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花田酒地 第二章 嫁出去的嫁不出去的

第二章 嫁出去的嫁不出去的

目录:花田酒地|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苏记酒楼,正如小卢子所说,在清城是大有名头的,跟酒有关,也无关。

    清城里谁都知道,这位苏九姑娘十五岁时收到爹娘的生辰礼物是金子,便索性靠着家传的好秘方和天赋异禀,用那坨金子在清城开了家只卖酒的酒楼。每逢初一或者十五,由最先的三位客人点名,苏九便会挽起袖子,亲自调出三杯凤尾酒,不多一杯不少一杯,价高者得。

    那三杯凤尾酒,都是透亮的琉璃杯盛着,有时五颜六色的煞是好看,有时清澈见底就像一杯白水,可却绝不能小看了去,就那么小小一杯,只要苏九愿意,足以灌倒一个五大三粗的大汉。所以这凤尾酒不仅新奇,而且真材实料。就这么着,众人都趋之若鹜,不管当初开价多少,到最后这三杯凤尾酒转手都会开出天价来。

    苏九也不管人家倒买倒卖,只要价格出得让她满意了就卖,平常试制的新酒也不吝啬地供应给别的酒楼,自家卖的也不会比供给别家的要特殊,加上苏记酒楼单单只卖酒,可想而知平日楼前是多么的门可罗雀,自然不会真的给其它客栈酒家造成不良影响,别人都暗暗觉得她傻,她却是只一笑置之,而事实上谁家逢年过节办事的都会认准了苏记的酒,所以也谈不上亏不亏了。

    本来么,苏九就是个姑娘家,赚钱也不过是为了“养家糊口”,单单是一个月那几杯凤尾酒,就足够养活一楼的闲人了。

    但关于苏九和苏酒,除了酒,可谈的事情也很多,例如苏九的娘年轻的时候就是传说中的沉鱼落雁倾国倾城天地为之变色的大美人,可惜这位苏家大姑娘的长相随父;再比如苏九的爹是传说中的聪明绝顶文武全才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信手拈来的诗句随便就能砸死一个路过的状元,但很可惜这位苏家大姑娘这点随母。

    苏九性格不温不火,唯一算得上是优点的大概就是亲和——即使第一次见她,也会有那么些似曾相识。当然了,清城的人都认识她,那是因为她无事就会在城里街上乱逛,选酿酒的材料或是去喝小巷里某家自酿的米酒。

    只要有好酒,就会有苏九。

    眼下临近年关了,苏九在外头跑得就更多了,因为大家伙都知道,逢年过节人家开开心心的时候,她心情都不好。尤其今年,她最好的朋友,比她还小上几岁的纪宝圆也要成亲了,至此,整个清城里适婚的姑娘家都嫁出去了——除了她。

    清城习俗:正月不娶,腊月不嫁。眼看着年关将至,纪老爹就想挑着腊月之前把婚事给办了,于是纪宝圆早早开始备嫁,虽说纪家筹备婚事,苏九亲自挑了好几坛珍藏已久的女儿红给纪老爹,之后就窝在了私人酿酒坊试制什么九酝春酿,但苏酒里的十五和福伯都知道,暴风雨就要来临。

    十月初十,大吉。

    前一天,清城下了场前所未有的大雪。

    好一场大雪,直下了一夜,积了尺深没了膝盖。良辰吉日碰上了兆丰年的瑞雪,纪宝圆在苏九无限嫉妒的目光中出嫁了。

    清城刚经受大雪的洗礼,立刻放晴了天,沉浸在了红色喜庆之中。听说,纪家大小姐出嫁,红妆十里,那抬朱金圆雕大花轿,是特特从豫章城请最好的能工巧匠而制,光是出现的那一刻便惊艳了整座城。

    苏九终究没能亲眼去看那幅千载难逢的胜景,但她也没有大哭大闹,撒泼打滚。还在纪家的时候,她就被一群想要给她做媒的七大婶八大姑缠晕了。

    宝圆出嫁,她是有点点惆怅拉,但有必要每个人都用无比同情的眼光“爱怜”地看着她,然后统一在开场的时候用悲痛的语调委婉地斥责她那不负责任爹娘之后,再拼命塞各式各样等着续弦的鳏夫,或者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耽误至今的老青年给她挑,最后再直白地狠狠地戳中她的小栾心,说她年纪很大再不把握机会就没人要了吗?!

