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19章 枫阁议事
目录:凰涅天下(GL)| 作者:君朝西| 类别:都市言情
皇城。
新皇城的三省六部新官署建在丽正门之东,三省官舍纵向毗邻,南为尚书省和六部,中为门下省,最北为中书省。因临安城南北纵长而东西狭,形如腰鼓,故而皇城也是南北长于东西,三省官署便依南北纵深而建,院署进深内多建楼阁,节俭空间。
中书省的省署是三间两架的院子,“间”指坐北的正房,“架”为进深。第二进的院中起了一楼,楼体以砖石构建,漆『色』如楠木,衬以悬山顶青黑瓦,雅贵庄朴并显。
政事堂即在此楼。楼为双层,楼上以外绕游廊连通四面阁子。北面为宰相处政的议事正堂,房间窗户安的玻璃,明亮轩朗。
门口垂着石青越锦帘,富丽不及蜀锦,雅致却胜三分。屋内东西壁角各有香案,案上的白玉四足麒麟香炉里炭烤棋楠香,溢出满室清朗。正北置着乌檀底座屏风,宽三丈余,屏面衬素绢,以玄『色』丝线绣着州县舆图,在琼州之南又以蓝线绣了两弧圈,圈内墨注:“瑞宋州”“华宋州”;除此外,绢图下端仍留着大幅空白。
屏风前是一张乌木宽案,造型古朴,黑漆透亮的『色』泽更显庄重。书案上各类文牍叠放整齐,笔筒、砚台、镇石、笔架、刀纸等无不搁放规整,显见主人是个严谨有序的『性』子。
书案正中正摊着一份紫绫裱面的奏本,纸为洁白坚韧的宣贡纸,一行行端法有度的小楷随笔落下,行云流水般无半分停顿,可见书奏者心有定案,落笔不疑。
约『摸』两刻后,丁起提笔落下最后一行,吁了口气。搁笔轻吹墨迹,待墨干后,他合上摊开的奏疏,折叠起来形如折本。
这名为“折子”的新章本先是枢密院提给造纸局订制,在枢院内通行,后被中书引至三省,禀皇帝允准后,折式章本遂成朝廷定制,造纸局由之可俭省单张订线的人力成本。[]凰涅天下GL219
丁起重新提笔蘸墨,在紫绫裱面的题行处书下:《三省改制疏》。才刚写完“疏”字,侍立廊下的宰相傔人走近帘幕禀道:“相公,吏部李尚书求见。”
“有请!”丁起不慌不忙地搁笔。
李纲稳步踏入,长身揖礼,“下官参见相公。”
丁起右手平抬,温和笑道:“伯纪兄,请坐。”
乌木案下的两侧各摆放了六张乌木直背椅,供宰相与朝臣谋事。李纲在左首第二椅坐下,目光恰好掠过案前的奏折。他识得倒书字,何况题本是端正的楷体更易辨识,当即心头一震。
两人寒暄几句后,李纲道:“记得丁相当年曾道:整饬吏治,肃正纲纪,此正为李纲之志。此前,两淮肃贪虽有成效,然为任者三年期满迁转又如何?其他诸路亦然。下官以为,清治不当在一时,应在时时,除选官宜慎外,更要持严官员的升迁,无善绩者必得黜落,不可姑息。由是,为官者心存戒惧,方能清明守正、恪勤为公……”
他袖出一本折子,“这是吏部拟的《守令考课改制疏》,提请中书相公议。”
守令即州守县令的合称,考课即年底考核,宋制一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州县长官的年度考核条目有七项,总括为“四善、三最”,四善为:德义、清明、公平、恪勤;三最为:治事之最——狱讼无冤案、催税不扰民,劝课之最——农桑垦植和水利兴修,抚养之最——除匪盗、济贫穷、黎民安居乐业不流移。依这七项的考核,将州县长官定为“上、中、下”三等,三年任满后予以升、降或平迁。
丁起接到手中厚厚一沓,显然用了折本里幅制最长的,便不急着看,拿起侧几的铜铃摇了一下,这才翻开折子。
顷刻,宰相傔人端着黑漆线雕描金茶盘进来,给吏部尚书椅前的茶几摆上今春刚进的早茶,躬身退却。
李纲目光再次掠过书案上的《三省改制疏》,忖度其中的内容,以及当下三省的弊病。不觉想得入神,倒将自已的折子搁到了一边。
丁起一边看着折子,一边回思起名可秀在枫阁论说的当朝官考之弊。
大宋官员的考核总起来说分为“述职”和“考课”,前者为自述其绩,县令的述职报给郡守具评,郡守的述职报与本路转运使具评,评出等级后报给吏部,吏部再作磨勘,即审查复核。
但州县述职往往虚报治事绩效,或只写劳绩,不记拖欠等等;而吏部的复核又易流于形式。譬如“德清公勤”这“四善”不好考,而“治事、劝课、抚养”这“三最”除了农田增辟、和户口增减有户部籍册可查外,其余多难查实。
对此,名可秀道:“……吏部考课,到后来已是循年资而论。因绩难考,而任官的年头却是摆在明处的,且年资长者被升迁中外少异论,又不得罪人,吏部何不乐得轻松?因是,无能者可熬年头到高位,而有能者却因年资被压下……吏部考课要改,首要便得改了这论年资之弊。”[]凰涅天下GL219
她语带嘲讽:“地方考课,以转运使评守臣,守臣评县令,这些地方考课官大多舒服躺在自家衙门里,哪清楚底下县治的好坏?或者有些守臣连治下县的方位都还未弄清楚罢?
