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大洋开路
目录:铁幕1925| 作者:吴安平| 类别:历史军事
第二天上午,有个当兵的过客栈传话,说张兆钾都督要接见吴安平,让他跟着走一趟。
吴安平给了那兵十块大洋赏钱,又让跟来平凉的人把几只箱子抬上,便出客栈奔了张兆钾的都督府。
其实张兆钾虽任陇东镇守使,掌陇东十七县军政大权,但还不能称作“都督”,但时下风气就是这样,这些军阀不是自称都督,就是自称大帅,反正手里掌握枪杆子,也没人敢说不妥。
进了都督府,让十多个随从守着箱子在门廊等候,一个副官将吴安平领进了前厅。副官下去,从屏风后转出一个长袍马褂贼眉鼠眼的小胡子,自称师爷,说张督有事,让他前厅等待片刻。
这一等便是一个多小时。
吴安平一边品茶,一边任那师爷在旁边拐弯抹角地试探观察。他一点也不紧张,估计西峰商团的人早把自己的一些情况禀报了张兆钾,但任谁来看,也难以将其中的隐秘一一思量清楚。即便怀疑吴安平财路不正,也难以给出证据,D-7引擎根本是难以理解和想象的存在。
试探半天,那师爷也没得出什么结论,但吴安平递过一张五千大洋的银元券后,他立刻知道眼前这位财神爷是个明白人,跟明白人交流明明白白说话就行。于是他便将西峰商团的事、吴安平开发陇东的事、组建护卫团的事一一摆上了交易桌。
接掌西峰商团,师爷开出了三十万大洋的价码,见吴安平嫌高,便提出将镇公所的管理权也一并捆绑交易,这才皆大欢喜。在陇东开矿、筑路、搞开发没有问题,但除各项税款不能少外,吴安平还得每年再掏两百万大洋输捐,以充军饷供张督练兵保乡。
组建护卫团的事师爷却死活不松口,看来张兆钾对这方面还是很警惕,虽然他不在乎西峰商团那百十来人枪。吴安平无法,只得放弃这个打算。
事情商定,师爷便转入屏风后面消失不见,又过片刻,伴随几声轻咳,一个黑披风罩身内穿军服满胸将军佩饰的中年人,在几个官兵的簇拥下跨入了大厅。吴安平知道,这是张兆钾来了,他连忙起身恭候。
张兆钾显然很满意吴安平的态度,将披风交随扈取下,做到主位与吴安平随意攀谈起来。他自是不会降低身份去和吴安平谈交易细节,只是很随意说些风花雪月的往事,并不时流露出对吴安平事业的关心和赞许。
吴安平心中暗自警醒,虚与委蛇,真实情况却是半分也没有透漏,而且通过自己都觉得作呕的拍马阿谀,进一步赢得了张兆钾的好感。当然,这好感更大程度是看在大洋的份上,吴安平的规划要真能如愿铺开,张兆钾从中获取的利益足够再养几万军队,这一点张兆钾看得很明白。
见气氛融洽,吴安平趁机又提起护卫团的事情。
张兆钾面色不愉地道:“安平要组建护卫团,是怨我陇东各部军兵镇守不力喽?有我镇守使出面支持,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对你动手,你且把心放宽,莫要不知进退失了分寸才好。”
吴安平连忙苦脸解释道:“都督误会了。陇东有张督坐镇自是四方平静,但我旗下的公司却是要把货物向四方贩卖,出了陇东张督也难免照顾不上,有个护卫团沿途押运,也能免被一些不开眼的土匪、流民将货物一抢而空啊。”
张兆钾盯住吴安平看了一阵,终于点头道:“既然你坚持,我也可以答应,不过有个条件,护卫队的人数不能超过二百人,想来这也够你用了。另外,你既然一心要建护卫队,想来定有门路采办军火,我现在的手枪队人手还合不到一支手枪,正为此头疼,你有这门路,这件事就教你一起办了吧。嗯,大概需要三百支吧,子弹记得充足些。”
吴安平能说什么,只能答应了这个交换条件。
