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九十章 信息共享
目录:智能工厂| 作者:观星的乃粉| 类别:都市言情
第五百九十章信息共享
现在战机已经爬升出现在假想敌的雷达侦察照射范围内,让战机减速足以获得更加稳定的数据传输和给反舰导弹做引导。
可是这么做却也同时增加了战机发射时的准备时间和暴露时间,从而给对方更多的准备时间甚至是截杀时间,这都不是追求“快、准、狠!”三字作战方针的快速反应部队所希望看到的。
果然,在两架战机达到指定高度后,稍稍调整的飞行姿态的几秒钟过程中,数据传输便显现出百分之百的完成进度。
随着指挥官的一声令下,两枚机载版新式反舰导弹迅速的呼啸而去,而两架完成攻击任务的战机立即调头飞离此空域。
海面上的一号作战单位,也就是那艘导弹快艇,也在发射完最后两枚反舰导弹后迅速的调头离去,天空中只剩下飞舞的反舰导弹和调整航向不断靠近靶舰的预警机,还有一架不断飞向预警机的遥控靶机。
“警报,一架敌军飞行单位正在逼近我机,距离四十公里,高度八千,速度四百,护航战机已全部派出,我机目前周边没有己方战机护航,是爬高规避地方战机还是自卫反击,请指示!”
预警机上,雷达中心迅速的报出了此次作战实验中的第三项实验内容,这代表着某种新型导弹下预警机的自卫能力。
“现在预警机正在为反舰导弹做最初的引导,无法爬高!命令空中作战小组立即发射空中拦截导弹,引导拦截导弹摧毁目标!”
这第三项实验就是验证在预警机机翼下,两枚粗约二十五公分,长约四米,八片尾翼和平衡翼的第一代空空导弹。
这种可以进入历史的划时代武器今天也是第一次亮相于世,实际上当导弹这个概念和第一种防空导弹和反舰导弹问世之后,用于空空作战的导弹也一直在为自己的诞生而继续努力着。
但因为同样受制于当初电子管的体积、功率还有雷达等综合制约,除了能不受体积、体重限制的地空导弹能真正作为防空手段武器通过审核最终列装,最初的空空导弹差点在体积上和第一代的空舰导弹弄成一个两吨重的大玩意出来。
不过随着中国电子工业的不断蓬勃发展和壮大,技术越来越先进,下游工厂不断的缩减电子设备的体积和增强其功率。
特别是近两年来,上游高端工厂初步形成的集成电路的问世,极大的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实战使用能力和缩减体积,这使得导弹缩减体积的梦想得到了实现。
这一次研究实验的新式反舰导弹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虽然体积上明显缩水瘦身,但在雷达制导功率、侦测范围以及内部的自动判断、抗干扰能力上却不减反升。
而挂载在预警机机翼下的两枚各种二百二十公斤的中短程空空拦截导弹,也因为电子功能的提高而最终能挂载在战机的机翼之下飞上蓝天。
当世界上第一枚空空拦截导弹从预警机机翼下拉着白烟快速飞出,第四项实验项目就此开始。
第四项实验项目就是在测试预警机的共同指挥能力和电子自动化中,预警机的同时引导目标能力。
这个项目的测试就是新式空空导弹、反舰导弹还有未来战机在预警机这样的空中作战指挥单位下,形成现代化自动作战的验证雏形。
