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大讲堂(3)
目录:心灵鸡汤| 作者:东方笑主编| 类别:玄幻奇幻
岔路口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而不只在于生存。
——亚里士多德
许多年来,吉姆.弗斯一直在违背戒律。第一次他违背了“你不可偷窃”这条戒律,当时他还在大学读书。有一天他偷了92.74美元,乘飞机前往佛罗里达州。不久,他又持枪抢劫,被抓获投入监狱。不久他得到了大赦。此后他参加了军队,然而,即使在军队中,他仍没放弃作案。
事情就是这样在进行。吉姆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地滑下去。但他越是屡屡得手,就越感到内疚。开始吉姆还没有自觉地感到更多的内疚——因为他犯罪的自觉意识变得迟钝了,但是他的下意识心理却在积累着内疚情绪。
吉姆从军事监狱里获释后结了婚,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州。在那儿他开了一家电子咨询商店。一天,一个自称安地的人来找吉姆,他谈到一个想法,用一种电子装置去打击其他种族的人。在几个星期内,吉姆便深深地陷入黑社会中去了。为此,他有了一辆价值九千美元的汽车,并在郊区拥有一所漂亮的房子。他的业务多得使他忙不过来。
一天,吉姆同他的妻子发生了争吵。她要了解所有这些钱是从哪儿来的,他却不肯说,所以她哭了起来。吉姆不忍看他的妻子哭泣,因为他爱她。为了安慰妻子,吉姆提议开车到海滨去。在去海滨的途中,他们碰上了交通阻塞,几百辆汽车涌进了一个停车场。
“啊,看呀,吉姆,”爱丽丝说,“那是格拉汉!我们去听他讲演吧,也许很有意思呢。”
吉姆想迁就她,就走了过去。但刚坐下不久,他就变得十分烦躁不安。他觉得格拉汉似乎是在直接对他讲话,良心使吉姆感到不安了。格拉汉的论点是:
“如果一个人获得了整个世界,却失去了他的灵魂,这对他有什么好处呢?”
接着格拉汉又说:“这儿有一个人,他听到这些话时,受到良心的谴责,他想要离开他的老路,却未做出决定。但这将是他最后的机会。”
他的最后的机会?对吉姆说来,这个说法叫他吃惊。这位教士的意思是什么呢?
吉姆想知道正在发生的事,为什么他总想哭呢?他突然对妻子说:“我们走吧,爱丽丝。”爱丽丝顺从地走向一边,但吉姆抓住她的一只胳膊,把她的身子转过来。
“不,亲爱的,”他说,“走这边……”
几年后,吉姆完全改变了他的生活。他在洛杉矶发表了一次演说,讲了他的经历,特别是他下定决心的那天的情况。那天他被通知飞往圣.路易斯城去执行一次窃听任务。
“我决不到圣.路易斯去,”他说,“我发现了勇气。”
生活就像是一场大冒险,并不是每一个迷了路的人,都能够重新回到正途。他们或是找到了新的方向,重新上路,或是渐行渐远,最终迷失了自己。
鲜花送给他
***最重要的事情是参与,而不是获胜。
——顾拜旦
这是一场激烈的世界职业拳王争霸赛。
正在比赛的是美国两个职业拳手,年长的叫卡菲罗,35岁,年轻的叫巴雷拉,28岁。上半场两人打了六个回合,实力相当,难分胜负。在下半场第七个回合,巴雷拉接连击中老将卡菲罗的头部,打得他鼻青脸肿。
短暂的休息时,巴雷拉真诚地向卡菲罗致歉。他先用自己的毛巾一点点擦去卡菲罗脸上的血迹,然后把矿泉水洒在他的头上。巴雷拉始终是一脸歉意,仿佛这一切都是自己的罪过。
接下来两人继续交手。也许是年纪大了,也许是体力不支,卡菲罗一次又一次地被巴雷拉击倒在地。
