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飘在大唐 正文 第114章 孔圣之“忠”

正文 第114章 孔圣之“忠”

目录:飘在大唐| 作者:飞刀朵朵| 类别:都市言情

    第114章孔圣之“忠”

    “徵卒后,正伦以罪黜,君集犯逆伏诛,太宗始疑徵阿党徵又自录前后谏诤言辞往复以示史官起居郎褚遂良,太宗知之,愈不悦先许以衡山公主降其长子叔玉,于是手诏停婚”旧唐书》

    “徵卒,上不胜哀,废朝五日,亲撰碑文”贞观十七年

    “上知徵自录前后谏诤言辞往复以示史官起居郎,怒,欲仆徵碑俄尔自悟,追使还……”

    起居注》

    吏官起居郎写下这一句时,并不知道历史在这一刻起了一点小小的变化

    早上的大朝会从五二点开始,圣上似乎对今日的朝会有点心不在蔫,早早散了朝,径直回内廷去了

    众臣见一场小小的风波终于吹过,大都松了一口气但也有个别人没有称心如意,难免有些唏嘘禇遂良大概是唯一一个即松了一口气,又有些不称心如意的人

    魏征复录的言辞正是给了他,他当时任谏议大夫兼起居郎自魏征去逝后,他已升迁为黄门侍郎但魏征的风波显然与他关系非浅

    大殿上有不少阁臣向他投过复杂的目光让禇遂良有点受不了,却无法自辨真正的原因却是圣上自己发现的

    自来中国便有吏官,史官的地位很然本朝皇帝的《起居注》绝对不能在本朝看这当然是为了保护历史记载的真实性,保证史官不受到迫害千年来,大家都很自觉,没有哪个皇帝做过这样过分的要求

    然而李世民却偏要看上一看,死磨硬泡这个圣上有时候的确像个孩子他的这些名臣们,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大都比李世民大出一二十岁,对于这个圣上有时候像孩子一样撒赖,很头痛也很无奈房玄龄等人一合计,只好拿给他看

    李世民看《起居注》基本上完全是出于好奇,没什么其它目的,甚至对《起居注》中记录自己的事情,认为为自己“讳饰”了不过却看出了魏征这个“问题”,大是让他恼火但这个恼火这个时候却又烟消云散了

    房玄龄等人知道内情的,不免好气又好笑的摇头

    而李世民也早已兴冲冲地回了内廷,第一件事儿,便是让人请杨悦到西海池弹琴他是想告诉杨悦自己已收回了“仆碑”之命,看看杨悦的反应,看她是否是昨晚那个宫女等到宫女回说杨悦不在咸池殿,也不在凝云阁,不知去了哪里,又十分扫幸起来如果换了别人,他大可发怒,但杨悦并非她的嫔妃没有义务在宫中等他传召,只好悻悻地自去

    大内,嘉侧殿,“经”部

    杨悦走进书殿里时,燕德妃早已在殿中不过今日不是她一个人,还有一个人坐在她身边看上去比杨悦要小上几岁,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女,或者准确一点说,是个十七八岁的**

    杨悦仔细打量眼前的少女闲花照水,恬静温婉,钟灵神秀不能尽言其美与燕德妃的雍容淡定相比,少了些华贵之气,却多了几分细腻精致

    杨悦第一次感觉到,真正的美女其实有一种气场,美的不是面容而是这种气杨悦从她身上便感到一种气,一种如《爱莲说》中所说的“只可远观而不可近玩焉”的然之气当然燕德妃也有一种气,她的气是另外一种令人敬服的通古博今的才子之气

    燕德妃在一旁杨悦介绍道:“这位是徐充容”

    徐充容?徐慧?难怪如此杨悦不由暗叹道

    武眉儿这些天不被李世民召去侍寝,大部分是因她之故她可是武眉儿最大的情敌,李世民最宠爱的嫔妃想到武眉儿的顽皮可爱,与眼前这个少女相比,的确有点小儿科一个是十四岁的花骨朵,一个却是正在展开的花朵……

