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0章 精神共鸣
目录:帝国苍穹| 作者:天空之承| 类别:历史军事
第90章 精神共鸣
“阁下没有服过役?那应该接受过某种形式的军事训练吧!”
离开洛奇夫兵营后,冯.魏克斯难得主动跟林恩说话。
林恩知道身边这位国防部长为什么如此发问,他不假思索地平稳回答说:“嗯,青年团的准军事训练,持续了几个月。”
信与不信,冯.魏克斯都没有再追问下去,而林恩自从担任内阁部长以来,在公众场合露面的次数大增,因而特意改换了发型,蓄浓了唇胡,修了眉毛,就差去做个小小的整形手术了。对照过去的照片来看,林恩觉得非相熟之人不容易认出自己,与人交流便淡定下来。
“元帅长官,冒昧问一句,事情已经解决了?”
尽管第三帝国的元帅军衔在盟军战俘营和审判席上是不被承认的,德国政府的官方文件亦依循了这一准则,但口语上人们还是会尊称他们昔日的最高军衔。
“喔。”冯.魏克斯大概觉得事件向最高首脑汇报后才能对外人透露,所以只是极其含糊地答了一声,但过了一会儿,可能又觉得同为内阁部长的林恩不能算是外人,故而深沉缓慢的说道:“艰难恶劣的战俘营生涯,区别对待的东欧战线,以及民族意识等等,因为这些,我们的军队对盟国憋了一股很深的怨气,偶尔宣泄出来也好,但我们现在的能力又不能单方面承担盟国的施压,所以只好采取折中的办法,将卷入打斗事件的军官和士兵开除出军队行列——按照正常退役发放补助金,而他们的上级也将受到一定的处分。”
这样的结果不出意料,同时也让林恩更为清楚地揣摩到这位内阁同僚在军事策略上的倾向性。
“但愿英国人能就此罢手。”末了,冯.魏克斯道出自己的担心。
“就算这次能罢手,下次、下下次呢?只要问题的根本没有解决,矛盾是不会自然消除的。”林恩之言是内阁部长们心知肚明的道理,然而即便掌控了国家大权的,这些也不是说改变就能够改变的。国家实力的虚弱,国际格局的艰险,联合内阁的脆弱,这些制约使得他们在重大决策上都怀着如履薄冰的心态。
冯.魏克斯果然只是叹了口气,不愿在这个问题上多说什么。
能否改变一个人的想法,语言往往是其次的,关键在于恰当地因循利导。林恩不急于发动声情并茂的攻势,接下来,车队驶向罗斯托克机场——民用航空是国家战略力量的储备,国防部长顺道前去视察理所应当,林恩如此解释,冯.魏克斯也即顺水推舟地接受了邀请。
第三帝国航空运输业的支柱,汉莎航空,在战争后期遭到重创,战后又被盟军强制解散,其他的德国航空公司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此时的德国除了那些富有经验的运营管理及技术人员,在航空领域积累的质量和规模优势已经烟消云散了,国内的航空运输一度中断,直到冯.巴本临时政府成立后才由政府组织恢复了一少部分航空运营。等到林恩接手时,德国航空部名下只有一堆不折不扣的烂摊子:老迈不堪的设备,七零八落的机场,士气低落的员工,还有难以消弭的事故率。有限的政府投入目前仅能够维持国内十六条中短途航线,长途和国际航线均遭到外国航空公司的垄断。在罗斯托克机场,林恩向国防部的将领和军官们展示了本国航空的真实处境,并且邀请他们登上破旧的戈特双翼机亲眼看看比魏玛时代还要糟糕的条件。德国空军至少还有一些利用损坏机体修复的bf-109和fw-190,拿来凌虐三流国家还是绰绰有余的,但航空部却连几架完好的ju-52和do-17也没有,更不用说二战爆发后生产制造的先进飞行器了。
在林恩的极力鼓动下,冯.魏克斯当着机场全体工作人员作了一番即兴讲话。国防部长坦言,在这个时代,航空力量的强大与否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硬实力高低。东欧战场上,空军处于劣势的苏军虽然屡屡重创盟**队,但他们的每一次胜利背后都有着巨大的牺牲,而且他们的工业基础已经遭到盟国空军的根本性破坏,若非如此,半年以前他们就该横扫中欧和西欧,将美英势力完全逐出欧洲大陆。过去十年,德国的航空业在历史书卷上留下了伟大的篇章与无尽的遗憾,今日,德国正在废墟上重建家园,航空业的复兴为的并不是另一场血腥残酷的战争,而是这个国家明天的希望。只要人们能以大无畏的勇气克服眼前的各种困难,德国的航空业就一定会回到世界领先行列,再一次成为国家和民族的骄傲。