“……且不论上官评属臣,同为地方治事,孰肯破情面、秉至公?其中更有钻营奔走、行贿买等的,其舞弊事难以道尽……不独如此,因利益而结党营私,互相遮掩打招呼的,亦不在少数。”
李纲在章折中也尖锐指出:“朝廷考课多行姑息之政,当罪不罪,当谪不谪……”州县只要不捅出朝廷尽知的大篓子,守令一般都能顺顺当当的按序升迁他任。“……由是,持侥幸之心虚报政绩者愈众。”
纵览李纲的章折,贯穿两大原则:一是申严,即从严考课;二是监察,即地方除转运司考评外,另以路级三司提刑司、常平司、安抚司)和当地武安军提侧评,以备吏部参考;又以御史台在各路的监察御史为督核,数管齐下,并提考课案,归总吏部磨勘。
下朝班后,丁起揣着这份章折去了枫阁。作为政事堂的宰相,他有自已的打算。
***
枫阁内,名可秀正在听今科知贡举的礼部侍郎禀报进士科春闱之事。
“……今科共取了五百四十七名贡士,两浙籍、江西籍、荆湖路举子上榜人数居前三;另外,福建籍的举子有五十七人入榜,为历年之最。”
名可秀一笑,道:“杨龟山、罗豫章、李延平三位程门儒者相继在福建设馆授学,往之求学者众,受此影响,福建路的书院之风较往时为盛。”她说着想起希颜说的名人效应,随口笑道:“此即名士效应。”
宋之意不欲夸大杨时、罗从彦和李侗师生三人在士林的影响力,道:“虽说有杨龟山等人的带动,但更与朝廷的南迁大有干系。譬如市舶司所在的泉州,受海贸影响历来仕风不振,今科竟亦有五人上贡榜,当是朝廷定都杭州后,邻近京师之地的影响。”
名可秀说这话却不是为了夸杨时三人,她道:“朝廷每年有劝农制,礼部亦可兴劝学制。”
宋之意神情一怔,“地方州县写劝学篇?”心忖州县长官躬耕田地的劝农仪式早已荒废,而守令书劝农篇也多为应制文章,走过场罢了,这劝学篇又能起甚么用?