    “我若是李世民,也会喜欢她”杨悦心中暗想微微一笑言道,“难怪今日这书殿中与平日不同,到处都是江南的灵秀之气原本是徐充容在此”

    “我叫杨悦”不等燕德妃介绍,杨悦已自我介绍道

    徐充容也带了几分欣赏正在打量杨悦,听了杨悦说话,微启贝齿,微微一笑:“原来是杨贵妃的弟子,果如传说中一般,俊雅飘逸……”

    “你们两个那再相互夸赞了,否则我可要吃醋了”燕德妃在一旁笑道

    “燕博士淡定华美,才是大家风范,其是一般美女相比”杨悦回敬道

    徐充容也一旁掩嘴偷笑这个徐充容与燕德妃与杨悦一般,也是亦师亦友徐充容自十岁进宫,喜好读书,没少受燕德妃教导

    “刚才在门外听到燕博士与徐充容在谈什么,笑声蔫蔫,好兴致,让学生也听一听?”见完礼,三人坐下杨悦这些日子因听燕德妃讲课,干脆如弘文馆授经的博士一般,称她为“燕博士”,自称为“学生”

    燕德妃笑道:“偏你好奇心重我不过在与徐充容闲话”

    反而是徐充容微微一笑道:“刚才我与燕德妃正在谈论,听说今日早朝圣上已追回了去昭陵的使臣”

    “去昭陵做什么?”杨悦讶道

    燕德妃笑道:“去探望郑国公墓”相熟之后,杨悦发现这个燕德妃不只有才笑,而且是个言语十分风趣的人

    “原来是去推魏征的墓碑”杨悦呵呵笑道,没想到自己的劝说真起了作用

    徐充容微微诧异的看了杨悦一眼,似是自语道:“不知昨晚是谁劝说圣上,圣上竟然打消怒火”

    “我还以为是徐充容的功劳”燕德妃轻声戏笑道,“圣上如今最爱听的便是你的话昨晚不是你在甘露殿……”

    被燕德妃开玩笑,徐充容面上微红,摇头笑道:“听说圣上昨晚在望云亭上见到一个绿衫女子,谈话之后,心情大好…..”说完似是有意无意地看了一眼杨悦杨悦身上穿得正是一身碧绿的罗衫

    杨悦知道她在怀疑自己,自嘲地笑道:“我虽然穿绿衫,不过圣上只怕没功夫听我说话燕博士也穿绿襦,我猜定是博士自己贼喝捉贼”杨悦知道燕德妃性情开郎,这些日子二人相熟,说话越来越随便起来

    “如果是我,还用相问”燕德妃摇头

    杨悦不欲多谈此事,转口笑道:“听说长孙皇后在时,圣上有一次被魏征气得大骂,说要杀了这个‘田舍翁’,是否真有其事?”

    燕德妃点头笑道:“圣上性情一向冲动,气恼之下什么狠话都说得出来不过圣上最大的优点却是善于听人劝谏只要你说的有理,圣上自然会听所以圣上虽然常冲动,却也常英明”

    杨悦听了不由呵呵一笑,见徐充容也掩嘴微笑,不由心中大笑,原来古代美女真的笑不露齿,自己这种八颗牙的笑,大概有点太难看了

    “魏征明知圣上性情,不会曲线一点,委婉劝说?我看他直言犯颜,却也有沽名钓誉之嫌”杨悦故意说道

    “圣上与郑国公亦师亦友,其中情感并非一句能说清楚”

    “圣上这次气大为生气,却也因为平日对魏征的感情极深所谓爱之深狠之切也……”徐充容一直不言,此时突然插言说道说到最后一句却直视杨悦,欲言又止,似是大有深意

    杨悦被她看得莫名其妙,想不出所以然来,摇头说道:“我到是觉得,圣上没有冤枉魏征听说他推荐的两个人,一个杜正伦一个候君集都参与了太子谋反的事儿,难怪圣上怀疑他有结党之私”

    杨悦故意如此说,本是不想让徐充容认为自己是那个绿衣女子只是她的话,却是出于后世史料中对这件事儿评议,此时说出来分明是说李世民不过是在借题发挥,大有猜度圣意之嫌果然,此话一出,吓了二人一跳