按规则,对手被**后,裁判连喊三声,如果三声之后仍然起不来,就算输了。每次卡菲罗都顽强地挣扎着起身,每次都不等裁判将“三”叫出口,巴雷拉就上前把卡菲罗拉起来。卡菲罗被扶起后,他们微笑着击掌,然后继续交战。
裁判和观众都感到吃惊,这样的举动在拳击场上极为少见。
最终,卡菲罗以108比110的比分负于巴雷拉。观众潮水般涌向巴雷拉,向他献花、致敬、赠送礼物。巴雷拉拨开人群,径直走向被冷落一旁的老将卡菲罗,将最大的一束鲜花送进他的怀抱。
两人紧紧地拥在一起,相互亲吻对方被击伤的部位,俨然是一对亲兄弟。卡菲罗真诚地向巴雷拉祝贺,一脸由衷的笑容。他握住巴雷拉的手高高举过头顶,向全场的观众致敬。
在胜利之时,将鲜花送与你的对手,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在失败之时,给胜利者一个拥抱,敞开心扉拥抱这个世界,因为你已为你的选择全力以赴。
记住自己的身份
你的卓越、成功和最大的骄傲,只能来自于你一个人:你自己。
——弗兰克.罗宾逊
爱丽娜刚从大学毕业,在一个离家较远的公司上班。每天清晨七点,公司的专车会准时等候在一个地方接她和她的同事们。
一个寒冷的清晨,爱丽娜关闭了闹钟尖锐的铃声后,又稍微留恋了一会儿暖被窝。就像在学校的时候一样,她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拖延一些时间,用来怀念以往不必为生活奔波的寒假日子。那一个清晨,她比平时迟了五分钟起床。可是就是这区区五分钟却让她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那天,当爱丽娜匆忙奔到专车等候的地点时,时间已是7点05分,班车开走了。站在空荡荡的马路边,她怅然若失,一种无助和受挫的感觉第一次向她袭来。
就在她懊悔沮丧的时候,突然看到了公司的那辆蓝色轿车停在不远处的一幢大楼前。她想起了曾有同事指给她看过那是上司的车,她想:真是天无绝人之路。爱丽娜向那车跑去,在稍稍犹豫一下后,她打开车门,悄悄地坐了进去,并为自己的幸运而得意。
为上司开车的是一位温和的老司机。他从反光镜里看了她一会儿。然后,转过头来对她说:“小姐,你不应该坐这车。”
“可是,我今天的运气好。”她如释重负地说。
这时,上司拿着公文包飞快地走来。待他在前面习惯的位置上坐定后,才发现车里多了一个人,显然他很意外。
她赶忙解释说:“班车开走了,我想搭您的车子。”她以为这一切合情合理,因此说话的语气充满了轻松随意。
上司愣了一下。但很快明白了,他坚决地说:“不行,你没有资格坐这车。”然后用无可辩驳的语气命令道:“请你下去。”
爱丽娜一下子愣住了——这不仅是因为从小到大还没有谁对她这样严厉过,还因为在这之前,她没有想过坐这车是需要一定身份的。以她平素的个*,她应该是重重地关上车门以显示她对小车的不屑一顾而后拂袖而去的。可是那一刻,她想起了迟到在公司的制度里将对她意味着什么,而且她那时非常看重这份工作。于是,一向聪明伶俐但缺乏生活经验的她变得异常无助。她用近乎乞求的语气对上司说:“不然我会迟到的。所以,需要您的帮助。”
“迟到是你自己的事。”上司冷淡的语气没有一丝一毫的回旋余地。
她把求助的目光投向司机。可是老司机看着前方一言不发。委屈的泪水终于在她的眼眶里打转。然后,在绝望之余,她为他们的不近人情陷入了沉默的对抗。
他们在车上僵持了一会儿。最后,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她的上司打开车门走了出去。
