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七章 羽翼(2)
目录:铁幕1925| 作者:吴安平| 类别:历史军事
二零七章羽翼2
零式战机,简称零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海军航空队最主要战斗机种,从中国战场不断使用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整个太平洋战区都能够见到它的踪影这种战斗机虽然给美英带来很**烦,但由于其固有弱点无法克服,最后终究落得只能充当自杀式飞机使用所谓的“神风特攻队”,驾驶的飞机就是零战
二战初期,曾产生所谓的零战神话,日本将其视为不可能击败的无敌战机,其主要优势是优异的水平面回转能力、高航程、低空优良的爬升率及二十毫米航炮而所以后期沦为自杀飞机,主要是因为刻意降低重量追求低翼负荷导致机构强度不足易解体、几乎无装甲,无法高俯冲,高运功性能严峻降低,二十毫米机关炮弹药少且炮口初不高导致射程低
这些弱点其实综合起来,都和零战发动机性能不佳有关,而且其最初的设想已经限制了发动机性能的提高,无法提升功率,所以后来日本从头设想重型零战,并命名为“烈风”,可惜还没造出来就挨了原子弹,不得不投降了如果其一开始就发展重型零战,二战太平洋战场的制空权究竟属谁,还真有些说不准
吴安平希望巴玉藻等人参考轻型零战,而自行研制重型战机,无论结构材料还是航空发动机技术,他们掌握的资源都比日本要多要好,相应地,研制难度也就没那么大
不过,说到航空发动机,也就是飞行引擎,这本就是航空制造业最关键也是最核心的领域,吴安平为提高西北这方面的水平,可没少费心既然曾贻经这位对口的协和航空动力设备公司的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也在,他自然要多了解些这方面的情形
吴安平给曾贻经提供了不少航空发动机的设想图纸和技术方案,但实际上这些资料的技术性太强,他虽然努力去看,却还是有些看不太懂,只记住了一些关键名词和大概的数据,哄哄外行人行,在内行业人面前就不得不露怯了
现在,应该说航空技术最发达的是英国,但仅仅十几年前,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法国航空业还是处于领先地位美国虽然发明了动力飞机,并且制造了第一架军用飞机,但在参战时连一架可用的式飞机都没有,以至于美国航空中队装备的六千多架飞机中,竟有近五千架是法国飞机
当时比较著名的“斯佩德”战斗机,采用的是伊斯潘诺-西扎V型液冷发动机,最大功率已达220K功重比为0.7K/Dan左右,飞机时过两百公里,升限达到六千六百多米
当时,飞机的飞行度还比较低,如果使用气冷发动机,冷却就比较困难,而且为了冷却,需要将发动机裸露在外,这样又增大了阻力因而,大多数飞机特别是战斗机,采用的是液冷式发动机期间,旋转汽缸的气冷星型发动机曾风行一时,不过这种发动机因功率的增大受限制,在处理固定汽缸的气冷星型发动机的冷却问题后,便没人再用
一战过后,活塞式发动机领域有几项重要发明
发动机整流罩的出现,既减小了飞行阻力,又处理了气冷发动机的冷却困难问题,因而能够设想两排或四排汽缸的发动机,为增加功率创造了条件;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出现,提高了高空条件下的进气压力,改善了发动机的高空性能;变距螺旋桨的出现,可增加螺旋桨的效率和发动机的功率输出;内充金属钠的冷却排气门的出现,处理了排气门的过热问题
同时,航空从业者发觉,向汽缸内喷水和甲醇的混合液可在短时内增加功率三分之一;高辛烷值燃料提高了燃油的抗爆性,使汽缸内的燃烧前压力由2-3逐步增加到5-6,以至能达到8-9,既提高了升功率,又降低了耗油率
