建便把李漼如何落得这皇位的故事细细说了,这李漼本是宣宗长子,母为晁皇后。始封郓王,大中十三年(859年)八月被宦官拥立为帝,时年二十七岁,改元咸通。
李漼虽然是宣宗长子,但宣宗并不喜欢他,宣宗最初立的太子是三子夔王李滋,并嘱咐内枢密使王归长、马公儒,宣徽南院使王居方辅佐即位。但是左神策护军中尉宦官王宗实发动宫廷政变,杀了李滋,迎立李漼为皇帝,大臣们无可奈何,只好承认了既定的事实。
也就是说,李漼是太监们拥立的傀儡皇帝,他为了防止这一幕重演在自己的儿孙身上,便把几个年长的儿子封王之后全部留在身边,怕的是儿子们各自前往封地后暗中培蓄自己的势力,然后把他给喀嚓掉或是等他挂了之后互相喀嚓,又或者是幕后控制他的太监想要把他的儿子们也控制起来。
想来也是,如今才是咸通六年,李漼刚好三十三岁,当真是才过而立之年,风华正茂。但他的儿子中,最大的已经十八岁,有这种担心也是人之常情。
如此解说起来,黄盛倒也明白了一些,便听李建下文。李建见黄盛轻易便解出了其中关系,也觉自然,便接着道:“其次,这些年来天家不靖,蜀、魏、凉、郢四王之母,皆陆续亡故,如今在世者仅余李保之母徐氏,李俨之母王氏。如今天家尚未册封正宫皇后,六宫无首。这徐氏不过郓城望族,家世比之王氏远不可及,你且猜猜王氏乃是何人之后?”
黄盛想了想试探道:“莫非王宗实之女?”
李建听了眼有异色,却是一转而逝,更正道:“并非亲生。”
这王宗实是个宦官,也就是太监,怎么可能有亲生女儿。不过黄盛有些奇怪,今日他可是在李漼身边晃荡了一整个下午,并未看见李漼身边有老太监,便奇道:“如今这王宗实何在?可曾出席今日宴席?”
李建答道:“未曾,王宗实仍掌神策军,常驻城外神策护军大营,近年来极少入宫。”
看来王宗实也在防着李漼,故意塞了干女儿给李漼试探,这就让黄盛对宫中的形势大致了解了不少,这不就是美人心计中的争宠模式么。
“这李俨今年几岁,王氏此人如何?”李保的母亲徐贵人黄盛已经见过,知道她是个有着玲珑心的厉害人物,王氏既然能与她争宠并且还未占上风,除掉有一个当太监的爹撑腰让她屹立不倒外,她个人的力能只怕不强。
李建答道:“李俨咸通三年生,今年不过三岁。王氏出身贫寒,识浅善妒。”
黄盛这才明白其中道理:“如此说来,三郎是无意中陷入了这宫闱内斗之中。”
李建点点头,分析道:“李保今年岁不过十一,然徐氏教导有方,自幼知礼,于兄弟之中最贤,朝臣之中比之蜀、魏、凉、郢四王,人望颇高。而李俨虽才三岁,其祖王宗实却手握重兵,虎视眈眈在侧,只怕天家难以定夺。”
李漼到底怎么定夺的黄盛自然不知道,但他知道再过不知道多少年,王仙芝就会发起农民起义,然后李漼就挂了,他儿子刚继位就被起义军赶出了长安,再然后就是黄巢之乱整整十年。
了解完自己这是无意中卷入了及其可怕的宫廷斗争,并且知道双方实力如何之后,黄盛反倒没了什么可担心的,至少在他看来这李俨才三岁,这几年王氏和她背后的太监老爹应该还不会发动攻势,自己虽然算是李保方面的人,但有外父李建罩着,只要招子够亮被迁怒可能性很低。
实际上,黄盛到想得太过轻巧了,这长安城中围绕着立太子一事,早已是剑拔弩张,各方暗中博弈,岂是他能揣测。
黄盛便问:“外父与王宗实可有交情?”
李建怒道:“外父身为朝廷正官,岂能与此奸佞宦官有故!”