    徐充容动了动嘴,没有说什么

    燕德妃却是忙告诫道:“朝中之事,非我等随意议论的”

    杨悦知道自己说话有点猛浪了,这是在大内皇宫之中,谨言慎行只怕还避祸不及,忙点点头,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谨受教”

    一时想起与李愔、尉迟洪道、杨豫之等人一起,无论自己有怎样出格的想法,几个人都不以为怪,不由怀念起来想到在这宫中,以后要谨小慎微的蛰伏,又有点气闷:“看来还是宫外好,尽快逃开这个地方为上”

    她一心想要做个“帝王师”,没想到自己刚刚几天便要打退堂鼓,不由暗暗好笑

    然而,想起武眉儿,杨悦又有点气馁起来武眉儿这个小丫头,正是情窦初开之时,被李世民稍一冷落,情绪波动很大得不到李世民的召幸之时,竟然暗暗伤怀这几日学字都学得慢了起来杨悦无论怎样开解甚至恫吓,也无济于事,很是令人烦恼不知自己这个“帝王师”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

    不过,事情也不全是坏事儿有道是“祸兮福之所依”,李世民不太注意武眉儿,反而给武眉儿留出时间,好好的补一补“文化”或许将武眉儿送到两仪殿“值班”,自己的历史任务会完成一个阶段武眉儿在那儿结识太子,那便是她自己的本事了……

    见杨悦怔怔出神,燕德妃轻咳一声笑道:“圣上一向豁达,你到不至于吓成这样”

    杨悦醒过神来,故意夸张地叹口气道:“还是请燕博士为学生讲经”

    “六年春正月,实来夏四月,公会纪候于成…….”

    燕德妃今日给杨悦讲的是《左传.恒公六年》,写的是“楚武王侵随”之事讲到“上思利民,忠也;祝史下辞,信也”

    杨悦不由讶道:“向来只听闻有‘下忠上’,怎么‘上’也有‘忠’乎?”

    “‘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即,上思利民,是忠于民之意”

    杨悦暗中纳闷,以她所知道的儒家思想,向来是“君君臣臣”,只有臣忠于君,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怎么还有“上忠于民”的思想?这是儒家思想么?

    “‘忠’字到底何解?孔圣人所言之‘忠’到底是什么?”

    “《论语.里仁》里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圣人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可见‘忠’乃儒学‘仁’之‘众德’之一”

    “众德?何为众德?”

    “仁之众德,如忠、信、爱人、克己、宽、恕、逊、让、敏、慎、庄、勇……凡此种种皆‘仁’之德也也就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凡有人之善性而去动物之恶性,即人之道也”

    杨悦心中不由大笑:“自己提出‘人道论’,却要燕德妃来解释看来孔圣人的‘仁’,果然与自己的‘人道’大有相通之处,大家都认为人性应该是善性”

    “我怎么听说向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谓忠也?”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燕德妃摇头笑道,“国有法度,不可枉费若遇无道之君,若比干之流死之奈何?孔圣人所言之忠,并非此意”

    “并非此意?”

    “《论语》曾子有言:‘吾常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此忠乃是忠诚,做事要尽心尽力,非指君臣之忠而君与臣之关系,孔圣曾言‘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乃是忠于职守之意也”

    “忠于职守?”杨悦不由惊呼一声,“你确定?”

    “亚圣也曾有言:‘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君与臣之关系是上礼下忠之关系居上者常思‘利民’,是忠于民也,因而《左传》之中称其为‘忠’也”

    “怎么孔圣人的“忠”,与后世所谓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大相径庭?”杨悦不由暗呼

    想一想历代的儒生的确并非“愚忠”之人比如魏征其人,他本来是隐太子李建成的谋臣,如果真要“愚忠”的话,应该忠于太子李建成,而不肯为李世民做事儿才对而事实上李世民的朝臣,有一大半先是敌人,而后又成为臣子比如凌烟阁中的二十四功臣中,如屈突通这种忠于大隋的铁嘴钢牙,最终也成了大唐的功臣

    这样看来,所谓的“忠”的确并非后世人所想的“愚忠”那为什么到了后世却又有这种想法呢?“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三纲又是谁定的?”,到底是谁把孔圣的“忠”给歪解了?

