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章 西北水系(1)
目录:铁幕1925| 作者:吴安平| 类别:历史军事
一九六章西北水系(1)
如果吴安平倾向,他绝不会承认。如果他真有倾向,以曾有过的一心报考黄埔的经历,及孙中山之前在国人心目中的影响,相对来说,他的倾向性也该在国民党这边。实际上,能够自由穿梭后世与今时之后,在他身上发生的一个巨大的转变是,他已不再相信任何政党,而只相信自己的判断。
他已经没有所谓的倾向性,这并不是说国民党和的理念不吸引人,而是他已经明白,任何政党都不因其理念是否先进,而行事就天然正确。
国民党从纲领上来说,与现阶段的纲领,其实并无太大区别,但纲领是纲领,在国民党却成一纸空文,所以它只能偏安台湾。而虽取得政权,但后来的历史证明,它同样犯了很大的错,而且最终原有的理想,其实也名存实亡,实行起更为现实的政策,举国开放,虽成就很大,但失去的同样很多。
他要插手国内政治,采取的一些手段,虽然看似对帮助更大,但实际因为居于弱势,才这样不得不为之。如果随后强势起来,他反要去扶助国民党,促使其形成更富凝聚力及向心力的政治实体。这其实是他预想中的三角政治体系的现实需要,也因为他同样无法保证新民党就不蜕化变质,必须要为其树立对手,就不妨干脆树立两个。
看他行事,其实只管插秧不管浇水,触角虽向国共两党都伸了出去,却绝无竭力推动之意,还是将精力主要放在引导社会变革之上,想凭此及那些提炼出的历史认知,来推动两党的自然转变。实际上,他是不会越俎代庖,直接对两党事务指手划脚的。
一方面他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另一方面他也始终认为,只要国家格局有变化,便能立于不败之地,届时无论谁当政,其实都能将中国带向复兴和强盛之路。这才是他最关心的事,至于实行什么主义,只要百姓认同,那又算什么了不得的事呢?他虽然会在西北做些尝试,但同样不认为这是最重要的。
所以,给各路人马分派好任务,并拟定好行动计划,他基本就放任其自由发展,不在细节上去推定及推动了。这就比如说,他其实只是给果树施点肥,至于能结多大的果实,那就看果树自己是不是争气,反正苹果树总结不出香蕉来,只要有果实,无论大小都是收获。他只提供必要的条件,却不负责呵护管理。
其实,之所以说没那么多精力,是因为自取出贝加尔湖藏金后,吴安平便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朝西北调水上。D-7引擎既是时空穿梭的神器,也是匪夷所思的工程利器,正因为有这种便利,他才雄心勃勃,想以个人之力构建西北水系,解决此后一百年中国也未必能解决的西北水荒问题。
这里所谓的西北,其实是指陕西、甘肃、新疆、宁夏、青海、绥远六省,外延可至辽西及察哈尔、热河。这些地区国土面积有近三百万平方公里,但大部分属于荒漠化或半荒漠化土地,而如果不尽早利用D-7引擎的强大功能,引水灌溉西北,那这种趋势还将愈演愈烈,直至近乎全部沦为荒漠。
开发西北,是吴安平强国构想的重要一环,其意义无论怎样拔高,都不算过份。
一方面,这和移民充疆、安定西北、掌控中北亚等战略设想息息相关;另一方面,预计能得到的以十亿亩计的良田、草场和森林,也是难以抵制的诱惑,能使西北的实力有质的提升。就算不提对国家未来的更深远影响,只凭这两点好处,就足以让吴安平下定决心朝西北引水了。毕竟,西北虽然看上去什么都缺,但其实什么都不缺,只缺水。
现在提早改造西北,难度比几十年后要小很多。