虽然王助、巴玉藻都可谓世界级的航空专家,而且分别主导了斯图卡、梅塞施密特BF109及蚊式、零式战机的仿制,但说到发动机,曾贻经有发言权,而且他领衔的协和航空动力设备公司,就是特地研究及设想航空发动机的机构
蒋百里他们是不大能听明白,但还是认真在听他说
曾贻经说道:“目前,气冷发动机发展迅,但液冷发动机仍有一席之地,比如鹫式、鹰式、鸢式三种战机,使用的就都是液冷V型十二缸发动机,当然其具体设想各有不同
鹫式发动机的功率是不到五百千瓦,鹰式就过五百千瓦,而鸢式发动机的功率则有七百千瓦,虽然各型发动机都各有优点,但从功率也能够看出,相比之下,鸢式发动机要先进许多”
确实,就活塞发动机而言,二战时期英国的技术最好,其生产的梅林系列液冷发动机,不仅曾在“飓风”、“喷火”、“蚊式”战机上广泛使用,美国的“野马”战机也使用过这种发动机与其相比,二战时德国的活塞发动机就有些不如
“四款战机中,只有隼式战机使用的是十四缸的星型气冷发动机,但功率却过一千千瓦可见,在整流罩处理了阻力和冷却问题后,气冷星型发动机具备刚性大,重量轻,可靠性、维修性和生存性好,功率增长潜力大等众多优点,长远看,势必要比液冷发动机有发展前途,尤其是在大型轰炸机、运输机上,气冷发动机肯定会成为主导”
吴安平稍微回想一下,便知道曾贻经所说十分正确
现在如果不算西北,最好的气冷发动机应该在美国美国的莱特公司和普?惠公司先后研制出的单排“旋风”和“飓风”以及“黄蜂”和“大黄蜂”发动机,其最大功率都过了四百千瓦到二战迸发时,由于双排气冷星型发动机研制成功,发动机功率将能再提高一倍有余,可见其潜力之大,实在是过液冷发动机
吴安平之所以清楚这些,并非是简单因为他能穿越到后世,主要是先前他向曾贻经转交了一批发动机设想图纸,其中既有液冷式发动机的,也有气冷式发动机的,像先前提到的梅林发动机、旋风发动机和大黄蜂发动机等,就在其中这些发动机图纸在后世网上也不容易搜到,即便搜到也只是很简易,其来源还是依靠乌克兰那个产业联盟的各业专家团
吴安平想了想道:“既然隼式战机能制造出来,说明我们已经具备大功率气冷星型发动机的能力,那么想必要研制大型轰炸机、大型运输机,以至客运飞机,已没有多大难度了?”
曾贻经和王助、巴玉藻对视,见他们示意自己先说,便道:“动力这方面的问题应该不大,你交给我的发动机图纸中,就有几种双排和四排气冷星型发动机的设想,我计算过,每台双排发动机的功率能达到一千两百到两千千瓦,而四排的则能达到两千至三千千瓦,如果能装四台四排的气冷发动机,总功率将已经足够大型轰炸机和运输机使用,客机也没问题”
吴安平忍不住轻笑,曾贻经所说的差不多正是后来B-29“级空中堡垒”的动力设想思路,这却不是他提供的资料,而且将来在没有出现类似的大型轰炸机设想之前,“级空中堡垒”的技术方案,他也不准备再拿出类似的方案,就是在后世其实都很难找到很细致的,想要造出大型轰炸机,多需要西北的航空专家发挥自身的才智
“大型轰炸机、大型运输机和客机,要求大载重、远航程,如果能实现你提供的那种涡轮组合发动机的设想,那么既能进一步提高功率,又能降低油耗到时候装两台这样的涡轮组合发动机,应该能够实现一万以至两万公里航路不加油,这已经应该能够划到战略级别了当然,没三五年时间,是很难实现这种越的”曾贻经又继续说道
涡轮组合发动机?这是“海王星”飞机?吴安平隐约记得看到过这种飞机的资料,确实连续飞行一万八千公里未曾加过油,不过他不认为西北五年内能够造出来当然,如果真能提前造出来,他自然比谁都高兴
“不过”王助接着曾贻经的话开口了,但他先用了个转折词:“不过,大型轰炸机、大型运输机及客机的制造,引擎只是一方面,机体结构、航电系统等都不是轻易就能完成设想的飞机越大,设想和制造相对就越复杂,有欧洲高级技术人员及研究人员的加入,我们的技术实力其实是具备的,但还需要磨合,这时间我看最快也要两到三年”
吴安平急切道:“也就是说,最晚三年后,我应该就能看到大型轰炸机和运输机的出现?”
