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招揽及软禁(2)
目录:铁幕1925| 作者:吴安平| 类别:历史军事
进入正题之后,谈话更为热络起来。
胡毓威、赵元贞、狄世襄等人将自己关心的问题接二连三提出,吴安平也极有耐心一一做出了解答。由于这些问题暂时都集中在行政领域,而陇东集团除了推出几条惠民措施,其他方面还是沿袭历来体制,所以并未有什么分歧出现。
但谈到其他问题时,彼此的理念就有了冲突。
对解放军依民间风评清洗各县政要豪强,并查抄其家产的举动,审判厅长杨长溶表示不能接受,认为这样下去,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助长任意侵夺他人财产的行为风气,应该立刻制止,并转入法制轨道。检察厅检察长张荩臣支持杨长溶的看法,并强调说,如果律法失去尊严,那社会将失去秩序,民国当前的混乱局势就是印证。
吴安平理解两人理念,但并未有改弦易张的打算,他整理一下思绪,缓缓说道:“我虽然没完成在法政学堂的学业,多少也算法学专业出身,当然明白依法治国的道理和好处,但当面临动荡时,我还是认为先施以雷霆手段更为有效。”
张荩臣道:“愿闻高见。”
吴安平继续道:“现在的司法现状是,当律法遭遇强权,弱者将顿失凭依。民间或许有流传一些小民扳倒豪强的事例,百姓们津津乐道,但这我以为可悲,在律法面前本就该人人平等,何以庶民的胜利居然成为传奇?在这种现状下,只有保证强权,才能保证公理。”
杨长溶和张荩臣不置可否,只是安静听着。
吴安平又道:“我们之所以先清洗再抄家然后审判,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大家可以想象,如果我们刚刚控制一县,只是简单告诉民众有冤伸冤,民众是不是会响应?我认为不会。因为在他们看来,强权自然和强权站在一起,这是付出无数血泪得到的经验和教训。”
他看看大家,又着重道:“而先行清洗政要豪强,则是对民众的一种宣告,使他们明白自身也有强权依靠,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民众意识到,真正的依法治政确实有实现的可能。”
张荩臣道:“我明白你的意思,当有污浊存在时,只有先将污浊清理掉,才可能施以新规则,保证不再产生污浊。好吧,就算清洗举动有其道理,但民间风评并不具有天然的正确性,你如何保证不出差错?”
吴安平诚恳道:“我无法保证。但无论清洗还是抄家,都有其底线,既不动刑罚也不坏人性命,所以,即便有差错,在审判环节也可以纠正回来。而且,我可以承诺,如果确实有冤情,在厘清之后,不但会为其恢复名誉,发还财产,还将对其作出政府赔偿。这既是弥补错失,也是要树立新政府的形象。”
杨长溶听了这番话,终于叹口气道:“如果真能如此,也算说得过去了。”张荩臣也无话可说,而且听到有“政府赔偿”这一承诺,他立刻意识到,如果真能将之实现,必将对推进法治起到积极作用,与此相比,即便在法律程序上出现一点瑕疵,倒无须过于计较了。
勉强说服杨长溶和张荩臣之后,狄世襄又提出一个问题。
他说:“现在看来,陇东集团控制甘肃已成定局,但我想知道,你是要另起炉灶,还是在名义上依然从属于北京政府。”
吴安平与左纯庵、余大成相视一笑,继而说道:“其实誓师起兵之前,我们已经讨论过这个问题。坦白说,甘肃不可能依照北京政府的指示行事,但名义上,我们确实需要一个依托。现在广东革命政府已经开始北伐,与受北洋势力操控的北京政府相比,我们更看好这个革命政府,所以我们将与之联系,接受其名义上的领导。”
狄世襄疑惑道:“广东革命政府?”