冯.魏克斯的讲演内容和他的语调一样平实质朴,虽然没有一流的演说家那样极具煽动性,更无法和希特勒或戈培尔相提并论,但他的语言有种令人信服的厚重感。相比之下,身为航空部长的林恩只是点到即止地给机场工作人员鼓气——当前的条件固然艰难,但亨克尔、容克斯、道尼尔这些鼎鼎大名的航空企业正陆续恢复生产,航空运营就如这个国家的各个行业一样努力从倒退停滞的低谷中走出。
有了这些前奏铺垫,在从罗斯托克返回柏林途中,林恩打开了话匣子。他对年龄近乎于自己三倍的冯.魏克斯大谈世界格局和技术发展的变化趋势,用自己超越时空的预见性令对方大开眼界,无形之中增加了自己的观点说服力。站在战略高度谈论国家军事,冯.魏克斯的态度一贯是谦和谨慎的,然而在林恩的调动下,他还是吐露了内心底的一些想法。这位传统将领并不希望德国因为一味追求和平环境而丢掉数百年来形成的军事优势,毕竟一个国家的安全不能靠外国政府的条约款项来保证的,而欧洲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也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
“国家的复兴不仅是在物质方面,更需要唤起全民信心。和平的环境只是基础条件,如果不能获得真正的独立国格,一切仍形同虚幻!”林恩将两人言论相一致的内容总结起来,接下来在交谈之中,他旁敲侧击地暗示,新内阁的问题在于过分谨慎小心,尤其在“脱盟退战”的决策上瞻前顾后,想要摆脱盟军控制又担心酿出恶果。“脱盟退战”当然不光是官方宣布退出盟国阵营那么简单,数十万驻扎在德国本土的盟**队和百余万部署在东欧前线的德**队是彼此牵连的动脉血管,武断切割必将造成致命后果,但这并不意味着“脱盟退战”不具备现实可行性。利用民众运动为契机,以外交政治手腕逐步削减盟军在德国本土的存在,在逐次从前线撤回德**队,只要统筹得当,准确把握战争局势变化的时机,掌控主动权绝非空谈。
听完林恩的论述,冯.魏克斯陷入了长久的思考,他直到最后也没有明确表态,但看得出来,德**人的传统信仰和荣誉感已经让他在思维上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回到柏林之后,林恩又利用防卫军新任总司令就职仪式的机会同另一些军队高级将领进行了接触和沟通。也多亏了苏联军队在这场战争中的出色表现,盟国战局被动又缺兵少将,这才使得旧第三帝国的将帅重获任用,有的像曼施坦因、古德里安被盟军强留担当军事顾问,更多的则是转入德国防卫军继续任职。冯.魏克斯在新内阁担任国防部长后,军队总司令的位置便让给了另一位老牌将领冯.屈希勒尔。这两位同岁的前第三帝国陆军元帅看起来都有英雄老去的沧桑,而冯.屈希勒尔的人生经历也与冯.魏克斯惊人相似。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冯.屈希勒尔任炮兵连长,因作战有功而获一枚一等铁十字勋章并晋升上尉,而冯.魏克斯作为骑兵军官在整个一战期间都是上尉军衔;二战伊始,德军装甲部队大放异彩,而两位专研炮术、骑兵的传统将领亦有着稳定而出色的发挥;在德苏战争期间,他们所指挥的部队依然是战线的中坚力量,一个打到了列宁格勒,一个进抵莫斯科城下,最终遗憾地败给了表现更加出色的对手。冯.魏克斯是公认的虔诚教徒,在一个无正义的世界中保持一颗清醒的良心和一种对于现实的明确眼光,而冯.屈希勒尔拥有谦逊求实的态度和广纳下议的胸怀,熟悉下情,同各师、团关系密切,加之以睿智的指挥方略,使部队能以较少的兵力守住漫长的战线,更能在后期激烈的防御战中获胜。在二战后期,冯.魏克斯和冯.屈希勒尔遭到同许多资深而富有经验的陆军将领一样的命运:因同最高统帅在军事上的意见不合而被免职,战败时平静地接受了被俘的命运。
!#
“阁下没有服过役?那应该接受过某种形式的军事训练吧!”
