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战起
目录:三国之超级霸主| 作者:儒刀| 类别:历史军事
第一百三十九章大战起
凌云率大军在昌黎城休整了两天,军士趁白天的时间打扫了战场,收回了发射出去的箭矢。
但所收回来的箭矢只是围剿柳毅时发射的,先前损耗的部分都被柳毅收在营帐中,一把大火之后大部分都化为灰烬。从北面大营房只得到了一少部分。
好在这两天展熊带着大批辎重抵达昌黎城,从各方面给予大军补充。
第三天,凌云令展熊守城,他与太史慈带军十五万向宾徒方向进发。
按凌云的命令,在通往辽东郡的要道上伏击了围攻宾徒城的辽东大军,射杀敌军主将阳仪。
这次伏击同样采用两面夹击的战术,阳仪得知柳毅大军全军覆没之后,料定凌云会来解宾徒之围。他不敢多做耽搁,立即率军徐徐后退。
宾徒城被围,里面的守军与外界断绝联系,阳仪根本没想到凌云与城中的高览早就联系好了。
他这边刚撤走,凌云就得到了消息,挑险要地点埋伏大军,哪还有阳仪的好果子吃。
阳仪身死,他所率领的大军全军覆没。
就连高览都兴奋不已,这仗打得太漂亮了,以前他在袁绍那边对敌,从来没有取得过这样的大胜利。
解了昌黎和宾徒之围后,凌云马不停蹄,依旧派太史慈统兵,继续征讨公孙度。
公孙度的六十万大军除了被俘虏的之外,全都被灭掉。眼下整个辽东的兵力已经空虚,凌云将展熊和带来的十万大军留下,估计兵力方面足够用了。
安排好之后,凌云带着亲兵护卫返回冀州。
曹操和袁绍得知凌云在辽东与公孙度大战,已经发兵来犯。相比于辽东来说,冀州的战事更为紧张。
一路疾奔,数天后,凌云回到河间郡,进入武邑县城。
此时曹兵已然退去,当时带并主将是曹操的嫡系曹洪和曹仁,二人攻打武邑城数日,伤亡了一些兵马,见不能取胜,曹操便把二人调了回去。
现在已是隆冬季节,天气特别寒冷,对于守城的兵马来说还好,却给攻城的一方带来很多困难。
曹操没有占到什么便宜,袁绍也同样如此,出兵不久就撤回了巨鹿。
曹操的青州军和袁绍新召集的兵马战斗力都不高,还无法与凌云的军队抗衡。
凌云的兵马一部分战斗力较高,但其余人训练时间较短,较之曹操的兵马还看不出明显的优势。
曹操和袁绍既然退去,凌云也没主动进攻,令各将领加紧训练新兵。
两个月后,天气逐渐转暖。
太史慈在辽东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公孙度的兵马被压制在乐浪郡一带做垂死挣扎,辽东其余城池尽归太史慈所得。
随着太史慈的不断胜利,他与夫余、鲜卑、高句丽三族的谈判取得巨大进展。先前这三族冥顽不灵,死不开窍。在太史慈当着三族首领的面杀掉俘获的族人后又连克公孙度数城。三族见太史慈兵锋太盛,公孙度已是强弩之末,遂退兵回族。不再参与凌云与公孙度之间的纷争。
公孙度实力大伤,眼看已是苟延残喘,派人与太史慈议和。
凌云这时候根本不可能再答理公孙度,先前派人招降,反让公孙度将使者杀掉。现在看兵败在即才想起投降,门都没有。
太史慈在凌云的授意下步步紧逼,公孙度大势已去,被灭已是迟早的事。
当然了,这场胜利有太史慈的重大功劳,他在辽东呆过一段时间,对辽东的地理和公孙度的大军都很熟悉,要换了别人来,未必能有这么顺利。
辽东的战事稳定,凌云腾出了全部心思来对付袁绍和曹操。
这期间,凌云把目光放在了并州的另一势力上,那就是河内太守张扬。凌云
曾派人给张扬下书,劝其归降。张扬不说行,也不说不行,就是让凌云给他时间考虑。
凌云心里非常清楚张扬打的什么主意,只是坐观天下大势,看他与曹操、袁绍一战究竟谁能胜。一看张扬就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
若是凌云派兵攻打河内,也不过是动些兵马的事,他自信绝对能够拿下河内一带。只是这样一来,他将要面对紧邻河内的凉州。那可是韩遂和马腾的地方,又是两大军阀,凌云暂时还不想树敌太多。
这两个月时间,给了凌云足够的喘息之机。
从军务到政务,凌云采取了许多举措。有些事情与手下文武也多有商讨,毕竟他对东汉的事情没有那个时代的人精通。
但凌云提出了许多有新意的政令,让手下人叹为观止。开玩笑,凌云可是带着两千年的经验,各朝兴衰看多了。他本身又是学经营管理的,后世许多成功的案例他都知道,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东西他都心中有数。
