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目录:换妻| 作者:小溪宜人| 类别:玄幻奇幻

    “什么,一斤月饼2000元?”犟老汉被天价月饼惊呆了。他大惑不解,现在的人是怎么啦,什么东西做的月饼,能值这么高的价钱,总不可能是金子镶的吧!商场里电视频幕晃动着画像,一个专家模样的人正在高谈阔论:“商品,有隐形价值,有外显价值。可以比价衡量的价值,也就货真价实的商品,完全显示出来的价值,就是外显价值。内在的,潜在的,无法与实实在在物品比价的,叫隐形价值。譬如,一个普普通通的苹果,市场比价应该值一元钱。但如果标上名牌商标,就可以值十元,乃至几百元。再比如,厂家研制一斤月饼的成本是10元钱,投入市场,零售价可以为15元,或者更高。这是外显价值。但是,经过秘方打造,或者的根据市场需求,推出万元名牌月饼,这就是隐形价值。只要有人卖,有人买,商品的隐形价值就有了市场。当然,这种隐形价值可能定的不合理。可是,这是与时俱进的产物,既然有人喜欢买稀缺,高兴花钱显摆,为‘形象工程”买单,只图面子,不论价钱高低。那么,这种商品的价值就可以赖以生存,隐形价值也就有了买方市场。”犟老汉听得似懂非懂,似乎是在云里雾里。什么,什么,懒得听这人瞎念叨。犟老汉想一样一样地看看。他漫步于五颜六色的月饼柜台,觉得眼花缭乱,更分不出那种好那种孬,只想过过眼瘾,也算是没有白进来一趟。

    “大爷,你要看的这种月饼一万多,您能买?”经销姑娘语气和眼神,明显是嘲弄,是傲慢。犟老汉气愤不过,心里骂道“狗眼看人低”。“怎么,我就买不起?”犟老汉上来了犟脾气,硬逼着她拿出月饼,“我就想买这种!”她耻笑地说:“别逗了,你还是买这种吧,28元一斤。”现在,身边已经围满了看光景的人。一看这架势,犟老汉气得脸通红,嘴唇哆嗦起来,“拿来!”他好不容易蹦出了两个字,从胸口的内兜里摸出一叠钱,狠狠地拍在柜台上,“买了!”顿时,围观的人群纷纷地鼓起掌来,“小看人,都什么年代了,还以貌取人!”姑娘羞得无地自容,一个劲地道歉,“对不起,对不起!”一个经理模样的中年女人,走过来,非常通情达理地对犟老汉说:“老大爷,我替她向您赔礼道歉,您千万别和年轻人一般见识。这样吧,您不需要买这么贵的,如果真要买,我给您老人家打一折,收您1000元。”她提高了嗓门,“一来,老大爷给我们做了一个好广告。二来,算是我们孝敬老人,图个节日吉祥。”掌声热烈地响起来,“还是老板经营有方,以德服人,皆大欢喜,可喜可贺!”犟老汉拿着月饼,眼里滚动着感激的泪珠,连声“谢谢!”等他走出店门,情绪稳下来后,便开始后悔,为了一时痛快,白白花了1000元,心疼如刀割。要知道,一年到头,起早贪黑地忙,一亩地也不过能挣几百块,这等于自己白白忙活了一年多。治气,治气,面子是挣回来了,但“二百五”的帽子也择不下来啦。关键是,回家与老伴怎么交待啊。他垂头丧气地徘徊着,忘记了应该干什么好。

    “啾啾”,“唧唧”,鸟儿鸣唱。犟老汉走进鸟市,心情开朗了起来。他这儿站站,那儿问问,心思融入了鸟语欢畅的王国,暂时忘却了一切烦恼。童心雀跃,透过大大小小的鸟笼,浮现出青幽幽的山,绿绒绒的河,蓝晶晶的景。花香树荫丛中,千姿百态的鸟儿,自由自在地欢唱。呼啦啦,迎着风儿,飞翔在无拘无束的天空里。

    (三)