离开洛奇夫兵营后,冯.魏克斯难得主动跟林恩说话。
林恩知道身边这位国防部长为什么如此发问,他不假思索地平稳回答说:“嗯,青年团的准军事训练,持续了几个月。”
信与不信,冯.魏克斯都没有再追问下去,而林恩自从担任内阁部长以来,在公众场合露面的次数大增,因而特意改换了发型,蓄浓了唇胡,修了眉毛,就差去做个小小的整形手术了。对照过去的照片来看,林恩觉得非相熟之人不容易认出自己,与人交流便淡定下来。
“元帅长官,冒昧问一句,事情已经解决了?”
尽管第三帝国的元帅军衔在盟军战俘营和审判席上是不被承认的,德国政府的官方文件亦依循了这一准则,但口语上人们还是会尊称他们昔日的最高军衔。
“喔。”冯.魏克斯大概觉得事件向最高首脑汇报后才能对外人透露,所以只是极其含糊地答了一声,但过了一会儿,可能又觉得同为内阁部长的林恩不能算是外人,故而深沉缓慢的说道:“艰难恶劣的战俘营生涯,区别对待的东欧战线,以及民族意识等等,因为这些,我们的军队对盟国憋了一股很深的怨气,偶尔宣泄出来也好,但我们现在的能力又不能单方面承担盟国的施压,所以只好采取折中的办法,将卷入打斗事件的军官和士兵开除出军队行列——按照正常退役发放补助金,而他们的上级也将受到一定的处分。”
这样的结果不出意料,同时也让林恩更为清楚地揣摩到这位内阁同僚在军事策略上的倾向性。
“但愿英国人能就此罢手。”末了,冯.魏克斯道出自己的担心。
“就算这次能罢手,下次、下下次呢?只要问题的根本没有解决,矛盾是不会自然消除的。”林恩之言是内阁部长们心知肚明的道理,然而即便掌控了国家大权的,这些也不是说改变就能够改变的。国家实力的虚弱,国际格局的艰险,联合内阁的脆弱,这些制约使得他们在重大决策上都怀着如履薄冰的心态。
冯.魏克斯果然只是叹了口气,不愿在这个问题上多说什么。
能否改变一个人的想法,语言往往是其次的,关键在于恰当地因循利导。林恩不急于发动声情并茂的攻势,接下来,车队驶向罗斯托克机场——民用航空是国家战略力量的储备,国防部长顺道前去视察理所应当,林恩如此解释,冯.魏克斯也即顺水推舟地接受了邀请。
第三帝国航空运输业的支柱,汉莎航空,在战争后期遭到重创,战后又被盟军强制解散,其他的德国航空公司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此时的德国除了那些富有经验的运营管理及技术人员,在航空领域积累的质量和规模优势已经烟消云散了,国内的航空运输一度中断,直到冯.巴本临时政府成立后才由政府组织恢复了一少部分航空运营。等到林恩接手时,德国航空部名下只有一堆不折不扣的烂摊子:老迈不堪的设备,七零八落的机场,士气低落的员工,还有难以消弭的事故率。有限的政府投入目前仅能够维持国内十六条中短途航线,长途和国际航线均遭到外国航空公司的垄断。在罗斯托克机场,林恩向国防部的将领和军官们展示了本国航空的真实处境,并且邀请他们登上破旧的戈特双翼机亲眼看看比魏玛时代还要糟糕的条件。德国空军至少还有一些利用损坏机体修复的bf-109和fw-190,拿来凌虐三流国家还是绰绰有余的,但航空部却连几架完好的ju-52和do-17也没有,更不用说二战爆发后生产制造的先进飞行器了。
在林恩的极力鼓动下,冯.魏克斯当着机场全体工作人员作了一番即兴讲话。国防部长坦言,在这个时代,航空力量的强大与否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硬实力高低。东欧战场上,空军处于劣势的苏军虽然屡屡重创盟**队,但他们的每一次胜利背后都有着巨大的牺牲,而且他们的工业基础已经遭到盟国空军的根本性破坏,若非如此,半年以前他们就该横扫中欧和西欧,将美英势力完全逐出欧洲大陆。过去十年,德国的航空业在历史书卷上留下了伟大的篇章与无尽的遗憾,今日,德国正在废墟上重建家园,航空业的复兴为的并不是另一场血腥残酷的战争,而是这个国家明天的希望。只要人们能以大无畏的勇气克服眼前的各种困难,德国的航空业就一定会回到世界领先行列,再一次成为国家和民族的骄傲。