便利有这么几个:一,时空引擎的工程效率,比设备最先进的数万人的工程队都高很多;二,荒漠化没有后世严重,地下水位很高,植被易恢复;三,非常时期,意志高度统一,没有什么反对意见;四,境外引水或截断外流江河,不用考虑别国发对;五,优先考虑的是人的生存,生态灾难什么的没人提,就算有人提,也没人在乎。
当然,不利因素也有一些,最起码D-7引擎不能包办所有的工程,而依靠现在的技术水平,很难实现后世一些宏伟工程的设想,必须另寻出路,将这类的工程尽量绕过。
要朝西北引水,在后世有很多现成的方案可供参考,但这些方案几乎都局限于“南水西调”,这与吴安平的设想并不一致。因为有那些便利条件,所以除青藏高原及西南诸江河上游外,他还要从北方引水,而这主要涉及贝加尔湖和北亚及中亚的几条河流。说白了,就是还要从苏联调水南下,反正那里冰天雪地地广人稀,引些水也没多大影响。
所有引水工程及线路,都是由夏听白花大价钱请后世的水利专家帮忙规划的,应该说,这些方案具备极大的可行性。在后世,其实就算有可行性也遽然动工,只看西线调水方案,光论证就花了几十年,可想而知,这其中牵扯的问题有多少。但在吴安平这个时空,只要有可行性就够了,那些专家的忧虑,有些对他根本不是问题,有些他根本顾不上考虑。
调水工程的难度,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复杂条件下的施工、高坝水库、长程隧道和倒虹吸大型工程。当然,生态影响也是一方面,但吴安平是不会去考虑物种灭绝问题的。对他来说,人尤其是中国人,就是最重要的物种,人都快活不下去,哪里还顾得上动植物的生存问题。况且,一些物种可能灭绝,但另一些将灭绝的物种,没准就会兴盛起来。
有D-7引擎在,复杂条件下的施工问题,其实很好解决。硬的不怕硬,软的不怕软,不怕渗水,不怕塌方,这样一来,只需要加大工程量,就能造出近乎天然的导水、蓄水等水利设施,不但不用再进行人工修筑,连后续的维护都基本能省掉。
高坝水库也不是问题。
当然,D-7引擎再强大,也是造不出坝高几百米的巨型水库的。从欧洲引进的第二批多达五万的中高级人才,三月中旬已经到位,这批人中虽有二十几个水利专家,但努努力胡佛大坝或许能修出来,三峡工程却没可能修成,即便修成也难以保证其质量,没准很快就会垮掉。朝西北引水,要建几座比三峡工程还宏伟的回水大坝,目前全世界都没有这样的技术。
但吴安平其实不需要修建类似三峡工程那样的水坝,完全可以采用其他的办法,既保留工程水坝回水蓄水的功能,又不用担心工程安全性。
以三峡工程为例,他完全可以从上游通过挖掘通道、疏导水路,绕弯将部分径流引入三峡之下,而直接以D-7引擎转运土方,在三峡位置填塞河道。如果填充段长达十公里,那其实比三峡的高标准重力坝还安全。只不过,这样一来就相当于造出天然大湖,基本只能做蓄水及回水用,要想利用水力发电,就得移到分流河段,自然要损失很大电量。
但是,他最需要的其实正是这种“土坝”的蓄水及回水功能,以引水导流,使河水居于高位沿疏通的新河道自流,水力发电倒在其次。其实,也不是完全不能发电,只是比起在主河道建钢筋混凝土重力高坝,发电量或许会减少一半还多。这已经足以满足需要了,况且,这样的梯级电站,只要选准河流及河段,多建造一些,总体效益未必就比大工程的效益差。
要填充河道,假定四百米高的河段,横断面有三十万个平方,吴安平利用D-7引擎每天全功率工作两小时,可转运近三千万土方,也就是说,他每天可填充一百米河道。一天一百米,十天一公里,一百天可完成十公里。
而河道总有狭窄曲折,也可以尽可能主动选择狭窄曲折处填充,另外并不是所有“土坝”都必须达到四百米高度,再考虑实际五六公里便可暂时保证安全,其他可随后慢慢补充,这样差不多平均一个月,其实就可完成一个这样的工程。何况,引水工程也不可能全线路同时上马,总会有先有后,所以对吴安平来说,这既没有多大难度,也没有紧迫的时间压力。