坐在车后座的她,目瞪口呆地看着上司拿着公文包,在凛冽的寒风中拦下了一辆出租车,飞驰而去。泪水终于顺着她的脸流淌下来。
这给了她一帆风顺的人生以当头棒喝的警醒。
虽然我们希望这世界是平等的,但还是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同时不能忽视他人的身份及这之间的差别。
0.1的希望
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
——金斯莱
麦奇是佛罗里达海湾的一名空降急救员,他的队友约翰是个*格温和的大块头。虽然他和约翰工作很努力,但需要直升机救援的病人受伤都非常严重,他们的抢救往往以失败告终。暴力和灾难从他们手中轻而易举地夺走了一个个生命。约翰和麦奇常有无法化解的可怕的无助感。他们管自己叫“暗杀小组”,因为凡是遇到他们的人,不是已经死亡,就是在送急诊室后不久便离开人世。
这天,他们又接到了任务,报告上说是一辆卡车在高速公路上翻了车,一辆小轿车躲闪不及,失控撞在路边金属护栏上。他们来到现场,发现横躺在面前的是一辆加长的多节拖车。小山一样的沙子堵住了整整三条车道。“这不是一辆普通的卡车。”约翰边说边和他一起跳出直升机,去抢救伤员。
路边的金属护栏上斜着一辆小轿车,车身撞得完全变了形。小车司机是个年轻女*,面部严重受伤,已经昏迷不醒。他们迅速把她从汽车残骸中抬出,直升机立即送她去急救中心。但直升机起飞不久,他们就接到不幸的消息:她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麦奇和约翰又失败了,麦奇只想回家,躲在衣橱里痛哭一个星期。然而约翰说:“让我们在附近转转。”
“她已经死了,我们还能干什么?”麦奇咆哮道,“帮他们清理沙子?”约翰一言不发地走到报废的小轿车前,他看到倒车镜上挂着一只婴儿鞋。他取下那只小鞋,然后又急忙把头探进车窗。一分钟后,他站起身来。“那孩子在哪儿?”约翰问。
“什么孩子?谁的孩子?”麦奇莫名其妙。但约翰已经向沙堆飞奔而去,麦奇从没见他跑得那么快。直觉告诉麦奇,约翰发现了不寻常的线索。他也紧跟在约翰身后跑。转眼他们已经到了沙堆最高处,他和约翰开始疯狂地挖沙子。“找到那个孩子!”约翰语无伦次地大喊:“她刚从商店里出来……尿布……奶瓶……那只婴儿鞋。找到那个婴儿!”
他们像疯了一样,用手拼命地扒开沙子,并喊其他人来帮忙。其实那奶瓶和鞋子也许只是个巧合,99.9%的可能是,他们要找的婴儿正安全地躺在家里,或是正在幼儿园里玩耍。但他们没有停手,有0.1%的可能就足够了。要知道,他们每次去抢救的受伤者,他们生还的可能*都只有0.1%。生命太宝贵了,哪怕有一丝希望,他们都不会放弃。
突然,约翰兴奋地大叫起来:“我找到他了!”确切地说,是个“她”。这是个只有九个月大的女婴,她被毯子包裹着,浅浅地覆盖着一层沙,还在熟睡,全然不觉周遭发生的不幸。她一定是紧急刹车时,由于惯*被弹出了车窗,刚好落在沙丘上。令人无法相信的是,她除了右脚上有处小划伤外,毫发无损。麦奇简直无法形容自己的喜悦之情。
虽然在后来的交锋中,他们曾无数次败给死神。但挂在倒车镜上的婴儿鞋时刻提醒着麦奇:只要有一丝胜利的希望,他们的战斗就是值得的。
没有人能够预知下一秒钟会发生什么事情,是成功还是失败。但人们仍然不断努力地生活着,哪怕只有0.1%的希望,也不曾放弃。于是奇迹便由此而生。
┃┃
┃┃
┃bsp; ┃┃
【……社会大讲堂(3) ----网文字更新最快……】@!!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而不只在于生存。