吴安平解释道:“我明白大家的顾虑,也请大家放心,陇东集团及解放军绝不会贪恋权力,阻碍国家统一。或许,甘肃暂时会呈现某种程度的割据局面,但这是在军阀乱战的局势下,不得不为之,当局势明朗后,我们会主动解除这种割据状态。至于名义上依从哪个政府,这要考虑人心向背,目前来看,广东革命政府显然更受民众支持。”
其实,狄世襄、赵元贞、胡毓威等人更倾向北京政府一些,不过这并不重要,谁都明白,解放军控制甘肃后,必不肯受其他力量掣肘,无论北京政府还是广东政府,其实没什么差别,他们所求不过是一个名义而已。现在看来,吴安平已有计划,就算不尽如人意,也勉强可以接受了。
双方又交流半天,虽然在言语上,这些省政要人没有表露效力之意,但从其神情观察,吴安平基本可以确定,这些人对陇东集团及解放军是认可的。而只要有初步认可,基于改变甘肃现状的相同理念,已足以保证他们会在工作中倾力而为,对于吴安平来说,其实已经达到了目的。
至此隔阂尽去,双方话题转入施政方面。
左纯庵悄声对余大成道:“这算是招揽成功吗?”
余大成轻笑道:“说不上招揽,算是一种合作吧。不过我敢保证,过不了几个月,这些人就会成为我们的拥趸,毕竟,只有在我们这里,他们才会得到应有的尊重,也只有在我们这里,他们的才华才有充分施展的空间。”
左纯庵会意点头。
这时,财政厅长杨慕时提高了声音道:“陇东集团是大财神,有这位财神撑着,省财政厅的府库终于不用再空空如也,穷得只有老鼠跑了。”
也难怪他兴奋。以往无论谁当政,只要府库有银元,根本等不及拨付民政,就会被人尽数提走补充军费。这种情况下,想要有所作为,无疑痴人说梦。现在则不同,即便陇东集团不向财政厅注入资金,想必也不会侵占省府税赋收入,财政厅的窘迫境况必将大为改善。
吴安平道:“陇东集团在甘肃肯定要投入海量资金,只是事先还需要做好全局规划,短期内,省政各部门还是先处理以往拖延的事项,这方面具体需要多少钱财,诸位回头可以各自统计一下,西峰方面随后便会拨付。”
这句话一出,连赵元贞、胡毓威等人都兴奋起来。
就在这时,有警卫进来报告,说是接管一处监牢时,发现有西北军及共产党的人关押在内,请示应该如何处置。
吴安平从警卫手中接过名单,一眼就看到了孙良诚、赵席聘、梁冠英、张维玺这些西北军悍将的名字,然后张一悟、宣侠父、钱崝泉这些共产党员的名字也映入眼中。自确定在西峰筑基,对于甘肃乃至西北的政治及军事势力,他自然而然就关注起来,由于后世资讯极为发达,是以对名单上这些人他并非全无了解。
薛笃弼不去说,这人吴安平比较陌生,但孙良诚、赵席聘、梁冠英、张维玺这几个人,由后世资料中看,却绝对称得上大名鼎鼎,哪一个都不简单。
孙良诚现在已经颇有声名,如果历史不被吴安平扰动,到西北军鼎盛之时,他便是冯玉祥麾下的“十三太保”之一,同时也列名“五虎将”之中,所部西北军素有“铁军”之称,堪称一员悍将。但此人在后世又有汉奸之名,抗日战争中,他率部投靠日伪,在汪精卫汉奸政府中出任要职,留下了洗不掉的污点。
赵席聘和张维玺也在冯部“十三太保”之列。
在原本历史上,赵席聘后来兼任河州镇守使时,为筹集物资,在当地强取豪夺,拔兵要饷,摊派各种杂税,直接引发了马仲英暴动。而当马仲英第二次围攻河州时,赵席聘又火烧八坊,终于酿成一场新“河湟之变”。战乱迅速扩大,波及宁夏、青海,当地回、汉、撒拉、藏等民族彼此仇杀,数十万各族民众惨死,无数房屋村寨被毁。
再说张维玺。
其实陇东集团在西峰崛起,引发的连锁反应,正好遮蔽了张维玺的锋芒。按历史发展,其实刘郁芬部是击败并彻底消灭了甘军,这当中张维玺锋芒毕露,战绩骄人,也正因此,张维玺旅很快扩充成西北陆军第十三师,没过多久又扩充为第十三军,继而张维玺又升任了西北军第十三路军总司令。
他的操守也颇值得称道。后世资料显示,抗日战争中,张维玺因父、妻被日伪抓捕命在旦夕,经军事委员会批准,他到开封找孙良诚解决人质问题,却被孙良诚扣留,妄图任命他为汪伪二方面军副司令,他拒不受命,终被毒死于江苏泰州白云寺。