张兆钾走时交给吴安平一张手令,说有这张手令,陇东十七县定无人敢阻挠吴安平开矿办厂的事,然后又貌似随意道:“安平,你昨天的礼物三姨太很满意,只是倒闹得我家宅有些不宁了。”吴安平明白内中含意,忙道:“安平该死,都督放心,我一定将功补过,让都督不致为此烦心。”张兆钾这才满意离开。
师爷再次出现,与吴安平按照谈好的交易交割钱款。吴安平带来的几口箱子里,有两口装了八万现大洋,两口装了二百根金条,但这是给张兆钾的礼物,师爷坚持不能算入交易,吴安平懒得纠缠,让人回客栈将最后一口箱子搬来,里面银元券和美元、银元券等外币加起来,将将好合上二百五十万大洋的数目。
交割完毕,又从师爷手中拿到委任状及各种证明凭据,吴安平这才出都督府,带人回了客栈。到客栈,他又取出六个木匣交人送去了张兆钾的私邸,这里面的东西比昨晚给三姨太的档次略低,正好让张兆钾安抚后宅。
这时吴安平才拿出张兆钾的手令观看,不看还好,一看当真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上面就一行字,大意是“今委派吴安平督办钢铁、煤矿、电力及筑路等相关事宜,各县各部务必尽心协助,不得阻拦”,下面还盖了陇东镇守使的大印及张兆钾的签名。
乍看无事,但这种把戏吴安平一看便懂。张兆钾这一纸手令,相当于把吴安平费心费力要办的厂矿工厂划到了自己名下,何谓“督办”?这就是督办。这张兆钾胃口还真不是一般地大,现在估计是把吴安平当肥羊在养,一旦养肥,就会拔出屠刀伺候,不过他却是把吴安平想得简单了,到时候还真不知是谁吃谁呢。
不管如何,这次来平凉的目的基本上已经达到,只是吴安平付出几达三百万大洋,他的家底缩水了大半,还要继续搞钱才行。三百万大洋可是一笔巨款,张兆钾一年搜刮有没有这个数还在两说,就这样轻飘飘没了,也就吴安平不在乎,放任何一个人最少得心疼几个月。
让十多个建筑工人充任的随从自己回西峰,吴安平启动D-7引擎去了天津。
抹去天津的道标,吴安平坐上了开往广州的客船。他定得是头等舱,一人的单间,告诉侍者不要来打搅后,他反锁房门将道标设定为房中后,便离开客船回到了2010时空廊坊的住所。
找了下于坤发现他没在家,估计去北京忙乎多宝斋的事情了。想到这里,吴安平便觉得有罪恶感,马上就年三十了,居然还让于坤这样忙活,不过转念一想,似乎自己又真没给于坤下过什么任务,看来应该是他自己有了干事业的热情。
吴安平的家里已经安了电脑和宽带网络,这些都是于坤帮着弄得,他自己上网行,这些个设备和程序还不是很明白。接下来他便上网查起了煤矿、石油、钢铁、电力、水泥等行业的相关资料,这一查才知道,以他目前的财力,即便买六七十年代的二手设备,也仅仅能在这个工业链条的某个环节建一些个小厂,当然,就算是小厂,因为设备效率比1925年不知提高多少倍,出产暂时还供得上应用。
要扩大规模有两条路,一个是大规模从这个时空购买二手设备,一是按图纸在1925年大肆生产这些设备。至于买那些很先进的大型设备提高单个工厂产量,吴安平根本连念头都没起过,两者时空技术水平相差太多,即便买回去也无法启动,再说如何解释也是一个难题。
六七十年代的设备刚刚好,还没有涉及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控制这一块,人们就算惊讶也有限,毕竟一脉相承。
吴安平自然希望购买二手设备和自己生产研制能同时进行,但目前他拥有的技术力量,连八十年前的电动机、碾米机、榨油机那样简单的东西还生产不出合格的,一步让他们生产六七十年代相对精密很多的设备,这显然是天方夜谈,只有等到大批中高级技工出现才有这种可能。