与原先人工通知、指挥操控不同,在未来现代化战斗中,一架预警机需要同时自动跟踪上百个目标,同时引导十数甚至更多的己方战斗单位进行作战。
如此庞大的数据交换和指挥不是预警机上那点人力能完成的,必须要实现电气自动化和未来数字化作战的转型和经历发展过程。
现在的预警机,即便是装载上最新式的计算机电子设备,其自动跟踪、引导能力和几十年后的战斗机处理能力都不如。
可是没有这些先辈在之前开路和摸索探索,后面的技术改进根本就谈不上发展。没有第一代防空、反舰导弹在多次实际战斗中的应用和对其自身优点缺点的终结摸索,第二代导弹是无法成型的。
万丈高楼平地起,技术的积累凭借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快速的拔高在很多情况下仅仅只是一种臆想。
即便是现在,也不能小看其这样实验的实际意义,在现在的测试中,预警机在同时搜寻最终着数个目标的同时,还在引导着数枚反舰导弹、空空导弹在奔向自己的目标,还有若干战斗单位迅速的撤离自己所监控的战场。
在未来不久的真实战场上,经过一系列考验测试后的战术和现代化指挥手段,将出现在对美国以及他盟军海战的作战战场上,在这些战场上掀起比奥古斯塔港更加猛烈和恐怖的作战效率。
“第一枚反舰导弹。受干扰偏出靶舰五十米外飞出。”
“铝箔干扰带开始消散,第二枚反舰导弹没有命中。”
“第三枚反舰导弹命中目标。”
“雷达发现两架敌军战机正在追赶我军导弹快艇。”
“已调派战机前去驱赶敌军战机,三分钟后赶到目标区域。”
“预警机自身干扰源太大,第一枚空空导弹迷航失去目标。”
“本机引导结束,关闭主雷达降低干扰源,发射第二枚空空导弹。命令外围增援战机向靶机发射空空导弹,本机发射完空空导弹后迅速爬升高度。雷达侦测交由海面舰只和战机自身雷达完成,作战数据中心和通讯中心随时保证情报即时共享。”
“明白,主雷达关闭,发射第二枚空空导弹,第二枚空空指向飞行良好。”
“增援战机已向靶机发射第三枚空空导弹。”
“第一枚反舰导弹未能重新自动搜索目标在靶舰远处自爆。”
“第四枚反舰导弹命中目标。”
“第二枚反舰导弹开始重新拉高盘旋爬升搜寻目标。”
“本预警机爬高完成,雷达开机,重新接管空中侦查权和控制权。”
“第一枚空空导弹无法搜索目标空中自爆。”
“第二枚空空导弹中段雷达开机锁定目标。”
“第三枚空空导弹雷达锁定目标。”
“第二枚反舰导弹重新锁定目标开始俯冲进攻。”
“靶机开始做机动规避。”
“第二枚空空导弹未能跟上靶机错过目标。”
“第三枚空空导弹空中机动跟上目标。”
“靶机继续在做不规则机动,其机动过载已经超过了八个g的人体承受极限!”
“不要管它,未来的飞机中同样会有无人驾驶侦察机,别说八个g,就是二十个g的过载量也要承受得住考验!”
“作战数据中心报告!信息数据量短时间内涌入太大,预警机上的数据平台已经出现了高负荷,数据溢出导致中心处理系统无法能够迅速处理!”
“关闭不必要的数据跟踪,重点跟踪现有几个重点目标。”
“明白!”
“数据恢复正常,可以继续工作!”
“第二枚空空导弹失去目标空中自爆。”
“第二枚空舰导弹命中靶舰目标。”
“增援战机赶到指定空域发现敌军战机开始驱赶对方。”
“第三枚空空导弹咬死住了目标在高速靠近。重合!爆炸!”
“雷达搜索,靶机目标已经消失在空中!”