    被这么轮番轰炸几次,苏九的确不快活了,苦苦撑到了晚上,趁乱就逃出来,连宝圆的夫家也不敢去了。此时闹新房正是喧哗的时候,清城难得出现这种万人空巷的街景,只有一个接一个的路灯,散发出柔和的光芒洒在湿润的大石板上,雪已被一整天的阳光给化了个干净,街边路道仿佛下了场雨,湿润润的清净。

    苏九喝饱了酒,也没有包得像个粽子,只是另外披了件毛比甲,把玩着腰间的葫芦,嗅着微微湿润的清新味。她不说话的时候,十五也不会说话,他个子很高,穿的也甚单薄,本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常常这样悄无声息地跟在她后头。

    酒一到腹部,便化作暖流,苏九终于平复了下心情,忽然瞧见大桥底下有一团黑影,想起十五刚捡回来的样子,也是这么蜷缩成一团,当时脸颊瘦得都凹进去了,几乎泛出青色,现在倒是健康多了,以前没注意过,原来十五的眼睛很深邃,嗯,果然自己眼光不错的。

    平时她除了爱喝点小酒,还有个爱好便是大街小巷地乱转,闻香访酒,顺手拾捡些临时“白工”——美名其曰是去做善事,因为找回来的人一般要的工钱少,有时候只要管吃管住就行了,嘿嘿。

    每隔十天半个月她都能捡回一个人来,她很挑剔,相貌不够清秀上成的少年也是绝对不会看上的——福伯这么评价的时候,苏九很据理力争的,因为福伯就是自己捡回来的!想当年,苏九年纪还很小,虽然她还是要偷偷承认,自己当初“捡”回了福伯,确实是因为老人家虽然年岁很大,但看得出风韵犹存,想来他年轻时还是有几分“姿色”的,指不定哪天会有个帅得掉渣的便宜儿子把他接回去养福,这样她也好沾沾光。

    福伯常常很忧愁地叹气:说起当年他养大的那个白眼狼儿子,不然也不会到老了还流落到小小的清城被小小的苏九捡回来做管家。当年他连姓也不愿意记得了,所以小苏九还算厚道,没有叫他老十,而是叫他福伯。

    其余一些陆陆续续捡回来的临时苦力,几乎都离开了,便再也没消息,待得最长的除了福伯,也只有如今常跟在苏九背后的十五了。

    苏九有点懒,捡回来的人,姓名不肯说的,便随手给个数字,反正不能比她大,所以一律从九开始,这个十五就是第六个,“十五,那个要领回去么?”

    十五没有抬头,“姑娘,廿一。”

    没头没脑的一句,苏九觉得有点奇怪,“廿一?我以为前不久三十刚走,这个至少也要叫三一。难道我记错了?”

    “姑娘没记错,不过那个就是廿一。”十五咬着字重复道。

    这么一说,苏九就明白了。

    很多从苏记酒楼走了的人,要么另谋生路从此不再愿意记起曾经落魄了,要么便又飘落去了别处,可也有时候走了的会不知怎的又重新落魄回到原地。

    苏九又看看那桥底下的一团黑影,摇了摇葫芦,觉得有些扫兴,“酒没了,回去吧。”

    “嗯。”十五什么都没说,只淡淡地应一声。

    苏九把葫芦重新别在腰间,又在袖子里摸索了一阵,另拿出样泛着银光的小壶,那壶表面平滑得没有一丝花纹,又不像银子那么鲜亮,拿着顶端那小突起轻轻一拧,一股子浓郁醇厚的酒香便弥漫开来。

    看到十五难以掩饰的嫌恶,苏九还是忍不住扬了扬银壶,很不真诚道:“要来一点吗?”

    苏九酿酒的手艺无人能敌,虽说这些大部分都是从书上看来的,也离不开她娘亲的奇思妙想,但苏九却是将那些想象变成了现实,传闻里就会有飘香十里一说。不过这种香味,对十五来说,却始终是种折磨。如苏九所料,刚凑近一点,他就僵硬地扭过头去,面上已经忍不住开始抽搐。

    达到效果,苏九见好就收,露出满面笑容,“真是可惜。”

    <hr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花田酒地》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花田酒地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