目前只能购买二手设备运回1925年,虽然掌握这些设备也会比较困难,但有详细的操作说明在,通过不断地试验,应该很快会熟练起来。其实就算最讲究精度的机械制造,在吴安平看来难度也是不大,因为每一步都有说明和图纸对应,工人需要提高的只是操作技术,这说白了也就是熟能生巧的问题而已。
吴安平以后还会不断地将2010年的各类图纸、工艺说明连同相应设备运回1925年,这相当于对工业基础的复制,难度不是太大。至于各领域的科技发展进程,他也会将详细资料整理好,供自己的技术团队研究使用,发明之说还谈不到,说白了是对科技发展成果的异时空复制而已,有明确的方向、完整的理论、全套的设备、清晰的标准,这样的研究难度也不会很大。
这样可能会有泯灭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危险,但吴安平还顾不上这一点,那个时代中国落后的太久了,只有这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赶上并超过西方列强。或许,当某一领域复制的技术已经超过当时世界的最先进水平时,他才可能只提供研究方向任其自由发展。
吴安平考虑良久,决定先同时兴建水泥厂、煤矿及电厂,等这些建好后再焦化厂、钢铁厂、炼油厂。当然这些厂矿规模都不大,但效率相对于1925年水平却要高得多,满足吴安平前期建设需要完全不成问题。等这些厂矿建成后,有了经验,就可以不断地复制,而那时北方工业应该也可以按图纸制造更大型的设备了,这样就可以开始大型重工业基地的兴建。
其实他现在的条件比五六十年代苏联对中国进行工业援助时还要好,各种技术和设备不但不缺,比那时候还要先进二三十年,效率自然也高许多倍。再加上D-7引擎的另类功能,连运输和基建都差不多省了。
<hr />
吴安平给了那兵十块大洋赏钱,又让跟来平凉的人把几只箱子抬上,便出客栈奔了张兆钾的都督府。
其实张兆钾虽任陇东镇守使,掌陇东十七县军政大权,但还不能称作“都督”,但时下风气就是这样,这些军阀不是自称都督,就是自称大帅,反正手里掌握枪杆子,也没人敢说不妥。
进了都督府,让十多个随从守着箱子在门廊等候,一个副官将吴安平领进了前厅。副官下去,从屏风后转出一个长袍马褂贼眉鼠眼的小胡子,自称师爷,说张督有事,让他前厅等待片刻。
这一等便是一个多小时。
吴安平一边品茶,一边任那师爷在旁边拐弯抹角地试探观察。他一点也不紧张,估计西峰商团的人早把自己的一些情况禀报了张兆钾,但任谁来看,也难以将其中的隐秘一一思量清楚。即便怀疑吴安平财路不正,也难以给出证据,D-7引擎根本是难以理解和想象的存在。
试探半天,那师爷也没得出什么结论,但吴安平递过一张五千大洋的银元券后,他立刻知道眼前这位财神爷是个明白人,跟明白人交流明明白白说话就行。于是他便将西峰商团的事、吴安平开发陇东的事、组建护卫团的事一一摆上了交易桌。
接掌西峰商团,师爷开出了三十万大洋的价码,见吴安平嫌高,便提出将镇公所的管理权也一并捆绑交易,这才皆大欢喜。在陇东开矿、筑路、搞开发没有问题,但除各项税款不能少外,吴安平还得每年再掏两百万大洋输捐,以充军饷供张督练兵保乡。
组建护卫团的事师爷却死活不松口,看来张兆钾对这方面还是很警惕,虽然他不在乎西峰商团那百十来人枪。吴安平无法,只得放弃这个打算。
事情商定,师爷便转入屏风后面消失不见,又过片刻,伴随几声轻咳,一个黑披风罩身内穿军服满胸将军佩饰的中年人,在几个官兵的簇拥下跨入了大厅。吴安平知道,这是张兆钾来了,他连忙起身恭候。
张兆钾显然很满意吴安平的态度,将披风交随扈取下,做到主位与吴安平随意攀谈起来。他自是不会降低身份去和吴安平谈交易细节,只是很随意说些风花雪月的往事,并不时流露出对吴安平事业的关心和赞许。