    或者说,到底谁给孔圣人的“忠”,填了油加了醋,逐步成了后世的愚忠?

    杨悦望着燕德妃不由怔怔发呆

    正思忖见,却见燕德妃抬起头来,突然微微一笑,说道:“今日看来讲到此为止了”

    杨悦正要问“为何”,见徐充容向门口看去杨悦回过头去,见是吴王李恪出现在殿门口,不由微微皱眉

    吴王自然是来找杨悦杨悦却不想面对他,见他说有事跟自己谈,便说道:“吴王有什么事儿,不妨在这儿说”

    吴王稍一愣神,走近杨悦低声说道:“豫之要找你”

    杨悦一怔,心道:“豫之?难道外面出了什么事儿?”当下不及细想,忙辞了燕德妃与徐充容,跟吴王匆匆出去

    燕德妃笑吟吟地望向二人,大有深意徐充容不知为何却是微微蹙眉

    “大哥,快想办法救我”

    一路跟吴王出了承天门,杨豫之正焦急地等在承天门外的横街广场见杨悦出来,杨豫之顾不上避嫌,一把抓住杨悦的手,急声说道

    “怎么?”杨悦吓了一跳,好在她头上戴了个大沿罗幕,不知道的认不出是她

    “照妹妹,她,她要嫁人了——”杨豫之结结巴巴地哭道

    原来是如此,难怪杨豫之着急不过,这个却是杨悦早就料到会发生的事儿

    杨悦略一沉吟,安慰道:“你先别急,我想想可有什么好办法”

    杨悦想来想去,只有两种方法可解:一是武容儿代嫁郭孝慎,二是杨豫之带着武照干脆私奔

    第一个方法虽然能解决武照的难题,但杨豫之自己还有个皇上赐婚的“寿春县主”,如何解决?

    第二方法虽然干脆,但是“私奔为妾”这条律令,想到阿阮之死,杨悦又有点犹豫但想到卫公与女拂女的一段佳话,何况杨豫之自小喜欢武照,杨悦到是足够相信杨豫之并非薄幸之人……

    见杨豫之一直眼巴巴地望着自己,杨悦一咬牙说道:“看来只好如此了”

    “怎么办?”

    “私逃?”

    “私逃?”杨豫之听了却是惊得目瞪口呆

    “为今之计,一是代嫁,一是私逃但是代嫁却又有两个麻烦”

    “什么麻烦?”

    “一个是武家大郎二郎不肯,只怕会泄了底另一个是,豫之你自己还有圣上赐婚的‘寿春县主’,到时候照妹妹还是没法嫁给你”

    “对啊”杨豫之听了杨悦的提醒,这才想起自己的确还有个未过门的妻子,不由大急,在室中团团转起来

    “只有私逃可用”

    杨豫之想了想的确再无其它出路,一咬牙说道:“好,那就私逃”

    “但是私逃之后,有一点你必须给我保证”

    “什么?”

    “你当记得阿阮娘子的悲剧你一生一世决不可辜负照妹妹否则我杨悦便是追你到天涯海角,也决不放过你”

    “阿阮娘子?”杨豫之气道,“大哥你说什么,我若做出那种没有人性的事儿来,不用大哥,我自己一头撞死便是”

    杨悦见他如此说,不由笑道:“你知道就好也许你这私逃会同卫公与红拂女一般,来段千古的佳话也说不准……”

    “卫公与红拂女”的故事如今天在大唐的街头巷尾,时有传颂,杨豫之自然听说过见杨悦如此嘉许,心中激动,挥手一拍桌子,笑道:“好,就这么办”

    李世民大概没想到,一场私逃计划就在他威严的皇宫门前的横街上形成

    第114章孔圣之“忠”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飘在大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飘在大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