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开诚布公
目录:晚清崛起|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第160章 开诚布公
第160章 开诚布公
于是众商家一起对李振华表示感谢,并且请李振华给大家讲几句,于是李振华马上就来了一个即席演说:“各位朋友,大家原是商人,在商言商,我们干这一行的,大家都图一个‘利’字,因此也有人说我们是小人,不错我就是一个小人,所作的一切不都是在图‘利’吗。”
“这些年来,我们兴华集团公司赚了很多钱,具体有多少,我就不知道了,反正上亿两的银子是有的,可是我们不能只是看到自己的利,也要看到我们这个国家的利益问题,比如说我们南浔为主的丝业,就是一个问题,现在我们每一家都有自己的洋商客户,那些洋商们利用我们的一些心理,对我们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压低我们的价格。
以张家的价格压低李家的价格,又以李家的价格对付王家,由于我们没有一个严密的组织,他们可以控制我们的价格,千方百计地压低我们的价格。我们没办法,为了不赔钱,我们只好去压低我们的那些蚕农的价格,让那些蚕农们骂我们是‘为富不仁’,‘奸商’,大家听了心里感觉如何?我想没有一个人愿意被人骂我们是奸商吧。”
李振华停下喝了口茶,盛宣怀这里又接着说道:“就像这种机器船吧,洋人卖给我们一条,那就要二十多万块银元,而我们自己生产,却只要七、八万块银元,同样我们要是卖给他们,我们也不会少要钱的,这是为了维护我们的私人利益,但是无论如何只是我们一家人在定价,要是生产游艇的多了,那我们一家人说了就不算了。为什么?因为这里面就会有竞争,但是我们几个造船厂定了一个规定,那就是我们要进行成本核算,然后加上我们自己的利润,那我们应该定多少就是多少,我们是不会受别人的影响的。”
“就是这个道理,我的意思是我们南浔的丝商们应该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定一个合理的价格,我们要考虑那些丝农们的利益,小型丝商们的利益,我们不能为了迎合洋人的利益,而一力地去压他们那些丝农的价,我们要从洋人的手中为我们的丝农们多争得一些利润,这样就没有人骂我们是黑心商人了,也不会说我们是唯利是图了。大家想一下是不是这个理呀?”
今天来的这些人都不是傻子,他们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但是事一到了自己的头上,就会有人顶不住就会向下压价,一个人压了其它的人也就站不住脚了,于是价格也就下来了,而那些洋商们也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价钱了。今天几位外人来和自己商议此事,人家说的是对的,他们也是真心的在和自己作生意,但是现在自己却是不能拍板,就是怕以后有人会从中破坏,有些人和那些洋商的关系可是非常的近的,他们根本就不顾自己是不是中国人了,他们只会贪图眼前的利益,此事还是从长计议的好。
李振华知道今天只能算是给人们敲一下警钟,事情没那么容易,就凭这样一番说辞就让人们一条心了那是不行的。还要对一些人进行观察,对一些人要敲打一下才行的。
于是李振华就说道:“各位朋友,今天盛先生只是说了一个意思,行不行全在大家,不过请大家回去 以后自己合计一下,这样一来对大家都是有好处的,我们不能只是顾了洋人的利益,而不顾我们中国人的利益。”
这时张家的东家张宝庆站了起来,说道:“刚才盛先生所言极是,我们是不能不顾自己下面那些丝农们的利益的,我们如果说不顾他们,他们以后会把我们甩掉的。”
张宝庆的话一落地,马上就有人支持,四象之三的曾元济站起来 说道:“张东家说的是,我们是不能不顾下面的丝农们的,他们得了利以后的生产会更好,他们能够好了我们才能有利的。”
四象之首的刘东家说道:“事是好事但是就怕人心不齐呀。”这明显就是托词了,他的话也得到了一些人的支持。