王助点头道:“差不多是这样”
吴安平知道王助不是信口开河之辈,自然便将这个“三年”记在心中,他是真希望类似级空中堡垒B-29这样的大型轰炸机,能率先出现在西北的这样的飞机航程极远,能满足远距离跨海轰炸的需求,在海军没成长起来之前,要进攻隔海向往的敌对区域,远程大型轰炸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
吴安平又问道:“有这么多式的航空发动机设想做参考,能整合先进的统一型号的发动机吗?”这话是对曾贻经说的其实,这也是成立协和航空动力设备公司的目的所在,将来西北总是要脱离仿制,生产完全自主设想的飞机,这时就需要协和动力提供最优良的航空发动机
曾贻经苦笑道:“你提供的那些个航空发动机设想,都是足够优良的方案,虽然各有其优缺点,但要将各种技术整合成一体,却没那么容易相对比较,鸢式战机的发动机最先进,目前我们只能做到依照相同思路,改进鹫式及鹰式的液冷式V12型引擎,所以刚才你们看到的这两种战机,实际比图纸上的原型机,性能还要优越,升限、载重、航、航程都有提升”
鹫式战机即斯图卡Ju87,鹰式战机即梅塞施密特BF109,这两种战机虽都能排到德国最优良的二战飞机之列,但在二战中后期,等到英国、美国的优势战机出现,却显显露很多不足,再占不到什么便宜两款战机的许多弱点,其实间接与航空发动机的制造水平相关,德国这方面相比英国、美国大大不如,自然只能逞一时之威风
“鹫式和鹰式的发动机改过?”吴安平皱起了眉
“怎么?有什么不对?”王助、巴玉藻、曾贻经等齐齐问道
吴安平见大家都在看他,立刻意识到自己的表情不对,忙注释道:“军用飞机自然越先进越好,这能有什么不对?我只不过是有些惋惜而已”
巴玉藻疑惑道:“有什么可惋惜的?”
吴安平看了一眼曾贻经,向众人道:“诸位应该有意识到,我们各方面的技术提升将是飞的,不仅先前如此,以后也是如此这自然值得高兴,但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
“为满足现实需要,我们即便仍在不断提高,但总是要先定型一个设想,然后将这种产品大量制造,并为军队装备起来然而,我们的提升如此之快,可能只隔一两年时间,后续的设想就会比之前定型的先进太多,如果只是这样还好,实际横向比较,其他国家同类装备的水平,这时可能已接近我们定型的设想,而与我们后来的设想相距很远,那么,这时我们换不换装?若要换装,现役装备如何处理?”
“可能当时我们的现役装备,也就刚列装一两年,其实和崭的也差不多要是数量少,那不碍事,也不用换,能够同时列装,若数量大,总需要让出些位置,淘汰下一些来所以,我就在想,如果目前准备列装的装备,相比三五年后,已经不算很先进,淘汰下来正好卖给其他国家,但如果还是很先进,就不免担心技术扩散的问题”
王助、巴玉藻等航空专家,乃至蒋百里、余大成等军方人员,闻言不由面面相觑,想不到军队列装竟还有这样的说道
吴安平见状,又笑道:“我刚才有些想岔了,先进就先进些,问题不大,大概方便将来处理,大家不用多想了不过,刚才所说倒是真的,我们日后再换装时,还是要多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他确实是想岔了
斯图卡Ju87、梅塞施密特BF109、英国蚊式这三种军用飞机,对解放军来说,都只是暂时的过渡装备,将来肯定是要换的,不是五年后,就是十年后但是在这期间,解放军的作战任务很多,空军需要壮大规模,战机的装备数量自然就很多,这样一来,当需要换一代战机时,这些数量巨大的第一代战机如何处置,就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
其实,这些战机用到二战也不落伍,又由于其血统纯粹,本就是德国和英国二战时的产品,所以吴安平早就打定主意,到时解放军换装,正好把换下的二手装备分别卖给德国和英国,让它们去死掐,而自己闷声大发军火财在这时空,两国会不会照旧打起来?会不会接接受西北的二手装备?答案其实一点也不难猜