至于挖掘长程隧道,这更是D-7引擎的专长,同样不算什么难事。不过,吴安平也不打算全部以隧道贯通水路,因为挖掘隧道虽不难,但长程隧道的混凝土施工,以目前陇东集团的工程技术水平,要解决却相当困难,再者就算可以克服施工难题,也难以保证进度和速度。
这方面,吴安平是打算扩大及改造横断面,以地下暗河来替代长程隧道的,从后世专家的角度看,这样虽难免使工程量倍增,但建造这种仿天然的地下暗河,后续却不用怎么维护。这正和吴安平之意,地下暗河横断面再大也不过一两千平方,一天至少能挖出十公里,在后世算是难题,对他来说却比填充河道还容易。
倒虹吸工程却是真正难以逾越的一道障碍。中小型的倒虹吸工程,中国古代就有过,对现在的陇东集团来说,要做当然也没问题,但朝向西北的引水河道,需要足够的径流量,几乎肯定有区段要超千亿立方,要满足这样大的年径流量,就相当于要通过倒虹吸工程,吸取至少两条黄河的水量,陇东集团再发展一百年,也没这能力。
所以,对于倒虹吸工程,吴安平只能趋避,哪怕其他方法工程量再大,也总能实现,怎么也比这样干看着干不了要强。参考一些后世的最新调水方案,显然很多专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例如郭开最新版本的《大西线调水方案》,就已规避掉了原有的六个巨型倒虹吸工程,这自然也方便了吴安平。
另外,在无需考虑工程量的前提下,对于其他线路及方案的倒虹吸工程,夏听白请的水利专家认为,最好能修筑如都江堰那样的无坝引水工程,先汇流再分流,便能解决跨河调水的难题。横跨道路等山体及实体,吴安平同样可以选相对高位,用隧道或暗河代替倒虹吸,而跨沟壑引水,如不可避免,他也准备造湖壅水以隧道导流,而不准备建空中槽渠。
朝西北引水,无论水路在进入西北前的抽调阶段,还是在进入西北后朝调配阶段,都只能采用或尽可能修改成全程自流方案,巨大的径流量,使吴安平只能对所有由低向高的扬水工程望而兴叹,这是他无能为力的。所以,引水只能在相对高程,并尽可能沿等高线进行。
从工程量方面考虑,地势越平坦反而越麻烦,山岭丘陇纵横、地表沟壑密布,反而可以利用地势导流,减少工作量。
例如从贝尔加湖引水,虽然可以以地下暗河的形式,使之湖水跨越蒙古高原的高海拔地势,自流入新疆的哈密及吐鲁番的低海拔区,但最短距离都有两千多公里,就算以一千平方横断面计算,也需毫不停歇挖上几月,如果能找到地表下陷的沟隙,沿着沟隙疏导水路,即便路途远些,也能减少很多土方,还可以减少暗河堵塞的可能。
有没有这样一条能接上的断续的线路,需要很仔细查找,如果实在找不到,除了人工造一条长两千公里的地下暗河,或许更方便的办法,在汇入贝尔加湖的河流上游分流,这样其实路程更短,而且海拔更高,只是水量就要少很多。
但这样总比挖两千公里暗河要方便,而且就算中途有地势凹陷,最长段的暗河估计也有数百公里,是辽宁本溪号称最长地下暗河的十几倍,也未免太过骇人听闻。不过,引水入西北,无论如何都免不了骇人听闻,或许这方面也不用太在意。
在吴安平的设想中,向西北调水应有西线和北线两个方案。
参照夏听白提供的D-7引擎相关工程能力的说明,后世的水利专家对已论证多年的几十份引水方案,进行细致的重组优化,这才拿出了最合适的崭新方案。不过,北线方案却没有参考对象,算是一种全新的创造。
西线调水,主要参考的是张世禧的“西藏大隧道工程”、杨力行的“南水西调工程”和郭开、袁嘉祖的“朔天运河大西线南水北调工程”,各取其利,各行其便。