名可秀道:“这劝学是劝士商兴学、办学。朝廷虽在州县设有州学、县学,但官学毕竟是少数,有名额限制,育才不能遍惠地方,必以私学为补。地方上致仕官员多,其中不乏有才学者,亦有因种种缘由未中进士的文人,这些都是兴学的师资;且地方豪富者不缺钱,却缺了名望和地位。朝廷可出鼓励兴办书院的诏令,凡富者出钱办学的可免部分商税,同时州府赠匾额嘉奖其德行,以此鼓兴私学。”
宋之意忖思一阵,道:“此法确是好!不过,亦有桩为难处。商贾图利,办学恐良莠不齐,或学费高,或教学低劣,反坏了私学的风气。”
名可秀笑道:“这确是一弊,是以礼部必须立《兴办私学法》,一则规定书院山长必须是士籍,出资者不得兼任私学职事;二则,商人办学必须在官府签立办学条约,条约要约定办学的启动银钱为多少,今后每年投入的办学钱额为多少,除非官府宣告书院停办,否则商人不得中途停资——此约可避免山长为书院的经费而受制于商富。
“另外,要规定办学的前三年,出资的商富不得从书院获利,学生束修尽归于书院;至第四年,若无亏蚀,方可逐年返利给出资者——首年不得超过出资的三成,次年不得超过五成……你们核算后确立细节,原则是不影响书院的发展。”
宋之意心头略一计算后,笑道:“如此,商人兴学不仅无利,反而可能是填钱进去。”
名可秀面『色』冷然,说道:“办学自然要有利可图,不然如何吸引得来商贾之辈?但这利绝非银钱之利。因钱而办学者,宁缺不可取之!”能有钱办学的豪富之商,图的也不是收那学费之利。
宋之意微笑点头,宗主的意思是找那有钱办学的,而不是为钱办学的。
名可秀沉『吟』道:“仅仅是这样,还不足以鼓励私学兴盛。太宗至仁宗年间,朝廷曾对有声望的书院赐书、赐匾额、赐学田,并召见德望山长、封官嘉奖,使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睢阳书院、太室书院声闻于天、风化于下,私学因之大兴。”
礼部侍郎也清楚这段书院兴盛史。其后,因书院盛于官学,朝廷自庆历四年起,先后大兴官学,颁布诏令,如:规定应试科举者须在官学读满三百日;神宗时实施太学三舍法,以官学的考试升舍取代科举应试。这些诏令无疑将士子推进官学就读,对民间书院是一个沉重打击。
在当时官府眼中,各地应有州县学,却不一定要有书院,因而索『性』将书院改为州学。
譬如,学佑三年1036年),衡州官府便将私立的石鼓书院改为州学。就连天下四大书院之首的岳麓书院,也差点被改作鼓铸冶炼所,侥幸得存;后来朝廷行“三舍法”,潭州官府便在岳麓书院外又设湘西书院,以潭州州学、湘西书院、岳麓书院为官学三舍,学生依太学升舍之法递升,由此将岳麓书院与州学“合而为一”。
因朝廷兴官学抑私学之策,民间书院兴办渐颓。有些书院因无人为继而废弃,譬如宋初四大书院的睢阳书院应天书院)在创学者戚同文死后,其子孙便把屋舍入官,从朝廷换取官职而不是继续办书院。
时人道:“书院至崇宁末乃尽废。”当然北宋书院并未“尽废”,且数量仍然有所增加,但确实是沉寂了。
名可秀皱眉,“官学当兴,私学却不应抑,此二者并不相悖。朝廷持政者有种谬误观,以为甚么都要烙上‘官’印才好,茶场盐场要官府榷易,学堂要官学……却不知天下之大,单凭朝廷之力,岂可完全担负?只知捏在手心掌控,却不明放手借财借力的道理!”
宋之意撇撇唇,道:“恐怕不是不明,而是害怕。”害怕私学更盛于官学。
当年潭州行“三舍”,以岳麓书院为上舍,而州学却为下舍,便可见书院的教学素质已远胜于州学之上;长此以往,朝廷能不担忧么?庆历之后,赵宋皇帝几乎无一对书院行赠书、赠额、赠田之举,便是持了抑私学的态度。
宋之意想到这,眯眼笑了笑,对主君提议道:“朝廷若对凤凰书院赠书……赠学田,并赐尹山长国子监博士的虚衔,便是对私学的鼓励,且以凤凰书院地处京师的号召力,其影响必远。”他本想还说赠额,话到嘴边又改了,心道赵官家那笔字较卫国师的差远了,匾额也甭换了。
“此举可为。”名可秀点头赞允,又补充道,“赠赐之行宜在朝廷颁布兴办私学的法令之后。”
宋之意哈哈一笑,潇洒拱手,“诺!”
说罢筹思已久的私学教育,名可秀又回到春闱之事,问:“省榜可有值得关注的人才?”
宋之意道:“此科礼部试的策论有二题:一为‘从两淮肃贪论吏治’,二为‘由两淮旱事论时政’,有四名考生的策论颇有称道处。”
他拿出誉抄的两题八份策卷,先呈上四份,“臣等四名主副考官阅卷后,评出了前两名:头名省元是钱塘籍张九成,第二名为『潮』州籍王大宝。”
名可秀先看张九成的策卷。
“……官员治贪无监督不足以成事,须立中央和地方连成一体的监察官署……中央设廉政台,如同御史台位于三省之外,虽政事堂亦不可干涉;州府设廉政司,不拘于路州长官,独行廉政监察职……”
她眼中渐流『露』出赞赏,谁说士子无能人,端看朝廷有无简拔人才的魄力罢了。若贡试不敢出这等针砭时弊的策论题目,又如何试得出真金实材?