冯.魏克斯的讲演内容和他的语调一样平实质朴,虽然没有一流的演说家那样极具煽动性,更无法和希特勒或戈培尔相提并论,但他的语言有种令人信服的厚重感。相比之下,身为航空部长的林恩只是点到即止地给机场工作人员鼓气——当前的条件固然艰难,但亨克尔、容克斯、道尼尔这些鼎鼎大名的航空企业正陆续恢复生产,航空运营就如这个国家的各个行业一样努力从倒退停滞的低谷中走出。
有了这些前奏铺垫,在从罗斯托克返回柏林途中,林恩打开了话匣子。他对年龄近乎于自己三倍的冯.魏克斯大谈世界格局和技术发展的变化趋势,用自己超越时空的预见性令对方大开眼界,无形之中增加了自己的观点说服力。站在战略高度谈论国家军事,冯.魏克斯的态度一贯是谦和谨慎的,然而在林恩的调动下,他还是吐露了内心底的一些想法。这位传统将领并不希望德国因为一味追求和平环境而丢掉数百年来形成的军事优势,毕竟一个国家的安全不能靠外国政府的条约款项来保证的,而欧洲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也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
“国家的复兴不仅是在物质方面,更需要唤起全民信心。和平的环境只是基础条件,如果不能获得真正的独立国格,一切仍形同虚幻!”林恩将两人言论相一致的内容总结起来,接下来在交谈之中,他旁敲侧击地暗示,新内阁的问题在于过分谨慎小心,尤其在“脱盟退战”的决策上瞻前顾后,想要摆脱盟军控制又担心酿出恶果。“脱盟退战”当然不光是官方宣布退出盟国阵营那么简单,数十万驻扎在德国本土的盟**队和百余万部署在东欧前线的德**队是彼此牵连的动脉血管,武断切割必将造成致命后果,但这并不意味着“脱盟退战”不具备现实可行性。利用民众运动为契机,以外交政治手腕逐步削减盟军在德国本土的存在,在逐次从前线撤回德**队,只要统筹得当,准确把握战争局势变化的时机,掌控主动权绝非空谈。
听完林恩的论述,冯.魏克斯陷入了长久的思考,他直到最后也没有明确表态,但看得出来,德**人的传统信仰和荣誉感已经让他在思维上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回到柏林之后,林恩又利用防卫军新任总司令就职仪式的机会同另一些军队高级将领进行了接触和沟通。也多亏了苏联军队在这场战争中的出色表现,盟国战局被动又缺兵少将,这才使得旧第三帝国的将帅重获任用,有的像曼施坦因、古德里安被盟军强留担当军事顾问,更多的则是转入德国防卫军继续任职。冯.魏克斯在新内阁担任国防部长后,军队总司令的位置便让给了另一位老牌将领冯.屈希勒尔。这两位同岁的前第三帝国陆军元帅看起来都有英雄老去的沧桑,而冯.屈希勒尔的人生经历也与冯.魏克斯惊人相似。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冯.屈希勒尔任炮兵连长,因作战有功而获一枚一等铁十字勋章并晋升上尉,而冯.魏克斯作为骑兵军官在整个一战期间都是上尉军衔;二战伊始,德军装甲部队大放异彩,而两位专研炮术、骑兵的传统将领亦有着稳定而出色的发挥;在德苏战争期间,他们所指挥的部队依然是战线的中坚力量,一个打到了列宁格勒,一个进抵莫斯科城下,最终遗憾地败给了表现更加出色的对手。冯.魏克斯是公认的虔诚教徒,在一个无正义的世界中保持一颗清醒的良心和一种对于现实的明确眼光,而冯.屈希勒尔拥有谦逊求实的态度和广纳下议的胸怀,熟悉下情,同各师、团关系密切,加之以睿智的指挥方略,使部队能以较少的兵力守住漫长的战线,更能在后期激烈的防御战中获胜。在二战后期,冯.魏克斯和冯.屈希勒尔遭到同许多资深而富有经验的陆军将领一样的命运:因同最高统帅在军事上的意见不合而被免职,战败时平静地接受了被俘的命运。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帝国苍穹》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帝国苍穹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