四象之四的顾家没有说话,看来他是要观察一下再说了。和他一样的也有一些人,明显的分成了三部分。李振华和盛宣怀对望了一眼,这和自己原先的考虑是一样的,肯定会分成三部分,于是二人就不再说这件事了,他们把话又转到了其它的地方去了。
大家高高兴兴地吃喝完毕,游艇又回来了,沈保祥马上就想到,要是开办这里的轮船客运公司也可以赚钱的,只自己原来的范围扩大一下就行了。大家高兴的下了游艇,临走前盛宣怀又对人们说道:“我们的这一艘游艇,明天要回上海,有人想要是跟随去上海,可以随便到这里来搭船。”
虽说是客气一下,但是马上就有人说:“我要去上海,真的可以同行嘛?”大家一看原来是张宝庆的侄儿张静江,盛宣怀马上就说:“当然可以了,你明天一早过来就可以了。”
众商家纷纷一笑,各自回去了,送走了众人,李振华和几个人地一起商议了一会儿,看来我们对于本地的情况还是不熟悉,不过今天的收获也不小,就是大概摸了下这些人的底,知道了他们的一些想法。
自己计划的几顶事情,要赶紧动手操办一下,于是大家决定留下盛宣怀在这里先是建立一个办事处,主管建设自己计划内部的那些项目,关于地的问题倒是好说了,张家已经同意给兴华集团公司提供地皮了,那就抓紧进行施工吧,盛宣怀在这里还是要继续了解情况,搞不清楚是不行的。
晚上又有一些中午没到的商家前来拜访,盛宣怀同样是热情接待,和大家聊了很多,那个张静江又跑来了,他向几位了解现代学堂的情况,而庞元济、庞元澄兄弟二人前来却是要了解一下,上海兴华集团公司的学校和医院的情况,这让李振华想到了上海复旦大学的创办人就是这位庞元澄,他马上就开始注意他了。
李振华知道早期的同盟会中这南浔的人可是不少啊,因为他们的生活无忧,而且他们经常在外,接触的新事物、新思想比较多,他们对于满清政府的统治不满,所以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加入了同盟会。
第160章 开诚布公
于是众商家一起对李振华表示感谢,并且请李振华给大家讲几句,于是李振华马上就来了一个即席演说:“各位朋友,大家原是商人,在商言商,我们干这一行的,大家都图一个‘利’字,因此也有人说我们是小人,不错我就是一个小人,所作的一切不都是在图‘利’吗。”
“这些年来,我们兴华集团公司赚了很多钱,具体有多少,我就不知道了,反正上亿两的银子是有的,可是我们不能只是看到自己的利,也要看到我们这个国家的利益问题,比如说我们南浔为主的丝业,就是一个问题,现在我们每一家都有自己的洋商客户,那些洋商们利用我们的一些心理,对我们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压低我们的价格。
以张家的价格压低李家的价格,又以李家的价格对付王家,由于我们没有一个严密的组织,他们可以控制我们的价格,千方百计地压低我们的价格。我们没办法,为了不赔钱,我们只好去压低我们的那些蚕农的价格,让那些蚕农们骂我们是‘为富不仁’,‘奸商’,大家听了心里感觉如何?我想没有一个人愿意被人骂我们是奸商吧。”
李振华停下喝了口茶,盛宣怀这里又接着说道:“就像这种机器船吧,洋人卖给我们一条,那就要二十多万块银元,而我们自己生产,却只要七、八万块银元,同样我们要是卖给他们,我们也不会少要钱的,这是为了维护我们的私人利益,但是无论如何只是我们一家人在定价,要是生产游艇的多了,那我们一家人说了就不算了。为什么?因为这里面就会有竞争,但是我们几个造船厂定了一个规定,那就是我们要进行成本核算,然后加上我们自己的利润,那我们应该定多少就是多少,我们是不会受别人的影响的。”
“就是这个道理,我的意思是我们南浔的丝商们应该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定一个合理的价格,我们要考虑那些丝农们的利益,小型丝商们的利益,我们不能为了迎合洋人的利益,而一力地去压他们那些丝农的价,我们要从洋人的手中为我们的丝农们多争得一些利润,这样就没有人骂我们是黑心商人了,也不会说我们是唯利是图了。大家想一下是不是这个理呀?”