手下人对凌云更加敬服,大都暗自庆幸找到了明主,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而凌云恰恰能给他们提供施展的舞台。
两个月的时间匆匆而过,冀州一带的平静,因为曹操和袁绍的大举进攻而打破。
曹操令曹洪、曹仁统兵二十万攻打武邑,令夏侯惇、夏侯渊领兵二十万攻打易县。曹操亲率十万大军在信都坐镇。
袁绍与曹操同时起兵,他令张郃领兵三十万取赵国郡的中丘县,令高干领兵三十万取易阳县。
两路诸侯的四路大军来势汹汹,大有荡平凌云之势。
凌云的大军早就陈兵冀州,见袁曹起兵,他立即下达军令,让各城主将完全采取守势。
这个时候来犯,对凌云来说还不是时候,因为太史慈那边还占着二十万大军没有撤回来。眼下他可用兵马只有四十万,其余的人马都安排在别的城池驻守。尤其是并州一带,既与冀州接壤,又紧邻河内,凌云不得不防。
以四十万对一百万,凌云完全采取的守势。
只是当袁曹的大军攻城之时,凌云突然发现对方的军队同样配备了巨弩和连弩,而且数量相当大。
这两样兵器都是凌云的独家秘密武器,多次使用后,造成一定数量的流失,凌云早已料到。
只是他没想到,袁绍和曹操会这么快就复制出来,而且还造出了这么多。
对于这件事情,凌云的探马都没有打探出来,可见对方做得非常隐蔽。也说明以后他要想打探对方的情况可能更困难了,无论袁绍和曹操都不是简单人物,否则也不能在历史上留下那么多传奇。
几次攻城,大战都异常激烈,袁绍和曹操的兵马不但装配上与凌云相似,而且制作了大量的盾牌。
一来一去,凌云的优势逐渐减少。
一攻一守间,双方兵马各有死伤,虽然攻方伤亡更大,可是凌云这边的死伤也不少。
本来兵马的数量就比对方少,再有大量的伤亡,凌云更承受不起。
挺过了十多天,凌云终于接到了燕山大营运来的最后一万套铁甲和装备,总算凑足了五万之数。
这下凌云的心里塌实了许多,弓弩不占优势,那就靠骑军冲杀。。。
:/
凌云率大军在昌黎城休整了两天,军士趁白天的时间打扫了战场,收回了发射出去的箭矢。
但所收回来的箭矢只是围剿柳毅时发射的,先前损耗的部分都被柳毅收在营帐中,一把大火之后大部分都化为灰烬。从北面大营房只得到了一少部分。
好在这两天展熊带着大批辎重抵达昌黎城,从各方面给予大军补充。
第三天,凌云令展熊守城,他与太史慈带军十五万向宾徒方向进发。
按凌云的命令,在通往辽东郡的要道上伏击了围攻宾徒城的辽东大军,射杀敌军主将阳仪。
这次伏击同样采用两面夹击的战术,阳仪得知柳毅大军全军覆没之后,料定凌云会来解宾徒之围。他不敢多做耽搁,立即率军徐徐后退。
宾徒城被围,里面的守军与外界断绝联系,阳仪根本没想到凌云与城中的高览早就联系好了。
他这边刚撤走,凌云就得到了消息,挑险要地点埋伏大军,哪还有阳仪的好果子吃。
阳仪身死,他所率领的大军全军覆没。
就连高览都兴奋不已,这仗打得太漂亮了,以前他在袁绍那边对敌,从来没有取得过这样的大胜利。
解了昌黎和宾徒之围后,凌云马不停蹄,依旧派太史慈统兵,继续征讨公孙度。
公孙度的六十万大军除了被俘虏的之外,全都被灭掉。眼下整个辽东的兵力已经空虚,凌云将展熊和带来的十万大军留下,估计兵力方面足够用了。
安排好之后,凌云带着亲兵护卫返回冀州。
曹操和袁绍得知凌云在辽东与公孙度大战,已经发兵来犯。相比于辽东来说,冀州的战事更为紧张。
一路疾奔,数天后,凌云回到河间郡,进入武邑县城。
此时曹兵已然退去,当时带并主将是曹操的嫡系曹洪和曹仁,二人攻打武邑城数日,伤亡了一些兵马,见不能取胜,曹操便把二人调了回去。
现在已是隆冬季节,天气特别寒冷,对于守城的兵马来说还好,却给攻城的一方带来很多困难。
曹操没有占到什么便宜,袁绍也同样如此,出兵不久就撤回了巨鹿。
曹操的青州军和袁绍新召集的兵马战斗力都不高,还无法与凌云的军队抗衡。
凌云的兵马一部分战斗力较高,但其余人训练时间较短,较之曹操的兵马还看不出明显的优势。
曹操和袁绍既然退去,凌云也没主动进攻,令各将领加紧训练新兵。
两个月后,天气逐渐转暖。
太史慈在辽东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公孙度的兵马被压制在乐浪郡一带做垂死挣扎,辽东其余城池尽归太史慈所得。
