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隐龙穴
目录:诅咒的密码| 作者:西风肥马| 类别:科幻灵异
我和马王爷来到大殿的正门前向远处眺望。马王爷说道:“这个成王还真会选地方,你看这里依山傍水,四周又是被水环绕,阳气不至外泄。你看着大殿的位置,坐北朝南,凹陷入山体,外面又是天坑的陡峭石壁包裹。在堪舆学上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隐龙穴,这是穴位中的上品。只要这个穴位不破,成王的后世子孙就会受他的荫庇,福泽万代。”
风水方面的书籍在西安的时候也看了不少,对这方面多少有些了解,结合马王爷的分析一看,果然如此。难怪这个成王要把陵墓建在这样一个险恶的地方,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找到这块宝地的。
马王爷继续说道:“这个隐龙穴要想发挥它的最大功效,最好是将棺椁放置在自然的洞穴中,我估计这陵墓应该在这山体中,这样就有点麻烦了。”
我明白马王爷的意思。北方很多古墓都是建筑在平原地区,上面采用封土覆盖。对这样的古墓使用洛阳铲钻个洞,分析取上来的土层分布就能大致确定墓室的位置。倒斗业得高手还能通过望闻问等方式也能搞定。而将墓室放置在山洞里的方式称为崖葬。这样它的四周全是坚硬的山体,很多原来的手段就排不上用场了。你既不能探明墓室的位置,也不能打盗洞下去,的确比较棘手。那个保存完好,出土了著名的金缕玉衣的中山靖王刘胜陵墓就是不惜民力,在山中人工开凿了一个石洞。要不是解放军在山上施工时使用炸药开山,炸开了山体,恐怕到现在还好好的保存在山体里。在我国历史上,大多帝王墓葬都曾惨遭盗劫,而乾陵是少见的一座保存完好,未遭染指的帝王墓葬。唐十八陵几乎被盗了个片,乾陵就是唯一未被盗掘的陵墓。它从石山腹部另凿新洞入地宫,难度很大,目前尚未发现盗洞。相传当时唐末的黄巢起义,声势浩大,因缺少军资,他动用40万起义军在梁山西侧挖山不止。直至挖出了一条深40米的“黄巢”沟,挖走了半座大山,也没有找到墓道口。连黄巢这样明目张胆的官倒也对建在山体里的陵墓无可奈何,可见它的厉害。
但这样的陵墓也有他的弱点,那就是只要土夫子找到了山洞的入口出非常危险了。所以历来崖墓的设计者都对山洞口处都做了精心的设计和掩饰,即使有些土夫子误打误撞的找到了入口也往往铩羽而归。现在我们最紧要的就是找到地宫的入口,没有其他的通道了。
回到宿营地,方便面的香味已经传了过来。这个时候平时不屑一顾的食品现在却分外的诱人。吃过方便面,收拾妥当,我们就开始向大殿出发。
大殿的整体由于没有人为的破坏,保存的还算完好。只是在精妙的建筑也挡不住岁月的侵蚀,如今已是杂草丛生,顿生黍离之悲。大殿分左中右三间。左右两件的木质建筑早已腐朽不堪,摇摇欲坠。从破败的窗棂望进去,地上早已长满了野草,兽类的足迹到处都是。屋里的摆设早已看不出原来的模样了。而正中间的那件正殿却是截然不同。它的木质结构一点也没有腐朽的痕迹。两旁的杂草长到中间部分就不在生长了,泾渭分明的样子。木质的大门依旧坚挺,门上的几十颗门钉也是黝黑发凉,丝毫没有生锈的样子。看来这正殿的材质也是精心挑选的。