张世禧的“西藏大隧道工程”,就是计划在雅鲁藏布江上游日喀则地区的谢通门县,修建水库,截流壅水至四千两百米高程,然后在谢通门水库到昆仑山的喀拉米兰山口之间,挖掘近八百公里的长程隧道,使江水自流,进入新疆干涸缺水的塔里木盆地。
隧道线上,每隔四十公里,将开凿一口竖井,共约十八口,竖井深度在三百米左右。为保证输水总量能达到三百亿立方,这样的长程隧道后续还需要再建两座。
西藏大隧道的进水高程为四千三百五十米,出水高程为四千米,进水和出水之间,有三百五十米落差,而塔里木盆地平均海拔一千米,与出水高程还有三千米落差,如果修建梯级水电站发电,就算再怎么谨慎点说,装机总容量也可达数千万千瓦,年发电数千亿度,相当于几个三峡工程。
由于塔里木盆地西有葱岭、北有天山、南有昆仑山为屏障,只有东部和北部准葛尔盆地较低,盆地内常年吹拂西北风和东北风。因此,水源灌溉蒸发,难以越过高达七千多米的昆仑山,只有部分水汽可达青海甘陕一带,塔里木盆地上空大多数水汽,当遇冷凝结时,就会以降雨降雪的方式,仍落于盆地内,在区域内循环。
此计划一旦获得成功,随时间推移,塔里木盆地的总水量可达到近万亿立方。那广阔的盆地和周围山区,将经常受到雨水滋润,如果再使用飞播造林、撒播草籽,沙漠和戈壁以及周围山区,也将披上绿装。由于塔里木盆地与华北平原同纬度,年无霜期在两百天左右,只要有充足水源,开垦出农田,年可两熟,效益之高不可限量。
如能成功改造塔里木盆地,可得到八亿亩绿洲,开采六百亿吨石油,年发电量达数千亿度,形成一个欣欣向荣的西部经济圈。此后,若有多余水量,可引至河西走廊及绥远等地,以改造荒漠化土地,并为居民提供优质饮用水。往长远说,因此而受益的国土面积将占全国的一半,并可重新恢复黄土高原植被,大大改善西北的气候。。.。
更多到,地址
如果吴安平倾向,他绝不会承认。如果他真有倾向,以曾有过的一心报考黄埔的经历,及孙中山之前在国人心目中的影响,相对来说,他的倾向性也该在国民党这边。实际上,能够自由穿梭后世与今时之后,在他身上发生的一个巨大的转变是,他已不再相信任何政党,而只相信自己的判断。
他已经没有所谓的倾向性,这并不是说国民党和的理念不吸引人,而是他已经明白,任何政党都不因其理念是否先进,而行事就天然正确。
国民党从纲领上来说,与现阶段的纲领,其实并无太大区别,但纲领是纲领,在国民党却成一纸空文,所以它只能偏安台湾。而虽取得政权,但后来的历史证明,它同样犯了很大的错,而且最终原有的理想,其实也名存实亡,实行起更为现实的政策,举国开放,虽成就很大,但失去的同样很多。
他要插手国内政治,采取的一些手段,虽然看似对帮助更大,但实际因为居于弱势,才这样不得不为之。如果随后强势起来,他反要去扶助国民党,促使其形成更富凝聚力及向心力的政治实体。这其实是他预想中的三角政治体系的现实需要,也因为他同样无法保证新民党就不蜕化变质,必须要为其树立对手,就不妨干脆树立两个。
看他行事,其实只管插秧不管浇水,触角虽向国共两党都伸了出去,却绝无竭力推动之意,还是将精力主要放在引导社会变革之上,想凭此及那些提炼出的历史认知,来推动两党的自然转变。实际上,他是不会越俎代庖,直接对两党事务指手划脚的。
一方面他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另一方面他也始终认为,只要国家格局有变化,便能立于不败之地,届时无论谁当政,其实都能将中国带向复兴和强盛之路。这才是他最关心的事,至于实行什么主义,只要百姓认同,那又算什么了不得的事呢?他虽然会在西北做些尝试,但同样不认为这是最重要的。