今天来的这些人都不是傻子,他们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但是事一到了自己的头上,就会有人顶不住就会向下压价,一个人压了其它的人也就站不住脚了,于是价格也就下来了,而那些洋商们也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价钱了。今天几位外人来和自己商议此事,人家说的是对的,他们也是真心的在和自己作生意,但是现在自己却是不能拍板,就是怕以后有人会从中破坏,有些人和那些洋商的关系可是非常的近的,他们根本就不顾自己是不是中国人了,他们只会贪图眼前的利益,此事还是从长计议的好。
李振华知道今天只能算是给人们敲一下警钟,事情没那么容易,就凭这样一番说辞就让人们一条心了那是不行的。还要对一些人进行观察,对一些人要敲打一下才行的。
于是李振华就说道:“各位朋友,今天盛先生只是说了一个意思,行不行全在大家,不过请大家回去 以后自己合计一下,这样一来对大家都是有好处的,我们不能只是顾了洋人的利益,而不顾我们中国人的利益。”
这时张家的东家张宝庆站了起来,说道:“刚才盛先生所言极是,我们是不能不顾自己下面那些丝农们的利益的,我们如果说不顾他们,他们以后会把我们甩掉的。”
张宝庆的话一落地,马上就有人支持,四象之三的曾元济站起来 说道:“张东家说的是,我们是不能不顾下面的丝农们的,他们得了利以后的生产会更好,他们能够好了我们才能有利的。”
四象之首的刘东家说道:“事是好事但是就怕人心不齐呀。”这明显就是托词了,他的话也得到了一些人的支持。
四象之四的顾家没有说话,看来他是要观察一下再说了。和他一样的也有一些人,明显的分成了三部分。李振华和盛宣怀对望了一眼,这和自己原先的考虑是一样的,肯定会分成三部分,于是二人就不再说这件事了,他们把话又转到了其它的地方去了。
大家高高兴兴地吃喝完毕,游艇又回来了,沈保祥马上就想到,要是开办这里的轮船客运公司也可以赚钱的,只自己原来的范围扩大一下就行了。大家高兴的下了游艇,临走前盛宣怀又对人们说道:“我们的这一艘游艇,明天要回上海,有人想要是跟随去上海,可以随便到这里来搭船。”
虽说是客气一下,但是马上就有人说:“我要去上海,真的可以同行嘛?”大家一看原来是张宝庆的侄儿张静江,盛宣怀马上就说:“当然可以了,你明天一早过来就可以了。”
众商家纷纷一笑,各自回去了,送走了众人,李振华和几个人地一起商议了一会儿,看来我们对于本地的情况还是不熟悉,不过今天的收获也不小,就是大概摸了下这些人的底,知道了他们的一些想法。
自己计划的几顶事情,要赶紧动手操办一下,于是大家决定留下盛宣怀在这里先是建立一个办事处,主管建设自己计划内部的那些项目,关于地的问题倒是好说了,张家已经同意给兴华集团公司提供地皮了,那就抓紧进行施工吧,盛宣怀在这里还是要继续了解情况,搞不清楚是不行的。
晚上又有一些中午没到的商家前来拜访,盛宣怀同样是热情接待,和大家聊了很多,那个张静江又跑来了,他向几位了解现代学堂的情况,而庞元济、庞元澄兄弟二人前来却是要了解一下,上海兴华集团公司的学校和医院的情况,这让李振华想到了上海复旦大学的创办人就是这位庞元澄,他马上就开始注意他了。
李振华知道早期的同盟会中这南浔的人可是不少啊,因为他们的生活无忧,而且他们经常在外,接触的新事物、新思想比较多,他们对于满清政府的统治不满,所以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加入了同盟会。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晚清崛起》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晚清崛起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