梁冠英也很不简单,其军事才能卓越。如果历史没改变的话,西北军参加北伐时,他升任为师长,在中原大战前,他又升任了军长。当然,在后世更受认同的是,梁冠英是抗日名将之一,其部队中也有威名赫赫的“大刀队”。
受后世资料影响,吴安平不可避免对张维玺、梁冠英更有好感,而对孙良诚、赵席聘却有些不自觉地厌恶。不过他知道这种情绪是要不得的,毕竟相对于现在,那些惹他厌恶的行为及事件还未发生,不但如此,吴安平甚至清楚地知道,此后也不可能发生。从这一点来说,对孙良诚及赵席聘倒没必要太苛刻。
吴安平倒是很想招揽这些西北军的悍将,但目前局势下,这种可能性其实很小。这些人都是冯玉祥的嫡系,当前西北军面对北洋联军攻伐,还未显露明显败势,这时要他们另投解放军,改换门庭,可想而知非常困难。
想到这里,吴安平吩咐警卫道:“先将西北军这些人软禁起来,可以任其自由出入,包括参观部队演练,但决不能让其脱离警卫的视线。期间一应供给,与各部战士相同……”
刚说到这里,赵元贞打断他道:“薛笃弼是省长,虽然同出西北军,但此人公正廉明,在政务上是难得的干才,对他我觉得应该区别对待。”
胡毓威也道:“其实,薛笃弼对西北军的作风也颇有些看不惯,我们可以帮你说服他,难度应该不大。”
吴安平大喜道:“要能如此,自然最好。这件事就拜托诸位了。”
除了西北军,还有张一悟、宣侠父等共产党员需要确定应对之策,继续关下去当然不是什么好办法,而且共产党与西北军不同,需要区别对待。是以,吴安平决定先见一见张一悟、宣侠父及钱崝泉三人。
见吴安平有事,胡毓威等人便暂时告退。吴安平与左纯庵、余大成将他们送出督军府,这才又回到正厅,等待与三位共产党员会面。
余大成有些期待道:“韵成好像也加入了共产党,不知道透过其甘肃支部,能否与他联系上。自离开广州,可有段时间没他的消息了。”
吴安平笑道:“鼻子下面就是嘴,我们可以问嘛。”
三人哄笑起来。
:/
胡毓威、赵元贞、狄世襄等人将自己关心的问题接二连三提出,吴安平也极有耐心一一做出了解答。由于这些问题暂时都集中在行政领域,而陇东集团除了推出几条惠民措施,其他方面还是沿袭历来体制,所以并未有什么分歧出现。
但谈到其他问题时,彼此的理念就有了冲突。
对解放军依民间风评清洗各县政要豪强,并查抄其家产的举动,审判厅长杨长溶表示不能接受,认为这样下去,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助长任意侵夺他人财产的行为风气,应该立刻制止,并转入法制轨道。检察厅检察长张荩臣支持杨长溶的看法,并强调说,如果律法失去尊严,那社会将失去秩序,民国当前的混乱局势就是印证。
吴安平理解两人理念,但并未有改弦易张的打算,他整理一下思绪,缓缓说道:“我虽然没完成在法政学堂的学业,多少也算法学专业出身,当然明白依法治国的道理和好处,但当面临动荡时,我还是认为先施以雷霆手段更为有效。”
张荩臣道:“愿闻高见。”
吴安平继续道:“现在的司法现状是,当律法遭遇强权,弱者将顿失凭依。民间或许有流传一些小民扳倒豪强的事例,百姓们津津乐道,但这我以为可悲,在律法面前本就该人人平等,何以庶民的胜利居然成为传奇?在这种现状下,只有保证强权,才能保证公理。”
杨长溶和张荩臣不置可否,只是安静听着。
吴安平又道:“我们之所以先清洗再抄家然后审判,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大家可以想象,如果我们刚刚控制一县,只是简单告诉民众有冤伸冤,民众是不是会响应?我认为不会。因为在他们看来,强权自然和强权站在一起,这是付出无数血泪得到的经验和教训。”
他看看大家,又着重道:“而先行清洗政要豪强,则是对民众的一种宣告,使他们明白自身也有强权依靠,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民众意识到,真正的依法治政确实有实现的可能。”
张荩臣道:“我明白你的意思,当有污浊存在时,只有先将污浊清理掉,才可能施以新规则,保证不再产生污浊。好吧,就算清洗举动有其道理,但民间风评并不具有天然的正确性,你如何保证不出差错?”