继而,她阅王大宝的策卷,秀眉不由微蹙。
该名士子逐一批判吏部考课七项设的大而不当,譬如“狱讼无冤”这一项,守令为得上等评,往往不接诉状,每有民至衙前呈状,必以『乱』棍打出——没有诉讼,自然就没了冤案。王大宝在策论里愤而写道:“此岂为无冤耶?民有冤无处申诉,此即为天下之大冤!”
他在另一策题中揭『露』官员如何治事和应对考绩:“……朝廷每行一事,必先付监司,监司再下达郡守,郡守再至县令,各将下达手续办妥后,却不向下过问朝廷策令给黎民有无带来实惠?……往至后来,无论朝廷颁下何等良法,天下人均知不过虚设空文,皆因上不问下,而下情亦不能上达。此种欺罔诞谩之弊至今不能革除,朝廷监司和地方州县,皆是如此。上下各级官员只图应付当前,临到检核之时,便拼凑虚报政绩呈报……”
名可秀看到这微微颔首。仅由此论,便可看出这王大宝不是空谈,必是对官员治事有深刻体察,方能写出这般触及真实的犀利文章。
宋之意又呈上另两人的策卷,道:“臣等在取第三名时却有些踌躇了,于庐陵胡铨与婺州郑刚中二士子间,颇难决断。”
“哦?”
名可秀拿起放在上面的郑刚中的策卷,阅毕道:“郑刚中首题论吏治的策答言辞慷慨,但稍嫌空泛,然第二题却出彩——《因两淮赈灾工事论朝廷以工代赈扩修官道策》,其思大胆,却不乏论据,显见游历过四方,于修路颇有见地……”
她搁下后,又拿起胡铨的首题策卷,不由笑了。
该名士子竟敢大胆批驳朝廷的“离任不纠”制,道:“所谓离任后‘前事不纠’,此论谬之大矣!后任者唯得包庇隐瞒,以免责之于己……吾以为,守令为政地方,应追责到底,虽盖棺亦不能论定,况乎离任?”最后一句的意思是,如果发现官员以前在地方任上的错失,就算为官者已进了棺材也得清算到底。
归总来看,张九成和王大宝的两题策论若单看未必皆高于胡、郑二士子,但优势在于不偏高某一题,而胡铨和郑刚之却是一题出彩,另一题的策答稍嫌平平,莫怪宋之意等四考官会将张、王定为头、二名。
宋之意道:“胡铨此卷被李尚书评为‘才思该通,文理周率’,然胡学士与朱学士二位皆以为‘今事严查,而前事不纠’是士大夫的仁道,胡铨的策答偏激失仁,评为‘文理疏浅’。”
宋代进士科的判词分为五等:第一等是“学思优长,词理精纯”、第二等是“才思该通,文理周率”——这头二等为进士及第;第三等是“文理俱通”,即进士出身;第四等是“文理中平”、第五等是“文理疏浅”——这四、五等即“同进士出身”。李纲之评即取为第二等了,而胡安国和朱震的判词却是取了第五等。
“……属下倾向李尚书之评,不过与郑刚中孰为第三名,却有些犹豫。”宋之意拱手笑道,“尚请宗主提点。”
名可秀沉『吟』不语。
这时,侍立于外廊下的铁丑传音入密进她耳:“宗主,丁相至。”是侧阁相候?还是即刻进见?