我们几个人一起发力,随着一阵咯咯的刺耳响声,厚重的大门被缓缓的推开了。正殿的真容显露了出来。正殿和两侧的偏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地上干干净净的,只是有一些浮尘而已。中正间是一个巨大的香炉,里面干干净净的,想来也不会有人来祭拜烧香的,即使来这里的人也是像我们一样不怀好意的倒斗的土夫子而已。这个香炉拿到市面上还是很值钱的,可问题是现在白送给你呢,你拿的回去吗?所以它在我们眼里和废铁没有什么区别。四周的陈设很简单,殿里原来色彩华丽的布幔早已褪去了它原来的颜色,显得乌漆吗黑的。
走过香炉,后面是两块巨大的布幔高高的展开,轻轻一扯,整块腐朽的布幔就掉了下来,露出两尊高大的雕像。
布幔的后面可以看到正殿已经伸入了山体一小部分,顶上已不再是屋梁了,而是石头的洞顶。两尊巨大的黑色雕像站在那里。其中一尊是一个将军手拿战刀骑在一匹神勇的马上,另一个则是一个手持桃木宝剑的道士。两尊黑色雕像都是惟妙惟肖,神形兼备,可以看得出来两尊雕像是同一个人。想到成王李贤良既做过将军又是道家高手,估计这个人就是他本人了。
雕像用手敲击发出了清脆的响声,应该是金属的东西,八成是铁质的。可这应该是几百年前的东西,却一点也没有铁锈的痕迹。古代的冶炼技术不可能早处不会锈的铁来的。有可能是用陨石提炼的,也不知道这成王花了多少心思。
我们现在最关心的是找到地宫的入口,所以一行人开始四处搜寻,结果却是一无所获。地上房梁上都没有任何线索。如果在殿外找的话又范围太宽,无处下手。按照当时的习俗,地宫的入口一般都在祭享殿的下面,可下面出了石头还是石头。
大家都望着马王爷,马王爷也直摇头,说道:“你们也别指望我,我也只能推算出入口就应该在殿内,真邪了门儿了,巴掌大的一块地方怎么救找不到呢?”
大家又找了一遍,连墙壁都每寸的仔细敲过,没有空心的声音发出来。我觉得眼前的场景有些眼熟,几天前我们在上清观被七星杀阵困住的时候,不也是心急火燎的在观内狂翻吗?上清观里最后是在泥天师的肚子里找到了符咒,而现在大殿里还有两尊铁雕像,会不会奥妙也藏在里面?
风水方面的书籍在西安的时候也看了不少,对这方面多少有些了解,结合马王爷的分析一看,果然如此。难怪这个成王要把陵墓建在这样一个险恶的地方,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找到这块宝地的。
马王爷继续说道:“这个隐龙穴要想发挥它的最大功效,最好是将棺椁放置在自然的洞穴中,我估计这陵墓应该在这山体中,这样就有点麻烦了。”
我明白马王爷的意思。北方很多古墓都是建筑在平原地区,上面采用封土覆盖。对这样的古墓使用洛阳铲钻个洞,分析取上来的土层分布就能大致确定墓室的位置。倒斗业得高手还能通过望闻问等方式也能搞定。而将墓室放置在山洞里的方式称为崖葬。这样它的四周全是坚硬的山体,很多原来的手段就排不上用场了。你既不能探明墓室的位置,也不能打盗洞下去,的确比较棘手。那个保存完好,出土了著名的金缕玉衣的中山靖王刘胜陵墓就是不惜民力,在山中人工开凿了一个石洞。要不是解放军在山上施工时使用炸药开山,炸开了山体,恐怕到现在还好好的保存在山体里。在我国历史上,大多帝王墓葬都曾惨遭盗劫,而乾陵是少见的一座保存完好,未遭染指的帝王墓葬。唐十八陵几乎被盗了个片,乾陵就是唯一未被盗掘的陵墓。它从石山腹部另凿新洞入地宫,难度很大,目前尚未发现盗洞。相传当时唐末的黄巢起义,声势浩大,因缺少军资,他动用40万起义军在梁山西侧挖山不止。直至挖出了一条深40米的“黄巢”沟,挖走了半座大山,也没有找到墓道口。连黄巢这样明目张胆的官倒也对建在山体里的陵墓无可奈何,可见它的厉害。