吴安平心中暗自警醒,虚与委蛇,真实情况却是半分也没有透漏,而且通过自己都觉得作呕的拍马阿谀,进一步赢得了张兆钾的好感。当然,这好感更大程度是看在大洋的份上,吴安平的规划要真能如愿铺开,张兆钾从中获取的利益足够再养几万军队,这一点张兆钾看得很明白。
见气氛融洽,吴安平趁机又提起护卫团的事情。
张兆钾面色不愉地道:“安平要组建护卫团,是怨我陇东各部军兵镇守不力喽?有我镇守使出面支持,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对你动手,你且把心放宽,莫要不知进退失了分寸才好。”
吴安平连忙苦脸解释道:“都督误会了。陇东有张督坐镇自是四方平静,但我旗下的公司却是要把货物向四方贩卖,出了陇东张督也难免照顾不上,有个护卫团沿途押运,也能免被一些不开眼的土匪、流民将货物一抢而空啊。”
张兆钾盯住吴安平看了一阵,终于点头道:“既然你坚持,我也可以答应,不过有个条件,护卫队的人数不能超过二百人,想来这也够你用了。另外,你既然一心要建护卫队,想来定有门路采办军火,我现在的手枪队人手还合不到一支手枪,正为此头疼,你有这门路,这件事就教你一起办了吧。嗯,大概需要三百支吧,子弹记得充足些。”
吴安平能说什么,只能答应了这个交换条件。
张兆钾走时交给吴安平一张手令,说有这张手令,陇东十七县定无人敢阻挠吴安平开矿办厂的事,然后又貌似随意道:“安平,你昨天的礼物三姨太很满意,只是倒闹得我家宅有些不宁了。”吴安平明白内中含意,忙道:“安平该死,都督放心,我一定将功补过,让都督不致为此烦心。”张兆钾这才满意离开。
师爷再次出现,与吴安平按照谈好的交易交割钱款。吴安平带来的几口箱子里,有两口装了八万现大洋,两口装了二百根金条,但这是给张兆钾的礼物,师爷坚持不能算入交易,吴安平懒得纠缠,让人回客栈将最后一口箱子搬来,里面银元券和美元、银元券等外币加起来,将将好合上二百五十万大洋的数目。
交割完毕,又从师爷手中拿到委任状及各种证明凭据,吴安平这才出都督府,带人回了客栈。到客栈,他又取出六个木匣交人送去了张兆钾的私邸,这里面的东西比昨晚给三姨太的档次略低,正好让张兆钾安抚后宅。
这时吴安平才拿出张兆钾的手令观看,不看还好,一看当真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上面就一行字,大意是“今委派吴安平督办钢铁、煤矿、电力及筑路等相关事宜,各县各部务必尽心协助,不得阻拦”,下面还盖了陇东镇守使的大印及张兆钾的签名。
乍看无事,但这种把戏吴安平一看便懂。张兆钾这一纸手令,相当于把吴安平费心费力要办的厂矿工厂划到了自己名下,何谓“督办”?这就是督办。这张兆钾胃口还真不是一般地大,现在估计是把吴安平当肥羊在养,一旦养肥,就会拔出屠刀伺候,不过他却是把吴安平想得简单了,到时候还真不知是谁吃谁呢。
不管如何,这次来平凉的目的基本上已经达到,只是吴安平付出几达三百万大洋,他的家底缩水了大半,还要继续搞钱才行。三百万大洋可是一笔巨款,张兆钾一年搜刮有没有这个数还在两说,就这样轻飘飘没了,也就吴安平不在乎,放任何一个人最少得心疼几个月。
让十多个建筑工人充任的随从自己回西峰,吴安平启动D-7引擎去了天津。
抹去天津的道标,吴安平坐上了开往广州的客船。他定得是头等舱,一人的单间,告诉侍者不要来打搅后,他反锁房门将道标设定为房中后,便离开客船回到了2010时空廊坊的住所。