——亚里士多德
许多年来,吉姆.弗斯一直在违背戒律。第一次他违背了“你不可偷窃”这条戒律,当时他还在大学读书。有一天他偷了92.74美元,乘飞机前往佛罗里达州。不久,他又持枪抢劫,被抓获投入监狱。不久他得到了大赦。此后他参加了军队,然而,即使在军队中,他仍没放弃作案。
事情就是这样在进行。吉姆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地滑下去。但他越是屡屡得手,就越感到内疚。开始吉姆还没有自觉地感到更多的内疚——因为他犯罪的自觉意识变得迟钝了,但是他的下意识心理却在积累着内疚情绪。
吉姆从军事监狱里获释后结了婚,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州。在那儿他开了一家电子咨询商店。一天,一个自称安地的人来找吉姆,他谈到一个想法,用一种电子装置去打击其他种族的人。在几个星期内,吉姆便深深地陷入黑社会中去了。为此,他有了一辆价值九千美元的汽车,并在郊区拥有一所漂亮的房子。他的业务多得使他忙不过来。
一天,吉姆同他的妻子发生了争吵。她要了解所有这些钱是从哪儿来的,他却不肯说,所以她哭了起来。吉姆不忍看他的妻子哭泣,因为他爱她。为了安慰妻子,吉姆提议开车到海滨去。在去海滨的途中,他们碰上了交通阻塞,几百辆汽车涌进了一个停车场。
“啊,看呀,吉姆,”爱丽丝说,“那是格拉汉!我们去听他讲演吧,也许很有意思呢。”
吉姆想迁就她,就走了过去。但刚坐下不久,他就变得十分烦躁不安。他觉得格拉汉似乎是在直接对他讲话,良心使吉姆感到不安了。格拉汉的论点是:
“如果一个人获得了整个世界,却失去了他的灵魂,这对他有什么好处呢?”
接着格拉汉又说:“这儿有一个人,他听到这些话时,受到良心的谴责,他想要离开他的老路,却未做出决定。但这将是他最后的机会。”
他的最后的机会?对吉姆说来,这个说法叫他吃惊。这位教士的意思是什么呢?
吉姆想知道正在发生的事,为什么他总想哭呢?他突然对妻子说:“我们走吧,爱丽丝。”爱丽丝顺从地走向一边,但吉姆抓住她的一只胳膊,把她的身子转过来。
“不,亲爱的,”他说,“走这边……”
几年后,吉姆完全改变了他的生活。他在洛杉矶发表了一次演说,讲了他的经历,特别是他下定决心的那天的情况。那天他被通知飞往圣.路易斯城去执行一次窃听任务。
“我决不到圣.路易斯去,”他说,“我发现了勇气。”
生活就像是一场大冒险,并不是每一个迷了路的人,都能够重新回到正途。他们或是找到了新的方向,重新上路,或是渐行渐远,最终迷失了自己。
鲜花送给他
***最重要的事情是参与,而不是获胜。
——顾拜旦
这是一场激烈的世界职业拳王争霸赛。
正在比赛的是美国两个职业拳手,年长的叫卡菲罗,35岁,年轻的叫巴雷拉,28岁。上半场两人打了六个回合,实力相当,难分胜负。在下半场第七个回合,巴雷拉接连击中老将卡菲罗的头部,打得他鼻青脸肿。
短暂的休息时,巴雷拉真诚地向卡菲罗致歉。他先用自己的毛巾一点点擦去卡菲罗脸上的血迹,然后把矿泉水洒在他的头上。巴雷拉始终是一脸歉意,仿佛这一切都是自己的罪过。
接下来两人继续交手。也许是年纪大了,也许是体力不支,卡菲罗一次又一次地被巴雷拉击倒在地。
按规则,对手被**后,裁判连喊三声,如果三声之后仍然起不来,就算输了。每次卡菲罗都顽强地挣扎着起身,每次都不等裁判将“三”叫出口,巴雷拉就上前把卡菲罗拉起来。卡菲罗被扶起后,他们微笑着击掌,然后继续交战。
裁判和观众都感到吃惊,这样的举动在拳击场上极为少见。