“雷达报告,敌方战机在我战机的驱赶下离开追击航向开始返回。”
“更多支援战机赶到,目前空中威胁暂时解除,海面目标也已命中,此次测试项目结束。”
“命令,解除作战状态,各作战单位开始按预定计划进行检查……”
随着作战状态命令下达,刚才还紧张兮兮的各战机、舰船还有各其他单位纷纷长舒一口气,短短的十多分钟的时间里,大量的信息和大量的变化数据不断的从各种单位发送到预警机上,让预警机内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处于一种高度紧张戒备状态。
不仅是他们,就连那些作战战机、导弹快艇等参加测试单位,也都是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因为模拟作战中,是尽可能的模拟各种作战状态下的真实情况。
随着中国部队各武器装备的越来越现代化、科技化,一次战斗也许在规模上要比之前的一次战役要小很多。
可随着这些高精尖装备的出现和装备,所涵盖产生的数据交换、通讯交换、作战信息交换却逐渐的超过以往的一次大型战役。
此次测试中,其大量的信息交汇使得空中预警机在作为空中雷达预警中心的同时,也第一次真正显现出一个未来的空中即时指挥中心的作用雏形。
这个雏形目前还稍显稚嫩,出现了诸多的不足和错误之处,却毕竟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次未来作战模式演练,出现错误和不足可以理解,也可以利用今后的时间去完善、改正。
以这一次的武器测试作为例子,就可以发现,预警机上携带防身的空空导弹是一件较为一厢情愿的理想,让预警机装上空空导弹以应付战时特殊状态下的应变、防身能力当然是件好事。
只是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即便是目前空空导弹的雷达已经能够承受住部分的干扰,若要想在预警机强大的雷达干扰源下近距离内使用还是无法做到。
可以说,在预警机上装导弹的想法,在目前的水平下还是不现实和不实际的,但是也要看到,假如没有此次的测试实验,武器研发小组仅仅知道空空导弹在真实环境中将会受到干扰。
然而干扰状态如何,还有多大距离可以出现自我恢复性的工作?这些真实的数据收集和资料的收集却难以得知,为了给今后第二代空空导弹在收集着未来的研制数据和重要性能指标,这样的试验是十分必要的。
反舰导弹此次测试实验也算是成功的,即便被预先准备的反制手段干扰了主动雷达的搜寻和制导能力出现了误判断而失去目标,却也成功的收集到第二代反舰导弹的真实抗干扰力水平能有多高的宝贵数据资料。
要知道,中国人的铝箔发射装置所产生的干扰源远远的要比美军所能发射的更加稠密和具有针对性,在这样的干扰下,四枚反舰导弹直接第一次攻击就命中两枚已属不易。
其中一枚甚至还能在失去第一次攻击目标后重新爬高搜索,并发动第二轮攻击,这样的作战能力无疑是赋予了反舰导弹更大的生存能力和再作战能力。
同时也给了未来的敌军目标更大的威慑力,和更大的恐惧心理压力。
更重要的是此次测试,极大的提高了各作战单位之间的数据资料分析、共享和协同作战能力。
一艘导弹快艇虽然无法能够和万吨导弹舰相提并论,也无法能够安装上相同功率的大型侦查雷达。
这还不要紧,只要有预警机,附近有大型战舰的存在,这些作战单位就能通过科技手段将自己的“眼睛”、“耳朵”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家同享、共用的作战情报资料来使用。
同时这些外出的战机、小型舰船也相当于是这些大型作战单位所延伸出去的耳目,将这些耳目所搜集到的各种侦查资料迅速的形成统一化的信息加以识别和共享,并开始利用科技手段直接指挥、操控这些小型单位的武器系统协同作战。
可以说,哪怕是一艘没有雷达侦察手段的导弹快艇,只要它的导弹武器系统能和预警机或大型战舰指挥中心连接上,这些导弹就像是有千里眼一样第一时间清楚的知道它所要攻击的目标在哪里。