但这样的陵墓也有他的弱点,那就是只要土夫子找到了山洞的入口出非常危险了。所以历来崖墓的设计者都对山洞口处都做了精心的设计和掩饰,即使有些土夫子误打误撞的找到了入口也往往铩羽而归。现在我们最紧要的就是找到地宫的入口,没有其他的通道了。
回到宿营地,方便面的香味已经传了过来。这个时候平时不屑一顾的食品现在却分外的诱人。吃过方便面,收拾妥当,我们就开始向大殿出发。
大殿的整体由于没有人为的破坏,保存的还算完好。只是在精妙的建筑也挡不住岁月的侵蚀,如今已是杂草丛生,顿生黍离之悲。大殿分左中右三间。左右两件的木质建筑早已腐朽不堪,摇摇欲坠。从破败的窗棂望进去,地上早已长满了野草,兽类的足迹到处都是。屋里的摆设早已看不出原来的模样了。而正中间的那件正殿却是截然不同。它的木质结构一点也没有腐朽的痕迹。两旁的杂草长到中间部分就不在生长了,泾渭分明的样子。木质的大门依旧坚挺,门上的几十颗门钉也是黝黑发凉,丝毫没有生锈的样子。看来这正殿的材质也是精心挑选的。
我们几个人一起发力,随着一阵咯咯的刺耳响声,厚重的大门被缓缓的推开了。正殿的真容显露了出来。正殿和两侧的偏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地上干干净净的,只是有一些浮尘而已。中正间是一个巨大的香炉,里面干干净净的,想来也不会有人来祭拜烧香的,即使来这里的人也是像我们一样不怀好意的倒斗的土夫子而已。这个香炉拿到市面上还是很值钱的,可问题是现在白送给你呢,你拿的回去吗?所以它在我们眼里和废铁没有什么区别。四周的陈设很简单,殿里原来色彩华丽的布幔早已褪去了它原来的颜色,显得乌漆吗黑的。
走过香炉,后面是两块巨大的布幔高高的展开,轻轻一扯,整块腐朽的布幔就掉了下来,露出两尊高大的雕像。
布幔的后面可以看到正殿已经伸入了山体一小部分,顶上已不再是屋梁了,而是石头的洞顶。两尊巨大的黑色雕像站在那里。其中一尊是一个将军手拿战刀骑在一匹神勇的马上,另一个则是一个手持桃木宝剑的道士。两尊黑色雕像都是惟妙惟肖,神形兼备,可以看得出来两尊雕像是同一个人。想到成王李贤良既做过将军又是道家高手,估计这个人就是他本人了。
雕像用手敲击发出了清脆的响声,应该是金属的东西,八成是铁质的。可这应该是几百年前的东西,却一点也没有铁锈的痕迹。古代的冶炼技术不可能早处不会锈的铁来的。有可能是用陨石提炼的,也不知道这成王花了多少心思。
我们现在最关心的是找到地宫的入口,所以一行人开始四处搜寻,结果却是一无所获。地上房梁上都没有任何线索。如果在殿外找的话又范围太宽,无处下手。按照当时的习俗,地宫的入口一般都在祭享殿的下面,可下面出了石头还是石头。
大家都望着马王爷,马王爷也直摇头,说道:“你们也别指望我,我也只能推算出入口就应该在殿内,真邪了门儿了,巴掌大的一块地方怎么救找不到呢?”
大家又找了一遍,连墙壁都每寸的仔细敲过,没有空心的声音发出来。我觉得眼前的场景有些眼熟,几天前我们在上清观被七星杀阵困住的时候,不也是心急火燎的在观内狂翻吗?上清观里最后是在泥天师的肚子里找到了符咒,而现在大殿里还有两尊铁雕像,会不会奥妙也藏在里面?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诅咒的密码》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诅咒的密码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