名可秀略一沉思,传音出去:“不必候了。”抬眸对宋之意笑说:“正好,擎升来了。”
礼部侍郎微微一笑,目光略闪。
作者有话要说:补个备注:
傔人qiànrén):官员的差役。
宋代官员除职钱之外,还给发元随和傔人的衣粮。如:在京任宰相、枢密使,在外任使相至刺史的,皆有随身侍从),其余的只给傔人。宰相、枢密使各七十人;参知政事至尚书左右丞各五十人;节度使百人;观察使五十人……
衣粮之外,又有傔人餐钱,中书、枢密及正刺史以上,傔人皆有衣粮,其他只给餐钱。朝官自二十贯至五贯,分七等;京官自十五贯至三贯,分八等;诸司使副等官员为九等。
宋代做官真是好啊,不但管了自家的吃穿,连侍从杂役的都包了,泪目~~~~
<hr/>
安卓客户端上线下载地址:
新皇城的三省六部新官署建在丽正门之东,三省官舍纵向毗邻,南为尚书省和六部,中为门下省,最北为中书省。因临安城南北纵长而东西狭,形如腰鼓,故而皇城也是南北长于东西,三省官署便依南北纵深而建,院署进深内多建楼阁,节俭空间。
中书省的省署是三间两架的院子,“间”指坐北的正房,“架”为进深。第二进的院中起了一楼,楼体以砖石构建,漆『色』如楠木,衬以悬山顶青黑瓦,雅贵庄朴并显。
政事堂即在此楼。楼为双层,楼上以外绕游廊连通四面阁子。北面为宰相处政的议事正堂,房间窗户安的玻璃,明亮轩朗。
门口垂着石青越锦帘,富丽不及蜀锦,雅致却胜三分。屋内东西壁角各有香案,案上的白玉四足麒麟香炉里炭烤棋楠香,溢出满室清朗。正北置着乌檀底座屏风,宽三丈余,屏面衬素绢,以玄『色』丝线绣着州县舆图,在琼州之南又以蓝线绣了两弧圈,圈内墨注:“瑞宋州”“华宋州”;除此外,绢图下端仍留着大幅空白。
屏风前是一张乌木宽案,造型古朴,黑漆透亮的『色』泽更显庄重。书案上各类文牍叠放整齐,笔筒、砚台、镇石、笔架、刀纸等无不搁放规整,显见主人是个严谨有序的『性』子。
书案正中正摊着一份紫绫裱面的奏本,纸为洁白坚韧的宣贡纸,一行行端法有度的小楷随笔落下,行云流水般无半分停顿,可见书奏者心有定案,落笔不疑。
约『摸』两刻后,丁起提笔落下最后一行,吁了口气。搁笔轻吹墨迹,待墨干后,他合上摊开的奏疏,折叠起来形如折本。
这名为“折子”的新章本先是枢密院提给造纸局订制,在枢院内通行,后被中书引至三省,禀皇帝允准后,折式章本遂成朝廷定制,造纸局由之可俭省单张订线的人力成本。[]凰涅天下GL219
丁起重新提笔蘸墨,在紫绫裱面的题行处书下:《三省改制疏》。才刚写完“疏”字,侍立廊下的宰相傔人走近帘幕禀道:“相公,吏部李尚书求见。”
“有请!”丁起不慌不忙地搁笔。
李纲稳步踏入,长身揖礼,“下官参见相公。”
丁起右手平抬,温和笑道:“伯纪兄,请坐。”
乌木案下的两侧各摆放了六张乌木直背椅,供宰相与朝臣谋事。李纲在左首第二椅坐下,目光恰好掠过案前的奏折。他识得倒书字,何况题本是端正的楷体更易辨识,当即心头一震。
两人寒暄几句后,李纲道:“记得丁相当年曾道:整饬吏治,肃正纲纪,此正为李纲之志。此前,两淮肃贪虽有成效,然为任者三年期满迁转又如何?其他诸路亦然。下官以为,清治不当在一时,应在时时,除选官宜慎外,更要持严官员的升迁,无善绩者必得黜落,不可姑息。由是,为官者心存戒惧,方能清明守正、恪勤为公……”
他袖出一本折子,“这是吏部拟的《守令考课改制疏》,提请中书相公议。”
守令即州守县令的合称,考课即年底考核,宋制一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州县长官的年度考核条目有七项,总括为“四善、三最”,四善为:德义、清明、公平、恪勤;三最为:治事之最——狱讼无冤案、催税不扰民,劝课之最——农桑垦植和水利兴修,抚养之最——除匪盗、济贫穷、黎民安居乐业不流移。依这七项的考核,将州县长官定为“上、中、下”三等,三年任满后予以升、降或平迁。
丁起接到手中厚厚一沓,显然用了折本里幅制最长的,便不急着看,拿起侧几的铜铃摇了一下,这才翻开折子。
顷刻,宰相傔人端着黑漆线雕描金茶盘进来,给吏部尚书椅前的茶几摆上今春刚进的早茶,躬身退却。
李纲目光再次掠过书案上的《三省改制疏》,忖度其中的内容,以及当下三省的弊病。不觉想得入神,倒将自已的折子搁到了一边。
丁起一边看着折子,一边回思起名可秀在枫阁论说的当朝官考之弊。
大宋官员的考核总起来说分为“述职”和“考课”,前者为自述其绩,县令的述职报给郡守具评,郡守的述职报与本路转运使具评,评出等级后报给吏部,吏部再作磨勘,即审查复核。
但州县述职往往虚报治事绩效,或只写劳绩,不记拖欠等等;而吏部的复核又易流于形式。譬如“德清公勤”这“四善”不好考,而“治事、劝课、抚养”这“三最”除了农田增辟、和户口增减有户部籍册可查外,其余多难查实。
对此,名可秀道:“……吏部考课,到后来已是循年资而论。因绩难考,而任官的年头却是摆在明处的,且年资长者被升迁中外少异论,又不得罪人,吏部何不乐得轻松?因是,无能者可熬年头到高位,而有能者却因年资被压下……吏部考课要改,首要便得改了这论年资之弊。”[]凰涅天下GL219
她语带嘲讽:“地方考课,以转运使评守臣,守臣评县令,这些地方考课官大多舒服躺在自家衙门里,哪清楚底下县治的好坏?或者有些守臣连治下县的方位都还未弄清楚罢?