    说归说,道归道,溜达溜达上点心,端详个挣钱的营生,这才是头等大事。犟老汉留心地关注着小摊小铺,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买卖人,生意红不红火,本利大不大,自己干合不合适。自从搬进城里,庄稼地里的营生无法干了,天天游手好闲,坐吃等穿,还不坐吃山空,立地吃陷。再说,自己身骨硬朗得很,长时间闲着,说不定闲出什么毛病来,就晚三秋了。好马怕圈,好人怕闲。就算为了活个好身骨,也该找点事干干了。不过,这城里的事情,咱人生地步熟的,找个既赚钱又轻快的事,的确挺难。小摊小铺,投资少,见效快,可架不住今天查税,明天验执照,弄不好还妨碍人家城管。大门店,好景景,但咱本事有限,没有金刚钻,哪敢揽瓷器活。高不成,低不就,真难死他二大爷。

    “卖豆腐,正宗的卤水点豆腐。”一声吆喝,吸引了犟老汉的眼球。对啊,做豆腐是咱的老本行,轻车熟路,指定能干出名堂。左查右管不要紧,咱推着小车串楼居,走家户,送货到门。还有,咱起上个响当当的字号----李记豆腐,赶赶时髦,凭的是手工技巧,讲究的是石磨原汁,天然品调制,制成纯天然食品,原汁原味美食,一定能吃香,走红。想到这,犟老汉欣欣然,飘飘然,大步流星地加快了归家的脚步。

    “内当家,想出好景来了!”犟老汉气喘吁吁,兴奋非常。

    老伴飞针走线,根本没当回事。她歪着老花镜,淡淡地语气,“看看把你慌张的,你这么个糟老头子,还能有什么好主意。歇歇,喝口水,慢慢说给我听听,别人抢不去。”

    “专家说,现在品牌最打人,只要有个响当当的名牌,指定火起来。”犟老汉一五一十地和老伴说了几天的所见所闻,只是没好意思说赌气买月饼的事。最后,他蛮有成算地说出了自己做豆腐的想法和普棋。

    “中,我看好。闲着也是闲着,生活生活,忙忙活活才是活。你放心大胆干吧,我给你打下手。不信,进城了,咱还能叫尿憋死!”老伴打气鼓劲。

    说了算,定了干。两个老人开始筹办起来。搬石磨,垒锅灶,架生铁锅,动气力的活儿,叫回儿子帮忙。小来大去的活,犟老汉跑下奔上,一样一样地捣鼓。经过几天的折腾,地下室打点成了石磨房,六楼的客厅,变成了般般样样齐全的豆腐坊。另外,还专门定做了一个四轮平板推车,玻璃罩框,“李记豆腐”牌匾,鲜红醒目。

    一切就绪,只等良辰吉日,生火开账。犟老汉和老伴合计着。调制品,咱用祖传秘方,让人家吃了放心。制作过程,咱发扬光大传统工艺,保持原汁原味,特别是豆沫要细了再细,嫩嫩的,白白的,让人家吃出独家特色。成本核算,咱坚持薄利多销,不掺假,不偷工减料,以货真价实赢得人心。买卖旗号,就是叫响“纯绿色食品,营养豆腐”。

    “死老头子,什么时候藏了一盒好月饼?”

    “奥,花二十元买的,这是你这辈子也没品尝过的好月饼。”犟老汉为了省口舌,隐瞒了实情。至于月饼风波,他也已经彻底消了气。因为,他想到即将红火起来的豆腐生意,勤勤手,白花花的银子就来了,大可不必在乎这千八的。况且,人家能吃的起,为什么老农就不能吃一回。最起码,等碰到父老乡亲后,向他们展扬展扬,自己吃过万元一斤的月饼,保险都给镇呆了。

    星星满天,一个美好的夜晚。两位老人,揣着对明天的期盼,香甜地躺在了软绒绒的席梦思床垫上,絮絮叨叨地小声言语着。由农村到城市,从住土房到住高楼,犟老汉第一次睡得如此安详。他做了一个梦:

    乡亲们翘起大拇指夸奖,“买万元月饼,大张咱乡下的志气,真为我们老农露脸!”恍恍惚惚,自己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明星。

    豆腐买卖一炮走红,供不应求。接下来,又增添了豆浆、豆腐脑等生意,人们每天都排着长队前来抢买。“李记豆腐”有了专卖店,品牌叫响了大江南北,还上了电视台,下设的连锁店像雨后春笋,火了起来......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换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换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