随着太史慈的不断胜利,他与夫余、鲜卑、高句丽三族的谈判取得巨大进展。先前这三族冥顽不灵,死不开窍。在太史慈当着三族首领的面杀掉俘获的族人后又连克公孙度数城。三族见太史慈兵锋太盛,公孙度已是强弩之末,遂退兵回族。不再参与凌云与公孙度之间的纷争。
公孙度实力大伤,眼看已是苟延残喘,派人与太史慈议和。
凌云这时候根本不可能再答理公孙度,先前派人招降,反让公孙度将使者杀掉。现在看兵败在即才想起投降,门都没有。
太史慈在凌云的授意下步步紧逼,公孙度大势已去,被灭已是迟早的事。
当然了,这场胜利有太史慈的重大功劳,他在辽东呆过一段时间,对辽东的地理和公孙度的大军都很熟悉,要换了别人来,未必能有这么顺利。
辽东的战事稳定,凌云腾出了全部心思来对付袁绍和曹操。
这期间,凌云把目光放在了并州的另一势力上,那就是河内太守张扬。凌云
曾派人给张扬下书,劝其归降。张扬不说行,也不说不行,就是让凌云给他时间考虑。
凌云心里非常清楚张扬打的什么主意,只是坐观天下大势,看他与曹操、袁绍一战究竟谁能胜。一看张扬就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
若是凌云派兵攻打河内,也不过是动些兵马的事,他自信绝对能够拿下河内一带。只是这样一来,他将要面对紧邻河内的凉州。那可是韩遂和马腾的地方,又是两大军阀,凌云暂时还不想树敌太多。
这两个月时间,给了凌云足够的喘息之机。
从军务到政务,凌云采取了许多举措。有些事情与手下文武也多有商讨,毕竟他对东汉的事情没有那个时代的人精通。
但凌云提出了许多有新意的政令,让手下人叹为观止。开玩笑,凌云可是带着两千年的经验,各朝兴衰看多了。他本身又是学经营管理的,后世许多成功的案例他都知道,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东西他都心中有数。
手下人对凌云更加敬服,大都暗自庆幸找到了明主,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而凌云恰恰能给他们提供施展的舞台。
两个月的时间匆匆而过,冀州一带的平静,因为曹操和袁绍的大举进攻而打破。
曹操令曹洪、曹仁统兵二十万攻打武邑,令夏侯惇、夏侯渊领兵二十万攻打易县。曹操亲率十万大军在信都坐镇。
袁绍与曹操同时起兵,他令张郃领兵三十万取赵国郡的中丘县,令高干领兵三十万取易阳县。
两路诸侯的四路大军来势汹汹,大有荡平凌云之势。
凌云的大军早就陈兵冀州,见袁曹起兵,他立即下达军令,让各城主将完全采取守势。
这个时候来犯,对凌云来说还不是时候,因为太史慈那边还占着二十万大军没有撤回来。眼下他可用兵马只有四十万,其余的人马都安排在别的城池驻守。尤其是并州一带,既与冀州接壤,又紧邻河内,凌云不得不防。
以四十万对一百万,凌云完全采取的守势。
只是当袁曹的大军攻城之时,凌云突然发现对方的军队同样配备了巨弩和连弩,而且数量相当大。
这两样兵器都是凌云的独家秘密武器,多次使用后,造成一定数量的流失,凌云早已料到。
只是他没想到,袁绍和曹操会这么快就复制出来,而且还造出了这么多。
对于这件事情,凌云的探马都没有打探出来,可见对方做得非常隐蔽。也说明以后他要想打探对方的情况可能更困难了,无论袁绍和曹操都不是简单人物,否则也不能在历史上留下那么多传奇。
几次攻城,大战都异常激烈,袁绍和曹操的兵马不但装配上与凌云相似,而且制作了大量的盾牌。
一来一去,凌云的优势逐渐减少。
一攻一守间,双方兵马各有死伤,虽然攻方伤亡更大,可是凌云这边的死伤也不少。
本来兵马的数量就比对方少,再有大量的伤亡,凌云更承受不起。
挺过了十多天,凌云终于接到了燕山大营运来的最后一万套铁甲和装备,总算凑足了五万之数。
这下凌云的心里塌实了许多,弓弩不占优势,那就靠骑军冲杀。。。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之超级霸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之超级霸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