“……且不论上官评属臣,同为地方治事,孰肯破情面、秉至公?其中更有钻营奔走、行贿买等的,其舞弊事难以道尽……不独如此,因利益而结党营私,互相遮掩打招呼的,亦不在少数。”
李纲在章折中也尖锐指出:“朝廷考课多行姑息之政,当罪不罪,当谪不谪……”州县只要不捅出朝廷尽知的大篓子,守令一般都能顺顺当当的按序升迁他任。“……由是,持侥幸之心虚报政绩者愈众。”
纵览李纲的章折,贯穿两大原则:一是申严,即从严考课;二是监察,即地方除转运司考评外,另以路级三司提刑司、常平司、安抚司)和当地武安军提侧评,以备吏部参考;又以御史台在各路的监察御史为督核,数管齐下,并提考课案,归总吏部磨勘。
下朝班后,丁起揣着这份章折去了枫阁。作为政事堂的宰相,他有自已的打算。
***
枫阁内,名可秀正在听今科知贡举的礼部侍郎禀报进士科春闱之事。
“……今科共取了五百四十七名贡士,两浙籍、江西籍、荆湖路举子上榜人数居前三;另外,福建籍的举子有五十七人入榜,为历年之最。”
名可秀一笑,道:“杨龟山、罗豫章、李延平三位程门儒者相继在福建设馆授学,往之求学者众,受此影响,福建路的书院之风较往时为盛。”她说着想起希颜说的名人效应,随口笑道:“此即名士效应。”
宋之意不欲夸大杨时、罗从彦和李侗师生三人在士林的影响力,道:“虽说有杨龟山等人的带动,但更与朝廷的南迁大有干系。譬如市舶司所在的泉州,受海贸影响历来仕风不振,今科竟亦有五人上贡榜,当是朝廷定都杭州后,邻近京师之地的影响。”
名可秀说这话却不是为了夸杨时三人,她道:“朝廷每年有劝农制,礼部亦可兴劝学制。”
宋之意神情一怔,“地方州县写劝学篇?”心忖州县长官躬耕田地的劝农仪式早已荒废,而守令书劝农篇也多为应制文章,走过场罢了,这劝学篇又能起甚么用?
