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心灵鸡汤 别让自己活得太累(3)

别让自己活得太累(3)

目录:心灵鸡汤| 作者:东方笑主编| 类别:玄幻奇幻

    跨越种族的友谊

    在友谊里,不用言语,一切的思想,一切的愿望,一切的希冀,都在无声的欢乐中发生而共享了。

    ——纪伯伦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36年的柏林,希特勒对12万观众宣布***开始。他要借世人瞩目的***,证明雅利安人种的优越。

    当时田径赛的最佳选手是美国的杰西.欧文斯。但德国有一位跳远项目的王牌选手鲁兹.朗,希特勒要他击败杰西.欧文斯——黑人杰西.欧文斯。以证明他的种族优越论——种族决定优劣。

    在纳粹的报纸叫嚣着要把黑人逐出***的声浪下,杰西.欧文斯参加了4个项目的角逐:100米、200米、4x100米接力和跳远。跳远是他的第一个比赛项目。

    希特勒亲临观战。鲁兹.朗顺利进入决赛。轮到杰西.欧文斯上场,他只要跳出离他最好成绩不出半米差距的成绩就可进入决赛。第一次,他逾越跳板犯规;第二次他为了保险起见从跳板后起跳,结果跳出了从未有过的坏成绩。他一再试跑、迟疑,不敢开始最后的一跳。希特勒起身离场。

    在希特勒退场的同时,一个有着湛蓝眼睛的雅利安德国运动员走近欧文斯,他用生硬的英语介绍自己。其实他不用自我介绍,没有人不认识他——鲁兹.朗。

    鲁兹.朗结结巴巴的英文和lou齿的笑容让杰西.欧文斯全身紧绷的神经松弛了。鲁兹.朗告诉杰西.欧文斯,最重要的是取得决赛的资格。他说他去年也曾遭遇同样的情形,用了一个小诀窍就解决了困难。果然是个小诀窍,他取下杰西.欧文斯的毛巾放在起跳板后数英寸处,从那个地方起跳就不会偏失太多了。杰西.欧文斯照做了,他几乎破了***纪录。几天后决赛,鲁兹.朗破了世界纪录,但随后杰西.欧文斯却以微弱的优势胜了他。

    贵宾席上的希特勒脸色铁青,看台上情绪昂扬的观众倏忽沉静。赛场上,鲁兹.朗跑到杰西.欧文斯站的地方,把他拉到聚集了12万德国人的看台前,举起他的手高声喊道:“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看台上一阵沉默后,忽然齐声爆发:“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举起手来答谢。

    等观众安静下来后,杰西.欧文斯举起鲁兹.朗的手朝向天空,大声地喊道:“鲁兹.朗!鲁兹.朗!鲁兹.朗!”全场观众也同声响应:“鲁兹.朗!鲁兹.朗!鲁兹.朗!”没有诡谲的政治,没有人种的优劣,没有金牌的得失,选手和观众都沉浸在君子之争的感动里。

    杰西.欧文斯创造的8.06米的纪录保持了24年。他在那次***上荣获4枚金牌,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一。

    多年后,杰西.欧文斯回忆说,是鲁兹.朗帮助他赢得了4枚金牌,而且使他了解,单纯而充满关怀的人类之爱,是真正永不磨灭的运动员精神,世界纪录终有一天会被后起的新秀突破,而这种运动员精神则永不磨灭。

    友谊真是一样最神圣的东西,不光是值得特别推崇,而且值得永远赞扬。它是慷慨和荣誉的最贤惠的母亲,是感激和仁慈的姐妹,是憎恨和贪婪的死敌;它时时刻刻都准备舍己为人,而且完全出于自愿,不用他人恳求。

    采访罗斯福夫人

    多一个真正的朋友,就多一块陶冶情操的砺石,多一分战胜困难的力量,多一个锐意进取的伴侣。

    ——培根

    那是1960年10月的一天,在报社办公室里的那张工作人员任务单前,戴维.科宁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反复把那一行字看了几遍:

    科宁斯——采访埃莉诺.罗斯福。

    这不是非分之想吧,科宁斯想,自己成为《西部报》报社成员才几个月,还是一个刚出茅庐的新手呢,怎么会有如此重要的任务?他赶紧去找责任编辑。

    责任编辑停住手中的活,冲他一笑:“没错,我们很欣赏你采访那位哈伍德教授的表现,所以派给你这个重要任务。后天只管把采访报道送到我办公室来就是了,祝你好运,小伙子!”