吴安平诚恳道:“我无法保证。但无论清洗还是抄家,都有其底线,既不动刑罚也不坏人性命,所以,即便有差错,在审判环节也可以纠正回来。而且,我可以承诺,如果确实有冤情,在厘清之后,不但会为其恢复名誉,发还财产,还将对其作出政府赔偿。这既是弥补错失,也是要树立新政府的形象。”
杨长溶听了这番话,终于叹口气道:“如果真能如此,也算说得过去了。”张荩臣也无话可说,而且听到有“政府赔偿”这一承诺,他立刻意识到,如果真能将之实现,必将对推进法治起到积极作用,与此相比,即便在法律程序上出现一点瑕疵,倒无须过于计较了。
勉强说服杨长溶和张荩臣之后,狄世襄又提出一个问题。
他说:“现在看来,陇东集团控制甘肃已成定局,但我想知道,你是要另起炉灶,还是在名义上依然从属于北京政府。”
吴安平与左纯庵、余大成相视一笑,继而说道:“其实誓师起兵之前,我们已经讨论过这个问题。坦白说,甘肃不可能依照北京政府的指示行事,但名义上,我们确实需要一个依托。现在广东革命政府已经开始北伐,与受北洋势力操控的北京政府相比,我们更看好这个革命政府,所以我们将与之联系,接受其名义上的领导。”
狄世襄疑惑道:“广东革命政府?”
吴安平解释道:“我明白大家的顾虑,也请大家放心,陇东集团及解放军绝不会贪恋权力,阻碍国家统一。或许,甘肃暂时会呈现某种程度的割据局面,但这是在军阀乱战的局势下,不得不为之,当局势明朗后,我们会主动解除这种割据状态。至于名义上依从哪个政府,这要考虑人心向背,目前来看,广东革命政府显然更受民众支持。”
其实,狄世襄、赵元贞、胡毓威等人更倾向北京政府一些,不过这并不重要,谁都明白,解放军控制甘肃后,必不肯受其他力量掣肘,无论北京政府还是广东政府,其实没什么差别,他们所求不过是一个名义而已。现在看来,吴安平已有计划,就算不尽如人意,也勉强可以接受了。
双方又交流半天,虽然在言语上,这些省政要人没有表露效力之意,但从其神情观察,吴安平基本可以确定,这些人对陇东集团及解放军是认可的。而只要有初步认可,基于改变甘肃现状的相同理念,已足以保证他们会在工作中倾力而为,对于吴安平来说,其实已经达到了目的。
至此隔阂尽去,双方话题转入施政方面。
左纯庵悄声对余大成道:“这算是招揽成功吗?”
余大成轻笑道:“说不上招揽,算是一种合作吧。不过我敢保证,过不了几个月,这些人就会成为我们的拥趸,毕竟,只有在我们这里,他们才会得到应有的尊重,也只有在我们这里,他们的才华才有充分施展的空间。”
左纯庵会意点头。
这时,财政厅长杨慕时提高了声音道:“陇东集团是大财神,有这位财神撑着,省财政厅的府库终于不用再空空如也,穷得只有老鼠跑了。”
也难怪他兴奋。以往无论谁当政,只要府库有银元,根本等不及拨付民政,就会被人尽数提走补充军费。这种情况下,想要有所作为,无疑痴人说梦。现在则不同,即便陇东集团不向财政厅注入资金,想必也不会侵占省府税赋收入,财政厅的窘迫境况必将大为改善。
吴安平道:“陇东集团在甘肃肯定要投入海量资金,只是事先还需要做好全局规划,短期内,省政各部门还是先处理以往拖延的事项,这方面具体需要多少钱财,诸位回头可以各自统计一下,西峰方面随后便会拨付。”
这句话一出,连赵元贞、胡毓威等人都兴奋起来。
就在这时,有警卫进来报告,说是接管一处监牢时,发现有西北军及共产党的人关押在内,请示应该如何处置。
吴安平从警卫手中接过名单,一眼就看到了孙良诚、赵席聘、梁冠英、张维玺这些西北军悍将的名字,然后张一悟、宣侠父、钱崝泉这些共产党员的名字也映入眼中。自确定在西峰筑基,对于甘肃乃至西北的政治及军事势力,他自然而然就关注起来,由于后世资讯极为发达,是以对名单上这些人他并非全无了解。