眼下的情势是黄盛作为李保的玩伴,得了童科状元算是给李保攀登太子之位加了一分,弄不好就会成为最有实力竞争太子之位的李俨他便宜外公王宗实的眼中钉,连带着李建一家也要跟着倒霉。
而李建平时跟王宗实所处的太监宦官集群、幕后影子集团又不走一条路,被打击报复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当真弄不好就很有可能是一场株连满门的天大祸事,所以黄盛这个小状元当真时不逢巧。
黄盛略略思索之后,又问:“蜀、魏、凉、郢四王如何?谁有意谋得太子之位?”
李建略略思索一番后,这才分析道:“四王之中,最长者蜀王,幼年丧母,由宫人带大,平日不显山不露水,专心学业,未见其有谋太子之位动作。魏王少年丧母,好武厌文,喜与宫女嬉戏,胸无大志。凉王之母乃是难产而亡,凉王虽也是宫人带大,但心性却是轻佻张扬,不是有谋之人。至于郢王,性格沉稳,喜结交市井之徒,近来又与路相交好,却不知他是否有意谋之。”
“如此一来,倒需从长计议。”李漼和他六个儿子的家事,当真不是黄盛可以操心的,虽然比起早被拍烂的康熙末年九王夺嫡的故事要简单许多,却也太费黄盛的脑子。他又没兴趣真个去当这大唐的忠臣,也不想学他义父黄巢那样搞农民起义夺取天下,只求能过上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的美好日子。
不过,外父李建的意思是自己当上这小状元,等于就是已经选择了站在李保这一队,而李建并不看好李保,深怕因为黄盛站错队而对整个家族惹来祸端。如此一来确实很难办,总不能他跑回去找李漼说不要当这小状元了,并且跟李保划清界限,声明绝不搀和到这些皇子的太子之位争夺战中去?
可能嘛?
想来,一时半会也解不开这等难题,黄盛便把他夜观天象得知长安今春有大疫,收长安游侠张庶、卢政开设香胰坊,制造药胰预防瘟疫的谎言再次重复。香胰坊卖出白玉香胰轰动长安,张建岂能不知,而且这药胰,张建和三个舅舅今日也才用过,李家本就是书香门第,对其中药材成分的辨识也不落正规大夫之后,自然赞不绝口。也对这二十文一块的价钱由衷钦佩。眼下听来竟是黄盛干出的事情,又配上他神仙转世的身份和一手玄妙的仙术,自然是又惊又喜。
适才黄盛与李建一问一答,三个舅舅家教甚严,都不敢插话打岔,眼下说开了话题,便也大胆起来。小舅李济心疼被黄盛搞断的软剑,便赖着四娘道:“四姐,这剑可是父亲传我护身所用,如今怎生是好?”
四娘哪有办法,便拿眼来瞧黄盛道:“盛儿,可有仙术将剑复原?”
黄盛笑道:“三郎不善铸剑,倒可试试能否将此剑复原。”
有了李济打岔,气氛倒也融洽起来,李建又问了黄盛一些有关药胰和大瘟疫的事后,倒也真信了黄盛的说辞,不由忧心道:“长安乃是京兆之地,开国以来大疫未发,小疫不断,去岁春夏时疫偶发,亡百余人。便有言今岁或可突发急疫,倒是三郎制出了此等药胰可防瘟疫,实乃天佑大唐。”
黄盛苦笑,却道:“此乃旁枝末节,明日之事,该当如何?”
“嗯!看来老夫非得走一趟城外神策军营不可。”李建略略沉思之后,便道:“明日一早,自有天使过府宣旨,盛儿便接了圣旨巡街受贺。”
又道:“张昌(张庶)那日敬献天家的玄玉珍珠霜定然也是盛儿所制?”
黄盛当然知道他的用意,便道:“一会三郎便让寿伯去取,三郎此处还有一样宝物,也可拿去当做奇宝进献。”
言毕黄盛从招文袋中摸出三枚手指肚粗细小瓶,将其中两瓶给了李建,一瓶却给了小舅李济:“此乃仙家疗伤玉液,功能强大,待三郎试与外父瞧看。”
说完黄盛让李济捋开衣袖,便用裁纸小刀在上狠狠一划,拉出了尺长血口,跟着便要李济将小瓶中的药液饮下,只见正在往外涌血的伤口不过十息便止住了血,跟着慢慢愈合,最终伤痕消失不见,浑若从未割伤一般。
黄盛又道:“外父可将此药献给王宗实,他若不信便试给他看,直言此药可抵一命。外父大可放心,此药三郎处还多。”
李建听了,眼色大异,心中自有定计。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怒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怒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