所以,给各路人马分派好任务,并拟定好行动计划,他基本就放任其自由发展,不在细节上去推定及推动了。这就比如说,他其实只是给果树施点肥,至于能结多大的果实,那就看果树自己是不是争气,反正苹果树总结不出香蕉来,只要有果实,无论大小都是收获。他只提供必要的条件,却不负责呵护管理。
其实,之所以说没那么多精力,是因为自取出贝加尔湖藏金后,吴安平便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朝西北调水上。D-7引擎既是时空穿梭的神器,也是匪夷所思的工程利器,正因为有这种便利,他才雄心勃勃,想以个人之力构建西北水系,解决此后一百年中国也未必能解决的西北水荒问题。
这里所谓的西北,其实是指陕西、甘肃、新疆、宁夏、青海、绥远六省,外延可至辽西及察哈尔、热河。这些地区国土面积有近三百万平方公里,但大部分属于荒漠化或半荒漠化土地,而如果不尽早利用D-7引擎的强大功能,引水灌溉西北,那这种趋势还将愈演愈烈,直至近乎全部沦为荒漠。
开发西北,是吴安平强国构想的重要一环,其意义无论怎样拔高,都不算过份。
一方面,这和移民充疆、安定西北、掌控中北亚等战略设想息息相关;另一方面,预计能得到的以十亿亩计的良田、草场和森林,也是难以抵制的诱惑,能使西北的实力有质的提升。就算不提对国家未来的更深远影响,只凭这两点好处,就足以让吴安平下定决心朝西北引水了。毕竟,西北虽然看上去什么都缺,但其实什么都不缺,只缺水。
现在提早改造西北,难度比几十年后要小很多。
便利有这么几个:一,时空引擎的工程效率,比设备最先进的数万人的工程队都高很多;二,荒漠化没有后世严重,地下水位很高,植被易恢复;三,非常时期,意志高度统一,没有什么反对意见;四,境外引水或截断外流江河,不用考虑别国发对;五,优先考虑的是人的生存,生态灾难什么的没人提,就算有人提,也没人在乎。
当然,不利因素也有一些,最起码D-7引擎不能包办所有的工程,而依靠现在的技术水平,很难实现后世一些宏伟工程的设想,必须另寻出路,将这类的工程尽量绕过。
要朝西北引水,在后世有很多现成的方案可供参考,但这些方案几乎都局限于“南水西调”,这与吴安平的设想并不一致。因为有那些便利条件,所以除青藏高原及西南诸江河上游外,他还要从北方引水,而这主要涉及贝加尔湖和北亚及中亚的几条河流。说白了,就是还要从苏联调水南下,反正那里冰天雪地地广人稀,引些水也没多大影响。
所有引水工程及线路,都是由夏听白花大价钱请后世的水利专家帮忙规划的,应该说,这些方案具备极大的可行性。在后世,其实就算有可行性也遽然动工,只看西线调水方案,光论证就花了几十年,可想而知,这其中牵扯的问题有多少。但在吴安平这个时空,只要有可行性就够了,那些专家的忧虑,有些对他根本不是问题,有些他根本顾不上考虑。
调水工程的难度,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复杂条件下的施工、高坝水库、长程隧道和倒虹吸大型工程。当然,生态影响也是一方面,但吴安平是不会去考虑物种灭绝问题的。对他来说,人尤其是中国人,就是最重要的物种,人都快活不下去,哪里还顾得上动植物的生存问题。况且,一些物种可能灭绝,但另一些将灭绝的物种,没准就会兴盛起来。
有D-7引擎在,复杂条件下的施工问题,其实很好解决。硬的不怕硬,软的不怕软,不怕渗水,不怕塌方,这样一来,只需要加大工程量,就能造出近乎天然的导水、蓄水等水利设施,不但不用再进行人工修筑,连后续的维护都基本能省掉。
高坝水库也不是问题。
当然,D-7引擎再强大,也是造不出坝高几百米的巨型水库的。从欧洲引进的第二批多达五万的中高级人才,三月中旬已经到位,这批人中虽有二十几个水利专家,但努努力胡佛大坝或许能修出来,三峡工程却没可能修成,即便修成也难以保证其质量,没准很快就会垮掉。朝西北引水,要建几座比三峡工程还宏伟的回水大坝,目前全世界都没有这样的技术。