薛笃弼不去说,这人吴安平比较陌生,但孙良诚、赵席聘、梁冠英、张维玺这几个人,由后世资料中看,却绝对称得上大名鼎鼎,哪一个都不简单。
孙良诚现在已经颇有声名,如果历史不被吴安平扰动,到西北军鼎盛之时,他便是冯玉祥麾下的“十三太保”之一,同时也列名“五虎将”之中,所部西北军素有“铁军”之称,堪称一员悍将。但此人在后世又有汉奸之名,抗日战争中,他率部投靠日伪,在汪精卫汉奸政府中出任要职,留下了洗不掉的污点。
赵席聘和张维玺也在冯部“十三太保”之列。
在原本历史上,赵席聘后来兼任河州镇守使时,为筹集物资,在当地强取豪夺,拔兵要饷,摊派各种杂税,直接引发了马仲英暴动。而当马仲英第二次围攻河州时,赵席聘又火烧八坊,终于酿成一场新“河湟之变”。战乱迅速扩大,波及宁夏、青海,当地回、汉、撒拉、藏等民族彼此仇杀,数十万各族民众惨死,无数房屋村寨被毁。
再说张维玺。
其实陇东集团在西峰崛起,引发的连锁反应,正好遮蔽了张维玺的锋芒。按历史发展,其实刘郁芬部是击败并彻底消灭了甘军,这当中张维玺锋芒毕露,战绩骄人,也正因此,张维玺旅很快扩充成西北陆军第十三师,没过多久又扩充为第十三军,继而张维玺又升任了西北军第十三路军总司令。
他的操守也颇值得称道。后世资料显示,抗日战争中,张维玺因父、妻被日伪抓捕命在旦夕,经军事委员会批准,他到开封找孙良诚解决人质问题,却被孙良诚扣留,妄图任命他为汪伪二方面军副司令,他拒不受命,终被毒死于江苏泰州白云寺。
梁冠英也很不简单,其军事才能卓越。如果历史没改变的话,西北军参加北伐时,他升任为师长,在中原大战前,他又升任了军长。当然,在后世更受认同的是,梁冠英是抗日名将之一,其部队中也有威名赫赫的“大刀队”。
受后世资料影响,吴安平不可避免对张维玺、梁冠英更有好感,而对孙良诚、赵席聘却有些不自觉地厌恶。不过他知道这种情绪是要不得的,毕竟相对于现在,那些惹他厌恶的行为及事件还未发生,不但如此,吴安平甚至清楚地知道,此后也不可能发生。从这一点来说,对孙良诚及赵席聘倒没必要太苛刻。
吴安平倒是很想招揽这些西北军的悍将,但目前局势下,这种可能性其实很小。这些人都是冯玉祥的嫡系,当前西北军面对北洋联军攻伐,还未显露明显败势,这时要他们另投解放军,改换门庭,可想而知非常困难。
想到这里,吴安平吩咐警卫道:“先将西北军这些人软禁起来,可以任其自由出入,包括参观部队演练,但决不能让其脱离警卫的视线。期间一应供给,与各部战士相同……”
刚说到这里,赵元贞打断他道:“薛笃弼是省长,虽然同出西北军,但此人公正廉明,在政务上是难得的干才,对他我觉得应该区别对待。”
胡毓威也道:“其实,薛笃弼对西北军的作风也颇有些看不惯,我们可以帮你说服他,难度应该不大。”
吴安平大喜道:“要能如此,自然最好。这件事就拜托诸位了。”
除了西北军,还有张一悟、宣侠父等共产党员需要确定应对之策,继续关下去当然不是什么好办法,而且共产党与西北军不同,需要区别对待。是以,吴安平决定先见一见张一悟、宣侠父及钱崝泉三人。
见吴安平有事,胡毓威等人便暂时告退。吴安平与左纯庵、余大成将他们送出督军府,这才又回到正厅,等待与三位共产党员会面。
余大成有些期待道:“韵成好像也加入了共产党,不知道透过其甘肃支部,能否与他联系上。自离开广州,可有段时间没他的消息了。”
吴安平笑道:“鼻子下面就是嘴,我们可以问嘛。”
三人哄笑起来。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铁幕1925》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铁幕1925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