吴安平先前担心曾贻经改进Ju-87和BF-109,很可能使先进技术流入德国,但只是转念一想,就发觉其实这样反而对中国有利,而且德国确实需要比原本历史上强大一些况且,曾贻经的改进利用的是梅林发动机的技术,没出当时英国的水平,对西北来说,其实一点风险性也没有,恰恰相反,届时应该能大赚一笔
这些事现在还没苗头,说也白说,所以吴安平干脆转移话题,又说道:“统一发动机型号的事,再难也得继续下去具体的要求是,单台液冷发动机能的功率需要提高到一千三百千瓦,单台气冷发动机的功率需要提高到三千八百千瓦如果能将各类优良活塞式发动机的技术完全吸收,这样的目标并非不能达到”
“另外,除双排及四排气冷星型发动机、涡轮组合发动机需要继续仿制外,涡轮喷气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桨扇发动机和涡轮轴发动机,这些划时代的喷气式发动机,也需要进行仿制或预研我们的最低目标是一直要处在时代最尖端的位置,而最高目标则是要保持对各国三十年的技术优势,为此,诸君还需加倍努力”
喷气式飞机不说,吴安平之所以为螺旋桨飞机的液冷及气冷发动机提出具体数据目标,是因为其通过洛夫娜委托产业联盟的航空专家,已如当初波*涅夫般,综合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最尖端航空技术,拿出了当时时代横向比较最全面最优良的各种飞机的设想方案,他转运回西峰的相关图纸足有三吨多重
三十年代的这种世代全优战机,其实仍属于螺旋桨飞机,但后世设想的三十年战斗机的性能,已过历史上螺旋桨战机的巅峰之作“野马”-51,真正可可谓螺旋桨飞机永远难以逾越的巅峰而到四十年代,就应该全力发展喷气式飞机,螺旋桨飞机就算还有潜力可挖,也只能在相对狭窄的领域应用了
喷气式动力出现后,无论民用还是军用飞机,都有朝大型化发展的趋势,相对来说,设想比螺旋桨飞机复杂很多,所以到现在为止,产业联盟那些实际水平很高的乌克兰航空专家,还未拿出拿出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喷气式飞机的全优设想
无论螺旋桨飞机还是喷气式飞机,对西北乃至中国来说,来自后世的这些设想都将形成这时空所谓的“中国风格”波*涅夫的全优坦克设想方案,以及已经开始进行的全优舰船设想方案、全系列世代火炮设想方案,接下来也都是会这么用
螺旋桨飞机的三十年代全优设想方案,受西北目前的工业能力限制,算时间内还无法实现,但已经能够确定,要想使飞机性能达到全优设想的要求,液冷发动机功率最少要有一千三百千瓦,气冷发动机功率则最少要有三千八百千瓦
当然,那三吨多图纸中,其实包括航空发动机的设想方案,但没必要现在就拿出来,还是先要自行设想,然后才能比较,有比较才有领悟,王助、巴玉藻、曾贻经、钱昌祚等人的收获也才最大现在只需有二战杂牌飞机用,就足够解放军横行,所以对先进式飞机的需求也不是很急迫
曾贻经点头不再说话
巴玉藻这时却道:“其实鸢式战机的引擎,已经足够先进,我们大可在此基础上改进,并不需要再另起炉灶”他这话倒是不假,鸢式战机就是蚊式战机,上面安装的梅林发动机是十多年后的型号,而实际上前后二十年,梅林发动机都是世界最好的发动机,西北已领先时代十年,看起来确实没多大必要另起炉灶
吴安平不得疑惑释,半真半假道:“我另有一类飞机的设想方案,目前只有飞行引擎方面还差些如果能研究出合用的引擎,我们就能领先时代二十年,这样的诱惑算不算大?”
巴玉藻惊讶道:“如果真是这样,那自然要拼尽全力去做”
吴安平遂不再说,转换话题,将话题转向了直升飞机目前,直升飞机在西北还没人研究,不过同样是那句话,这并不着急,就当闲聊,给眼前这些航空专家及军方高层提前吹吹风就好
就这样,十几个人不断聊到夜深,才抵不住疲倦,各自分头休息.