同时此次测试实验中,仅仅用了少量的反舰导弹和空空导弹就已经让预警机上的数据处理计算机出现了数据溢出无法能够及时处理的情况发生。
可见虽然现在中国在计算机、电子自动化上领先于世界,但是要想真正实现钟泱他所构想的那种更加恐怖的作战能力,中国的科学家们,还有着多么漫长的一段道路要摸索。
此次实验的几个核心内容,新式反舰导弹的测试和空空导弹的测试尤为的关键,当然预警机的协同数据共享指挥也是重头之一。
但由于出现的数据溢出和之前所列装的大部分战舰、飞机都没有装备这样的数据平台,要想实战化还需要经历过一段漫长的过程。
而新式反舰导弹和空空导弹,则有机会在不久后的战斗中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舞台上。
反舰导弹已经通过自身的实力证明了自己那恐怖的作战威力,在个头、装药量、爆炸威力上都要明显小于第一代反舰导弹。
然而正是因为身板的瘦身成功,让原本只有经过特定改装后的轰六轰炸机携带的反舰导弹,变成了能被普通喷气式战机所携带的武器。
这就意味着能携带这种作战武器的战斗平台大大的增加,能装第一代空舰导弹的轰炸机不好找,可喷气式战机那是在各战区却是并不缺乏。
如果在去年奥古斯塔港海战前这种武器定型量产,那么也许美国几个特混舰队能逃回去的舰船数量将会再次缩水不少。
要知道那次海战中,五十几架轰六爷就让几支特混舰队屁滚尿流,如果再增加两、三百架喷气式战机发射反舰导弹发动攻击,想想就让人觉得兴奋。
正是此次测试确定了第二代反舰导弹的实用性,对今后不久,中国和美日联合舰队的海战中一举重创敌军舰队,上百枚反舰导弹、鱼雷、航空炸弹将三艘日本军舰炸得是支离破碎,变成了沉入海底的工业垃圾。
同时一同确定实用实战能力的还有着此次初亮相的空空中距拦截导弹。
这种半主动雷达制导的空中拦截导弹在个头上不利于各战机能更多的携带,还要等到未来较为成熟的轻小型近距离空中格斗导弹,并主要采用红外制导技术。
为此从一开始,中国的武器研究部门便将目光投放在了雷达制导的拦截空战导弹上。在造价上用这样一枚空空导弹去打对方的螺旋桨式飞机固然有些浪费,不过很快中国空军们便找到了这种两百多公斤空空导弹的最佳攻击目标。
那就是敌军的轰炸机,特别是美国的大型高空战略轰炸机。
美国人的轰炸机大家都知道是被造得皮糙肉厚,不仅抗打击能力强悍,同时上下左右还有尾部的众多枪炮口使得这些轰炸机象只空中火刺猬那样扎人。
即使这些自卫机枪的命中率实在不敢恭维,可是却也有效的干扰了攻击它们的战斗机在瞄准、开火的攻击程序,同样也降低了攻击战机的准头。这使得要想打落一架美军轰炸机变得是困难重重。
现在空军如果有了这种空空导弹,凭借空空导弹上的装药量,凭借空空导弹的大量预置破片,这种打战斗机也许还有点吃力和不划算。
可是打轰炸机却绝对物美价廉,外加绝对好用。慢悠悠的轰炸机无法能够像战斗机那样能轻易的进行空中机动规避空空导弹。
!#
现在战机已经爬升出现在假想敌的雷达侦察照射范围内,让战机减速足以获得更加稳定的数据传输和给反舰导弹做引导。
可是这么做却也同时增加了战机发射时的准备时间和暴露时间,从而给对方更多的准备时间甚至是截杀时间,这都不是追求“快、准、狠!”三字作战方针的快速反应部队所希望看到的。
果然,在两架战机达到指定高度后,稍稍调整的飞行姿态的几秒钟过程中,数据传输便显现出百分之百的完成进度。
随着指挥官的一声令下,两枚机载版新式反舰导弹迅速的呼啸而去,而两架完成攻击任务的战机立即调头飞离此空域。
海面上的一号作战单位,也就是那艘导弹快艇,也在发射完最后两枚反舰导弹后迅速的调头离去,天空中只剩下飞舞的反舰导弹和调整航向不断靠近靶舰的预警机,还有一架不断飞向预警机的遥控靶机。
“警报,一架敌军飞行单位正在逼近我机,距离四十公里,高度八千,速度四百,护航战机已全部派出,我机目前周边没有己方战机护航,是爬高规避地方战机还是自卫反击,请指示!”
预警机上,雷达中心迅速的报出了此次作战实验中的第三项实验内容,这代表着某种新型导弹下预警机的自卫能力。
“现在预警机正在为反舰导弹做最初的引导,无法爬高!命令空中作战小组立即发射空中拦截导弹,引导拦截导弹摧毁目标!”