名可秀道:“这劝学是劝士商兴学、办学。朝廷虽在州县设有州学、县学,但官学毕竟是少数,有名额限制,育才不能遍惠地方,必以私学为补。地方上致仕官员多,其中不乏有才学者,亦有因种种缘由未中进士的文人,这些都是兴学的师资;且地方豪富者不缺钱,却缺了名望和地位。朝廷可出鼓励兴办书院的诏令,凡富者出钱办学的可免部分商税,同时州府赠匾额嘉奖其德行,以此鼓兴私学。”
宋之意忖思一阵,道:“此法确是好!不过,亦有桩为难处。商贾图利,办学恐良莠不齐,或学费高,或教学低劣,反坏了私学的风气。”
名可秀笑道:“这确是一弊,是以礼部必须立《兴办私学法》,一则规定书院山长必须是士籍,出资者不得兼任私学职事;二则,商人办学必须在官府签立办学条约,条约要约定办学的启动银钱为多少,今后每年投入的办学钱额为多少,除非官府宣告书院停办,否则商人不得中途停资——此约可避免山长为书院的经费而受制于商富。
“另外,要规定办学的前三年,出资的商富不得从书院获利,学生束修尽归于书院;至第四年,若无亏蚀,方可逐年返利给出资者——首年不得超过出资的三成,次年不得超过五成……你们核算后确立细节,原则是不影响书院的发展。”
宋之意心头略一计算后,笑道:“如此,商人兴学不仅无利,反而可能是填钱进去。”
名可秀面『色』冷然,说道:“办学自然要有利可图,不然如何吸引得来商贾之辈?但这利绝非银钱之利。因钱而办学者,宁缺不可取之!”能有钱办学的豪富之商,图的也不是收那学费之利。
宋之意微笑点头,宗主的意思是找那有钱办学的,而不是为钱办学的。
名可秀沉『吟』道:“仅仅是这样,还不足以鼓励私学兴盛。太宗至仁宗年间,朝廷曾对有声望的书院赐书、赐匾额、赐学田,并召见德望山长、封官嘉奖,使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睢阳书院、太室书院声闻于天、风化于下,私学因之大兴。”
礼部侍郎也清楚这段书院兴盛史。其后,因书院盛于官学,朝廷自庆历四年起,先后大兴官学,颁布诏令,如:规定应试科举者须在官学读满三百日;神宗时实施太学三舍法,以官学的考试升舍取代科举应试。这些诏令无疑将士子推进官学就读,对民间书院是一个沉重打击。
在当时官府眼中,各地应有州县学,却不一定要有书院,因而索『性』将书院改为州学。
譬如,学佑三年1036年),衡州官府便将私立的石鼓书院改为州学。就连天下四大书院之首的岳麓书院,也差点被改作鼓铸冶炼所,侥幸得存;后来朝廷行“三舍法”,潭州官府便在岳麓书院外又设湘西书院,以潭州州学、湘西书院、岳麓书院为官学三舍,学生依太学升舍之法递升,由此将岳麓书院与州学“合而为一”。
因朝廷兴官学抑私学之策,民间书院兴办渐颓。有些书院因无人为继而废弃,譬如宋初四大书院的睢阳书院应天书院)在创学者戚同文死后,其子孙便把屋舍入官,从朝廷换取官职而不是继续办书院。
时人道:“书院至崇宁末乃尽废。”当然北宋书院并未“尽废”,且数量仍然有所增加,但确实是沉寂了。
名可秀皱眉,“官学当兴,私学却不应抑,此二者并不相悖。朝廷持政者有种谬误观,以为甚么都要烙上‘官’印才好,茶场盐场要官府榷易,学堂要官学……却不知天下之大,单凭朝廷之力,岂可完全担负?只知捏在手心掌控,却不明放手借财借力的道理!”
宋之意撇撇唇,道:“恐怕不是不明,而是害怕。”害怕私学更盛于官学。
当年潭州行“三舍”,以岳麓书院为上舍,而州学却为下舍,便可见书院的教学素质已远胜于州学之上;长此以往,朝廷能不担忧么?庆历之后,赵宋皇帝几乎无一对书院行赠书、赠额、赠田之举,便是持了抑私学的态度。
宋之意想到这,眯眼笑了笑,对主君提议道:“朝廷若对凤凰书院赠书……赠学田,并赐尹山长国子监博士的虚衔,便是对私学的鼓励,且以凤凰书院地处京师的号召力,其影响必远。”他本想还说赠额,话到嘴边又改了,心道赵官家那笔字较卫国师的差远了,匾额也甭换了。
“此举可为。”名可秀点头赞允,又补充道,“赠赐之行宜在朝廷颁布兴办私学的法令之后。”
宋之意哈哈一笑,潇洒拱手,“诺!”
说罢筹思已久的私学教育,名可秀又回到春闱之事,问:“省榜可有值得关注的人才?”
宋之意道:“此科礼部试的策论有二题:一为‘从两淮肃贪论吏治’,二为‘由两淮旱事论时政’,有四名考生的策论颇有称道处。”
他拿出誉抄的两题八份策卷,先呈上四份,“臣等四名主副考官阅卷后,评出了前两名:头名省元是钱塘籍张九成,第二名为『潮』州籍王大宝。”
名可秀先看张九成的策卷。
“……官员治贪无监督不足以成事,须立中央和地方连成一体的监察官署……中央设廉政台,如同御史台位于三省之外,虽政事堂亦不可干涉;州府设廉政司,不拘于路州长官,独行廉政监察职……”
她眼中渐流『露』出赞赏,谁说士子无能人,端看朝廷有无简拔人才的魄力罢了。若贡试不敢出这等针砭时弊的策论题目,又如何试得出真金实材?