零式战机,简称零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海军航空队最主要战斗机种,从中国战场不断使用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整个太平洋战区都能够见到它的踪影这种战斗机虽然给美英带来很**烦,但由于其固有弱点无法克服,最后终究落得只能充当自杀式飞机使用所谓的“神风特攻队”,驾驶的飞机就是零战
二战初期,曾产生所谓的零战神话,日本将其视为不可能击败的无敌战机,其主要优势是优异的水平面回转能力、高航程、低空优良的爬升率及二十毫米航炮而所以后期沦为自杀飞机,主要是因为刻意降低重量追求低翼负荷导致机构强度不足易解体、几乎无装甲,无法高俯冲,高运功性能严峻降低,二十毫米机关炮弹药少且炮口初不高导致射程低
这些弱点其实综合起来,都和零战发动机性能不佳有关,而且其最初的设想已经限制了发动机性能的提高,无法提升功率,所以后来日本从头设想重型零战,并命名为“烈风”,可惜还没造出来就挨了原子弹,不得不投降了如果其一开始就发展重型零战,二战太平洋战场的制空权究竟属谁,还真有些说不准
吴安平希望巴玉藻等人参考轻型零战,而自行研制重型战机,无论结构材料还是航空发动机技术,他们掌握的资源都比日本要多要好,相应地,研制难度也就没那么大
不过,说到航空发动机,也就是飞行引擎,这本就是航空制造业最关键也是最核心的领域,吴安平为提高西北这方面的水平,可没少费心既然曾贻经这位对口的协和航空动力设备公司的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也在,他自然要多了解些这方面的情形
吴安平给曾贻经提供了不少航空发动机的设想图纸和技术方案,但实际上这些资料的技术性太强,他虽然努力去看,却还是有些看不太懂,只记住了一些关键名词和大概的数据,哄哄外行人行,在内行业人面前就不得不露怯了
现在,应该说航空技术最发达的是英国,但仅仅十几年前,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法国航空业还是处于领先地位美国虽然发明了动力飞机,并且制造了第一架军用飞机,但在参战时连一架可用的式飞机都没有,以至于美国航空中队装备的六千多架飞机中,竟有近五千架是法国飞机
当时比较著名的“斯佩德”战斗机,采用的是伊斯潘诺-西扎V型液冷发动机,最大功率已达220K功重比为0.7K/Dan左右,飞机时过两百公里,升限达到六千六百多米
当时,飞机的飞行度还比较低,如果使用气冷发动机,冷却就比较困难,而且为了冷却,需要将发动机裸露在外,这样又增大了阻力因而,大多数飞机特别是战斗机,采用的是液冷式发动机期间,旋转汽缸的气冷星型发动机曾风行一时,不过这种发动机因功率的增大受限制,在处理固定汽缸的气冷星型发动机的冷却问题后,便没人再用
一战过后,活塞式发动机领域有几项重要发明
发动机整流罩的出现,既减小了飞行阻力,又处理了气冷发动机的冷却困难问题,因而能够设想两排或四排汽缸的发动机,为增加功率创造了条件;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出现,提高了高空条件下的进气压力,改善了发动机的高空性能;变距螺旋桨的出现,可增加螺旋桨的效率和发动机的功率输出;内充金属钠的冷却排气门的出现,处理了排气门的过热问题
同时,航空从业者发觉,向汽缸内喷水和甲醇的混合液可在短时内增加功率三分之一;高辛烷值燃料提高了燃油的抗爆性,使汽缸内的燃烧前压力由2-3逐步增加到5-6,以至能达到8-9,既提高了升功率,又降低了耗油率
虽然王助、巴玉藻都可谓世界级的航空专家,而且分别主导了斯图卡、梅塞施密特BF109及蚊式、零式战机的仿制,但说到发动机,曾贻经有发言权,而且他领衔的协和航空动力设备公司,就是特地研究及设想航空发动机的机构