但吴安平其实不需要修建类似三峡工程那样的水坝,完全可以采用其他的办法,既保留工程水坝回水蓄水的功能,又不用担心工程安全性。
以三峡工程为例,他完全可以从上游通过挖掘通道、疏导水路,绕弯将部分径流引入三峡之下,而直接以D-7引擎转运土方,在三峡位置填塞河道。如果填充段长达十公里,那其实比三峡的高标准重力坝还安全。只不过,这样一来就相当于造出天然大湖,基本只能做蓄水及回水用,要想利用水力发电,就得移到分流河段,自然要损失很大电量。
但是,他最需要的其实正是这种“土坝”的蓄水及回水功能,以引水导流,使河水居于高位沿疏通的新河道自流,水力发电倒在其次。其实,也不是完全不能发电,只是比起在主河道建钢筋混凝土重力高坝,发电量或许会减少一半还多。这已经足以满足需要了,况且,这样的梯级电站,只要选准河流及河段,多建造一些,总体效益未必就比大工程的效益差。
要填充河道,假定四百米高的河段,横断面有三十万个平方,吴安平利用D-7引擎每天全功率工作两小时,可转运近三千万土方,也就是说,他每天可填充一百米河道。一天一百米,十天一公里,一百天可完成十公里。
而河道总有狭窄曲折,也可以尽可能主动选择狭窄曲折处填充,另外并不是所有“土坝”都必须达到四百米高度,再考虑实际五六公里便可暂时保证安全,其他可随后慢慢补充,这样差不多平均一个月,其实就可完成一个这样的工程。何况,引水工程也不可能全线路同时上马,总会有先有后,所以对吴安平来说,这既没有多大难度,也没有紧迫的时间压力。
至于挖掘长程隧道,这更是D-7引擎的专长,同样不算什么难事。不过,吴安平也不打算全部以隧道贯通水路,因为挖掘隧道虽不难,但长程隧道的混凝土施工,以目前陇东集团的工程技术水平,要解决却相当困难,再者就算可以克服施工难题,也难以保证进度和速度。
这方面,吴安平是打算扩大及改造横断面,以地下暗河来替代长程隧道的,从后世专家的角度看,这样虽难免使工程量倍增,但建造这种仿天然的地下暗河,后续却不用怎么维护。这正和吴安平之意,地下暗河横断面再大也不过一两千平方,一天至少能挖出十公里,在后世算是难题,对他来说却比填充河道还容易。
倒虹吸工程却是真正难以逾越的一道障碍。中小型的倒虹吸工程,中国古代就有过,对现在的陇东集团来说,要做当然也没问题,但朝向西北的引水河道,需要足够的径流量,几乎肯定有区段要超千亿立方,要满足这样大的年径流量,就相当于要通过倒虹吸工程,吸取至少两条黄河的水量,陇东集团再发展一百年,也没这能力。
所以,对于倒虹吸工程,吴安平只能趋避,哪怕其他方法工程量再大,也总能实现,怎么也比这样干看着干不了要强。参考一些后世的最新调水方案,显然很多专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例如郭开最新版本的《大西线调水方案》,就已规避掉了原有的六个巨型倒虹吸工程,这自然也方便了吴安平。
另外,在无需考虑工程量的前提下,对于其他线路及方案的倒虹吸工程,夏听白请的水利专家认为,最好能修筑如都江堰那样的无坝引水工程,先汇流再分流,便能解决跨河调水的难题。横跨道路等山体及实体,吴安平同样可以选相对高位,用隧道或暗河代替倒虹吸,而跨沟壑引水,如不可避免,他也准备造湖壅水以隧道导流,而不准备建空中槽渠。
朝西北引水,无论水路在进入西北前的抽调阶段,还是在进入西北后朝调配阶段,都只能采用或尽可能修改成全程自流方案,巨大的径流量,使吴安平只能对所有由低向高的扬水工程望而兴叹,这是他无能为力的。所以,引水只能在相对高程,并尽可能沿等高线进行。