最终,卡菲罗以108比110的比分负于巴雷拉。观众潮水般涌向巴雷拉,向他献花、致敬、赠送礼物。巴雷拉拨开人群,径直走向被冷落一旁的老将卡菲罗,将最大的一束鲜花送进他的怀抱。
两人紧紧地拥在一起,相互亲吻对方被击伤的部位,俨然是一对亲兄弟。卡菲罗真诚地向巴雷拉祝贺,一脸由衷的笑容。他握住巴雷拉的手高高举过头顶,向全场的观众致敬。
在胜利之时,将鲜花送与你的对手,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在失败之时,给胜利者一个拥抱,敞开心扉拥抱这个世界,因为你已为你的选择全力以赴。
记住自己的身份
你的卓越、成功和最大的骄傲,只能来自于你一个人:你自己。
——弗兰克.罗宾逊
爱丽娜刚从大学毕业,在一个离家较远的公司上班。每天清晨七点,公司的专车会准时等候在一个地方接她和她的同事们。
一个寒冷的清晨,爱丽娜关闭了闹钟尖锐的铃声后,又稍微留恋了一会儿暖被窝。就像在学校的时候一样,她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拖延一些时间,用来怀念以往不必为生活奔波的寒假日子。那一个清晨,她比平时迟了五分钟起床。可是就是这区区五分钟却让她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那天,当爱丽娜匆忙奔到专车等候的地点时,时间已是7点05分,班车开走了。站在空荡荡的马路边,她怅然若失,一种无助和受挫的感觉第一次向她袭来。
就在她懊悔沮丧的时候,突然看到了公司的那辆蓝色轿车停在不远处的一幢大楼前。她想起了曾有同事指给她看过那是上司的车,她想:真是天无绝人之路。爱丽娜向那车跑去,在稍稍犹豫一下后,她打开车门,悄悄地坐了进去,并为自己的幸运而得意。
为上司开车的是一位温和的老司机。他从反光镜里看了她一会儿。然后,转过头来对她说:“小姐,你不应该坐这车。”
“可是,我今天的运气好。”她如释重负地说。
这时,上司拿着公文包飞快地走来。待他在前面习惯的位置上坐定后,才发现车里多了一个人,显然他很意外。
她赶忙解释说:“班车开走了,我想搭您的车子。”她以为这一切合情合理,因此说话的语气充满了轻松随意。
上司愣了一下。但很快明白了,他坚决地说:“不行,你没有资格坐这车。”然后用无可辩驳的语气命令道:“请你下去。”
爱丽娜一下子愣住了——这不仅是因为从小到大还没有谁对她这样严厉过,还因为在这之前,她没有想过坐这车是需要一定身份的。以她平素的个*,她应该是重重地关上车门以显示她对小车的不屑一顾而后拂袖而去的。可是那一刻,她想起了迟到在公司的制度里将对她意味着什么,而且她那时非常看重这份工作。于是,一向聪明伶俐但缺乏生活经验的她变得异常无助。她用近乎乞求的语气对上司说:“不然我会迟到的。所以,需要您的帮助。”
“迟到是你自己的事。”上司冷淡的语气没有一丝一毫的回旋余地。
她把求助的目光投向司机。可是老司机看着前方一言不发。委屈的泪水终于在她的眼眶里打转。然后,在绝望之余,她为他们的不近人情陷入了沉默的对抗。
他们在车上僵持了一会儿。最后,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她的上司打开车门走了出去。
坐在车后座的她,目瞪口呆地看着上司拿着公文包,在凛冽的寒风中拦下了一辆出租车,飞驰而去。泪水终于顺着她的脸流淌下来。
这给了她一帆风顺的人生以当头棒喝的警醒。
虽然我们希望这世界是平等的,但还是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同时不能忽视他人的身份及这之间的差别。