    “祝你好运”,说得轻巧,可科宁斯面对的将是前总统夫人,她不但曾和富兰克林.罗斯福共度春秋,而且也有过功成名就之举,而科宁斯只是个毫无名气的毛头小伙子。

    科宁斯急匆匆地奔进图书馆,寻觅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他认真地将要提的问题依次排序,力图使这些题目中至少出现一个不同于她以前回答过的任何问题。最后,科宁斯终于成竹在胸,对即将开始的采访甚至有点迫不及待了。

    采访是在一间布置得格外别致典雅的房中进行的。当科宁斯进去时,这位75岁的老太太已经坐在那里等着他了。一看见他,夫人马上起身与他握手。她那魁梧的身材,敏锐的目光,慈祥的笑容立即给人深刻的印象。科宁斯在她旁边落座以后,便率先抛出一个自己认为别具一格的问题。

    “请问夫人,在您会晤过的人中,您发觉哪一位最有趣?”

    这个问题真是提得好极了,而且科宁斯早就预估了一下答案。无论她回答的是她的丈夫罗斯福,还是邱吉尔、海伦.凯勒等,他都能就她选择的人物接二连三地提出问题。

    埃莉诺莞尔一笑:“戴维.科宁斯。”

    科宁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选中我,开什么玩笑?”

    “呃,夫人,”科宁斯终于挤出一句话来,“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和一个陌生人会晤并开始一种关系,这是生活中最令人感兴趣的一部分。”她感触颇深地说:“我小时候总是羞羞答答的,有时甚至到了凡事都缩手缩脚的地步,自己把自己封闭到一个小天地中。后来我**自己欢迎他人进入自己的世界,**自己走向生活,终于体会到广交新友是多么使人精神振奋。”

    科宁斯对罗斯福夫人一个小时的采访转眼结束了。她在一开始就使科宁斯感到轻松自如,整个过程中,科宁斯无拘无束,十分满意。

    这篇采访报道见报后获得全国学生新闻报道奖。然而科宁斯最重要的收获是:罗斯福夫人教给他的人生哲学——广交新友,走向生活。多年来,这一直是科宁斯的座右铭。

    谁不需要朋友呢?在悲伤或快乐时,有人与自己一同分担或分享,这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然而得到这一切的前提是,用心与他人交流,你才会得到朋友。

    两根蜡烛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用现代方式表达出圣经中“欲人施于己者,必先施于人”的金科玉律。

    ——卡耐基

    汤姆是一个工程师,在生活中屡屡受挫,虽然人过中年,但事业还是一无所成,因此也常常无端地发脾气,抱怨别人欺骗了他。终于有一天,他对妻子说:“这个城市令我失望,我想离开这里,换个地方。”无论朋友们如何相劝,都无法改变他的决定。

    他和妻子来到了另外一个城市,搬进了新居。这是一幢普通的公寓楼。汤姆忙于工作,早出晚归,对周围的邻居未曾在意。

    一个周末的晚上,汤姆和妻子正在整理房间,突然,停电了,屋子里一片漆黑。汤姆很后悔来的时候没有把蜡烛带上,只好无奈地坐在地板上抱怨起来。

    门口突然传来轻轻的、略为迟疑的敲门声,打破了黑夜的寂静。

    “谁呀?”汤姆在这个城市并没有熟人,也不愿意在周末被人打扰。他很不情愿地起身,费力地摸到门口,极不耐烦地开了门。“你有蜡烛吗?”

    “没有!”汤姆气不打一处来,“嘭!”的一声把门关上了。

    “真是麻烦!”汤姆对妻子抱怨道,“讨厌的邻居,我们刚刚搬来就来借东西,这么下去怎么得了!”

    就在他满腹牢*的时候,门口又传来了敲门声。

    打开门,门口站着的依然是那个小女孩,只是手里多了两根蜡烛,红彤彤的,就像小女孩涨红的脸,格外显眼。“奶奶说,楼下新来了邻居,可能没有带蜡烛来,要我拿两根给你们。”汤姆顿时愣住了,他被眼前发生的一幕惊呆了,好不容易才缓过神来:“谢谢你和你奶奶,上帝保佑你们!”