找了下于坤发现他没在家,估计去北京忙乎多宝斋的事情了。想到这里,吴安平便觉得有罪恶感,马上就年三十了,居然还让于坤这样忙活,不过转念一想,似乎自己又真没给于坤下过什么任务,看来应该是他自己有了干事业的热情。
吴安平的家里已经安了电脑和宽带网络,这些都是于坤帮着弄得,他自己上网行,这些个设备和程序还不是很明白。接下来他便上网查起了煤矿、石油、钢铁、电力、水泥等行业的相关资料,这一查才知道,以他目前的财力,即便买六七十年代的二手设备,也仅仅能在这个工业链条的某个环节建一些个小厂,当然,就算是小厂,因为设备效率比1925年不知提高多少倍,出产暂时还供得上应用。
要扩大规模有两条路,一个是大规模从这个时空购买二手设备,一是按图纸在1925年大肆生产这些设备。至于买那些很先进的大型设备提高单个工厂产量,吴安平根本连念头都没起过,两者时空技术水平相差太多,即便买回去也无法启动,再说如何解释也是一个难题。
六七十年代的设备刚刚好,还没有涉及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控制这一块,人们就算惊讶也有限,毕竟一脉相承。
吴安平自然希望购买二手设备和自己生产研制能同时进行,但目前他拥有的技术力量,连八十年前的电动机、碾米机、榨油机那样简单的东西还生产不出合格的,一步让他们生产六七十年代相对精密很多的设备,这显然是天方夜谈,只有等到大批中高级技工出现才有这种可能。
目前只能购买二手设备运回1925年,虽然掌握这些设备也会比较困难,但有详细的操作说明在,通过不断地试验,应该很快会熟练起来。其实就算最讲究精度的机械制造,在吴安平看来难度也是不大,因为每一步都有说明和图纸对应,工人需要提高的只是操作技术,这说白了也就是熟能生巧的问题而已。
吴安平以后还会不断地将2010年的各类图纸、工艺说明连同相应设备运回1925年,这相当于对工业基础的复制,难度不是太大。至于各领域的科技发展进程,他也会将详细资料整理好,供自己的技术团队研究使用,发明之说还谈不到,说白了是对科技发展成果的异时空复制而已,有明确的方向、完整的理论、全套的设备、清晰的标准,这样的研究难度也不会很大。
这样可能会有泯灭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危险,但吴安平还顾不上这一点,那个时代中国落后的太久了,只有这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赶上并超过西方列强。或许,当某一领域复制的技术已经超过当时世界的最先进水平时,他才可能只提供研究方向任其自由发展。
吴安平考虑良久,决定先同时兴建水泥厂、煤矿及电厂,等这些建好后再焦化厂、钢铁厂、炼油厂。当然这些厂矿规模都不大,但效率相对于1925年水平却要高得多,满足吴安平前期建设需要完全不成问题。等这些厂矿建成后,有了经验,就可以不断地复制,而那时北方工业应该也可以按图纸制造更大型的设备了,这样就可以开始大型重工业基地的兴建。
其实他现在的条件比五六十年代苏联对中国进行工业援助时还要好,各种技术和设备不但不缺,比那时候还要先进二三十年,效率自然也高许多倍。再加上D-7引擎的另类功能,连运输和基建都差不多省了。
<hr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铁幕1925》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铁幕1925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