蒋百里他们是不大能听明白,但还是认真在听他说
曾贻经说道:“目前,气冷发动机发展迅,但液冷发动机仍有一席之地,比如鹫式、鹰式、鸢式三种战机,使用的就都是液冷V型十二缸发动机,当然其具体设想各有不同
鹫式发动机的功率是不到五百千瓦,鹰式就过五百千瓦,而鸢式发动机的功率则有七百千瓦,虽然各型发动机都各有优点,但从功率也能够看出,相比之下,鸢式发动机要先进许多”
确实,就活塞发动机而言,二战时期英国的技术最好,其生产的梅林系列液冷发动机,不仅曾在“飓风”、“喷火”、“蚊式”战机上广泛使用,美国的“野马”战机也使用过这种发动机与其相比,二战时德国的活塞发动机就有些不如
“四款战机中,只有隼式战机使用的是十四缸的星型气冷发动机,但功率却过一千千瓦可见,在整流罩处理了阻力和冷却问题后,气冷星型发动机具备刚性大,重量轻,可靠性、维修性和生存性好,功率增长潜力大等众多优点,长远看,势必要比液冷发动机有发展前途,尤其是在大型轰炸机、运输机上,气冷发动机肯定会成为主导”
吴安平稍微回想一下,便知道曾贻经所说十分正确
现在如果不算西北,最好的气冷发动机应该在美国美国的莱特公司和普?惠公司先后研制出的单排“旋风”和“飓风”以及“黄蜂”和“大黄蜂”发动机,其最大功率都过了四百千瓦到二战迸发时,由于双排气冷星型发动机研制成功,发动机功率将能再提高一倍有余,可见其潜力之大,实在是过液冷发动机
吴安平之所以清楚这些,并非是简单因为他能穿越到后世,主要是先前他向曾贻经转交了一批发动机设想图纸,其中既有液冷式发动机的,也有气冷式发动机的,像先前提到的梅林发动机、旋风发动机和大黄蜂发动机等,就在其中这些发动机图纸在后世网上也不容易搜到,即便搜到也只是很简易,其来源还是依靠乌克兰那个产业联盟的各业专家团
吴安平想了想道:“既然隼式战机能制造出来,说明我们已经具备大功率气冷星型发动机的能力,那么想必要研制大型轰炸机、大型运输机,以至客运飞机,已没有多大难度了?”
曾贻经和王助、巴玉藻对视,见他们示意自己先说,便道:“动力这方面的问题应该不大,你交给我的发动机图纸中,就有几种双排和四排气冷星型发动机的设想,我计算过,每台双排发动机的功率能达到一千两百到两千千瓦,而四排的则能达到两千至三千千瓦,如果能装四台四排的气冷发动机,总功率将已经足够大型轰炸机和运输机使用,客机也没问题”
吴安平忍不住轻笑,曾贻经所说的差不多正是后来B-29“级空中堡垒”的动力设想思路,这却不是他提供的资料,而且将来在没有出现类似的大型轰炸机设想之前,“级空中堡垒”的技术方案,他也不准备再拿出类似的方案,就是在后世其实都很难找到很细致的,想要造出大型轰炸机,多需要西北的航空专家发挥自身的才智
“大型轰炸机、大型运输机和客机,要求大载重、远航程,如果能实现你提供的那种涡轮组合发动机的设想,那么既能进一步提高功率,又能降低油耗到时候装两台这样的涡轮组合发动机,应该能够实现一万以至两万公里航路不加油,这已经应该能够划到战略级别了当然,没三五年时间,是很难实现这种越的”曾贻经又继续说道
涡轮组合发动机?这是“海王星”飞机?吴安平隐约记得看到过这种飞机的资料,确实连续飞行一万八千公里未曾加过油,不过他不认为西北五年内能够造出来当然,如果真能提前造出来,他自然比谁都高兴
“不过”王助接着曾贻经的话开口了,但他先用了个转折词:“不过,大型轰炸机、大型运输机及客机的制造,引擎只是一方面,机体结构、航电系统等都不是轻易就能完成设想的飞机越大,设想和制造相对就越复杂,有欧洲高级技术人员及研究人员的加入,我们的技术实力其实是具备的,但还需要磨合,这时间我看最快也要两到三年”
吴安平急切道:“也就是说,最晚三年后,我应该就能看到大型轰炸机和运输机的出现?”