    在那一瞬间,汤姆猛然意识到了很多,他明白了自己失败的根源就在于对别人的冷漠与刻薄。屋子亮了,心也亮了。

    赠人鲜花,手留余香,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自己。对别人好一点,宽容一点,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你其实没病

    健康不只是身体状况,更多时候是精神状况的问题。

    ——爱迪夫人

    哈佛医学院的教授们一致认为:心理不健康是导致身体不健康的主要因素。

    有一位年轻的汽车销售经理,他的面前本是一条洒满阳光的大道,然而他的情绪却非常消沉。他认为自己快要死了!他甚至为自己选购了一块墓地,并为自己的葬礼做好了一切准备。实际上,他只是经常感到呼吸急促,心跳很快,喉咙梗塞。医生劝他休息,有规律地生活,退出他所热爱的汽车销售事业。

    这位销售经理在家里休息了一段时间,但是由于恐惧,他的心里仍不安宁。他的呼吸变得更加急促,心跳得更快,喉咙仍然梗塞。这时他的医生劝他到科罗拉多州去度假。

    科罗拉多州虽有使人健康的气候,壮丽的高山,但仍不能阻止这位销售经理陷人恐惧。一周后,他回到家里。他觉得死神即将降临。

    “打消你的猜疑!”一位朋友告诉这位销售经理,“如果你到明尼苏达州罗契斯特市的梅欧兄弟诊所,你可以彻底弄清病情,而不会失去什么。立即行动吧!”按照建议,他的一位亲戚开车送他到了罗契斯特市。实际上,他很害怕自己会死于途中。

    梅欧兄弟诊所的医生给他作了全面检查。医生告诉他:“你的症结是吸进了过多的氧气。”他笑起来说:“那太愚蠢了,我怎样对付这种情况呢?”

    医生说:“当你感觉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的时候,你可以向一个纸袋里呼气,或暂且屏住气息。”医生递给病人一个纸袋,病人就遵医嘱行事。结果他的心跳和呼吸变得正常了,喉咙也不再梗塞了。他离开这个诊断时,是一个愉快的人。

    此后,每当他的疾病症状发生时,他总是屏住呼吸一会儿,以使身体功能正常发挥。几个月以后,他不再恐惧,病症也随之消失。其实,他的病症主要是心病。

    这件事发生在几十年前。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找医生看过病。

    健康是人的身体和心灵的健康,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健康。

    心理医生与喜剧演员

    要想别人快乐,自己先得快乐。要把阳光散布到别人的心田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罗曼.罗兰

    弗洛姆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医生,他每天要接待许多病人,并且要很有耐心地倾听病人述说心中的忧郁和焦虑。他每天所接触的都是一张张的愁眉苦脸,所以他被那些不快乐的情绪感染得也很不快乐,日子一久,他觉得心中的压力非常大。为了平衡自己的情绪、缓解压力,他时常去看歌剧,而且专门挑喜剧节目让自己开怀大笑一番。

    有一天,弗洛姆的病人又是一个接一个,他正低头在一位病人的病历卡上记录诊断结果,却听到一个很熟悉的声音说:“医生,我很不快乐,生活中没有能够让我开心的事情,活着实在是没有什么意义,我真想死。”

    弗洛姆抬头一看,却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他居然是那个经常让自己捧腹大笑的喜剧演员。

    这样的巧遇,让弗洛姆不禁哑然失笑。他低头想了一下说:“这样吧!你我交换,我当一天喜剧演员,你当一天心理医生,怎么样?”

    喜剧演员原本以为弗洛姆在开玩笑,但是看他一脸认真的表情,又不像是开玩笑,于是考虑片刻,接受了这个建议。

    喜剧演员扮演了一天“代理医师”,除了药方由在幕后的弗洛姆开列之外,他有模有样地询问病人的病情,并且努力开导病人要寻找一个正确的人生方向。

    弗洛姆在喜剧演员的教导之下,也在剧院表演了一幕喜剧。他忘却了自己的医师身份,在舞台上装疯卖傻,惹得观众捧腹大笑。弗洛姆站在舞台之上,看到台下有这么多的笑脸,他的心情也好极了。

    之后两人又恢复各自的身份。有一天,喜剧演员又挂号来看心理医师。

    “医师,我找到了平衡点,现在我知道了,其实我的工作非常有意义,我的每一个喜剧动作所引起的每个笑容都是我的成就。我不想死了,因为我的存在可以帮助那么多不快乐的人,让他们获得生活上的平衡。”喜剧演员容光焕发地说。

    弗洛姆微笑着点了点头说:“是啊!我也要谢谢你让我有机会知道,我也有能力制造许多的笑脸。”

    从此以后,当病人坐在候诊室等候看病时,都能听到由弗洛姆的诊疗室中所传出来的幽默话语和病人的哈哈大笑声。

    要保持健康的身体,除了节食、安静这两位医生外,还有一位,就是快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真正的快乐在于分享快乐。

    【……别让自己活得太累(3) ----网文字更新最快……】@!!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心灵鸡汤》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心灵鸡汤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