这第三项实验就是验证在预警机机翼下,两枚粗约二十五公分,长约四米,八片尾翼和平衡翼的第一代空空导弹。
这种可以进入历史的划时代武器今天也是第一次亮相于世,实际上当导弹这个概念和第一种防空导弹和反舰导弹问世之后,用于空空作战的导弹也一直在为自己的诞生而继续努力着。
但因为同样受制于当初电子管的体积、功率还有雷达等综合制约,除了能不受体积、体重限制的地空导弹能真正作为防空手段武器通过审核最终列装,最初的空空导弹差点在体积上和第一代的空舰导弹弄成一个两吨重的大玩意出来。
不过随着中国电子工业的不断蓬勃发展和壮大,技术越来越先进,下游工厂不断的缩减电子设备的体积和增强其功率。
特别是近两年来,上游高端工厂初步形成的集成电路的问世,极大的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实战使用能力和缩减体积,这使得导弹缩减体积的梦想得到了实现。
这一次研究实验的新式反舰导弹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虽然体积上明显缩水瘦身,但在雷达制导功率、侦测范围以及内部的自动判断、抗干扰能力上却不减反升。
而挂载在预警机机翼下的两枚各种二百二十公斤的中短程空空拦截导弹,也因为电子功能的提高而最终能挂载在战机的机翼之下飞上蓝天。
当世界上第一枚空空拦截导弹从预警机机翼下拉着白烟快速飞出,第四项实验项目就此开始。
第四项实验项目就是在测试预警机的共同指挥能力和电子自动化中,预警机的同时引导目标能力。
这个项目的测试就是新式空空导弹、反舰导弹还有未来战机在预警机这样的空中作战指挥单位下,形成现代化自动作战的验证雏形。
与原先人工通知、指挥操控不同,在未来现代化战斗中,一架预警机需要同时自动跟踪上百个目标,同时引导十数甚至更多的己方战斗单位进行作战。
如此庞大的数据交换和指挥不是预警机上那点人力能完成的,必须要实现电气自动化和未来数字化作战的转型和经历发展过程。
现在的预警机,即便是装载上最新式的计算机电子设备,其自动跟踪、引导能力和几十年后的战斗机处理能力都不如。
可是没有这些先辈在之前开路和摸索探索,后面的技术改进根本就谈不上发展。没有第一代防空、反舰导弹在多次实际战斗中的应用和对其自身优点缺点的终结摸索,第二代导弹是无法成型的。
万丈高楼平地起,技术的积累凭借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快速的拔高在很多情况下仅仅只是一种臆想。
即便是现在,也不能小看其这样实验的实际意义,在现在的测试中,预警机在同时搜寻最终着数个目标的同时,还在引导着数枚反舰导弹、空空导弹在奔向自己的目标,还有若干战斗单位迅速的撤离自己所监控的战场。
在未来不久的真实战场上,经过一系列考验测试后的战术和现代化指挥手段,将出现在对美国以及他盟军海战的作战战场上,在这些战场上掀起比奥古斯塔港更加猛烈和恐怖的作战效率。
“第一枚反舰导弹。受干扰偏出靶舰五十米外飞出。”
“铝箔干扰带开始消散,第二枚反舰导弹没有命中。”
“第三枚反舰导弹命中目标。”
“雷达发现两架敌军战机正在追赶我军导弹快艇。”
“已调派战机前去驱赶敌军战机,三分钟后赶到目标区域。”
“预警机自身干扰源太大,第一枚空空导弹迷航失去目标。”
“本机引导结束,关闭主雷达降低干扰源,发射第二枚空空导弹。命令外围增援战机向靶机发射空空导弹,本机发射完空空导弹后迅速爬升高度。雷达侦测交由海面舰只和战机自身雷达完成,作战数据中心和通讯中心随时保证情报即时共享。”
“明白,主雷达关闭,发射第二枚空空导弹,第二枚空空指向飞行良好。”
“增援战机已向靶机发射第三枚空空导弹。”
“第一枚反舰导弹未能重新自动搜索目标在靶舰远处自爆。”
“第四枚反舰导弹命中目标。”
“第二枚反舰导弹开始重新拉高盘旋爬升搜寻目标。”
“本预警机爬高完成,雷达开机,重新接管空中侦查权和控制权。”
“第一枚空空导弹无法搜索目标空中自爆。”
“第二枚空空导弹中段雷达开机锁定目标。”
“第三枚空空导弹雷达锁定目标。”
“第二枚反舰导弹重新锁定目标开始俯冲进攻。”
“靶机开始做机动规避。”
“第二枚空空导弹未能跟上靶机错过目标。”
“第三枚空空导弹空中机动跟上目标。”
“靶机继续在做不规则机动,其机动过载已经超过了八个g的人体承受极限!”