王助点头道:“差不多是这样”
吴安平知道王助不是信口开河之辈,自然便将这个“三年”记在心中,他是真希望类似级空中堡垒B-29这样的大型轰炸机,能率先出现在西北的这样的飞机航程极远,能满足远距离跨海轰炸的需求,在海军没成长起来之前,要进攻隔海向往的敌对区域,远程大型轰炸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
吴安平又问道:“有这么多式的航空发动机设想做参考,能整合先进的统一型号的发动机吗?”这话是对曾贻经说的其实,这也是成立协和航空动力设备公司的目的所在,将来西北总是要脱离仿制,生产完全自主设想的飞机,这时就需要协和动力提供最优良的航空发动机
曾贻经苦笑道:“你提供的那些个航空发动机设想,都是足够优良的方案,虽然各有其优缺点,但要将各种技术整合成一体,却没那么容易相对比较,鸢式战机的发动机最先进,目前我们只能做到依照相同思路,改进鹫式及鹰式的液冷式V12型引擎,所以刚才你们看到的这两种战机,实际比图纸上的原型机,性能还要优越,升限、载重、航、航程都有提升”
鹫式战机即斯图卡Ju87,鹰式战机即梅塞施密特BF109,这两种战机虽都能排到德国最优良的二战飞机之列,但在二战中后期,等到英国、美国的优势战机出现,却显显露很多不足,再占不到什么便宜两款战机的许多弱点,其实间接与航空发动机的制造水平相关,德国这方面相比英国、美国大大不如,自然只能逞一时之威风
“鹫式和鹰式的发动机改过?”吴安平皱起了眉
“怎么?有什么不对?”王助、巴玉藻、曾贻经等齐齐问道
吴安平见大家都在看他,立刻意识到自己的表情不对,忙注释道:“军用飞机自然越先进越好,这能有什么不对?我只不过是有些惋惜而已”
巴玉藻疑惑道:“有什么可惋惜的?”
吴安平看了一眼曾贻经,向众人道:“诸位应该有意识到,我们各方面的技术提升将是飞的,不仅先前如此,以后也是如此这自然值得高兴,但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
“为满足现实需要,我们即便仍在不断提高,但总是要先定型一个设想,然后将这种产品大量制造,并为军队装备起来然而,我们的提升如此之快,可能只隔一两年时间,后续的设想就会比之前定型的先进太多,如果只是这样还好,实际横向比较,其他国家同类装备的水平,这时可能已接近我们定型的设想,而与我们后来的设想相距很远,那么,这时我们换不换装?若要换装,现役装备如何处理?”
“可能当时我们的现役装备,也就刚列装一两年,其实和崭的也差不多要是数量少,那不碍事,也不用换,能够同时列装,若数量大,总需要让出些位置,淘汰下一些来所以,我就在想,如果目前准备列装的装备,相比三五年后,已经不算很先进,淘汰下来正好卖给其他国家,但如果还是很先进,就不免担心技术扩散的问题”
王助、巴玉藻等航空专家,乃至蒋百里、余大成等军方人员,闻言不由面面相觑,想不到军队列装竟还有这样的说道
吴安平见状,又笑道:“我刚才有些想岔了,先进就先进些,问题不大,大概方便将来处理,大家不用多想了不过,刚才所说倒是真的,我们日后再换装时,还是要多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他确实是想岔了
斯图卡Ju87、梅塞施密特BF109、英国蚊式这三种军用飞机,对解放军来说,都只是暂时的过渡装备,将来肯定是要换的,不是五年后,就是十年后但是在这期间,解放军的作战任务很多,空军需要壮大规模,战机的装备数量自然就很多,这样一来,当需要换一代战机时,这些数量巨大的第一代战机如何处置,就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
其实,这些战机用到二战也不落伍,又由于其血统纯粹,本就是德国和英国二战时的产品,所以吴安平早就打定主意,到时解放军换装,正好把换下的二手装备分别卖给德国和英国,让它们去死掐,而自己闷声大发军火财在这时空,两国会不会照旧打起来?会不会接接受西北的二手装备?答案其实一点也不难猜
