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中华狂澜 第一百五十一章 中日开战

第一百五十一章 中日开战

目录:中华狂澜| 作者:萧声煮酒| 类别:其他类型

    6月11日,朝鲜政府和起义军达成了全州和议,清军未经战斗起义就平息下去。当时聂士成就向李鸿章建议迅速撤兵。但李鸿章迟疑不决,最终给日本人以可乘之机。

    日本得知清廷出兵朝鲜的消息后,欣喜若狂。当时伊藤博文内阁正面临议会的不信任案弹劾,得到此消息后,便全力着手挑起战争。日本政府立即设立有参谋总长、参谋次长、陆军大臣、海军军令部长等参加的大本营,作为指挥侵略战争的最高领导机关。从1894年6月8日起,日本一方面派先遣队700人以保护使馆和侨民为借口,先后在朝鲜仁川登陆;另一方面,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训令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得施行认为适当之临机处分”,授权大鸟挑起衅端,找寻借口发动侵略战争。

    全州和议达成以后,朝鲜政府要求清日两国撤兵,但清政府要求日本军队先撤兵。大鸟圭介也向清廷驻朝大臣袁世凯口头表示撤兵。然而日本援军反而不断增多,直至10000多人,果然,大鸟圭介开始不断挑衅,一会儿否认朝鲜是清国藩属国,一会儿又提出清日两国一道“协助”朝鲜“改革”内政。清朝和朝鲜都严正驳斥和拒绝了日本的这些无理要求。但日方的目的已经达到——它一面使自己的军队以“协助朝鲜改革内政”为名赖在朝鲜不走,一面又拖住了驻朝清军,为战争的爆发创造了条件。同时,日本也终于找到借口,挑起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7月间,日本发动战争的阴谋已经愈发明显,中国国内舆论和清军驻朝将领纷纷请求清廷增兵备战,朝廷里也形成了以光绪帝、户部尚书翁同龢为首的主战派帝党),然而慈禧太后并不愿意其六十大寿为战争干扰,李鸿章为了保存自己嫡系的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实力,也企图和解。这些人形成了清廷中的主和派后党)。李鸿章明知日本的狼子野心,却并未认真备战,而是一味寄希望于美、英、俄等欧美列强调停。由于前述的各国利害关系,美、英、俄只是对日本表示“谴责”而已,调停均告失败。

    1894年7月23日凌晨,日本军队突袭汉城王宫,挟持朝鲜国王李熙,解散朝鲜亲华政府,扶植国王生父兴宣大院君李昰应上台摄政,并成立以金弘集为实际首脑的亲日傀儡政府。日本嗾使金弘集内阁断绝与清朝的关系,并“委托”日军驱逐驻朝清军。控制了朝鲜政府后,1894年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战,想要偷袭丰岛海面的清军运兵船,而刘飞扬此时给李鸿章发电报,告诉他日本海军准备在丰岛海域偷袭之事。虽然李鸿章半信半疑,但是他还是让北洋水师出海,护卫运兵船。

    当船行至丰岛时,果见日本的游击军舰,而日本军舰见运兵船由北洋水师护航,只得放弃偷袭,迅速撤离。

    此事件终于引爆了甲午清日战争,8月1日清朝对日本宣战。

    清军在丰岛海面虽未被日军袭击,但清日两军在朝鲜开战。由于朝鲜政府被日本控制,叶志超、聂士成等部驻牙山的清军接应了运兵船后,被迫绕道汉城,北撤到朝鲜北部重镇、平安道首府——平壤。毅军以分统马玉昆率五营一队约2100人),与淮军盛字军以及奉天的奉字练军、盛字练军一起,构成了四大军29营,于8月先期入朝,在平壤与从牙山退回的叶志超、聂士成部汇合,朝廷命叶志超为驻平壤各军总统。

    日军对清军紧追不舍,当时驻守平壤的清军共三十五营,一万七千人;进攻平壤的日军有一万六千多人,双方兵力旗鼓相当。平壤城的地势也非常险要,易守难攻。而且清军还得到朝鲜人民的支持。当时虽然朝鲜政府被强行拉到日本阵营,但朝鲜的平壤监事闵炳奭积极协助清军作战,甚至连日本推上台的傀儡大院君李昰应都暗中给清军传递情报。可惜清军并未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由于其主帅叶志超指挥失误和临阵脱逃,导致清军失败,以至于影响了整个战局。

    9月7日,日军分四路围攻平壤,兵力分散,由于李鸿章“先定守局,再图进取”的作战方针以及清将叶志超的胆小昏聩,左宝贵等人攻打日军的行动不断遭到叶志超的阻挠,日军遂于9月14日顺利完成了对平壤的包围。9月15日,战斗在三个战场同时展开:其一为大同江南岸战场。凌晨三时,日军第九混成旅团在大岛义昌少将的指挥下,首先向大同江南岸清军发起进攻。其二为玄武门外战场。其三为城西南战场。清军分兵抗拒,重创日军第九旅团。日军中、右两队司令官武田秀山中佐和西岛助义中佐拼命督战,攻陷了左右两翼的堡垒。但随即遭到清军的步炮协同夹击,再遭重创。这一仗,日军遭受了重大伤亡,第9混成旅团长大岛义昌少将、第21联队长西岛助义中佐、炮兵第5联队第3大队长永田龟少佐均被击伤。

    玄武门为日军的主攻方向,因此集中了优势兵力,由立见尚文少将的第十旅团和佐藤正大佐的第十八联队担任主攻。高州镇总兵左宝贵登玄武门指挥,激战中,左宝贵中炮牺牲,其部下三位营官也先后阵亡,午后二时玄武门遂被日军攻陷。日军向城内推进,遭到清军的奋力抵抗,只得退守玄武门。

    在城西南战场,野津道贯亲率日本第五师团本队,于清晨七时从平壤西南用炮火掩护步兵冲锋,清军马队进行反击。至中午,野津道贯见难以得手,下令暂停攻击,退回驻地。此时,军总统叶志超贪生怕死,在战局胶着的情况下,竟于午后四时树白旗停止抵抗,并下令全军撤退。日本便在清兵的退路上设下埋伏。当天雨夜,撤退的清军中伏,阵脚大乱,死亡近2000人,被俘500余人。平壤之战以清军大败告终。以后6天中,清军狂奔五百里,于21日渡鸭绿江回国。日军一路高歌猛进,占领朝鲜全境。

    平壤陷落时,日本联合舰队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的黄海海面与北洋水师遭遇,挑起一场激烈的海战。9月15日上午,北洋舰队的主力,计军舰10艘,附属舰8艘,在丁汝昌率领下到达大连湾,护送4000余名入朝援军到朝鲜。返航后在大东沟遭遇日军阻截,战斗由此爆发。日本海军在大同江外海面投入战斗军舰则有12艘,包括其全都精华,即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松岛、千代田、严岛、桥立等八艘五千马力以上的主力舰和巡洋舰。

    中午开战后,战斗开始不久,北洋舰队旗舰定远舰由于下水12年,7年未修,主炮炮塔起火,丁汝昌烧伤,信旗被毁。丁汝昌拒绝随从把自己抬入内舱,坚持坐在甲板上督战。可是他只能鼓一舰士气,战斗刚开始,北洋舰队就失去了指挥。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中华狂澜》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中华狂澜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