“不要管它,未来的飞机中同样会有无人驾驶侦察机,别说八个g,就是二十个g的过载量也要承受得住考验!”
“作战数据中心报告!信息数据量短时间内涌入太大,预警机上的数据平台已经出现了高负荷,数据溢出导致中心处理系统无法能够迅速处理!”
“关闭不必要的数据跟踪,重点跟踪现有几个重点目标。”
“明白!”
“数据恢复正常,可以继续工作!”
“第二枚空空导弹失去目标空中自爆。”
“第二枚空舰导弹命中靶舰目标。”
“增援战机赶到指定空域发现敌军战机开始驱赶对方。”
“第三枚空空导弹咬死住了目标在高速靠近。重合!爆炸!”
“雷达搜索,靶机目标已经消失在空中!”
“雷达报告,敌方战机在我战机的驱赶下离开追击航向开始返回。”
“更多支援战机赶到,目前空中威胁暂时解除,海面目标也已命中,此次测试项目结束。”
“命令,解除作战状态,各作战单位开始按预定计划进行检查……”
随着作战状态命令下达,刚才还紧张兮兮的各战机、舰船还有各其他单位纷纷长舒一口气,短短的十多分钟的时间里,大量的信息和大量的变化数据不断的从各种单位发送到预警机上,让预警机内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处于一种高度紧张戒备状态。
不仅是他们,就连那些作战战机、导弹快艇等参加测试单位,也都是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因为模拟作战中,是尽可能的模拟各种作战状态下的真实情况。
随着中国部队各武器装备的越来越现代化、科技化,一次战斗也许在规模上要比之前的一次战役要小很多。
可随着这些高精尖装备的出现和装备,所涵盖产生的数据交换、通讯交换、作战信息交换却逐渐的超过以往的一次大型战役。
此次测试中,其大量的信息交汇使得空中预警机在作为空中雷达预警中心的同时,也第一次真正显现出一个未来的空中即时指挥中心的作用雏形。
这个雏形目前还稍显稚嫩,出现了诸多的不足和错误之处,却毕竟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次未来作战模式演练,出现错误和不足可以理解,也可以利用今后的时间去完善、改正。
以这一次的武器测试作为例子,就可以发现,预警机上携带防身的空空导弹是一件较为一厢情愿的理想,让预警机装上空空导弹以应付战时特殊状态下的应变、防身能力当然是件好事。
只是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即便是目前空空导弹的雷达已经能够承受住部分的干扰,若要想在预警机强大的雷达干扰源下近距离内使用还是无法做到。
可以说,在预警机上装导弹的想法,在目前的水平下还是不现实和不实际的,但是也要看到,假如没有此次的测试实验,武器研发小组仅仅知道空空导弹在真实环境中将会受到干扰。
然而干扰状态如何,还有多大距离可以出现自我恢复性的工作?这些真实的数据收集和资料的收集却难以得知,为了给今后第二代空空导弹在收集着未来的研制数据和重要性能指标,这样的试验是十分必要的。
反舰导弹此次测试实验也算是成功的,即便被预先准备的反制手段干扰了主动雷达的搜寻和制导能力出现了误判断而失去目标,却也成功的收集到第二代反舰导弹的真实抗干扰力水平能有多高的宝贵数据资料。
要知道,中国人的铝箔发射装置所产生的干扰源远远的要比美军所能发射的更加稠密和具有针对性,在这样的干扰下,四枚反舰导弹直接第一次攻击就命中两枚已属不易。
其中一枚甚至还能在失去第一次攻击目标后重新爬高搜索,并发动第二轮攻击,这样的作战能力无疑是赋予了反舰导弹更大的生存能力和再作战能力。
同时也给了未来的敌军目标更大的威慑力,和更大的恐惧心理压力。
更重要的是此次测试,极大的提高了各作战单位之间的数据资料分析、共享和协同作战能力。
一艘导弹快艇虽然无法能够和万吨导弹舰相提并论,也无法能够安装上相同功率的大型侦查雷达。