吴安平先前担心曾贻经改进Ju-87和BF-109,很可能使先进技术流入德国,但只是转念一想,就发觉其实这样反而对中国有利,而且德国确实需要比原本历史上强大一些况且,曾贻经的改进利用的是梅林发动机的技术,没出当时英国的水平,对西北来说,其实一点风险性也没有,恰恰相反,届时应该能大赚一笔
这些事现在还没苗头,说也白说,所以吴安平干脆转移话题,又说道:“统一发动机型号的事,再难也得继续下去具体的要求是,单台液冷发动机能的功率需要提高到一千三百千瓦,单台气冷发动机的功率需要提高到三千八百千瓦如果能将各类优良活塞式发动机的技术完全吸收,这样的目标并非不能达到”
“另外,除双排及四排气冷星型发动机、涡轮组合发动机需要继续仿制外,涡轮喷气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桨扇发动机和涡轮轴发动机,这些划时代的喷气式发动机,也需要进行仿制或预研我们的最低目标是一直要处在时代最尖端的位置,而最高目标则是要保持对各国三十年的技术优势,为此,诸君还需加倍努力”
喷气式飞机不说,吴安平之所以为螺旋桨飞机的液冷及气冷发动机提出具体数据目标,是因为其通过洛夫娜委托产业联盟的航空专家,已如当初波*涅夫般,综合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最尖端航空技术,拿出了当时时代横向比较最全面最优良的各种飞机的设想方案,他转运回西峰的相关图纸足有三吨多重
三十年代的这种世代全优战机,其实仍属于螺旋桨飞机,但后世设想的三十年战斗机的性能,已过历史上螺旋桨战机的巅峰之作“野马”-51,真正可可谓螺旋桨飞机永远难以逾越的巅峰而到四十年代,就应该全力发展喷气式飞机,螺旋桨飞机就算还有潜力可挖,也只能在相对狭窄的领域应用了
喷气式动力出现后,无论民用还是军用飞机,都有朝大型化发展的趋势,相对来说,设想比螺旋桨飞机复杂很多,所以到现在为止,产业联盟那些实际水平很高的乌克兰航空专家,还未拿出拿出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喷气式飞机的全优设想
无论螺旋桨飞机还是喷气式飞机,对西北乃至中国来说,来自后世的这些设想都将形成这时空所谓的“中国风格”波*涅夫的全优坦克设想方案,以及已经开始进行的全优舰船设想方案、全系列世代火炮设想方案,接下来也都是会这么用
螺旋桨飞机的三十年代全优设想方案,受西北目前的工业能力限制,算时间内还无法实现,但已经能够确定,要想使飞机性能达到全优设想的要求,液冷发动机功率最少要有一千三百千瓦,气冷发动机功率则最少要有三千八百千瓦
当然,那三吨多图纸中,其实包括航空发动机的设想方案,但没必要现在就拿出来,还是先要自行设想,然后才能比较,有比较才有领悟,王助、巴玉藻、曾贻经、钱昌祚等人的收获也才最大现在只需有二战杂牌飞机用,就足够解放军横行,所以对先进式飞机的需求也不是很急迫
曾贻经点头不再说话
巴玉藻这时却道:“其实鸢式战机的引擎,已经足够先进,我们大可在此基础上改进,并不需要再另起炉灶”他这话倒是不假,鸢式战机就是蚊式战机,上面安装的梅林发动机是十多年后的型号,而实际上前后二十年,梅林发动机都是世界最好的发动机,西北已领先时代十年,看起来确实没多大必要另起炉灶
吴安平不得疑惑释,半真半假道:“我另有一类飞机的设想方案,目前只有飞行引擎方面还差些如果能研究出合用的引擎,我们就能领先时代二十年,这样的诱惑算不算大?”
巴玉藻惊讶道:“如果真是这样,那自然要拼尽全力去做”
吴安平遂不再说,转换话题,将话题转向了直升飞机目前,直升飞机在西北还没人研究,不过同样是那句话,这并不着急,就当闲聊,给眼前这些航空专家及军方高层提前吹吹风就好
就这样,十几个人不断聊到夜深,才抵不住疲倦,各自分头休息.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铁幕1925》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铁幕1925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