0.1的希望
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
——金斯莱
麦奇是佛罗里达海湾的一名空降急救员,他的队友约翰是个*格温和的大块头。虽然他和约翰工作很努力,但需要直升机救援的病人受伤都非常严重,他们的抢救往往以失败告终。暴力和灾难从他们手中轻而易举地夺走了一个个生命。约翰和麦奇常有无法化解的可怕的无助感。他们管自己叫“暗杀小组”,因为凡是遇到他们的人,不是已经死亡,就是在送急诊室后不久便离开人世。
这天,他们又接到了任务,报告上说是一辆卡车在高速公路上翻了车,一辆小轿车躲闪不及,失控撞在路边金属护栏上。他们来到现场,发现横躺在面前的是一辆加长的多节拖车。小山一样的沙子堵住了整整三条车道。“这不是一辆普通的卡车。”约翰边说边和他一起跳出直升机,去抢救伤员。
路边的金属护栏上斜着一辆小轿车,车身撞得完全变了形。小车司机是个年轻女*,面部严重受伤,已经昏迷不醒。他们迅速把她从汽车残骸中抬出,直升机立即送她去急救中心。但直升机起飞不久,他们就接到不幸的消息:她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麦奇和约翰又失败了,麦奇只想回家,躲在衣橱里痛哭一个星期。然而约翰说:“让我们在附近转转。”
“她已经死了,我们还能干什么?”麦奇咆哮道,“帮他们清理沙子?”约翰一言不发地走到报废的小轿车前,他看到倒车镜上挂着一只婴儿鞋。他取下那只小鞋,然后又急忙把头探进车窗。一分钟后,他站起身来。“那孩子在哪儿?”约翰问。
“什么孩子?谁的孩子?”麦奇莫名其妙。但约翰已经向沙堆飞奔而去,麦奇从没见他跑得那么快。直觉告诉麦奇,约翰发现了不寻常的线索。他也紧跟在约翰身后跑。转眼他们已经到了沙堆最高处,他和约翰开始疯狂地挖沙子。“找到那个孩子!”约翰语无伦次地大喊:“她刚从商店里出来……尿布……奶瓶……那只婴儿鞋。找到那个婴儿!”
他们像疯了一样,用手拼命地扒开沙子,并喊其他人来帮忙。其实那奶瓶和鞋子也许只是个巧合,99.9%的可能是,他们要找的婴儿正安全地躺在家里,或是正在幼儿园里玩耍。但他们没有停手,有0.1%的可能就足够了。要知道,他们每次去抢救的受伤者,他们生还的可能*都只有0.1%。生命太宝贵了,哪怕有一丝希望,他们都不会放弃。
突然,约翰兴奋地大叫起来:“我找到他了!”确切地说,是个“她”。这是个只有九个月大的女婴,她被毯子包裹着,浅浅地覆盖着一层沙,还在熟睡,全然不觉周遭发生的不幸。她一定是紧急刹车时,由于惯*被弹出了车窗,刚好落在沙丘上。令人无法相信的是,她除了右脚上有处小划伤外,毫发无损。麦奇简直无法形容自己的喜悦之情。
虽然在后来的交锋中,他们曾无数次败给死神。但挂在倒车镜上的婴儿鞋时刻提醒着麦奇:只要有一丝胜利的希望,他们的战斗就是值得的。
没有人能够预知下一秒钟会发生什么事情,是成功还是失败。但人们仍然不断努力地生活着,哪怕只有0.1%的希望,也不曾放弃。于是奇迹便由此而生。
┃┃
┃┃
┃bsp; ┃┃
【……社会大讲堂(3) ----网文字更新最快……】@!!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心灵鸡汤》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心灵鸡汤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