这还不要紧,只要有预警机,附近有大型战舰的存在,这些作战单位就能通过科技手段将自己的“眼睛”、“耳朵”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家同享、共用的作战情报资料来使用。
同时这些外出的战机、小型舰船也相当于是这些大型作战单位所延伸出去的耳目,将这些耳目所搜集到的各种侦查资料迅速的形成统一化的信息加以识别和共享,并开始利用科技手段直接指挥、操控这些小型单位的武器系统协同作战。
可以说,哪怕是一艘没有雷达侦察手段的导弹快艇,只要它的导弹武器系统能和预警机或大型战舰指挥中心连接上,这些导弹就像是有千里眼一样第一时间清楚的知道它所要攻击的目标在哪里。
同时此次测试实验中,仅仅用了少量的反舰导弹和空空导弹就已经让预警机上的数据处理计算机出现了数据溢出无法能够及时处理的情况发生。
可见虽然现在中国在计算机、电子自动化上领先于世界,但是要想真正实现钟泱他所构想的那种更加恐怖的作战能力,中国的科学家们,还有着多么漫长的一段道路要摸索。
此次实验的几个核心内容,新式反舰导弹的测试和空空导弹的测试尤为的关键,当然预警机的协同数据共享指挥也是重头之一。
但由于出现的数据溢出和之前所列装的大部分战舰、飞机都没有装备这样的数据平台,要想实战化还需要经历过一段漫长的过程。
而新式反舰导弹和空空导弹,则有机会在不久后的战斗中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舞台上。
反舰导弹已经通过自身的实力证明了自己那恐怖的作战威力,在个头、装药量、爆炸威力上都要明显小于第一代反舰导弹。
然而正是因为身板的瘦身成功,让原本只有经过特定改装后的轰六轰炸机携带的反舰导弹,变成了能被普通喷气式战机所携带的武器。
这就意味着能携带这种作战武器的战斗平台大大的增加,能装第一代空舰导弹的轰炸机不好找,可喷气式战机那是在各战区却是并不缺乏。
如果在去年奥古斯塔港海战前这种武器定型量产,那么也许美国几个特混舰队能逃回去的舰船数量将会再次缩水不少。
要知道那次海战中,五十几架轰六爷就让几支特混舰队屁滚尿流,如果再增加两、三百架喷气式战机发射反舰导弹发动攻击,想想就让人觉得兴奋。
正是此次测试确定了第二代反舰导弹的实用性,对今后不久,中国和美日联合舰队的海战中一举重创敌军舰队,上百枚反舰导弹、鱼雷、航空炸弹将三艘日本军舰炸得是支离破碎,变成了沉入海底的工业垃圾。
同时一同确定实用实战能力的还有着此次初亮相的空空中距拦截导弹。
这种半主动雷达制导的空中拦截导弹在个头上不利于各战机能更多的携带,还要等到未来较为成熟的轻小型近距离空中格斗导弹,并主要采用红外制导技术。
为此从一开始,中国的武器研究部门便将目光投放在了雷达制导的拦截空战导弹上。在造价上用这样一枚空空导弹去打对方的螺旋桨式飞机固然有些浪费,不过很快中国空军们便找到了这种两百多公斤空空导弹的最佳攻击目标。
那就是敌军的轰炸机,特别是美国的大型高空战略轰炸机。
美国人的轰炸机大家都知道是被造得皮糙肉厚,不仅抗打击能力强悍,同时上下左右还有尾部的众多枪炮口使得这些轰炸机象只空中火刺猬那样扎人。
即使这些自卫机枪的命中率实在不敢恭维,可是却也有效的干扰了攻击它们的战斗机在瞄准、开火的攻击程序,同样也降低了攻击战机的准头。这使得要想打落一架美军轰炸机变得是困难重重。
现在空军如果有了这种空空导弹,凭借空空导弹上的装药量,凭借空空导弹的大量预置破片,这种打战斗机也许还有点吃力和不划算。
可是打轰炸机却绝对物美价廉,外加绝对好用。慢悠悠的轰炸机无法能够像战斗机那样能轻易的进行空中机动规避空空导弹。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智能工厂》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智能工厂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