从工程量方面考虑,地势越平坦反而越麻烦,山岭丘陇纵横、地表沟壑密布,反而可以利用地势导流,减少工作量。
例如从贝尔加湖引水,虽然可以以地下暗河的形式,使之湖水跨越蒙古高原的高海拔地势,自流入新疆的哈密及吐鲁番的低海拔区,但最短距离都有两千多公里,就算以一千平方横断面计算,也需毫不停歇挖上几月,如果能找到地表下陷的沟隙,沿着沟隙疏导水路,即便路途远些,也能减少很多土方,还可以减少暗河堵塞的可能。
有没有这样一条能接上的断续的线路,需要很仔细查找,如果实在找不到,除了人工造一条长两千公里的地下暗河,或许更方便的办法,在汇入贝尔加湖的河流上游分流,这样其实路程更短,而且海拔更高,只是水量就要少很多。
但这样总比挖两千公里暗河要方便,而且就算中途有地势凹陷,最长段的暗河估计也有数百公里,是辽宁本溪号称最长地下暗河的十几倍,也未免太过骇人听闻。不过,引水入西北,无论如何都免不了骇人听闻,或许这方面也不用太在意。
在吴安平的设想中,向西北调水应有西线和北线两个方案。
参照夏听白提供的D-7引擎相关工程能力的说明,后世的水利专家对已论证多年的几十份引水方案,进行细致的重组优化,这才拿出了最合适的崭新方案。不过,北线方案却没有参考对象,算是一种全新的创造。
西线调水,主要参考的是张世禧的“西藏大隧道工程”、杨力行的“南水西调工程”和郭开、袁嘉祖的“朔天运河大西线南水北调工程”,各取其利,各行其便。
张世禧的“西藏大隧道工程”,就是计划在雅鲁藏布江上游日喀则地区的谢通门县,修建水库,截流壅水至四千两百米高程,然后在谢通门水库到昆仑山的喀拉米兰山口之间,挖掘近八百公里的长程隧道,使江水自流,进入新疆干涸缺水的塔里木盆地。
隧道线上,每隔四十公里,将开凿一口竖井,共约十八口,竖井深度在三百米左右。为保证输水总量能达到三百亿立方,这样的长程隧道后续还需要再建两座。
西藏大隧道的进水高程为四千三百五十米,出水高程为四千米,进水和出水之间,有三百五十米落差,而塔里木盆地平均海拔一千米,与出水高程还有三千米落差,如果修建梯级水电站发电,就算再怎么谨慎点说,装机总容量也可达数千万千瓦,年发电数千亿度,相当于几个三峡工程。
由于塔里木盆地西有葱岭、北有天山、南有昆仑山为屏障,只有东部和北部准葛尔盆地较低,盆地内常年吹拂西北风和东北风。因此,水源灌溉蒸发,难以越过高达七千多米的昆仑山,只有部分水汽可达青海甘陕一带,塔里木盆地上空大多数水汽,当遇冷凝结时,就会以降雨降雪的方式,仍落于盆地内,在区域内循环。
此计划一旦获得成功,随时间推移,塔里木盆地的总水量可达到近万亿立方。那广阔的盆地和周围山区,将经常受到雨水滋润,如果再使用飞播造林、撒播草籽,沙漠和戈壁以及周围山区,也将披上绿装。由于塔里木盆地与华北平原同纬度,年无霜期在两百天左右,只要有充足水源,开垦出农田,年可两熟,效益之高不可限量。
如能成功改造塔里木盆地,可得到八亿亩绿洲,开采六百亿吨石油,年发电量达数千亿度,形成一个欣欣向荣的西部经济圈。此后,若有多余水量,可引至河西走廊及绥远等地,以改造荒漠化土地,并为居民提供优质饮用水。往长远说,因此而受益的国土面积将占全国的一半,并可重新恢复黄土高原植被,大大改善西北的气候。。.。
更多到,地址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铁幕1925》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铁幕1925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