继而,她阅王大宝的策卷,秀眉不由微蹙。
该名士子逐一批判吏部考课七项设的大而不当,譬如“狱讼无冤”这一项,守令为得上等评,往往不接诉状,每有民至衙前呈状,必以『乱』棍打出——没有诉讼,自然就没了冤案。王大宝在策论里愤而写道:“此岂为无冤耶?民有冤无处申诉,此即为天下之大冤!”
他在另一策题中揭『露』官员如何治事和应对考绩:“……朝廷每行一事,必先付监司,监司再下达郡守,郡守再至县令,各将下达手续办妥后,却不向下过问朝廷策令给黎民有无带来实惠?……往至后来,无论朝廷颁下何等良法,天下人均知不过虚设空文,皆因上不问下,而下情亦不能上达。此种欺罔诞谩之弊至今不能革除,朝廷监司和地方州县,皆是如此。上下各级官员只图应付当前,临到检核之时,便拼凑虚报政绩呈报……”
名可秀看到这微微颔首。仅由此论,便可看出这王大宝不是空谈,必是对官员治事有深刻体察,方能写出这般触及真实的犀利文章。
宋之意又呈上另两人的策卷,道:“臣等在取第三名时却有些踌躇了,于庐陵胡铨与婺州郑刚中二士子间,颇难决断。”
“哦?”
名可秀拿起放在上面的郑刚中的策卷,阅毕道:“郑刚中首题论吏治的策答言辞慷慨,但稍嫌空泛,然第二题却出彩——《因两淮赈灾工事论朝廷以工代赈扩修官道策》,其思大胆,却不乏论据,显见游历过四方,于修路颇有见地……”
她搁下后,又拿起胡铨的首题策卷,不由笑了。
该名士子竟敢大胆批驳朝廷的“离任不纠”制,道:“所谓离任后‘前事不纠’,此论谬之大矣!后任者唯得包庇隐瞒,以免责之于己……吾以为,守令为政地方,应追责到底,虽盖棺亦不能论定,况乎离任?”最后一句的意思是,如果发现官员以前在地方任上的错失,就算为官者已进了棺材也得清算到底。
归总来看,张九成和王大宝的两题策论若单看未必皆高于胡、郑二士子,但优势在于不偏高某一题,而胡铨和郑刚之却是一题出彩,另一题的策答稍嫌平平,莫怪宋之意等四考官会将张、王定为头、二名。
宋之意道:“胡铨此卷被李尚书评为‘才思该通,文理周率’,然胡学士与朱学士二位皆以为‘今事严查,而前事不纠’是士大夫的仁道,胡铨的策答偏激失仁,评为‘文理疏浅’。”
宋代进士科的判词分为五等:第一等是“学思优长,词理精纯”、第二等是“才思该通,文理周率”——这头二等为进士及第;第三等是“文理俱通”,即进士出身;第四等是“文理中平”、第五等是“文理疏浅”——这四、五等即“同进士出身”。李纲之评即取为第二等了,而胡安国和朱震的判词却是取了第五等。
“……属下倾向李尚书之评,不过与郑刚中孰为第三名,却有些犹豫。”宋之意拱手笑道,“尚请宗主提点。”
名可秀沉『吟』不语。
这时,侍立于外廊下的铁丑传音入密进她耳:“宗主,丁相至。”是侧阁相候?还是即刻进见?
名可秀略一沉思,传音出去:“不必候了。”抬眸对宋之意笑说:“正好,擎升来了。”
礼部侍郎微微一笑,目光略闪。
作者有话要说:补个备注:
傔人qiànrén):官员的差役。
宋代官员除职钱之外,还给发元随和傔人的衣粮。如:在京任宰相、枢密使,在外任使相至刺史的,皆有随身侍从),其余的只给傔人。宰相、枢密使各七十人;参知政事至尚书左右丞各五十人;节度使百人;观察使五十人……
衣粮之外,又有傔人餐钱,中书、枢密及正刺史以上,傔人皆有衣粮,其他只给餐钱。朝官自二十贯至五贯,分七等;京官自十五贯至三贯,分八等;诸司使副等官员为九等。
宋代做官真是好啊,不但管了自家的吃穿,连侍从杂役的都包了,泪目~~~~
<hr/>
安卓客户端上线下载地址: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凰涅天下(GL)》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凰涅天下(GL)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